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螽斯

“七月正望,有螽自西北方霍太山來,蔽空如雲翳日,經銅鞮宮而去……”垂垂老矣的太史墨在書簡上記述下這些話,長嘆了口氣:“社稷將亡,必有災異啊……”

螽,也就是蝗蟲,這一年的初秋,不斷有人目擊到龐大的蝗羣從太原南部的大滷澤一帶乘着北風起飛,向南撲去。他們被霍太山系一分爲二,一批往西進入汾水流域,另一批則往上黨、長子一帶撲去。

靠北的銅鞮首先遭災,一時間作爲晉國臨時都城的銅鞮小城像是下了一場蟲雨,城外的柳樹上、田間的粟穗上,還有街道上都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蝗蟲。

華夏人對於蝗災並不陌生,比如詩經裡就有一篇《螽斯》,魯春秋也記載過“初稅畝,冬,螽生……”

晉國蝗災的發源地基本都是湖澤,比如太原的大滷,河間的鉅鹿澤,這地方爲蘆蕩地區,天氣忽溼忽旱,極利於蝗蟲繁殖,等蝗蟲大量繁殖兩三代後,地區容納不下,便會向外遷徙,引發蝗災。

一般而言,久旱必蝗,大旱之後常有蝗災,這是因爲蝗蟲是一種喜歡溫暖乾燥的昆蟲,乾旱的環境對於它們發育和存活有許多益處。

而且蝗災比旱災更加棘手,旱災只要等到降雨便能緩解。但是蝗災則不同,蝗蟲成羣結隊,順着風和氣流遷徙飛舞,一日可行百里,根本來不及提前戒備。

其所到之處無不實行三光政策,因爲蝗蟲多爲雜食性,無所不吃,不僅爲害農作物,雜草和木本植物的葉子都可以作爲它的食料,它們經過的地方,草木無遺,禾穗和竹木葉都被啃食得乾乾淨淨,餓壞了的蝗蟲,甚至連牲畜的毛髮都能往嘴裡嚼……

就算是博學的史墨,也認爲蝗災難於防治,他憂心忡忡,一旦蝗蟲肆虐成災,恐怕整個晉國將陷入數年的饑荒無法根治!

這次蝗災來勢洶洶,蟲羣數量龐大,小小銅鞮縣可滿足不了它們的胃口,因爲太行山系的阻隔,它們無法去往河北地區,於是蝗蟲繼續向南進發,目的地是韓魏的河東領地,還有趙氏的長子郡。

這下輪到魏氏的家史驚恐地記述了:“七月中,螽起北方,趨至河東,羣飛絕汾水,墜新絳、安邑、曲沃,皆害稼……”

……

鹽氏之女做夢了,她夢到外面下起了瓢盆大雨,指尖大小的雨點猛地落下,打得屋頂也稀里嘩啦,連瓦礫在顫動……

她就在這個奇怪的夢裡皺着眉醒來,迷迷糊糊間就聽到她母親一聲慘叫。

“螽斯!螽斯!”

她從來沒聽母親喊這麼大聲過,嘶聲力竭,像是怯怯懦懦的小雀見到天敵而發出的悲鳴。

她連忙下榻,推門一瞧,頓時被眼前的情形驚呆了。

他們全家,還有鹽池邑全裡的人都出來了,都在仰頭望着天空。但哪裡還看得見天空,密密麻麻的蝗羣就是天空,一個流動的、發出嗞嗞啦啦聲響的天空。

太陽已經升起來了,但陽光被蝗蟲遮蔽了,朝陽像一隻爬滿了黑蒼蠅的大面餅。蝗羣在天空隨風盤旋着,一忽兒下降,一忽兒上升,像黑色的旋風。

嘴碎的老婦在一起紡織或者洗衣的時候,常對她說起讓人毛骨悚然的描繪:“螽斯飛過何處,何處就如受了髡刑的人腦袋一般光禿禿的,一片草葉都不剩!”話雖如此,但鹽氏之女對蝗災仍有一種很深的距離感。

鹽氏之女生在一個好時代,二十多年來,河東都沒有遭過大的蝗災,至少她在的地方從未遇到。她所理解的蝗,是爬在草葉子上弱小的卑微蟲兒,人一腳下去,不知要踩死多少,她家的雞鴨也不知道吞食了多少,吃了蝗蟲後,還能長得肥,下蛋多。

這會兒,她似乎有點兒明白了,單個的蝗和成羣的蝗不可相提並論,這蝗羣要是落下來,可不得了!

鹽池邑不單有采鹽爲生的鹽工,也有不少種莊稼的人家,鹽工採了鹽換了錢帛,再與種糧的農民交換,這種關係已經維持了不知幾百年了。

所以剛從旱災裡倖存下來的莊稼是不少人家的命根子,他們已經喝了三個月的粥,幹活都沒氣力,冬天的吃穿用度就都指望着這片粟地呢!

現在還沒到秋收的最好時節,粟只差最後一點時間就能成熟,所以糧食都還在地裡。望着那一片已經黃燦燦的莊稼,鹽池邑的人,在心裡千遍萬遍地祈禱着:讓蝗蟲飛向別處去吧!讓蝗蟲飛向別處去吧,哪怕是去鄰近的邑也行啊。

有人甚至都跪下了,但蝗羣沒有絲毫憐憫,它們正在漸漸下降。

鹽氏之女忽然想起來,老人們在閒聊時曾說,蝗蟲喜歡順風飛翔,風越大,越喜歡飛,可一旦遇到逆風,就會落下。

現在吹的,正好是逆風……

蟲羣的振翅聲越來越響,到了離地面還有幾丈遠的高度時,竟嗡嗡嗡響得讓人耳朵受不了,像是一大羣樂官在琴瑟上彈撥着簧片,奏的卻是最難聽的樂曲。

不一會兒,它們就像稠密的雨點一般,落在了屋頂上,落在樹枝上,落在了莊稼上,鹽氏之女睡夢中聽到的聲音,竟是來源於此。

這些土黃色的蟲子在飛翔時,都露出一種猩紅的內翅,就像空中飄滿了血點兒,又像是千萬朵細小的紅花。落在泥土上,又幾乎與泥土一模一樣。它們似乎餓壞了,一旦落地就開始咬齧,見什麼咬什麼,不加任何選擇。

裡聚裡的人呆不住,紛紛往自家田地跑去,剛到那裡,鹽氏之女便看到,田間地頭都被蟲子爬滿了,它們在大口大口咬齧着黍豆。

她心頭痛得流血,家裡的地不多,父兄去鹽池採鹽去了,田地就由她和弟弟們料理,試問哪一株粟豆她沒澆過水?蝗蟲啃食的不是莊稼,而是她們的心血啊!

“無食我黍!”

鹽氏之女頓時急了,在蝗雨中奔跑着,想去搶救自家的莊稼,蝗蟲不住地撞擊着她的面孔,像雨點落在身上,生疼,直至麻木。

她無力地揮舞着鐮刀,卻比不過蝗蟲們的速度:它們單個地看,依然是那麼細小,但爬在粟葉上,似乎有明確的分工,誰咬這一側,誰咬那一側,然後逐漸向中間匯攏,轉眼間,好端端的一根葉子就消失了。除了葉子外,粟穗也不放過,它們的鋸齒形的嘴邊泛着新鮮的汁液,屁股不時地撅起,黑綠色的屎便像藥丸子般一粒一粒地屙了出來。

“無食我粟!”

鹽氏之女的長兄憤怒了,拿了一把大掃帚,在空中胡亂地撲打着。

其他人家有樣學樣,都企圖保住自家的莊稼。全邑的人,不分男女老少,或揮動着掃帚,或揮動着衣裳,加上大喊大叫,竭盡全力地轟趕着那些蝗蟲。

“不能撲,不能撲!”

然而,卻有鄉老趕過來,慌慌張張地阻止了他們。

“這些都是神蝗啊!”

ps:一會還有一章(~^~)

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194章 醫扁鵲第1176章 特赦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722章 公孫勝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12章 呦呦鹿鳴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20章 術業專攻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544章 首誅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541章 新宋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1136章 樓煩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208章 成之誓第835章 無私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960章 銅鞮宮第760章 活捉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1119章 雙頭鷹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516章 訪賢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824章 大學第491章 魚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943章 刑人(下)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576章 繼業者第123章食不厭精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62章 公族之學第1007章 卸甲第650章 大風(7)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30章 鄉中三吏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98章 攪動全局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23章 君子如玉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952章 連橫(下)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54章 冬至(三)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659章 謝幕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1050章 軍功爵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39章 逼門而入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1042章 君莫舞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116章 存滅繼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