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沸鼎(上)

衛侯蒯聵是趙無恤一手扶持上臺的,雖然這幾年因爲苦於衛國要交納的“貢獻”高昂而對趙氏有些不滿,但晉國作爲衛國的盟主,趙上卿親自來訪,他也不敢怠慢。衛侯和羣臣本來打算倒履相迎,在宮中大辦筵席,誰料趙無恤卻以長途旅行身體疲憊爲由婉拒,於是爲趙無恤接風的宴會便改到了次日。

是夜,趙無恤卻在趙氏控制的“運河區”內閒逛。

衛渠穿過了濮陽被趙軍摧毀的外牆,途經外郭,又繼續向東南流淌,城內這一里長,半里寬的“運河區”,儼然成了晉國的租界,防務治安由趙國駐衛軍隊管轄,與濮陽其他街區有木柵欄相隔,裡面的居民也多是晉、魯、曹的商賈,衛渠開通的這半年間,他們便像被屍體吸引的烏鴉一般席捲而來,佔據最好的泊位,將衛國的特產運去朝歌、鄆城。

在這片區域內犯了法,衛國官府管不了,得由趙氏特派的理官審理,已成爲衛國唯一通行貨幣的五銖錢也在這裡被鑄造,運往衛國各邑。

而這片“租界”的核心,自然是包磚的塢堡了,入夜後,趙無恤便與趙伊同住,聽他說着衛國的近況。

“自從半年前衛渠修好後,衛國對晉國的戰爭賠償也宣告結束,以後只需要,除了歲幣職貢外,衛人不再需要爲趙氏服役。然而這邊衛人才放下挖掘運河的鋤,剛歇息了月餘,收完糧食,衛侯便再度徵召他們,說要重修新臺……“

”新臺有泚,河水瀰瀰“,新臺是衛國最著名的行宮,是衛宣公爲納齊國美女宣姜所築,在十年前的戰亂裡,新臺被荒廢破壞,衛侯蒯聵繼位後,因爲要全民進行戰爭賠款,挖掘衛渠,沒有機會修臺,如今義務結束,他終於可以爲自己動用民力了。

於是衛人怨聲載道,不少人爲了逃避苦役,甚至開始越過國境,朝晉、魯、曹等國逃去,光是趙氏河內,就接收了好幾百戶。

對逃往趙氏的民戶,衛侯蒯聵不敢追回,只能對剩下的人越發殘酷地役使,修新臺,修帝丘城池,修宮室。恰逢衛國執政孔圉生病不能理事,衛侯控制了朝政,他忍了幾年的慾望終於這半年間爆發。

農民不夠勞役,甚至連商賈、工匠也被波及,於是衛人只能憤怒地唱着《式微》,鬱郁勞作。

”一些曾經反抗過衛侯軍隊的城邑更是悽慘,力役數倍於衛靈公之時,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邊樹木之上,死者相望……“

趙無恤聽着趙伊描述衛侯蒯聵的這些做法,冷笑道:“倒行逆施。”至於心裡,則只有“作死”二字了,沒記錯的話,在歷史上,蒯聵也是靠了趙鞅的力量回到衛國爲君,卻反過來咬了趙氏一口,與趙鞅決裂,但他得罪大邦之餘,對內也極其苛刻壓榨,最後逼得憤怒的工匠拿起武器造反,驅逐了他。

看來歷史雖然改變,但蒯聵這個作死小能手卻不失其本色啊。

趙伊對蒯聵也很不齒,此人對趙氏的暗藏不滿與日俱增,已經數次與他產生衝突,據說此次蒯聵還可能向趙無恤請求,把趙伊調走……

他繼續說道:“蒯聵不僅瘋狂役使民衆,對待國內的卿大夫,也極其苛刻。”

衛侯蒯聵心胸狹窄,他因爲惹怒衛靈公而出奔趙氏,居外數年,最後靠着趙軍打進帝丘,繼位伊始,就說:“寡人居外久矣,二三子亦嘗聞之乎?”他抱怨衛國卿大夫以前不迎立自己,便打算借趙氏的力量盡誅異己。

此舉惹得一大批衛國大夫或死或逃,衛國的公族勢力受到了很大打擊。

當時,賢者蘧伯玉也在打擊報復之列,蘧伯玉的原則是君主有道,則出仕輔政治國;君主無道,則心懷正氣,歸隱山林。於是他也跑到趙氏,在環境優雅的臨漳學宮大隱。

在蘧伯玉看來,衛靈公那樣的君還不算糊塗到不可救藥,但蒯聵,卻連衛靈公都不如!

這便是蒯聵給衛國從大夫到平民的感官,唯一的好處就是,衛靈公給衛國帶來了戰爭,而蒯聵卻帶來了和平,寧做太平犬,不爲亂世人,衛國人只能忍耐。

但蒯聵卻彷彿在挑戰他們的底線,混賬事情是一件接一件。

“比如去年冬至日,蒯聵登上剛重修的樓臺遠望,見到帝丘附近的戎州。他見有些左衽之人出出進進,便問是怎麼回事,有人告訴他是戎人的居邑。蒯聵便大怒道:寡人乃宗周姬姓,與戎人爲仇,帝丘左近,豈能有戎邑?於是便派人強行墮毀戎州,曾幫蒯聵歸國的戎人大冷天無處可去,只能逃亡附近山林川澤,蒯聵又派人去驅趕……”

趙無恤哭笑不得,沒想到這蒯聵還有幾分大諸夏民族主義情緒,可惜那些戎人本就是蒯聵花錢請來的僱傭兵,也是他手裡不多的能拿出來與衛國卿大夫對抗的力量,看不順眼就驅逐了,簡直是自斷一臂啊。

“蒯聵左臂已斷,而他的右臂孔氏,也被他打壓下去,不敢再過問朝政了。”

當年蒯聵能歸國爲君,他的姐夫孔圉出力不小,時候孔圉做了衛國執政,剛開始幾年,也將衛國打理得井井有條,只等完成衛渠工程後就恢復戰前的繁榮。

誰想蒯聵治國無方,卻不想做“政由寧氏,祭由寡人”的傀儡,對孔圉,從一開始的依賴,慢慢變成深惡痛絕,覺得他專了衛國的權,便開始培植衛國的老牌貴族石氏,排擠孔圉,幾次跟他對着幹,將孔圉氣得臥牀不起,蒯聵終於奪了姐夫的權,卻食言而肥,沒有把執政之位給衛國次卿石圃,反倒給了自己的寵臣。

作死小能手終於將孔、石兩個衛國最大的卿族得罪了個遍,孔圉是個和善的老好人,再怎麼氣憤都還站在國君這邊,只求兒子能繼任卿位就行。石圃卻已經和衛侯勢如水火,據說他在暗中支持衛靈公的另一個兒子公子郢,希望他替代蒯聵爲君……

“石圃曾就此事來找過我。”趙伊對趙無恤說道:“若上卿有意讓衛國換君,只需要石圃聯合城中不堪蒯聵勞役的國人、工匠,便可以讓衛國換了乾坤!“

趙無恤沉思片刻後道:”公子郢此人如何?“

趙伊舉起大拇指道:”一表人才,天資聰慧,勝過蒯聵無數。衛靈公晚年時曾郊遊,讓公子郢駕車。衛靈公怨恨太子逃亡,就對公子郢說要立他爲太子,上卿猜公子郢怎麼說?“

“他怎麼回答?”

”公子郢回答道:郢不夠格,不能辱沒國家。靈公怒,說此乃君命,不可違抗!公子郢再度辭讓,說兄長蒯聵的兒子公孫輒尚在,小子不敢擔當此重任……“

趙無恤讚歎道:”賢載,和當年的曹公子減,吳公子季札讓君位如出一轍。“

趙伊點頭道:”然,正因如此,公子郢才贏得了衛人的好感,更有石氏支持,他若能繼位,或能讓衛國興旺些。“他對禮貌的公子郢倒是挺有好感的,若是一定要求他和其中一人合作,趙伊更願意坐在君榻上的是公子郢。

趙無恤沉思片刻,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能讓其做衛君了,明日衛侯在宮中爲我接風,我便將石氏要扶持公子郢的消息,裝作醉酒透露給蒯聵!在這個沸鼎裡,再添一把火!“

ps:三更改明天了

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79章 新絳南市第1119章 雙頭鷹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647章 大風(4)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17章 割圓之法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24章 周髀數字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495章 墮四都!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1095章 無題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83章 雨我公田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番外3 上帝之鞭第89章 無心插柳第824章 大學第90章 君子有爲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648章 大風(5)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013章 入秦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783章 雌虎第591章 天道第76章 一步之遙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531章 投其所好第767章 萬歲!第873章 王孫勝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25章 國野矛盾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952章 連橫(下)第768章 當歸 上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743章 想跑?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499章 宋之亂(下)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355章 公輸紙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260章 傾城傾國番外8 羋月傳(中)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939章 嘎嘣脆第983章 荀伯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