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驚人的礦產量

邊斗車在於秋的眼裡一點都不快,但是在這個時代的人們的眼裡,已經快的有些嚇人了。

邊鬥前面的擋風玻璃能幫助邊鬥裡的乘客擋住大部分的正面風,只是車邊捲過來的風,喜歡往人的衣領子裡灌,有皮大氅和軍大衣雙重保護,李世民倒不覺得太冷,他懷裡兩個小傢伙,則是一臉興奮的將頭露出來,往道路兩側飛快向後拉的田地和房屋方向處張望,在王猛懷裡的李恪亦是如此。

洺州地界的景象,與沿路來他們見到的可大不一樣,田地像刀削的一般整齊,民居全部都是連排整齊劃一的磚瓦房,草棚子之類的,基本都是牛羊牲畜房。

這裡的人身上也都乾淨,穿的厚實得體,就像在王猛懷裡的李恪,是一點都聞不到王猛身上有什麼汗臭味之類的異味的。

而且,他還以爲王猛比李世民年輕,因爲王猛的臉上現在光溜溜的,原本的絡腮鬍早就刮掉了,只能隱約看到很短的鬍渣,這是於秋說的,軍人必須要渾身利索,頭髮和鬍鬚都有可能讓他們辦事不方便,比如救火的時候,一但着了可能就會引起衣服和其它東西着火,那可能就是一條命沒了。

而實際上,王猛已經三十一歲了,比李世民大好幾歲。

很快,他們就看到了一處聚集了很多人的地方,李世民好奇的向馮智戴問道,“爲何此處聚集了如此多的人?”

“此處乃是邯鄲的鐵礦場,洺州礦業集團每天都有兩多多萬人在這裡勞作,人數當然多了。”馮智戴笑道。

“兩多萬人開一座礦?”李世民表情一愣道。

他此前只是聽說,卻沒有真正見過幾萬人擠在一個礦洞勞動的現場,這在管理上,可是需要非常龐大的設計的。

“是的,男工一萬左右,女工一萬餘,當然,這不是洺州礦產集團的所有人數,他們整體有十幾萬員工,大多用在煤開採上,其它金屬礦和鹽礦的開採也有很多人。

秋收之後,附近州縣的百姓都無事可做,洺州礦業集團招工,不僅管食宿冬衣,每個月還給三貫錢的薪酬,很多男女青壯都願意來這幹,今年冬天,他們不僅不會白白消耗糧食,還能掙到不少錢。”坐在駕駛員後面的馮智戴給他解釋道。

“你們開礦這樣的重體力活,還招女工?”李世民再度提出疑問道。

“開礦,也有很多事情是適合女工做的,比如分揀,碎礦等等,而且大多數工作已經用上了機牀,其實很輕鬆。

而且,我們洺州不光是在礦業集團有女人,在任何產業,甚至是官署,軍隊,都有大量的女人。”

“在你們洺州,女人也可以當官?”李世民有些意外的道。

“當然,且不說娘子軍本就有女兵被安置到了洺州,我們洺州在各個方面,也是大量需要用到女人的,比如文職方面,通訊方面,民政署的醫政官,協調官,法官,治安署的巡警,片警,軍隊中的醫護兵,軍工兵,勤務兵等等,回頭在閱兵儀式上,你就可以看到了。

目前看來,她們的工作做的還挺好的,因爲女人天生比男人細緻一些,適合做細緻的工作和對內管理的工作。

而且,殿下有統計過當下社會的人口結構話,應該就知道,不用女人其實是不行的。”馮智戴給李世民解釋道。

“統計當下社會的人口結構?不用女人不行?”李世民有些納悶的看向了馮智戴。

“因爲,當下社會,男女比例是嚴重失調的,就拿洺州來說,十六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青壯男女的比例是一比二,也就是說,女人比男人多一倍以上,洺州本土的男丁,只有二十來萬,青壯婦人,卻有四十多萬,萬幸的是,十幾萬的小孩中,這個比例稍微小一點,大概是四比六,女孩比男孩多兩成。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依賴男人來做,那麼,洺州的可用之人,就只有二十來萬,一戶只有一個,用他們當兵,耕地做重體力活,是分配不過來的。

但是,男女都可以做的話,洺州的勞動力,卻是瞬間放大了兩倍。這還不算外地涌入洺州來做工的數十萬人口中,佔比例比較大的女人貢獻的勞動力。

而這種比例失調的情況,在關中或朝廷治下的其它州縣,可能更嚴重。畢竟,關中的對外戰爭更加頻繁,死傷更加大。”馮智戴再度給李世民解釋道。

“還,存在這樣的問題?”李世民的眉頭直接打起了結道。

“這其實就是朝廷治下的州縣生產效率遠遠不如洺州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突厥人和吐蕃人,打起仗來是全民皆兵,人數和戰鬥力會被放大。

朝廷卻只是習慣性的招男兵去與他們作戰的話,雖然治下的人口遠遠多於突厥吐蕃,但是,能動用的人手,總是不如他們多。”

“可是,女人力量小,一些身體原因,天生的不佔優勢,很多事情她們做不了啊!”李世民問道。

馮智戴笑了笑道,“這就得說說咱們洺州工匠的用處了,他們就是要設計製作各種工具,讓女人也能輕易的做男人的事情。

比如,一輛運礦的木車,裝着三百多斤礦石,需要一百五十斤以上的力氣才能推動,男人推的動它,女人推不動它。

可工匠將車軸換成滾珠軸承了之後,還將車廂擴大了,不僅裝到了五百斤以上,而且推動它只需要六七十斤的力,這個時候男人和女人都可以輕鬆的推動它。

當採礦場大量的使用這種車子了以後,用一個男工推車,和用一個女工推車,效果其實就是一樣的了,現在採礦場裡,就有很多女工在推車。”

聞言,李世民來了興趣,道,“反正天色還早,不如,我們到這採礦場裡看看?”

馮智戴笑了笑道,“可以。”

然後,拍了拍摩托車駕駛員的肩膀,讓他到採礦場的入口位置停車。

很快,馮智戴和李世民,王猛三人,就一人抱着一個小傢伙,來到了熱火朝天的採礦場中,而在礦場管事的總值班於鋼也向他們迎了過來。

“秦王殿下想參觀參觀採礦場,你帶着我們看看吧!順便給他講講採礦場的情況,這是經過於都督批准的。”馮智戴跟於鋼打招呼道。

“各個集團此前都收到了秦王殿下會過來訪問的通知,這個自然不勞馮執政說,幾位請隨我來,我這就帶幾位從開採,到輸出全部看一遍,給幾位講解講解。”於鋼笑着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就在前面帶路,往礦洞的方向走去。

邯鄲即便是在後世,也是一個鐵礦石和鋼鐵產出的重要基地,這裡的鐵礦石非常之多,很多都是露天的,但是,洺州採礦集團,已經不僅僅是採露天礦那麼簡單了,因爲這些露天礦中成色比較好的,早就被別人開採了,埋在地下的鐵礦石,純度和成色纔會更加好,出鐵量能達到五六成。

纔剛剛來到礦洞口,李世民就看到一個粗鐵管在不斷的往外噴着水,在鐵管的後面,有一個不斷轟鳴的發動機,而且這些水,還冒着滾滾熱氣,因爲地下水的溫度高,而地面上,此時已經接近零度了。

“這個,莫非就是傳說中的抽水機?”李世民一指轟鳴中的抽水機道。

於鋼笑了笑道,“是的,正是因爲有了這抽水機,我們採礦場,才能採到地下幾十丈深的好礦,向這樣的抽水機,礦洞裡每隔四五丈就會有一個,這些水,其實是在地下三十多丈,被抽水機不斷地往上抽到上一個蓄水池,最終到達地面的。

“你說,這礦洞,已經挖了三十多丈深?”李世民有些意外的道。

於鋼再度笑了笑答道,“是的,以後可能會更深,只要下面有好礦。”

“你能否帶我下礦洞看看?”李世民好奇的道。

朝廷的採礦場,可沒有像洺州的採礦場這般,下到那麼深,是什麼技術能夠讓他們挖和麼深,李世民很好奇。

於鋼點了點頭道,“可以,不過,礦洞下面有些危險,大家必須要帶上安全帽。”

他招了招手,立即就有幾個隨從,遞了幾個內部有減震裝置的鐵盔過來,李世民本想將李泰等小傢伙放在上面,自己下去看的,但是幾個小傢伙吵鬧着要看稀奇,於是,於鋼又讓人給李世民拿了幾把安全傘過來。

有這樣的傘撐着,不僅可以遮擋上面滴下來的水滴,還能一定程度防止一些碎石屑掉下來砸到人身體。

很快,李世民就看到了那個巨大礦洞的內部情況,通道頂上面厚實的模板連成整體,每隔兩三步,就會有一根腰粗的大木將木板頂着,兩側有兩條斜斜的鐵軌道,軌道上面有很多裝有鐵輪子的車子,一邊裡面是裝滿了鐵礦石的車,在鋼繩的拖拽下緩緩往上,一邊是空車,在鋼繩的釋放下,緩緩往下溜。

這些車子的上下是由礦洞外那個巨大的絞盤架,通過滑輪蒸汽機動力絞盤慢慢拉上來,或者放下去的,值得一說的是,控制這個絞盤架的,只有一個人,也就是說,有了這個機器和這個絞盤架的設計,所有從礦洞底部運礦上來的工作,他一個人坐在那裡,扳動機閘就能完成了。

“這些裝礦的車子,就是你剛纔說的裝有滾珠軸承的車子吧!”李世民指了指其中哪些不斷緩緩向上的礦石車道。

馮智戴點頭道,“沒錯,不僅僅是滾珠軸承,它還有鐵軌滑輪,殿下你可別看這些車子一個接一個的很多,而且是向上拉,很重,其實則不然,在這種鐵軌上,用設計有很多滑輪組的鋼繩將其往上拉,其實並不費多大的力,一個蒸汽動力絞盤車,一次可以拉三十車,差不多一萬五千斤礦石上去,比原先靠人力向上背,快了十倍以上,我第一次過來視察的時候,也是被驚着了。”

“也就是說,你們這個採礦場,比朝廷的採礦場的採礦速度,快十倍以上?”李世民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於鋼道。

“這個,應該不止,在其它方面,我們也加快了速度,就現在的採礦速度而言,比我們當初全部靠人力挖,人力背,應該快了二十倍以上。

不過,這還是沒有達到我家公子的要求,未來一兩年時間內,公子會再度給採礦的設備進行設計,到時候也會再度擴大采礦的規模,比現在的開採速度還要快五倍,產量要大十倍,這是咱們礦產集團三年之內要完成的目標。”

“還要加快五倍的速度?擴大十倍的產量,那麼,你們目前一天開採多少礦?”李世民一臉不可思議的模樣道。

“現在每天的採礦量大概在三千噸左右,年底前七號礦洞,和八號礦洞開始運作了之後,日採礦量可能達到五千噸以上。”於鋼答道。

聞言,李世民就不是不可思議那麼簡單了,而是整個被震驚的不敢想象了。

他腦海裡飛快的在換算着重量單位,因爲他知道,洺州的一噸是兩千斤,一天三千噸,就是六千萬斤,如果按照朝廷的礦工背礦來算,一個人一趟背一百斤,一天二十趟,差不多兩千斤,一噸的樣子,光是把這些礦從礦洞背到地面上去,就得三千人。

事實上,一個人是很難揹着一百斤,在一天時間內,爬二十次超過三十層的高樓的。

然而,採礦,可不僅僅只有把礦石從礦洞揹出去這一道工序,將堅硬的礦石,打碎,纔是最費人工和力氣的,弄上去之後處理礦,也需要費很多的人力,想要達到每日三千噸的開採量的話,朝廷至少需要三萬人以上的青壯勞動力。

而且,這還只是在理論上的,實際上,需要的人可能會更多,因爲還有很多需要架設採礦基礎的人,排水的人,等等等等。

之所以洺州礦產集團投入了兩萬多人在這裡,每天只是採三千噸礦石,那是因爲他們有一大部分的人,在做採礦之外的事情,比如開新礦基地,培訓採礦工人,保證後勤,建設採礦集團的辦公樓,工人的民居等等,真正投入在採挖運上面的人,還不到五千人。

於鋼說,的整體產量比以前全靠人力快二十倍,是一點也不虛的,李世民要是想做礦產集團做的這麼多事情,達到這樣的產量,沒有十幾二十萬人是難以做到的。

然而,每天三千噸礦石,能冶煉出多少鐵?一千多噸?一年多少,三十多萬噸?關鍵是,於秋還要擴大十倍的產量,也就是說,他想要達到一年三百多萬噸的產量?這怎麼可能?

朝廷四十多處正在開採的礦產,有幾千戶專業採礦戶,一年才弄幾千噸鐵出來呢!

當然,他不知道是,後世我國的鋼鐵年產量,達到九億多噸,即便幾年以後,洺州的鋼鐵產量真的達到了一年三百多萬噸的產量,和後世一比,也只能算是零頭的零頭,差着幾百倍,能趕上後世的一個二三線城市就不錯了,都未必支持的了於秋造輪船,鐵路,建設高樓的。

第十五章 火爆銷售第三百九十四章 組建維和部隊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五百一十二章 衛星發射試驗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兩百七十六章 全球目光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趙王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三百九十七章 通電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知後覺第四百六十一章 統治者應該乾的事情第十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二坑姐第兩百三十八章 二次談判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未來鋪路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兩百六十章 打破固有社會模式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兩百九十四章 圖書館開館第兩百四十章 建設規劃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兩百四十章 建設規劃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兩百二十八章 成長中的褚飛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四百章 李淵的送親家宴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三百零八章 上臺講話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五十六章 會面第四百零七章 緊急救援第一百三十八章 廁所裡的學習討論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兩百七十一章 炮擊之刑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選擇的商量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三十二章 寡婦村的種田計劃第五百二十七章 曾經的他第一百九十三章 殺敵本領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第兩百七十六章 全球目光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五百零二章 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