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銅鞮宮

“寡人聞,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上下尊卑有序,以待百事。”

夜色低沉,銅鞮宮深處的晉侯寢宮裡,幕紗在輕輕飄拂,寺人和女婢所執燈燭下,年近四旬的晉侯午跪坐在地板上。

“寡人不幸,自即位以來,恰逢晉國之季世,公室不振,諸卿混戰,晉國一分爲六。本以爲趙氏無恤乃社稷之臣,不意專國弄權,棄絳都祖宗之地於不顧,強行遷都於銅鞮,沿途常人未受之苦,吾與百姓共受之。幸而昊天有靈,降下大旱神蝗以示懲戒,然趙氏不思悔改,擅作威福,朕每每見之,便如背若芒刺。其名爲晉卿,實爲****,欺壓君父,窮兵黷武,壓榨友邦,敕賞封罰,不由寡人,幽閉深宮,不得見天日久矣!”

他的潺潺低語在殿堂中游走,手裡卻不停,在一張帛上寫着什麼,若是湊近了看,就會發現,他用的不是筆墨,而是指尖和咬破後滲出來鮮血!

這是一份血書,國君之血所染的詔書!

唸到這裡,晉侯午突然想到過去幾年間所受的苦楚,頓時悲從中來,淚灑衣襟。

“父親,要繼續寫下來,將趙氏的罪過惡行全部公之於百姓,公之於天下才行啊!”一旁的晉國太子鑿也跪了下來,勸誡被軟禁幾年後,精神已經變得十分脆弱的晉侯。

“如今趙氏四境火起,魏卿更是引秦伯攻入河東腹地,趙氏岌岌可危,正是讓晉國公室復興之時。”

晉侯午擦了擦淚,點了點頭後,又擠了擠指尖,讓更多的血流出來,繼續寫道:“寡人夙夜憂思,恐晉國將危。幸而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魏氏乃國之重臣,魏武子從先君文公周遊列國,忠心耿耿,其後魏莊子、魏獻子、魏襄子,無不是晉國的肱骨之臣。魏卿駒當繼承祖志,念唐叔虞創業之艱難,糾合忠義兩全之烈士,引領友邦秦、齊、鄭,高舉勤君大旗,殄滅趙氏,復安社稷,則祖宗社稷幸甚,晉國百姓幸甚!破指灑血,書詔付卿,再四慎之,勿負寡人之意。二十三年春二月詔……”

寫完之後,他又取來國君大印,呵氣後重重蓋在帛書上,頓時,一份血寫的詔書便完成了。

太子鑿小心翼翼地將這份在他看來重達千鈞的血書舉起,激動地對晉侯說道:”父親,只要此詔書帶出去,交到魏卿手裡公諸於衆,晉國的忠臣們一定會羣起響應,共同顛覆趙無恤的殘暴統治的!”

晉侯午心裡依然有幾分懼怕,畢竟從侯馬之盟被劫後,他的膽子就嚇沒了,此刻喃喃說道:“滿朝大夫均是晉國舊封,然趙氏專權後,竟無一人能救國難,寡人縱然寫了血書,又要如何帶出去,帶給魏卿,讓天下人知道呢?“

”父親放心,小子已有安排!“

與年至四旬便呈現出一股神經衰弱之狀的晉侯午不同,他的兒子,剛剛行冠的太子鑿卻十分精明強幹。

他不但生得一表人才,從小便惹宮女傅姆垂愛,而且格外聰慧,被教育得很不錯,嫺熟於禮儀詩書,君子六藝無一不精。而且比起其父,他這個太子表現的更加不錯,

當年趙無恤侯馬之盟上擄走晉侯午,強行遷都時,太子鑿還年幼,趙卒去虒祁宮”請“他離開時,當其餘兄弟姐妹只知啼哭時,十多歲的他竟一身太子服飾,站出來呵斥趙卒,稱自己乃唐叔虞後裔,堂堂太子,誰敢動手?

雖然一貫之知趙氏不知晉侯的武卒翻了翻白眼,就把這個錯誤估量了自己威勢的小太子扛到肩頭帶走了,但太子鑿對趙氏的憤怒不滿,也在那時候種下了根。

他成年後,雖然很少有機會能從銅鞮宮出去,但一旦有機會,他都會在世人面前展露自己,比如河東蝗災時,太子鑿就讓人派宮人帶着糧食出去”賑災“,雖然被宮門的守衛擋了回來,但也讓人印象深刻。

由此,這位小太子身邊也糾結了一批公族舊人,這一兩年間,他但凡出去參加祭祀、狩獵,都會讓人打探國際形勢,見縫插針的齊國陳氏,也便是這樣與他建立了間接聯繫。

故而在得知魏氏與趙氏翻臉,引秦國入河東,齊鄭也一起建立連橫抗趙後,太子鑿興奮不已,他不顧魏氏壓根沒想起已經絲毫沒存在感的公室,悍然宣佈叛晉歸秦,依舊把秦魏當做解救晉國公室的唯一希望,便帶着陳氏派到銅鞮的間諜,入宮對晉侯午陳述趙氏將亡,晉公室的復興機會來了,慫恿他寫下這份詔書。

血書寫好後,晉侯父子便取出已經制作好的帛帶一條,從中劃開,將密詔縫在襯內,然後讓他跟着日常出宮採買的寺人離開。在天真的太子鑿想來,只要出去交給魏駒、陳恆,便能在晉國內部引起一些反應。

”小子相信世人當知曉君臣父子之義,這世間,應當還是忠臣多一些!”

然而他忘了一件事情,現在晉國朝野的臣僚士大夫,要麼是趙氏的舊臣,要麼是新投入其門下效力的,除了失去了一切,心懷不滿的公族,誰還心向公室?這些人已經丟了權勢,只能聚集在晉侯和太子身邊嫉妒新貴,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甚至連這銅鞮宮深處,趙氏也不知安插了多少人手眼線,晉侯午和太子鑿自以爲秘密的謀劃,其實都能一一傳到趙無恤的耳邊……

果然,那些寺人出宮不久,便赫然發現,宮門已經站了一大排身着錦衣的“羽林侍衛”。

所有人都知道,這些人是趙無恤養大的戰爭孤兒,也是對他最忠心的鷹犬!

明晃晃的劍戟逼近,想要矇混過關的信使很快就被臉色蒼白地揪了出來,指認他的,正是同行的寺人之一……

“密詔,就在他身上!”

心狠手辣的石乞騎馬走了過來,盯着那故作鎮定的信使,他一身舊衣,皁衣小帽,也沒鬍子,看上去無甚異常。

“解下衣冠。”那信使大驚,遲延不解,石乞便呵叱左右道:“替他統統脫下來!”

還不待詔書找到,那人便先被發現是個假寺人,石乞哈哈大笑:”銅鞮宮什麼時候開始招男人入內服侍了。”

那份詔書很快就被找出來了,石乞掃了幾眼後,面色便如同冬日的霜雪一般,冰冷無比。

他打馬在高大的銅鞮宮門前繞了一繞,遲疑了一番。

這是晉平公建立的一座大型行宮,論規模和富麗堂皇的程度,比起虒祁宮有過之而無不及。

晉平公爲此得意洋洋,在這裡大會諸侯加以炫耀,和楚國的章華臺類似,這裡是晉侯權勢的象徵,讓諸侯唏噓羨慕的霸主盛世。

“入宮!”

然而今日,石乞,一個出身低賤,也從未得到晉侯褒獎,給予車馬入宮特例的楚國士人,就這麼堂而皇之的騎着馬,帶着劍,與一衆全副武裝的趙氏羽林侍衛魚貫而入,他們的腳上,還沾着新鮮的泥土……

二月的月光照耀下,晉國公室的權威,唐叔虞後數十代人的君侯尊嚴,這一刻徹底被這些趙氏的士們踩在了腳下。(~^~)

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807章 韓策第958章 意外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932章 鹽粒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1096章 濟北第576章 繼業者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392章 忍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253章 商丘對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009章 函首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865章 大業第15章 君子六藝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284 魯國大夫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413章 獵國(下)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442章 天逐第1042章 君莫舞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1080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939章 嘎嘣脆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807章 韓策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444章 叛徒第1217章 獲麟第366章 不朽者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1011章 國殤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966章 熵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67章 大都無防第761章 降 上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413章 獵國(下)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637章 瞞天過海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455章 黑鐵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