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伐吳

侍從道:“我無錯被其鞭打,還請相信我,我是不會隱瞞齊侯的去向的。”

“他剛纔被其他侍衛帶着向那裡逃走了。”這名侍從指着一個方向說到。

就在衆人打算向他指的方向追去,旁邊一名私兵突然指着前方的道路說到:“君上,他說謊,那邊根本沒有腳印!”

公孫無知、連稱、管至父等人看去,只見那裡荒草沒有折斷,地面上更沒有腳步,完全是沒有人走過的痕跡。衆人立刻明白,他們被騙了。

看到被識破了,茀拔出利劍就要反抗,只是還沒等他將劍拔出來,就被旁邊的侍衛一劍斬殺。

“殺了怎麼去找那齊侯?”看到茀被殺死,連稱臉色有些難看道。

“回去,周圍沒有腳印,齊侯定然是藏在剛纔來的路上了!”公孫無知當即說道。

衆人覺得有理,當即轉身回去尋找,就在這個時候,公孫無知突然看到旁邊荊棘中一縷布條,當即喊道,他往這裡跑了。

衆人連忙追過去,果然不足裡許,便追上一人,公孫無知抓住他看去,正是齊侯,於是一劍將其斬殺。

隨即在連稱和管至父的擁護下,返回齊都,自立爲君。

齊國動亂的消息傳來,王晟很是高興。對於弒殺齊侯自立的公孫無知,他並不看好,不過這樣更好,公孫無知殺死了齊君自立,也給其他人開了一個頭,之後的齊國肯定要亂上一陣子,這段時間也足夠讓他再次興兵伐吳了。

同時王晟也認識到了公室兩百年來佈下的情報網絡的強大。

自從上次伐吳失敗後,淮國一直都在休養生息,楚國賠償的十萬奴隸也都被王晟分發下去。

相比起其他邦國的奴隸,淮國的奴隸還是有上升渠道的,奴隸可以加入軍隊,立下功勳之後,就能得到赦免,成爲國人。不參加軍隊,若是連續數年上繳糧食達到一定數量,同樣可以獲得赦免。

這也是當初子珏定下來的政策,當初淮國人少,除了前來投奔的殷商遺民外,就是抓捕的淮夷、東夷俘虜,通過這種制度,讓淮國實力快速增強。

這個制度直到現在也依舊沒有改變,甚至其他諸侯國也在學習這個制度。

休養生息數年,淮國的實力更上一層樓,在得知齊國內亂之後,王晟當即召集大軍,囤積糧草。

有了運河之後,淮國調集大軍的速度很快,這些年來王晟一直都將一部分糧草囤積在揚州,所以等大軍出發的時候,根本不用額外籌集糧草。

雖然齊國已經內亂,魯國獨木難支,但是王晟並沒有大意,留下三萬大軍駐紮於下邳,防備齊魯兩國。

同時又在邗都留下一萬大軍,這才帶着剩下的五萬大軍屯兵邗地準備進攻吳國。這些年來王晟除了讓情報網重點收集齊魯等國的情報外,還收集了吳國的情報。

吳國經過上次的慘敗之後,吳侯就開始重視軍隊,並且向楚國請教,而楚國因爲對上次大敗耿耿於懷,於是幫助吳國改革軍事,讓吳國的軍備實力快速提升。

在第一次伐吳的時候,吳國大敗,除了一部分原因是武器裝備以及訓練差距外,更大的原因是軍制。吳國地處偏遠,最開始乃是夷民,太伯奔吳之後,帶來了西周的農耕技術,這才讓吳國由夷人部落開始向諸侯國轉變。

至於用兵之術就更差了,在吳國大敗之後,吳侯就派人去向楚國學習用兵之術,以及車戰之法。

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吳國的實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軍隊上下都想要復仇。

王晟以:‘吳國斷髮文身,蠻夷也,以夏伐夷,王道大義!’爲名,出名征伐吳國。

吳國聽到淮國出兵伐吳,極爲憤怒,宣稱:吳乃太伯之後,姬姓貴胄,淮國纔是殷商遺民,無罪伐吳,失義也!

淮國對於吳國的指責早有應對:“既然吳國乃太伯之後,姬姓貴胄,可有向周天子朝貢?”

“姬姓貴胄,不朝天子,其罪也,淮國伐吳,大義也!”

吳國自從立國之後,除了最開始朝貢過一兩次,之後就再沒朝貢了,這次被抓到把柄,打嘴仗輸了。

雙方大打口水仗,結果吳國還是理虧。當然其他中原的諸侯國根本不在意淮國和吳國之間的戰爭。畢竟淮國和吳國地處偏遠。只有東方的諸侯方國對此感到擔憂。

吳國再次向齊魯兩國派出使節求助,可惜齊國此時正亂作一團,根本無力顧及吳國,而魯國獨木難支,更不敢和淮國作戰。

至於說鄭國、宋國等國距離太遠。陳、蔡等國隔着徐國也幫不上忙,唯一可以提供幫助的就只有楚國了。

吳國前去向楚國求救,楚君聽到淮國心就如同窩了一團火一般,楚國自從立國以來,敗仗打了也不少,但是第一次出現被俘虜四萬大軍,楚國上下深以爲恥,當即同意發兵相助。

對於楚國的參戰,王晟早有預料,並不意外,王晟讓衛雲留守邗地,讓其徵發國人守土,他則是親率大軍攻吳。

吳君向整個吳國發出征召令。

“吳國是太伯的後裔,孤乃是諸夏貴胄。武王分封吳國,先祖篳路藍縷纔有今天吳國興盛。

淮國殷商遺民也,貪圖吳國財富土地,興兵伐我,就如同夷狄野人一般,發動不義之戰,必將失敗。

孤號召所有的吳人,拿起武器保衛家園,痛擊來犯的淮人,保存吳國社稷,昊天上帝與武王看着我們呢!”

吳國大量徵發士卒,民壯,此戰若勝了,自然沒有什麼事情,甚至還可以從淮國身上割肉,可若是敗了,明年吳國就要難受了,大量精壯被徵發,短時間還好,要是時間長了,明年的糧食肯定要受到影響。

更重要的是,大量徵發士卒和民壯,對於後勤壓力很大,吳國此番竟然直接徵發了八萬士卒,五萬民壯,號稱二十萬大軍。

吳侯看到大軍旌旗漫卷,宛如長蛇,十里不絕,一時間竟然有種氣吞山河,天下歸吾的豪邁感。

......

平王十一年,淮伐吳曰:吳國斷髮文身,蠻夷也,以夏伐夷,王道大義!吳國曰:吳乃太伯之後,姬姓貴胄,淮國殷商遺民也,無罪伐吳,失義也!淮又曰:姬姓貴胄,不朝天子,其罪也,淮國伐吳,大義也!——《左傳·平王十一年》

第19章 攻城戰第72章 質子第35章 突襲穎澤第81章 宮室詭譎第13章 避其鋒芒第13章 避其鋒芒第6章 齊國會盟第15章 邦周伐淮第1章 季禮使齊第64章 諸侯朝貢第40章 滑稽記第29章 王權交替第21章 撤退第55章 晉國風起第51章 死不瞑目第17章 首戰得勝第2章 淮國伐吳第23章 雲淵會盟第38章 水軍第13章 洞天之主第2章 淮國伐吳第50章 周室東遷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76章 狠毒第6章 徐茂使齊第35章 邗國求援第25章 和議第35章 突襲穎澤第16章 脣亡齒寒第15章 梅里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3章 水淹周軍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25章 和議第51章 死不瞑目第61章 祭天開大第44章 戰車漂移第7章 淮齊之盟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22章 全軍覆沒第22章 勢如破竹第51章 死不瞑目第7章 淮水之戰第7章 淮水之戰第77章 西子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1章 繼承遺產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38章 王晟薨第31章 謀劃邗國第3章 水淹周軍第13章 洞天之主第64章 諸侯朝貢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39章 落水而亡第63章 淮國稱霸第66章 謀取巢國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8章 籌謀第56章 周室荒唐第32章 優勢在我第67章 淮國伐巢第37章 霸業終結第94章 伍員奔淮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33章 築壩蓄水第25章 匹夫之怒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25章 和議第4章 封邦建國第47章 招賢令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2章 淮國伐吳第48章 孫叔敖第8章 籌謀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16章 攻心爲上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3章 邗都之戰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9章 發展與鹽第63章 淮國稱霸第44章 戰車漂移第63章 淮國稱霸第35章 突襲穎澤第30章 順水推舟第67章 淮國伐巢第80章 秦楚之盟第15章 邦周伐淮第29章 王權交替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4章 封邦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