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

不過佛教的思想利於統治卻不利於對外擴張,大家都任命了,自然也就沒有改變現狀的動力,國家雖然安定了,但對外戰爭的慾望也會下降。

既然我無法改變命運,爲啥還要拼命對外擴張?

或許上層的婆羅門和剎帝利還有擴張的慾望,但底層的低等人種大多數都變得認命。

這就是爲何孟加拉地區的王公聯軍不堪一擊的原因。

戰鬥中真正能打的只有少數剎帝利,其餘徵召的賤民士兵根本沒有拼命的心思,他們被李察的大炮一轟,就全都散掉了!

孟加拉一戰實際上是明軍和當地剎帝利之間的戰鬥,剎帝利就是婆羅門教中的第二等人種,也是世俗權利的掌控者,印度的軍人士兵和王公貴族都屬於剎帝利這個階級。

甚至馬拉特聯盟中很多印度王公爲了掌握軍權,都規定只有剎帝利纔可以當兵打仗!

實際上,剎帝利就是一個個享有特權的地主兵,類似日本的武士和歐洲中世紀的騎士!

因爲他們是爲自己而戰,所以戰鬥力還是不錯的,只可惜人太少了……

人少不說,武器裝備乃至戰術還全面落後於明軍,不被痛毆纔怪!

十萬孟加拉土邦聯軍中,真正能打的剎帝利還不到一成!

結局可想而知,那些徵召的賤民士兵基本上就是搖旗吶喊的,順風仗或許會有點作用,一旦面臨劣勢,跑得比兔子還快!

派遣賤民士兵衝鋒,明軍一頓火炮齊射就自動潰敗,剎帝利上前線時,能多頂一會,但也沒能在排隊槍斃戰術下堅持多久就差不多死傷近半了……

後面的賤民士兵一看到威武的剎帝利老爺兵都被打敗了,哪裡還敢繼續拼命?

結果明軍一個衝鋒,大幾萬的孟加拉聯軍就土崩瓦解!

跪地投降保命的賤民更是黑壓壓的一大片!

在印度次大陸,區分種姓高低很簡單,看膚色就足夠了。

偏黑的肯定是低等種姓,偏白的都是剎帝利老爺!

第一等的婆羅門都是宗教大佬,掌管精神信仰,不過婆羅門雖然是第一等,但因爲世俗王權的崛起,婆羅門並不能全面壓制剎帝利。

印度次大陸實際上是婆羅門和剎帝利貴族共同管理的。

佔領孟加拉地區後,李察對印度次大陸的種姓制度有了非常深刻的瞭解,然後直接套用了印度的種姓制度!

他雖然打壓婆羅門教,但打壓的都是當地婆羅門種姓的勢力,並沒有取締這個宗教,甚至連相信輪迴轉世的佛教都沒有遭到打壓!

李察作爲統治階級,也喜歡婆羅門和佛教這種忽悠老百姓認命的宗教!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言論沒有哪個皇帝喜歡,根據出身決定未來的言論信仰纔是統治階級的最愛!

畢竟只看出身的話,權貴生生世世都是權貴,老百姓生生世世都活該被剝削壓迫!

因此,李察乾脆沿用了孟加拉地區的種姓制度,對那些願意臣服自己的婆羅門大佬也採取了寬容政策,但對原本的剎帝利王公確實斬草除根!

即便投降了也會被徹底剝奪軍政大權,只能保留富貴財富!

原因很簡單,李察要讓漢人當印度人的婆羅門和剎帝利!

佔領孟加拉地區後,李察立刻宣佈來自東亞大陸的漢人(印度人和漢人長相不同)是高貴的婆羅門和剎帝利,是來拯救首陀羅賤民於水深火熱當中的!

漢人中的權貴就是婆羅門,普通漢人百姓就是剎帝利!

李察的方式簡單粗暴,自然會有人不服,特別是那些被擠壓生存資源的原剎帝利!

黃皮膚的漢人取代白皮膚的剎帝利,這豈不是徹底打亂了原本的秩序?

不過在明軍的刺刀下,反對的聲音很快消失無蹤,剩下少數徹底投靠李察的婆羅門宗教首領則配合李察宣傳造勢。

在印度次大陸掀開了轟轟烈烈的婆羅門剎帝利種姓之爭!

甚至投靠李察的婆羅門還宣稱漢人是流落到東亞大陸的婆羅門和剎帝利,這一次是東亞婆羅門和剎帝利回來獲得原本的權利!

不管外人怎麼看,盲目無從的孟加拉地區首陀羅大部分都信了,反正在他們眼裡,自己就是天生賤命,唯一能改變命運的機會就是在這一世好好受苦受累,積累陰德,到了來生好投胎到婆羅門和剎帝利家庭當中!

真是完美的種姓制度,李察表示這一套制度太特麼妙了!

就是靠着這一套看上去漏洞百出的宗教言論,明軍在孟加拉地區的佔領行動出奇的順利,已經習慣了服從和認命的首陀羅們根本不知反抗,特別是在原本的白人婆羅門大佬當面出頭作證,漢人是古老婆羅門剎帝利高種姓民族之後!

有了這個宗教思想作爲依據後,明軍在印度次大陸的進攻變得突飛猛進。

奧斯曼帝國對印度次大陸的進攻之所以遲遲沒有拿下,並不是因爲奧斯曼帝國軍隊的戰鬥力差,而是黑暗精靈無法接受印度次大陸奇葩的種姓制度。

在黑暗精靈眼裡,所有的人類都是平等的——平等的低等種族!

所以,新月教的教義也是宣揚人人平等,只有黑暗精靈是高貴的。

但在婆羅門教義中,婆羅門等級擁有侍奉神靈的權利,也就是俗稱的宗教最終解釋權,這可是了不得的權利!

很顯然,高傲的黑暗精靈不可能將自己包裝成婆羅門,也不可能承認婆羅門的宗教解釋權,所以新月教和當地的婆羅門教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奧斯曼帝國的征服是要拿新月教徹底取代印度次大陸本土的婆羅門教和佛教,不光觸及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的信仰底限,更是打破了大量首陀羅信奉了一輩子的‘認命學說’。

因此,引起了印度次大陸的全面抗爭!

反觀李察的明軍,不光將自己融入到婆羅門教中,還對投靠的婆羅門和剎帝利網開一面,其中的婆羅門更是大部分能保留原本的宗教權利!

畢竟李察的人可不會念經文……

079 開始攻城326 樂觀的南宋024 大唐軍制279 圍殺359 三萬戰俘198 撤軍(爲lxlyandccc萬賞加更!)321 消耗戰247 千名一流高手290 閱兵330 吐番武士044 輕騎兵176 醜化442 一人抓十人112 切斷糧道(第四更求訂閱)177 西域的大環境294 解決009 兌子250 天山劍陣374 新的氣運系統晉升路線283 戰俘先鋒軍452 印度次大陸043 時間緊迫261 斬草除根089 犯錯的縣令135 主動投降333 復興軍121 讀書人025 成爲隊正011 一槍就崩的小可愛370 進攻安國府286 打不下去了162 吐番禁衛軍038 輕鬆的包圍243 調查武林436 100比1的戰損064 不計一切的追殺420 毀天滅地219 西州017 新兵種出現125 大明王419 攻城炮抵達468 歐陸形勢079 開始攻城115 交戰的正確打開方式441 松贊干布的崛起241 武林門派110 嚇壞的吐蕃人069 大難臨頭各自飛336 鐵騎衝鋒(第三更)149 唐軍戰術394 單方面炮擊334 薩爾留下的坑319 李察的準備171 慘勝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160 神機營騎兵213 五位內閣大臣071 輕騎追錢116 以少擊多149 唐軍戰術014 鎮守是蘿莉控096 擴編明軍營486 巴伐利亞落幕395 阻擊預備隊280 攔截崑崙派004 顛倒是非369 失去希望的鹹魚386 火炮424 南宋滅亡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419 攻城炮抵達116 以少擊多431 無屬性先天372 龍立果之死470 英倫三島167 不值錢的部落戰士331 東逃日本048 第一次突突突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331 東逃日本371 忽悠成仇人346 龍立果的用途144 一北一南205 覆滅的大地主104 合作(求首訂)506 暗能量265 林登萬013 武功再高一槍撂倒322 綠皮圍攻長安208 收權025 成爲隊正398 對峙063 官兵要撤退044 輕騎兵221 被拋棄的龍家119 正面衝鋒105 出征366 龍立果的提議045 打還是不打067 負罪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