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

姑布子卿引薦完就告辭了,讓徒弟盡情發揮,趙無恤也卸下了對姑布子卿的優容,以面試官的角度將任章上下打量了一番,未見其有何不俗之處,但人不可貌相,且先問他幾句吧。

“任章?”

任章行禮道:“唯,小人見過將軍。”

“你是姑布先生的弟子?亦相當於老子的再傳弟子?”

“唯,小人隨先生學道,又以道入政。”

以道入政?口氣倒是不小,趙無恤笑道:“年紀輕輕能夠如此,頗爲不易,你想要爲上卿府做事?”

任章這纔打起幾分精神:“趙氏橫斷太行東西,乃天下第一強卿,將軍爲晉國上卿,攬晉權,將軍之子則爲魯國正卿。從海岱到大河,數百萬生民都仰仗將軍父子。小人不才,願盡己所能,以道輔佐將軍,讓民衆安於生息。”

不但爲君,還想爲民?有點意思,趙無恤笑了笑:“說一說,你打算如何輔佐我?”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軍之後必有凶年。故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趙無恤有些好笑:“天下諸侯卿大夫莫不忙於軍爭,尤嫌兵甲不足,我爲晉國上卿,務在強兵並敵,爲何要自廢兵甲?”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任章額頭有些汗水,他說道:”晉國已經內戰四年,民衆罷弊,百業凋零,我聽說公室連同一種顏色的駟乘都找不齊。故當下將軍最需要的,只怕不是擴軍內外征伐,而是與民休息!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

趙無恤點了點頭道:“說的有道理。”但這些大實話也是大廢話,他自己就很清楚,這並不是目前急需的東西,此人非王霸之才也。

趙無恤降低了標準:“那若讓你去治理地方,你會如何做?”

“爲無爲,則無不治。”

任章一番洋洋灑灑的論述,大講無爲之治的好處,可以使民無爭,與民休憩,說完後用期待的表情看着趙無恤,趙無恤卻並無反應,揉了揉太陽穴,顯得有些累了。

“今日先這樣罷,你住在銅鞮館舍內,以上賓之禮待之。”

任章告退後,在外面與姑布子卿見了面,一臉的沮喪,他畢竟年輕,還未成長爲歷史上老謀深算的道家謀士,放在魏韓或許會被重視,但在謀士良將如雲的趙氏,並不顯眼。

“如何?”姑布子卿籠着袖子問道。

年輕的任章面上有些困惑,“夫子,我用老子之言裡治國的方法勸說上卿,但上卿似乎不能理解,所以他對我很友好,但卻沒有給我一個職位。”

“上卿乃天人一般的人物,自小聰慧,能知人所未知,豈有聽不懂之理?”

等任章將覲見趙無恤的過程說了一遍後,姑布子卿大笑:”你說這些虛而大的東西,難怪不合上卿心意。“

任章疑惑:“這些不都是夫子教我的東西麼?”

“是我教你的不假,但上卿並不喜歡空而大的治國之道,而喜歡詳細的細節,趙氏正在遷徙新絳故絳的民衆,在上卿操作下前往晉陽和鄴地拓荒,在各縣邑,也在推行什伍制度和代田法,恨不得教不識牛耕的太行民衆種田,上卿推行的這些舉措,與老子的‘無爲’幾乎完全逆反,你這時候說上卿行無爲,受到冷遇是自己而然的。”

“再說了,就算你不說,趙氏的僚吏懂這個道理的也不在少數,如那號稱計然的辛文子,他曾在成周請教過老子之道,在干預民間經濟的同時,也提倡官府省賦斂,勸農桑,問民饑饉,順應時令節氣施政。老子的無爲之道,自然融合在內,你提供的東西,趙上卿從計然等人處便能得到,且你的無爲之說裡並沒有讓他心動的結果,他又如何會重視你呢?”

用後世的話說,趙無恤正在嘗試推行“大政府”的策略,政府的觸手伸入縣邑的每一處,好最大效率動員編戶齊民,任章提出的卻是一種“小政府”的理念,自然不被重視。

“所以大談無爲,還未到時候。”

“那應該談什麼?”任章有些疑惑,在他看來,老子之道里最精華的部分就是無爲而治了。

姑布子卿神秘一笑:“我教過你的,你仔細去領會領會便是,道術道術,在大道不行的時候,何妨試一試術呢?”

……

過了幾天,姑布子卿又再度入宮,請求趙無恤再給任章一次機會,這一次趙無恤聽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地在墊席上向前移動膝蓋,談了數個時辰都不覺得乏味,事後還對姑布子卿說:“汝弟子任章的確乃少見的人才,我可以任用他爲身邊的佐吏了。”

事後姑布子卿問任章:“你此次又與上卿談了什麼?”

“這次沒談及大道,只是小道小術。”

“何術?”

“談了如何以雌守雄、如何剛柔並濟,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任章低聲道:“這些都是君王南面之術。”

姑布子卿嘆息道:“果然,若行無爲,可以使得趙氏建立夏、商、周那樣的三代盛世,只可惜花費的時間太長,上卿根本等不了那麼久,而且也很難繼續開拓進取。賢明的主君,誰不希望自己在位的時候名揚天下,怎麼能叫他悶悶不樂地等上幾十年、幾百年才成就王霸大業呢?所以,只能用富國強兵的辦法勸說他,他纔會特別高興,然而,這樣也就不能與殷、周的德行相媲美了。”

“當然,趙上卿有計然在此,不缺富國強兵之道,卻缺少駕馭羣臣的術,好達到內外相濟。到頭來我道家竟然得靠小術立足,真是可悲,但這又無奈。你先別急,且在上卿身邊做佐吏參謀,等趙氏一統晉國三卿,再蒞臨中原,消滅外敵後,上卿只怕要主動與你談無爲之治了!”

……

趙無恤的確不打算在這個諸侯力爭的節骨眼上推行什麼“無爲”,縱然無爲,也只是有限的程度。

因爲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趙氏都面臨着種種挑戰,齊國尚有戰爭潛力,楚國也正在復興,吳國更是在今年年初大舉伐越,也不知現在戰況如何。若和歷史上一般,吳王隨時可能北上,想要撼動趙無恤在泗上的霸權。

當然,更加近在咫尺的威脅,是割據一方的韓氏魏氏,以及盤踞雍州,已經佔領河西的秦國。

面對知氏降秦的消息,作爲晉國上卿,趙無恤必須做出反應。

“昔逮我祖考志父,及犬丘大駱同爲嬴姓之裔,雖斬於三代,然兩家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姓氏,大駱附於趙城,爲趙氏……”

“然今秦國納知氏叛黨,奪河西之地,絕晉國、趙氏之好,無恤聞此,痛心疾首……”

一封公開信件被信使送往雍城,信中洋洋灑灑千餘言,趙無恤義正言辭地譴責秦國的不義,竟然接納晉國叛臣。然後背地裡,一封與秦國大庶長的私信也送了過去,趙氏和秦國之間,雖然未來必有一戰,卻還沒到時刻相互仇視的地步,在陰影下合作的空間很大很大。

趙無恤雖爲晉卿,卻壓根不打算爲不與自己接壤的河西跟秦國人大動干戈,就讓魏氏與秦國、知氏狗咬狗去吧!最好韓氏也能攙和進去,在自己沉下心來發展領地,積蓄力量的時候,三方爲了河西、桃林之塞這兩頭羔羊殺個你死我活,無恤到時候就能效仿卞莊子一擊刺三虎了!(~^~)

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644章 大風(1)第442章 天逐第196章 成鄉!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67章 大都無防第70章 數典忘祖第410章 會師第17章 割圓之法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28章 涉彼北山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591章 天道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4章 單騎走馬第906章 水力第1083章 生於憂患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591章 天道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504章 夫差第81章 收之桑榆第79章 新絳南市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912章 沸鼎(下)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989章 曲沃代翼番外7 羋月傳(上)第82章 振振公子第383章 該怪誰?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234章 行人聘問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479章 孔方兄第1050章 軍功爵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359章 季嬴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340章 巫頌(下)第935章 人道彌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1091章 獅子回頭望虎丘第743章 想跑?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932章 鹽粒第576章 繼業者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38章 中門迎客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235章 晏平仲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475章 舟師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1039章 和氏璧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576章 繼業者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719章 敵在西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