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

闞棱是個實在人,知道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學習起來的時候,十分的認真用心,僅僅是一天多的時間,他已經將製作豆腐的工序基本練熟了。

晚飯時分,於秋在廚房裡整了幾個好菜,獨自將他叫到了屋中用餐。

“怎麼樣?學的還好吧!”於秋在闞棱落坐了之後,先用勺子給他裝了一碗魚頭豆腐湯道。

“再有一天,差不多就學全了。”闞棱美美的吸溜了一口魚腦髓之後道。

他雖然是個山東大漢,但是常年在淮南水道上跑,經常吃魚,口味倒是與於秋相近。

“那你想好了學成之後回去怎麼處理令尊和李唐的關係麼?”於秋繼續問道。

聞言,闞棱停下了手中的筷子,面有難色的搖了搖頭。

“我這裡有個辦法,你要不要聽?”於秋微微笑道。

“於主薄如果有可行的辦法,棱自是求之不得。”闞棱目露精光的盯着於秋的眼睛道。

“我可以信任你嗎?”於秋同樣正色的凝視着闞棱的雙眼道。

“棱雖然讀書不多,但卻也知道,大丈夫受人點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道理,於主薄盡心教授了我製作豆腐之法,還提點了我義父現在的處境,使棱能早做準備,棱心中對於主薄只有感激,斷不會生邪念的。”闞棱十分誠懇的道。

“好,我就喜歡像闞棱兄弟你這麼實在的人,以後啊!別喊我什麼於主薄了,和蘇大哥一樣,喊我秋哥兒就行,這個官本是劉黑闥硬塞給我的,想必你也知道,不管是製鹽的秘方,還是製作豆腐的秘方,都是咱們寡婦村研發出來的,之所以將其獻給劉黑闥,答應他做這個官,其實是爲了救濟這村子裡裡外外數千的饑民。”於秋拍了拍闞棱厚實的肩膀道。

“秋哥兒高義,這裡的情形,棱這兩天也看的清楚,打心裡佩服你這樣的人。”闞棱也是性情中人,當即就改了稱呼道。

“我這人吶,就是心太善,見不得無辜的人枉死,昨日跟你見面之後,我回去思索了一番,倒是覺得,有條路或許能解決你們淮南軍與李唐朝廷的矛盾,當然,我只是跟你說道說道,不過可不可取,還得你義父自己決斷。”於秋故作感嘆道。

他之前並不與闞棱多說的原因,是因爲沒有必要,寡婦村的氛圍,會讓所有待在這裡的人,天然的對於秋生出崇敬之情,一個致力於養活窮苦大衆的人,簡直是太高尚了,讓他自然的崇敬佩服自己,反而比刻意的拉攏更有效。

“不管有用沒用,棱都記下你這個人情了。”闞棱鄭重其事的朝於秋抱了抱拳道。

於秋擺了擺手道,“其實也不用記什麼人情,這件事情做好了,對於令尊和我,都有好處。”

“願聞其詳。”

“此前我已經幫你分析過,令尊去長安,可能生死難料,因爲,李唐朝廷不會允許一個擁有大量私兵的大臣存在,只有淮南軍徹底須失去對朝廷的威脅,朝廷纔會罷休,像你義父這樣對淮南軍影響極大之人,肯定會被他們找理由剷除。”

闞棱點了點頭,算是認可於秋此前的分析。

於秋繼續道,“令尊最想要做的,就是讓淮南軍的兄弟有個好的結果,爲此,他寧願犧牲自我,也在所不惜,其義氣之深重,令我佩服,不過,投靠李唐朝廷,卻不是他最好的選擇。

因爲,即便是令尊被朝廷設計剷除了,淮南軍對朝廷的威脅也並沒有解除,甚至會因此揭竿而起,與李唐朝廷開戰,屆時,恐怕會是個死傷慘重,慘淡收場的結局。

所以,我想要建議你義父向秦王李世民投誠。”

“向李世民投誠?這跟投靠李唐朝廷有什麼區別?”闞棱一時還沒有想明白,詢問道。

“區別大了,李唐朝廷,是皇帝李淵說了算,是太子李建成說了算,是那幫世家子大臣說了算,他們會剷除所有威脅他們皇位,或者威脅他們利益的人,令尊就是這樣的人。

而李世民則不同,他麾下將領大多起於草莽,是靠軍功爬上來的,你或許不知道,這位秦王殿下正在與太子李建成爭皇位,你義父手中有兵,若是投靠於他,必被他所倚重,將來他若爭位成功,淮南軍也算是從龍之軍,能夠得到最好的封賞和安置。”

聞言,闞棱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不過,仍然感覺有些怪怪的,於秋不是劉黑闥屬下的人麼,怎麼會建議自己投靠自己的敵人?

見到他一臉疑惑的表情,於秋又道,“我剛纔跟你說過,我並非想做劉黑闥屬下的官,只想帶領這數千饑民活下去,而且,李世民之前派人招攬我的時候,我也是這麼說的,他知道我的這個想法。

所以,如果你義父能投靠他,或許不僅能爲你們淮南軍趟一條活下去的出路,也能爲我們開闢一條活下去的出路,甚至讓大家都活的更好。”

於秋越說,闞棱反而越迷糊了,問道,“怎麼說?”

“淮南軍如果投靠了李世民,李世民就會全力以赴的保證你們活下去,保證你們的利益,只要他不與太子兵戎相見,分出高下,你們的重要性都不可忽視,而你們到了李世民麾下,甚至,只需要向他表露這個意思,李世民都不會禁止你與我的往來,因爲他知道,我想要保下的,是河北之地的窮苦百姓而已,他也不希望李唐收復的是一個全無生機的河北。

只要你們淮南軍能夠通過水路與我們往來貿易,還會愁錢的問題麼?到時候兄弟們個個都是富家翁,又何必捨命去爲別人爭權奪利呢?”於秋解釋道。

聞言,闞棱不由的想了想豆腐作坊裡,那一框框精細的雪花鹽,這東西要是給他運回淮南,那可真是發達了。

“你說的辦法或許真的可行,不過,得等我回去和義父商量之後才做決定,而且,這還得看李世民那邊的態度。”闞棱考慮了一陣之後道。

“當然,我相信令尊會做出正確的決定的,所以,你其實可以提前幫他探探李世民的口風,免得來來回回的浪費時間,引起李唐朝廷那邊的察覺和不滿。”

“在返程的路上麼?”

“是的。”

“好吧!反正我現在名義上也是李唐皇帝任命的水軍校尉,他應該不會拿我怎麼樣。不過,你這邊這麼多人吃飯,想要全都養活只怕不容易,我們淮南那邊也供應不出上萬石的糧食。”闞棱覺得於秋說的十分有道理,點頭道。

於秋笑了笑示意闞棱快點吃東西,又道,“可不是全部要你們供應我們,我們自己也能生產,你需要做的,是給我們弄一些放大產出的東西,比如你們淮南的雞鴨種苗,或者豬崽,相信,有了錢,在你們淮南農戶的手中,不難收到這些東西。”

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兩百章 確定細則(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六十一章 闞棱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方面準備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四百一十章 功過分明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三百五十六章 對持勸降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兩百三十五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一百章 於秋的不可理喻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事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兩百四十章 建設規劃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四百零七章 緊急救援第四百二十七章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網抓魚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五十一章 完美達成目標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三百九十七章 通電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七章 蒸饅頭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發展的思潮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個師弟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十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趙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知後覺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佈置第兩百一十章 張喜兒的希望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選擇的商量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爲重的夏國第十一章 燒山開塘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務第兩百零一章 返程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規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三百七十九章 孺子可教第一百四十六章 論錢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兩百一十四章 羨慕的眼光第四百七十六章 試飛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