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中原有菽

“不瞞堂弟,吾之志向,卻是要讓整個成邑,整個趙氏,乃至於整個晉國,都能與我同樂!”

趙無恤這一席話說得趙廣德心馳神往,兩天相處下來,堂兄對他多有照顧,他對無恤本就佩服不已,不自覺地將自己放在了小弟的角色上。趙氏大宗裡的世子之爭,他也有所耳聞,自家父親溫大夫趙羅怕事,所以是中立觀望態度,但趙廣德,卻是傾向於趙無恤上位的。

他可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笨,便很上道地拱手一拜道:“堂兄之志大矣,不知有什麼是弟能做的?”

趙無恤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堂弟,你可願助我一臂之力,讓你的溫地,也能與我同樂?”

趙廣德嚥了下口水:“我……我的溫地?”

一向不受大宗待見的他,總是擔心父親之後,自家的封地會被強橫的家主趙鞅收回,日後無處可去,只能求食於新絳,寄人籬下。如今,趙無恤這句話幾乎等同於日後的承諾:我若爲家主,溫地還是你的溫地。趙廣德立刻對這個說法心動不已。

堂兄之領地,有古之民風,堂兄之卒伍,如虎如狼。看着意氣風發的趙無恤,趙廣德的心中也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崇拜。

他垂首低聲說道:“弟願爲堂兄效命!”

許下了一個空口畫餅的趙無恤見小胖子如計劃中一般順利入甕,便笑道:“善,大善!詩言,常棣之華,鄂不韡韡,於今之人,莫如兄弟。堂弟且和我到鄉寺去,那邊,還有一味可口的新穎食物等你品嚐呢!”

正說話間,滿頭大汗的穆夏和井也上來向趙無恤見禮,這場蹴鞠賽,倆人最後卻是打了個平手。

一旁看得心癢的田賁有些憤憤然,指着穆夏說道:“你這廝,不是說好這回要贏了他,爲我報仇的麼?”

穆夏憨厚地一笑,知道田賁嘴臭,也不以爲忤。

“你自己輸了場子,自己去贏回來,指望別人算什麼本事?難道是怕多輸了幾場,就得帶着兵卒去多挑幾回人彘糞污?”虞喜說罷掩住了口鼻竊笑,彷彿田賁身上有什麼臭味似的。

春秋時期,除了私室內的溺桶外,一般的廁所被稱爲“溷”。溷(hun)同時也是豬圈的稱呼,可見豬圈和廁所是相鄰的,所以士大夫在家如廁時,身邊總會有羣哼哼作響的黑頭豬。

而成鄉的國人野人則更是隨意,經常到處就地解決。

於是,爲了改善鄉里的居住環境,防止污染水源,滋生疫病,趙無恤在每一里的路旁都開挖了數個“民溷”,供國野民衆使用。民溷周遭以垣牆圍之,垣高八尺,防人偷窺行不軌之事。

而那些牛馬產生的廢物,也尋了一處偏僻角落堆放,進行高溫堆肥、漚肥。過上半月,其肥效便遠遠超過了之前隨意播撒的乾燥糞肥、秸稈綠肥。

而各兩間玩耍蹴鞠,因爲無恤禁止他們賭鬥幣帛,衆兩司馬就私下改成了輸家要受罰,大比分輸了的,就得帶着兵卒去挑糞肥田。田賁那一兩經常一敗塗地,於是就成了民溷常客,被虞喜這麼一數落,他的臉色頓時也紅了起來了,口中抱怨手下的鄉卒們不會玩蹴鞠,拖累了技藝高超的自己。

此言一出,他卻被趙無恤當場罵了一通。

無恤斥責道:“有句話叫做一將無能,受累三軍!你好好想想,爲什麼你蹴鞠技藝冠絕全鄉,可你的兩卻屢次戰敗?”

田賁垂着頭,訥訥無言,看那樣子,自個是悟不出來什麼。

趙無恤知道,他這人就是得經常罵一通,才能管用,於是繼續語重心長地說道:“其緣由就是,你驃勇有餘,但對士卒太爲惡劣苛刻,又散漫無紀律,所以配合無當。現在輸在了蹴鞠場上,只需要去糞池邊挑幾擔穢物,可日後在戰陣上敗了,輸掉的就是你的首級,還有你手下兵卒們性命!”

惡少年有些吃驚,沒想到會有如此嚴重的後果。

“你平日得多和井學一學,他那一兩隻是野人氓隸中選拔出的更卒,身份卑微,不以勇猛著稱,卻因爲配合得當,所以屢屢可以取勝!”

田賁羞愧難當,口中應諾,而井被誇了一通,卻沒什麼得意之色,只是低頭自謙。

羊舌戎,穆夏,虞喜等人也拱手受教。

王孫期默默地聽着無恤此言,不由得暗暗點頭,心道君子知兵御衆之法又更進一步了。

這一會功夫,觀看蹴鞠的里胥、國人們也圍攏了過來,因爲無恤方歸,便紛紛說這兩天菽豆成熟,要去採摘來獻予君子,請他品嚐。

正如詩經所言:“中原有菽,小民採之”。菽,也就是後世的大豆,遍佈諸夏,位列五穀之一。

目前菽的吃法,一是蒸成菽飯,能嚼到你嘴巴痠痛;二是搗碎,細火熬成菽羹;三是舂細,和水捏成餅狀,貼在爐竈邊烘熟。

這東西雖然營養是不錯,但無論如何加工,總是粗糙難以下嚥。大豆曰菽,豆苗曰藿,菽水藜藿、啜菽飲水,被認爲是十分節儉清貧的生活。目前,成邑的多數野人,甚至部分國人仍然在過着這種日子。

國人們喜滋滋地說道:“雖不知君子讓吾等在麥田裡混種菽豆是何緣由,但效果極佳,長勢驚人啊!”

趙無恤含笑不語,只是讓他們以後繼續如此保持。他之所以讓民衆們將菽豆和麥子混種,卻是因爲菽豆科植物有獨特的固氮作用,這可是初中生物常識。混種後,田裡就相當於多了一些固氮器,後世的麥豆間作也是一項提高作物產量的好方法,不過菽豆增產,則是因爲代田法的效果了。

但無恤並不就此滿足,他認爲,菽豆的產量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因爲他在閱讀的典史中看到過這麼一句:“齊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蔥與戎菽,布之天下”。

一百多年前齊桓公越過燕國,北上征伐山戎時,帶回來了一種戎地菽豆,顆大粒圓,十分可口,而且一畝產量是夏菽的兩到三倍。桓公之卿管仲對它十分重視,爲此還隆重地派人帶去魯國,向周公之廟進獻此物,作爲兩國友好的見證。

山戎位於碣石以東,遼東遼西一帶,所以那戎菽,或許就是後世的東北大豆?

不過,那條記載中“布之天下”一說顯然是不靠譜的,因爲趙無恤特地在新絳、下宮問過,都沒有這種優良品種,可見這時代農作物和科技傳播的緩慢。他決定,等再去新絳北市時,可要找幾個齊、魯商人,委託他們買進一些戎菽種子。

這玩意就算不用來吃,用作榨油也是挺好的。

望着殷切地看着他的國人們,趙無恤自然也拱手感謝他們的好意,但卻婉拒了實物。

“二三子若是有心,明早便帶着一些去殼清洗過的菽豆來鄉寺處,無恤還有份大禮要送予諸位。”

衆人面面相覷,卻也對無恤所說的“大禮”十分好奇,聰明人已經猜到了。

“莫不是君子前些天離開前,囑咐匠人採石打造的那些物件?不知道有何妙用?”

勾起了衆人心中的興趣後,無恤卻不點破,徑自帶着趙廣德等人回了鄉寺。

……

求收藏,求推薦……

第1070章 太宰嚭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1017章 馮翊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72章 初見魏駒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205章 臣與君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96章 成鄉!第655章 大風(12)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337章 小司寇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337章 小司寇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705章 試探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508章 七穆遊氏第855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255章 募兵制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27章 遠送於野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760章 活捉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636章 中行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55章 冬至(四)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835章 無私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95章 劍擊之技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824章 大學第351章 雙姝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1095章 無題第89章 無心插柳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40章 碩鼠碩鼠第94章 與子同仇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998章 眉間赤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650章 大風(7)第27章 遠送於野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394章 圈套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99章 勇於私鬥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394章 圈套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44章 始作俑者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644章 大風(1)第996章 楚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