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法場行刑

“回稟太后,報喜姑姑身體不適,讓奴才前來替班。”

小宮女沒想到太后會突然傳喚她,連回答的幾句話都是哆哆嗦嗦,她從自己低垂的眼瞼之間觀察慈安的神情,發現她的臉上沒有怒色,着實送了一口氣。

慈安覺得報喜不是那麼沒有分寸的人,她看了一眼旁邊的李蓮英,他們兩個人在私下的交情不錯,李蓮英應該知道原因。

“回太后,報喜的確是身體不適,奴才看到她的臉色蒼白,步履虛浮,怕誤了主子的事情就讓她在後殿躺了一會。”

李蓮英彎着腰守在慈安的旁邊,他很害怕慈安會說讓御醫去看看報喜,因爲他說了謊,報喜並非身體不適,而是有事要離開一下。

“罷了,你叫什麼名字?”慈安並沒有追究報喜的事情,反而把頭轉向了旁邊的小宮女。

這慈寧宮雞犬不寧的折騰了好幾天,連李蓮英都像是一隻發了溫病的公雞,整天沒精打采的垂耷着腦袋,更何況報喜還是個女兒家。

“回太后,奴婢名叫採擷。”小宮女擡起頭對着太后笑了一下,她在慈寧宮做了五年,本想着今年報喜姑姑出宮之後也能坐上姑姑的位置,卻沒想到皇太后一句要幫報喜尋一個好人家就斷了她的晉升之路,現在有這樣好的機會她當然要好好表現。

“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慈安低聲唸了幾句,這名字倒是一首好詩,只不過這小宮女看上去眉宇間多了種媚氣,將來也必定是一個紅顏禍水。

“你十幾了?”

“回太后娘娘,奴婢十九了。”小宮女不明白皇太后問她年紀的意思,她心中有了一種不切合實際的奢望,如果皇太后能讓她去伺候皇上,說不定也可以當個答應之類的小主。

可是慈安並沒有接着往下說,只是讓這個小宮女爲她梳頭更衣。因爲天亮之後是黃石一家行刑的大日子。

午門這個地方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熱鬧過,這次要斬首的囚犯人數絕對不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但是監斬人數絕對是有史以來最多的。

按照之前的安排,所有朝中大臣,王公貴族都前去監斬,慈安就是要讓大家知道盜用國庫銀兩究竟是什麼下場,她今天抓不住他們,不代表她永遠都抓不住他們。

“帶囚犯!”李蓮英在監斬臺上高喊了一聲,被綁在木樁上的檀香被幾個侍衛擡了出來,她的身上佈滿了傷痕,棉布做的白色衣褲已經沾染了幾層血跡,她的頭始終偏向一邊,人也變得癡癡傻傻。

不過黃石大人的家眷卻不同,那個農婦直到現在還認爲這是一場戲,她帶着兩個孩子很順從的跪倒了劊子手的腳邊,想着即將拿到的幾十兩銀子,她的嘴邊竟然露出了一絲笑意。

“你們可還有話要說?”慈安早已看出那個農婦的一樣,一個官太太怎麼可能流露出這種市井小民的眼光。

不過她也知道黃石只不過是替死鬼,他的夫人出身名門,世代書香,現在世上少了一個貪財的小人,而留住一個能教書育人的大家閨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她並不打算追究,只不過不想在座的這些大人們活的這麼安穩。

檀香聽到皇太后的問話後,突然把頭從木樁上擡了起來,她張着大嘴嗯嗯啊啊的喊了一通,直到她的嘴角都留出了血跡依然說不出半個字。

慈安覺得有些奇怪剛想讓李蓮英去看看究竟,卻沒想到被儈子手搶了先機,他一把揪住檀香的頭髮狠狠的抽了一個耳光上去,本來就奄奄一息的檀香在這麼大的作用力下一下子就沒氣了。

“啓稟皇太后。”在竹椅上的恭親王突然擡起手,口齒不清的開始爲檀香求情,“太后娘娘,死者已矣,不如就留她一個全屍算了。”

慈安知道那個劊子手是恭親王的人,他這麼做是想殺人滅口,不要讓這件事再有任何的波瀾。

“自古有云,死者爲大,死囚過世之後本不該行刑,但此次乃是偷盜庫銀的大案,並且其中牽扯多條朝廷官員的人命,所以檀香必須處斬。”

慈安並沒有打算給恭親王這個面子,她要一探究竟,就算檀香已經變成了一具屍體,她也要剖屍查明真相。

劊子手手起刀落,他殺過很多的活人,但還是第一次對着死人動刀,檀香的身子還是軟的,如果不是有那個木樁起到了支撐的作用,他想把她的頭完整的砍下來都不可能。

木樁和檀香的頭顱一起被砍斷了,它掉落到地上轉了好幾個圈,臉上沾滿了泥土,後面帶着一連串的血跡。

李蓮英用一個托盤盛着檀香的頭,從袖子裡拿出了一條錦帕蓋在了上面將她呈到了慈安的面前。

檀香的嘴大大的張着,裡面的舌頭已經被人割了下來,宗人府的人說這是爲了逼供不得不採用的刑罰,但是割掉舌頭不是什麼都招不了了嗎。

慈安開始覺得這個檀香很可能是被人陷害的,下毒害死內務府總管的人可能另有其人。

“不要殺我啊,太后,我不是黃石的娘子,我是冤枉的。”那個農婦突然大叫起來,檀香昏死在刑臺上的時候,她還覺得一切只是大人安排的一場戲,只要說這個丫頭死了便可以帶到外面放掉。

但是現在那個丫頭的頭被狠狠的砍了下來,這絕對不是一場戲,她再愚鈍也明白的事情的真相,不會有人來喊刀下留人了,她和她的孩子必死無疑。

“你跟黃大人夫妻十載,他貪用的銀兩你也一樣享用,如今他畏罪自殺,你理應與他一起殉葬。”慈安看着這個粗魯的女人,任何事都必須付出代價,她的貪念足夠送她和孩子下地獄。

劊子手怕這個女人再多言壞事,他的刀已經在監斬官下令之前砍了下來,幾個人頭骨碌碌的落地,周圍的這些王公大臣交換了一下顏色,雖然他們殺人無數,但是在觀看斬刑的時候也難免心裡發慌。

李蓮英高喊着行刑完畢,打算扶着慈安太后回宮,但是卻被恭親王吱吱呀呀的聲音叫住了。

他說他的身體最近不如從前,想讓自己的女兒回去照顧幾天。這並不符合祖宗定下的規矩,一旦封妃就是君王的妻子,即使是自己的父親見到都要屈膝行禮,現在哪有君去照顧臣的道理。

慈安知道恭親王是想在她面前顯示自己的地位,同時也讓她更加懷疑身邊的人,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恭親王的派來的眼線,她可以殺的了多少。

“榮兒要伺候皇帝不能回府,哀家會讓慈寧宮最好的宮女去伺候王爺。”慈安連頭都沒回,只留給恭親王一個背影,如果這個老頭子是老虎的話,那麼她就是打虎的武松,她總有一天要讓這個老傢伙知道她的厲害。

慈安回到慈寧宮的時候發現報喜還沒回來,她已經消失了一個晚上了,就算是身體不舒服也不應該缺席這麼長的時間,除非是她病的昏了過去。

“採擷,你去看看報喜,她要是還不舒服就讓太醫來看看。”慈安命人放下了牀頭的月朧紗,昨天她幾乎一晚沒睡,現在事情塵埃落定,她覺得自己的頭也開始疼了起來。

“皇太后,奴才去看看報喜就行了,這個小丫頭還是留在慈寧宮伺候您爲好。”李蓮英看出事情要露餡,自動請纓到報喜的房間察看情況。

慈安從這句話中嗅到了一種奇怪的味道,李蓮英在歷史上雖然是個忠僕,他爲了維護皇太后曾經幾次當面頂撞恭親王,差點被這個老頭子暗殺,但是他在歷史上包圍的是慈禧皇太后而不是她慈安,所以說不定他也是恭親王的人。

“你有事瞞着哀家,報喜她到底去哪了?”慈安踹了李蓮英一腳,她在這個朝代無親無故,除了皇上之外,她把報喜和李蓮英也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如果連他們都投靠了恭親王,那麼她寧可不做這個太后,由着這個大清自生自滅。

“奴才不敢,奴才不敢。”李蓮英不敢說實話,只能跪在地上一個勁的叩頭,希望太后能打消這個念頭。

但是慈安卻把剛剛摘下的朝珠又戴了回去,她將手伸向了採擷,“走,帶哀家去報喜的房間看看,如果哀家發現有人敢撒謊,必定立斬不赦。”

採擷面露喜色的答應着,她也看出李公公的神情有異,報喜姑姑多半是辦私事去了。在這個宮廷裡寂寞久了,做宮女的人難免會蠢蠢欲動。

採擷不止一次的發現報喜在不當班的時候經常往神武門的方向走,只不過她一直苦無證據,但是這次不同,皇太后親自前往,要是報喜出了一點錯,這個姑姑的位置非她莫屬。

但是事情卻沒有她想象的那般順利,但慈安推開報喜的房門時,她看到一個面色蒼白的女人急匆匆的從牀上挪了下來。

“奴婢報喜參見皇太后,願皇太后萬福金安。”

第437章 細化第021章 定局第024章 殺人滅口第266章 譁然第337章 溝通第049章 被把控第230章 醉酒第255章 舌戰第259章 意想不到的結局第140章 塵埃落定第475章 試產試銷第426章 籌劃第059章 勢力的平衡第025章 替死鬼第255章 舌戰第126章 對法談判第153章 局勢明朗第310章 動工第084章 周旋第143章 議定第083章 君臣密議第478章 規劃未來第473章 組建工廠第070章 謀大事第395章 袁世凱的不憤第178章 意外結局第154章 君臣同樂第325章 勘驗結果第228章 全聚德第241章 驟變第208章 諜影第019章 比試規則第460章 彩排第223章 加強防務第186章 老得快第290章 恭親王的話第462章 法國人的奔放第226章 探春出宮第039章 招安第469章 媒體的力量第199章 濱海第108章 夫人外交第218章 不亦樂乎第032章 對決的棋子第406章 大學堂第190章 馬匹受驚第212章 賞賜第295章 慈安的教誨第239章 水師建成第155章 君臣同樂(二)第432章 輝煌實況第394章 驚天雷第012章 格格們的心思第256章 海戰第107章 四國競爭第472章 進宮面聖第016章 新貴人第123章 雷霆之怒第256章 海戰第004章 面試王公貴女第017章 軍事老師第244章 衝突第319章 一炮打響第015章 西洋教師第301章 出版發行第340章 細微之處 這時皇上向上天跪下祈第038章 血債血償第365章 減賦第131章 恭親王屈服第280章 購置設備第053章 論功行賞第418章 提倡新服飾第290章 恭親王的話第460章 彩排第087章 密室的秘密第123章 雷霆之怒第139章 興建水師第229章 焦點第254章 從容不迫第021章 定局第012章 格格們的心思第272章 博學衆家之長第111章 德美兩國的競爭第458章 有想法第327章 杯酒交心第358章 成立起草小組第341章 遊歷香山第026章 法場行刑第470章 勁風第331章 細節問題第388章 新情況第267章 破冰之旅第374章 暗中較力第107章 四國競爭第453章 督查安保第435章 討教第215章.難得的清閒第371章 炸鍋第435章 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