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佈防

南宮明皺眉,並不認爲太皇太后會輕易放人,眼下太皇太后恨死了南宮皇室。

而且太皇太后怎麼會放掉抓自己的機會呢?皇室由自己救出來,太皇太后只要不蠢,肯定想的明白,試問這等情況下,太皇太后會放安王一家離京嗎?

“安王不若換個法子吧!”南宮明很冷靜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安王皺眉,看着南宮明,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只怕太皇太后不肯放人,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皇上可是怕太皇太后到時候對本王動手?”

南宮明點頭,如今這形勢已然非常人能控制,“不若我派人助安王一家離京吧!”

安王一臉感激,能得皇上的護送自然最好不過,雖然皇上如今已經不在皇宮,也無權無勢。

可是就憑皇上能從皇宮把衆人救出來,皇上手裡面必定有大牌未打出來。一定非同小可,不容小視。“臣謝過皇上,臣一家老小的性命,就全交到皇上手裡了。”

南宮明點頭,另外兩個王爺也有些心動了,與其在京城中等死,等那微小的機會。

倒不如出城換條生路,如今皇上都無貪權之慾,居然願意拱手把皇權讓給莫家小兒。看樣子南宮皇室是真的氣數盡了,不可能再有扭轉的機會了。

看來離京是早晚之事,回府後好好同王妃商議一翻,還是早日離京吧,別等到不能走時,想走也走不了了。

安王一家在皇帝的護送下,當日半夜就全家老小離京了,等到太皇太后派去盯着的人發現安王府空了時,已然晚了。

太皇太后沒想到南宮皇室都是這些小人,就想着保命,就想着跑。連王親的府邸都不要了,連王爺的體面也不要了,還真是可笑。可笑。

太皇太后看着祠堂裡面,南宮皇室祖先的牌位,只覺得可笑。特別是當太皇太后看到先皇的靈位時,居然忍不住拿手指着牌位:“你看到了。你看到你的這些子孫,一個個的貪生怕死,一個個窩囊致極。你說這樣的人,配做這天下的主人嗎?”

可是沒有人迴應太皇太后,因爲這裡全是死人。全是不會說話的牌位。

宮外的太監宮女們安靜的守着,太皇太后現在越來越反常了,除非她睡着了,不然別想休息,變着法子折騰人。

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是頭,不過聽聞莫家軍要打到山海關了。到時候京城也會敗下來,太皇太后就是階下之囚了。

也不知道那些軍隊會不會把宮裡的太監宮女全殺掉,如果真像太皇太后說的那般殘忍,大家也不必活了。

宮裡這會子能想法子放出去的人,全都尋生機出去了。留在宮裡的就全是一些無生路的可憐人了。

吳府之內,吳夫人一臉憂愁,自家老爺在邊城倒是不必憂心,可急的是呆在就城的自己和兩個孫女。

如今太皇太后連皇室都敢關,若太皇太后哪天記起自家老爺,怕是得收拾自己兩孫女了。老爺一直未送過一封信回來,吳夫人真是頭大,不知如何是好。

在太皇太后眼皮子底下,進退兩難呀!若只是自己一個老婆子就罷了,再在兩個孫女。若拖累了孫女自己就真是後悔了。

宮裡有位相熟的太監可送信來了,太皇太后因爲五城歸順之事,怪自家老爺辦事不利,沒能拖住莫離。

這指不定就把這氣撒到孫女頭上了。吳夫人急的滿頭是包,這皇家怎麼會亂成這般呢?

以前就覺得南宮皇室做事沒個章法,如今是越看越不順眼了。出了太皇太后這等醜聞,南宮皇室的氣數是真盡了。

吳夫人倒希望莫離真能攻到京城,真能解百姓之困,解自己之因呀!可是。可能嗎?太皇太后心狠手辣,心腸歹毒,會容自己與兩孫女活下去嗎?

太皇太后派重兵守山海關,並且揚言,但凡能治服莫離的將領,全都封爲一等侯。

要知道一等侯是何等的榮光嗎?能讓封一等侯子孫世代就可襲爵位,就能享受這世上的富貴和榮耀。

本來因爲五城歸順,而士氣低落的士兵,突然之間又都像打了雞血一樣,人人都盼自己能殺掉莫離,人人都盼建功立業。有了侯爺的爵位,還愁沒媳婦,還愁沒銀子養活家人嗎?

重振士氣就罷了,太皇太后直接把軍響加了一層,這當兵就能養活一家老小,窮人家連飯都吃不上,自然都願意當兵了。山海關兵力不足的問題,也慢慢得到緩解了。

而最讓太皇太后發愁的,卻是派去議和之人,姓吳的肯定不可信。他本就是與莫家人不清不楚的,只是孔大人那等貪生怕死之人,也會生出該死的心思來嗎?

不行,邊城議和必需要繼續,能不通過戰事,太皇太后就不想開戰。雖然如今士氣高漲,可真打起來,太皇太后還是不敢保證,

保證自己這一方就會勝。所以太皇太后倒希望,莫離見好就收,拿下那五城就算了。

朝中老臣也主和爲主,衆人一致不認同該開戰,開戰之後每日所需的糧草和軍響都將是一筆大開支。而這些銀子就需要動到國庫,可是國庫早就因爲接連的事端,一直不充盈。

而最重要的原因,則是皇上把國庫大半的銀子搬出去了,如今這點銀子能撐多久呀!

就算想要再加增稅銀,可是也得看看老百姓的生活。江南那個大糧倉,因爲之前的假報災情,再加皇上對江南稅銀的減半政策,真的再不能這麼急急的去徵收銀子了。

太皇太后又何嘗不知,可是眼下這形勢真的需要銀子,南宮明居然把銀子帶走了,留客以一個空空的國家給自己,他還真是想魚死網破呀!

“不必顧忌,繼續徵稅銀,能徵多少是多少。國庫若沒銀子如何打仗,如何支持國家的運作。

哀家也不想爲難百姓,可是國難當前,也顧不得許多了。徵銀之事就交給你們二人去辦,一定要以大局爲重。”

底下兩大臣皆是無力,這太皇太后是打算全力抵禦,可是這老百姓若不服,到時候必造成動盪,這也不是國家穩定的根本呀!太皇太后這般急切,到底是何原因呢?

第八百六十七章 皇后殯天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敗名裂第一百八十四章 華太太的好算計 二第一百零七章 私人訂製第兩百三十一章 重新開張 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許家離京第九百一十一章 民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苦肉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苦肉計 三第一百九十章 敲打華老爺第七百四十一章 假皇帝第九十章 極品親戚第三百零七章 側妃人選第一百二十三章 狗咬狗一嘴毛 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回驛館第四百二十五章 吳府趣事第七百二十三章 出宮第七百二十二章 嬪妾不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帝王之術第八十三章 謠言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平城之行 四第八百四十九章 無視第四十七章 買地 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甘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初遇極品何夫人!第兩百四十九章 聞香識女 五第三百零三章 郡主經商 五第八百一十六章 私心第七十七章 三天之約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投莫離名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絕地縫生第六百一十七章 臉皮厚就任性第兩百零四章 劉月一家的幸福生活第六百七十五章 想稱皇,沒門!第三百零八章 側妃人選 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宮明的算計第九十四章 休妻 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謝氏餘孽第四百二十三章 分化林府第兩百八十九章 爭吵第四百九十四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九百零一章 重操舊業第七十六章 專營店第九十六章 除名第七百三十七章 謝謝你!第六百八十章 夜訪者第四百零八章 局勢第七百零六章 石頭心第十七章 人情冷暖第三百四十二章 教小姑子爲人處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逼急太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立規矩第六百七十二章 指證第四十四章 奇葩舅母第八十三章 謠言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宮明的算計 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心動 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南宮明你有完沒完 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遲來解釋第三百三十五章 婚後生活記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皇子死因第八百五十章 或許會痛吧第四百三十一章 撕標籤第六百五十二章 太上皇遷宮第九百三十章 登基大典第六百三十六章 昏睡不醒第七百零九章 警告第八百零一章 放我離開第一章 吵架第六百四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五百四十章 初見許妃第六百三十四章 母子撕逼第六百二十四章 這一胎留不得第九百一十五章 威脅第兩百二十七章 知府夫人架到!第八百二十四章 追求者第十七章 人情冷暖第八百七十三章 小夫妻恩愛第八百七十九章 中箭第三百八十八章 母女相見 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子妃省親 二第兩百七十章 進城治病 四第七百六十四章 照顧受傷的南宮明第三百五十三章 老太太惹事精第一百六十五章 綁匪第三百二十六章 我不是你的私有物品!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將一軍 二第五章 劉月的改變第八百六十八章 月國第一百九十六 是哭還是該笑呢?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死遁第五百八十五章 羅庶人第兩百一十三章 氣死你不償命!第五百六十八章 成其好事第八百零六章 永遠不分離第九百零二章 深秋第七百章 示好第四百一十章 太子妃省親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馬虎眼第四百四十章 求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