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謀士馳騁

“韓氏也一起出兵?”韓虎支起身子,感到十分疑惑。

“正是。”

韓虎道:“按照盟約,韓氏出兵,至少得出一軍。但凡用兵之法,馳車百駟,革車百乘,帶甲萬餘,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淶之材,車甲之奉,日費百金,然後一軍之師方能舉矣。何況《司馬法》曰,春不東征,秋不西伐,韓氏本來有大好機會休整兩年,爲伐鄭做準備,以十萬石糧食來換,我覺得很划算,我實在不能理解子矩爲何建議我發兵助趙……”

他心裡有話沒說出來,是爲了加強趙韓的友誼麼?韓氏雖弱,但也沒必要討好趙氏到這種程度吧。

段規笑道:“有這個原因,但又不盡如此,僕臣且問君上,趙攻河間,大概多長時間能結束戰事?”

“自古以來,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趙氏此番用兵,應該和滅代類似,只差遣近處的軍隊,依靠東陽、邯鄲、朝歌之甲,以及武卒精銳攻齊。而河間地廣人稀,齊國又盡失南邊的冠氏等城邑,西河之險不足持,只能用依靠新建立起來的東武城來防守。”

“齊國如今三面被趙氏盟邦包圍,我若是陳氏,必然不會在河間與趙氏野戰硬碰硬,而是會選擇撤退保存力量。畢竟河間地本來就是他們從晉國奪取的,又多是沼澤鹽滷,沒有什麼人口和農田,棄掉也不可惜。所以若趙氏能咬咬牙,投入三軍之衆,三四萬人,則旬月便能結束戰爭,若少一些,投入兩軍,則至遲一兩個月結束……”

話雖如此,但韓虎還是沒搞明白段規讓他出兵的真正用意所在。

段規耐心地爲他解惑:“既然趙氏在一到兩個月便能收復河間,那韓氏縱然加入進去,也可以早早結束戰爭,正好應了《司馬法》裡的‘月食班師,所以省戰’。甚至連真正的交戰都不會有,只不過費點糧食而已,消耗掉的正好是本來要送給趙氏的十萬石。然後,吾等便能全師返回,韓軍的回程,最方便的當然是借道衛國,從棘津渡河,那裡靠近晉鄭邊境,鄭國必然緊張兮兮,韓兵也不容易約束軍紀,倘若不小心發生了點衝突,也不足爲奇!”

此言方盡,韓虎猛地站了起來!

段規笑道:“如此一來,晉國伐鄭之戰,豈不就不必等幫魏氏打完河西了……”

韓虎踱步,默然良久,段規之策的確出乎他的想象,但這計謀雖奇,乍一看卻並不怎麼高明。

“子矩啊……”他無奈地說道:“且不說韓氏的準備並不足以與鄭國全面開戰,就算交戰,我想要的也是緊鄰宜陽的上洛,在東邊與鄭國發生衝突,縱然攻取了城池也守不住,於我奪取上洛有何裨益?”

“主君還沒看出來麼?此乃聲言擊東,其實擊西之計也,讓鄭國以爲趙韓剛奪齊國河間,又要謀他東境的汴水、啓封,七穆肯定會發兵東調,這時候,吾等再……”

“然而吾等再從西面出兵,乘機奪取上洛?”韓虎聽出一點門道來了。

“不……不是上洛,上洛以南的三塗山,就是楚國葉公派兵駐守的蠻氏子國,故此地看似荒涼,實則牽一髮而動全身,必然會讓葉公警覺,出兵干涉,這種計劃之外的戰爭,魏氏肯定會拼命反對,趙氏也不會盡力,只靠韓氏,是無法奪取上洛的。”

“那你的聲東擊西,到底想擊何處?”韓虎越來越糊塗了。

段規靠近了他,從口中吐出了兩個字:“成皋!”

……

“韓鄭構難,作爲晉國執政,趙氏不可能不管,何況韓氏還出兵助他攻齊,所以初期必然會出手相助。但趙氏需要消化河間,不願意捲入計劃外的戰事,所以不會大打,過不了多久就會讓韓氏收手。這時候,韓氏只求從河內發兵打下成皋,別無所求!”

“成皋?”

韓虎並未恍然大悟般驚喜,他的頭腦更加發暈了,這幾年裡,韓虎都快將鄭國地圖翻爛了,成皋這個地名他當然知道。

“子矩啊,這成皋靠着大河,北面就是韓氏的州縣,乘着鄭人注意力放在東邊的時候出兵佔領並不困難,但我也曾隔河眺望過此地,它就是一塊流水不存的石頭地,既不能種糧,也無銅錫鐵礦,我費盡心機打下來,卻沒什麼用處啊。”

段規搖頭道:“不然,臣下聽說萬人之衆能攻破三軍,是因爲出其不意,韓氏在晉卿中最弱,想要崛起,就必須出奇制勝。臣又聽說,一里大小的地方,能牽動得失千里之地的決定,是因爲地勢有利,成皋,就是這樣的必爭之地!”

他說道:“成皋,又名制邑、石邑、虎牢。四百年前穆天子在此地狩獵,有猛虎在葭中,派勇士擒拿囚禁,故又名虎牢。在宗周時爲東虢國,鄭桓公東遷建立新鄭,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因爲此處岩石聳立,地勢險要,向東向南皆爲坦途,佔領之後,就能進逼虢、鄶!不客氣的說,鄭莊公小霸,由此而始。”

“主君還記得麼?當年鄭國叛晉,晉悼公帥諸侯討伐,魯國的孟獻子獻上一計,讓聯軍在虎牢築城,晉悼公從之,遂城虎牢,以這裡爲據點,能俯瞰整個鄭地,果然不久之後,鄭國就迫於壓力選擇投降,自此之後整整五十年不敢叛晉。虎牢關歸還鄭國後也荒廢了,如今城垣破敗,韓氏正好乘機攻取,再修復城池,築高城大塞,便能鎖天中區,控地四鄙,制鄭國之命!韓氏以此爲據點,進可攻,退可守,爲兩年後全面討伐鄭國做準備。”

“沒想到子矩竟然如此深謀遠慮,而且出人意料!真是謀國之言!”

如同醍醐灌頂,韓虎爲之前對段規的計策存疑感到慚愧,下拜道謝。

“如此一來,就相當於在鄭國的背上狠狠刺入一根釘子,韓氏吞鄭,韓氏復興,與趙、魏分庭抗禮,必由此而始,我能遇到子矩,真是幸運之至!我這就派人去與趙氏接洽,就說韓氏願意一起出兵,如今韓氏有南陽三縣、上黨四縣、河東兩縣、伊洛三縣,人口數十萬,可用之兵足足有三軍之衆!派一軍隨趙氏伐河間,回程時滋擾鄭國東地,一軍從州縣渡河攻成皋,再有一軍防守,何如?”

“可,但吾等還可以大膽些,再分出半軍,借道趙氏控制的孟津,從成周攻擊成皋側翼。”

“妙哉!我這就去修書準備。”

韓虎興沖沖地下去了,段規留在亭子裡,品嚐着帶餘溫的水酒,心中卻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成皋向西,則地勢漸高,丘陵如同萬斛糧山般起伏不平,小道在亂嶺之間輾轉反覆,若讓一人持戈立於此地,縱然有百人之衆,也不能輕易進入,堪稱成周的門戶。鄭國兩百年來屢屢逼壓王室,佔據上風,正是靠了這彈丸之地!

如今趙氏雖然掌握了晉侯,但對於天子,掌控力度卻不大。若韓氏能三面包夾成周,再以成皋逼壓王城,那天子,豈不成吾等的囊中之物了?想必周室也很願意依靠韓氏權衡強大的趙氏。韓氏想要超過魏氏,與趙氏並列天下,就必須用這種奇招妙想,彌補實力的不足!

這是廟算中無聲的決戰,這是謀士馳騁的疆場,這裡機關算盡,這裡爾虞我詐,雖然沒有流血漂櫓,卻一樣充滿刀光劍影,這些謀國的人,心裡就沒有一個不髒的。

品嚐着自己的妙計,想到充滿希望的前景,段規醜陋的八字鬍下露便出了微笑:“此乃一石三鳥之計,天下人因爲我段規身材矮小,容貌醜惡,所以看輕我。實則,爲主君分憂解難,爲韓氏謀百年之局,吾不認爲自己就比趙氏的辛文子,張孟談差!”

第94章 與子同仇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番外13 秦皇紀(上)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83章 雨我公田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899章 計然策第6章 亂序者死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899章 計然策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12章 呦呦鹿鳴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71章 封建制度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960章 銅鞮宮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1050章 軍功爵第444章 叛徒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286章 “戰國時代”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865章 大業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710章 陶朱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69章 大宗小宗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1222章 大結局第652章 大風(9)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999章 殘城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480 金布律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42章 勢將去汝!第861章 中山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818章 道可道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