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爲何不是女主外,男主內

“再往前便要深入大漠。”元猷跟着君辭,望着前方一望無際的荒漠忍不住開口。

君辭勒馬停下,也望着前方,陷入了沉思。

大漠對於她而言並不可怕,她曾無數次潛入,可帶上金尊玉貴,不容有失的陛下,她得三思。

元猷見君辭沉默不語,以爲她還在爲方纔不讓她殺周成略而賭氣,至於君辭的態度,元猷並未放在心上,他本就是看人臉色長大的傀儡帝王。

且君辭不過剛剛及笄的小女郎,小女郎心氣盛也無可厚非,他長嘆口氣:“是朕無能,拖累了你們。”

正在猶豫要不要帶元猷深入大漠的君辭,冷不防聽了這句話,頓時一怔,意識到什麼,她忙道:“陛下無過。”

元猷有過麼?

至少在君辭看來是沒有的。

他並非元氏嫡枝,嫡枝早已經被周榮屠殺殆盡,若非當年取而代之的時機不對,只怕陛下這根元氏獨苗也難以倖存。

他接手帝王之前,周榮已經隻手遮天,這些年他與周榮周旋,也保下來不少北朝忠臣良將,若非他的殫精竭慮,北朝早已改爲周氏皇族,依照周榮任人唯親的性子,北朝舊臣怕要步上洛陽文武百官的後塵。

屍骨積山,血灌厚土!

少女的聲音不似北朝精心細養出來的貴女般清脆悅耳,婉柔溫煦。

她的聲音清冽乾淨,一如她的容顏,雌雄莫辨。

一句“陛下無過”真摯誠懇,不是安慰不是恭維,是真心實意這般想,正如她淺色瞳孔裡堅定的光芒一樣,令人信服。

簡單的四個字卻讓元猷心頭一輕,許多積壓的剋制的隱忍與焦慮突然翻滾起來,讓年輕的帝王眸光微閃,移開了雙眼,不去與那雙過份清明的鳳眸對上。

“你因何悶悶不樂?”

“嗯?”君辭心下納悶,她何時悶悶不樂了?

“自我阻你殺周成略之後,你便一直緘口不言。”元猷道。

君辭恍然大悟:“陛下誤會了,不能殺周氏逆賊,小女固然氣餒,卻也不能氣惱陛下,陛下阻我,是爲我君氏着想。小女不言,是因暗中有人跟蹤,一直在警惕。”

原來如此,元猷輕笑一聲:“故而,這羣人撤離了?”

否則她也不會停下,堂而皇之說出來。

“是。”在他們離開周成略不久,便撤離了,故此君辭分不清敵我,正色道,“陛下,四路援軍未曾一至,小女不知是何緣故,不敢攜陛下前往相投。”

但凡投向的是被周榮控制的,那都是自投羅網。

她雖有些本事,卻也不能自大到帶着元猷,於萬人軍隊之中全身而退。

然則四路大軍分向四路,基本把他們的路都堵死了,現在還有東胡與周氏窮追不捨,他們的活路太少。

這些元猷也知道,現下他們處境艱難,他目光投向無邊大漠:“你是想帶我入大漠,藏身靜待,等大將軍前來尋你我?”

君辭能信任的人只有君勀,君辭帶着他逃離,東胡人會追擊而來,君勀就能帶大批人馬撤離,等君勀撤離回去,自然能弄清援軍爲何全部被拖延的緣由,再挑揀出值得信賴之人,一道前來與他們匯合。

“這是小女所想最佳之策,陛下若有高見,小女自會遵命。”君辭頷首後補充道,“陛下,大漠瞬息萬變,晝夜酷寒,東胡與柔然人都不敢輕易深入,是生機亦是死局。”

生死難料,君辭不得不說明。

“你似乎對大漠知之甚祥。”元猷聽她說得頭頭是道,不由問道。

“陛下忘了,小女阿翁鎮守玉門關二十年,阿耶子承父志亦守玉門關十五年。”君辭道,“小女自幼於北漠長大。”

她十歲母逝,朝廷風雨飄搖,邊塞戰事不斷,阿耶戰場上也帶着她,十歲到十五歲,她跟着經歷了至少上百場戰事,從最開始留守帥營,到後來偷潛入戰場,她雖年少,卻身經百戰!

大漠,她十二歲就孤身闖過,將她阿耶從沙堆裡拖了出來。

後她對這片大漠升起了無窮無盡的探知慾,好幾次偷偷潛入過,連她阿耶都不盡知。

“我只是未曾想到你一個女郎,大將軍也捨得……”

“陛下也以爲女子本弱,只當深閨嬌養?”君辭忽而面色一沉。

她沒有入朝爲官,對帝王有尊敬卻無懼怕,兼之元猷一直溫和,言辭間都沒有以“朕”自稱,故而君辭在元猷面前,沒有多少避諱。

北朝女子要比南朝女子少了一些拘束,但男尊女卑由來已久,哪怕是北朝,女子也以相夫教子爲己任。

君辭的不悅擺在臉上,元猷卻也不是爲了迎合她,而是發自內心道:“《易經》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幹道成男,坤道成女’,其意是說男女有別,各安其位。

男如天,女如地。天,日照月臨,雲行雨施,滋潤大地;地,承載山河,孕育長養,萬物人類,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元猷雖未曾說女子弱於兒郎,卻依然是女子合該依附兒郎,一生困於內,仰兒郎鼻息而存。

爲何不是女爲天,男爲地?

爲何不是女主外,男主內!

“陛下,三千兒郎,唯小女敢攜陛下突圍。”君辭自小就聽君勀抱憾她不是兒郎,她心裡一直有根刺,聽不得女郎不如兒郎之言。

故此,她自小學文習武,熟讀兵書,舉凡兒郎可爲之事她亦可爲,甚至比兒郎更勝一籌!

她一直不懂爲何女郎就只能留守家中,囿於內宅,孝老扶幼?若是遇到良人,倒也能體諒不易,但多少兒郎自覺自己勞苦功高,女子的一切皆爲他賦予,從未有半分尊重與認可。

元猷一噎,卻又不能否認事實:“如你這般,是個例。”

“不,陛下,您此言差矣。”君辭反駁,“小女能有今日,是阿耶放我學藝,縱我戰場淬鍊。

小女深信,若人人皆不束女郎所學所思,由她們如兒郎般各抒其才,各展其長,她們定不會遜色於兒郎。

君辭也不再是如此萬中無一!”

第3章:小白楊長大了第151章:看到了民間疾苦第349章:化干戈爲玉帛?第7章:三批大軍圍追第285章:自動請纓第2章:這馬,這人,神勇無敵!第88章:心生一計第299章:你真有情,也真無情第329章:藺知桓到來第209章:彆扭的少年郎第133章:阿辭勉之第274章:辭舊歲,又一年第223章:就要聽你親口說第189章:毫無情意的書信第60章:與你有白首之約的人第140章:將軍救我第347章:我只給你一個人活命機會第224章:都沒有仁慈之心第145章:少年郎們的成長第138章:將計就計第6章:有匪氣的君辭第225章:阿辭最懂蠱惑少年郎。第288章:相聚太匆匆第27章:她成了嫌疑犯第359章:四分天下第3章:小白楊長大了第236章:鐵索八卦陣第343章:謀劃第37章:只有應家阿兄能匹配第251章:永不凋零的牡丹第17章:大獲全勝第212章:等你心甘情願嫁我第137章:見情敵第334章:再議和第12章:你勝過無數男兒第101章:應家阿兄有君王之風第85章:我總得再找軍師啊第108章:髮絲相纏的曖昧第73章:口是心非九郎君第28章:閨房之樂,不宜示於人前。第163章:阿馳的碰瓷第322章:互相維護第256章:她不能退讓也不會退讓第157章:來給你們一條生路第200章:九郎君易於滿足第380章:名分和人都只屬於你第142章:九郎君的求情第188章:我的人不容他人辱第332章:請君入甕第256章:她不能退讓也不會退讓第53章:她是很有能耐之人第287章:久別重逢第164章:將軍無所不能第218章:試探陛下第34章:不給我馬,你就是叛國賊第257章:君家阿妹親啓第104章:山有扶蘇,隰有荷華第84章:你們稱我主公即可第26章:怒火似乎過旺。第214章:賽場失控第360章:深謀遠慮第174章:順她則猖,逆她則亡第332章:請君入甕第168章:兵之情主速第295章:擒賊先擒王第327章:戰事未休第106章:不能帶兩個負累第118章:阿辭又美又颯第186章: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第344章:帝王的選擇第9章:對大漠瞭如指掌的君辭第157章:來給你們一條生路第119章:不是人人都如他們多智近妖第249章:你若等我,我必歸第185章:她是無往不利的奇謀之才第132章:兵道,我不及阿辭第102章:只盼着你對我的好少些利用第217章:她是他的,不容覬覦第192章:釣普樂王上鉤第99章:爲九郎君蓋屋第13章:大戰前夕第318章:棄城第17章:大獲全勝第65章:我在想如何收買人心第281章:君辭選人第366章:互相關切第27章:她成了嫌疑犯第155章:無人珍惜她的溫柔第200章:除非他入贅第254章:他走了第224章:都沒有仁慈之心第2章:這馬,這人,神勇無敵!第124章:深藏她的溫度第114章:情不自禁的擔憂第374章:臣服或者亡國第95章:準備獵殺第170章:利她要,理她也要!第235章:君辭這個妖孽第155章:無人珍惜她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