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中一團滾滾魔氣熊熊而燃,只是攢成一道圓球模樣,無有絲毫火力外泄。晦明童子不知何時也鑽了進來,見了那團魔氣魔火,驚道:“此爲焚天破獄魔火,乃是魔教中最上乘三種魔火之一,想不到這尊旱魃居然有此機緣,能修成這般法力!”焚天破獄魔火爲魔教後天火力之中,最爲霸道之一種,號稱焚遍諸天,連地獄都能燒穿,足見其威力。
一團焚天破獄魔火正是旱魃畢生道果所化,正是攢煉一團,沉靜幽秘。普濟等一干高僧本欲將這團魔火化去,是普渡神僧攔阻下來,留與凌衝尚有大用。忿怒魔念飛回,依舊鑽入噬魂幡中。陰神將魔幡一抖,化爲三丈高下,向前一指,幡面抖動,將旱魃分身吞了。這面噬魂幡不愧爲噬魂道魔器之首,噬魂老人苦思之下,創出對付佛門心劍的法門。凌衝越加運用,便越覺此寶威能無窮,妙用無窮。
晦明童子也說道:“噬魂老人雖是後輩,一身修爲倒也罷了,左右不過是個玄陰級數,但可怖的是其奇思妙想,居然能創出《噬魂真解》這等煉神法門,爲魔門修行另闢蹊徑,那人如今身在太玄?真欲一見,瞧一瞧究竟是何方神聖!”凌衝收了旱魃化身,笑道:“總有相見那一日。現下先去帝陵之中,阻攔天屍教高手奪取帝屍,再生波瀾!”將身一搖,一道劍光破空飛去。
大明帝陵坐落京師三千里外陰邙山中,此山綿延萬里,爲歷代皇家殉葬之所在。傳說人族始祖的幾位帝王便葬在此山最深之處,因此極受皇家青睞。大明太祖立國,雖將京師定於金陵,卻也立下遺詔,歸天之後,不遠萬里,也要葬於此處。即至成祖繼位,遷都於天京城,離陰邙山更近,自太祖以下,至惠帝之父,千年已將,共計一十三位大明皇帝,落葬於此山之中。
傳聞陰邙山下有陰龍龍脈,龍氣蒸騰,倘若落葬於此,屍身亦受龍脈庇護滋養,有羽化昇仙之能。凌衝卻知甚麼羽化昇仙,屍身受了龍脈地氣滋養,有屍變成僵之能還差不多。
劍光迅捷,飛出數千裡遠,眼前一座巨峰突兀顯形,廣被萬里,綠樹如茵,草若織繡,又有小溪清流蜿蜒而過,本當是一派悠然春光之色,但卻灰沉沉的毫無生機,鳥鳴獸吼,一概不聞。這座大山自是陰邙山,凌衝真氣上運於目,以望氣之法觀瞧,就見陰氣上衝重霄,綿延不絕,就在陰邙山上化爲一座巨大華蓋,籠蓋萬里,當真是愁雲慘淡,飛鳥難渡。
凌衝看罷,驚道:“此地如此險惡,下有龍脈陰氣,必生邪異妖魔。我若是天屍教弟子,斷然不會放過這塊寶地!”魔道修行,亦有法侶財地之說,玄門練氣士打坐練氣,皆要選那名山大川,天地靈機充裕之處。魔教修行,則要選那魔氣沖天,煞氣不絕之地。陰邙山正合此用,必有無數魔教中人前來修行。
大明氣運綿延千載,國祚綿長,國力雄厚,帝葬乃是開山爲陵,盡顯皇朝氣派。每一位皇帝歸天,皆要開鑿地宮入葬。凌衝雙目神光遍掃,就見陰邙山西北之處地氣重霄,又有龍氣升騰,化爲條條龍形,往來遊蕩。與京師皇宮中惠帝龍氣如出一轍,自知彼處便是帝陵所在,按落劍光,直落而去。
陰邙山西北之地,乃是一片連貫山丘,共有七座,盡被挖通,直入地底。陰邙山貴爲帝陵,自有軍隊駐守,乃是最精銳善戰之大內禁軍,共有五千人馬,任其等武藝如何高超,怎能發現凌衝這等法力高強之士?
劍光圈圈轉轉,已流入龍氣最爲旺盛的一座土山之中。地宮中迴廊曲折,兩旁壁上以精妙手法雕刻帝王生前開疆擴土,文治武功之豐功偉績,凌衝瞧也不瞧,一路向下。陰氣撲面而來,越往地宮之下,便越是濃厚,顯已深入地底。凌衝修煉純陽大道,對地煞地陰之氣極爲排斥,想了想,陽神一步跨出紫府,邁入丹田玄劍靈光真界之中。陰神手持噬魂幡,將魔幡一搖,噬魂真氣流動四肢百骸,眨眼之間,本是一位玄門天罡之士,霎時間周身陰氣滾滾,雙頰凹陷,面容如鐵,說不出邪異。
噬魂道人本就是魔教最上乘法門之一,噬魂真氣更是精妙,平時存於神魂,極難瞧破底細,用時周流六墟,演化種種神通道術。凌衝的《噬魂真解》只有脫胎境界,凝練一道忿怒魔念,算是最底層的魔道修士,但在陰邙山地底,戾氣、煞氣、屍氣聚集之地,卻如魚得水,還能汲取其中陰氣,淬鍊自身。
凌衝改換魔教心法尚是首次,甚是新奇,一面飛掠,一面體悟魔氣在體內流轉引發的種種變化。只覺噬魂真氣與太玄真氣對肉身改造區別不大,只是一個玄陰、一個純陽,陰陽兩性不同而已。噬魂真氣化爲絲絲清亮氣流,周流不停,每過一處穴竅便壯大一分,最後依舊流入紫府滋養陰神。“看來玄魔兩道心法其理大致相通,都是借肉身演化真氣,反哺元神,待到穴竅自開,與天地相往來,則收攝天地元氣,壯大自身。”
凌衝悟通此點,現下是以噬魂道真氣帶動肉身,藉助玄陰噬魂幡威力急飛不停,噬魂真氣掌控周身,太玄真氣龜縮於玄劍靈光真界,一干太玄劍法,包括劍氣雷音、玄武星神劍,連帶還幽寒水劍,皆不能動用。他出道以來,都靠劍術立足,殺出一片天地,猝然失去劍術這個大殺器,頗感不慣。
“我當初懵懵懂懂,受了噬魂老人算計,去學《噬魂真解》,似乎其中亦有一道劍訣記載,能被噬魂老人瞧中,想來不會差到哪去。”想到便做,陰神苦思《噬魂真解》中記載的劍術之道。噬魂道人傳授這部魔門經典之時,不知以甚麼手段,以心印心,令凌衝居然能無師自通,學會域外魔文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