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目標皇爺不是說過了麼?首要目標是奪取生死符,如果靈鷲宮識相就放過他們,要是靈鷲宮頑抗,就滅了他們,生擒天山童姥和她在意的幾個女弟子進行要挾,其餘人都殺了!”
韓立面無表情的回道。
他自然不會想到龍立果內心中複雜的想法……
“天山童姥可是先天境宗師高手,我們這裡可沒有能與她匹敵的,生擒活捉是不是太難了?”
“你覺得困難可以直接跟皇爺提啊,現在說這些有用麼?”
韓立意味深長的看向龍立果:“而且第三軍團已經臨時交給咱倆指揮,連吉納維芙那位皇爺女人都來了,再加上那些被皇爺稱作錦衣衛指揮使的江湖一流高手……
如果我們還完不成任務的話,你覺得皇爺會饒了你我麼?”
就是因爲這個我才擔心啊!
龍立果內心無奈的想着,臉上卻不敢表露出絲毫。
此時他已經認定這是李察用來對付他的另一個陷阱,就好比李察借刀殺人除掉陶安邦一樣!
這就是政治上清除開國功臣的後遺症了,即便李察沒有想那麼多,但一個統兵大將死的如此憋屈,下面人自然也會多出很多想法,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跟韓立一樣願意當一個純粹的軍人。
只可惜,李察的大明中央集權體制下,龍立果的想法終歸只能是想法,他根本做不出反抗的事情,要是敢在自己的任務裡耍手段,豈不是主動把自己交給李察?
在龍立果眼裡,生擒活捉一個先天境宗師的任務太困難了,除非天山童姥真的會自願走入軍隊大營中!
現在,想象力異常豐富的龍立果已經開始思考起天山童姥是否已經給李察私下串通好,下山後直接來個‘隱遁’,然後讓自己任務失敗,到時候好整治自己和韓立……
畢竟有這麼多優厚的條件還完不成任務,怎麼看都是韓立和他這個指揮官的無能。
現在大西北地區已經徹底安定下來,輔助軍也縮水變成了一個軍團,根本用不着野戰軍團去防備和監督,在龍立果眼裡,現在正是李察清除掉他和韓立這兩個‘功高震主’大將的有利時機!
沒辦法,陶安邦的死讓龍立果坐立不安,人一旦產生壞方向的結論,所有的推論都會朝着那個方向滑落……
龍立果自始至終都沒想過,擁有一支西域軍團和道兵部隊,野戰軍團還被軍功授田牢牢綁定,李察犯得着清洗他們這種大將麼?
陶安邦那是自己作死怪不得別人,龍立果除了膽子小點,喜歡貪點之外,根本沒有做過出格的動作,李察爲啥要除掉他?
當然,龍立果高估了自己對李察的‘威脅’,所以產生危機意識也算是情理之中……
交流幾句後,韓立就懶得搭理想法不純的龍立果,他對龍立果的內心世界不感興趣,在韓立眼裡,他現在有很多事情需要佈置。
比如說跟第三野戰軍團的武官即時溝通,整頓陶安邦死亡後的不利影響,讓第三野戰軍團可以在圍剿靈鷲宮的戰鬥力發揮作用。
還有與那位可以召喚亡靈軍團的吉納維芙小姐制定配合的戰鬥計劃,如何在必要的時刻坑死靈鷲宮,活捉天山童姥保證她不會死也不敢自殺!
總而言之,很多事情都需要韓立忙乎,在韓立眼裡,龍立果的行爲完全是不務正業,要不是對方也是這次行動負責人之一,韓立早就一紙彈劾奏章呈遞上去了!
龍立果不知道的是,被他視作一根繩子上螞蚱的韓立,已經將自己拉入黑名單……
畢竟在李察心目中,更加踏實能幹的韓立重要性可比龍立果高多了,如果不是帝王心術下本能的杜絕韓立掌握太多兵權,甚至野戰軍團只會有韓立一個大將!
不過野戰軍團未來的歸宿也不會太好,大西北的新兵訓練已經進入正軌,很快李察就要對明軍軍制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調整,到時候依賴於軍功授田的野戰軍團將會不復存在。
有一點龍立果沒有猜錯,他和韓立確實已經升無可升,所以李察打算讓兩人從一線退到二線……
只是在此之前,李察需要野戰軍團發揮一下餘熱,比如說徹底整合遊離於朝廷之外的江湖武林!
李察可不是武俠小說愛好者,屁股決定腦袋,他可不會學習大唐朝廷放任江湖武林自嗨。
哪怕是付出血的代價,他也要將所有的武者收錄進大明的統治系統下!
獲得生死符就是李察這一計劃的重要一環。
想要依靠錢權收編整個江湖武林是不現實的,哪怕是剛剛踏入下品皮肉境的武者,也可以依靠自力更生當一個江湖遊蕩的俠客。
無論是劫富濟貧還是給人打工,武者都不會餓肚子。
所以想要真正掌控武者,只有依靠其他手段強行控制。
在這一點上,李察十分欣賞天山童姥控制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生死符。
大明7年12月初旬,天山童姥帶着靈鷲宮的剩餘戰力和一批錦衣衛指揮使下山進入明國爲他們準備好的住處。
不過天山童姥對明廷十分警惕,沒有接受明廷提供的食物和飲水,甚至只是將明廷提供的住處當成臨時居所,僅僅停留了一天!
毫無疑問的,天山童姥的警惕和敵視引起了雙方的不愉快……
“交出生死符?嚮明王效忠?
呵呵,這就是你們明廷對待盟友的態度麼?”
天山童姥看着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明軍人馬,一臉陰狠的說道,在‘盟友’二字上咬牙切齒的強調了一番!
此時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殘餘力量目光惶恐的,手腳發軟的拿着武器和明軍對峙,裡側則是衆多身穿雪白服飾的靈鷲宮九天九部女弟子,周圍散亂着一地明軍屍體和少數三十六洞七十二島幫衆屍體。
很顯然,雙方在談判時發生了一點點不愉快……
一個身穿大明禽獸官袍,頭戴烏紗帽的文官正站在天山童姥身前,提出了明廷的招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