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7章 周大都督卒

bookmark

孫權打開竹簡,仔細觀看。

劉備先是高度贊同了自己的策略,表示拿下益州後,實力大漲,雙方對抗曹操是極好的幫助。

但是讓人擔憂的是,雲長最近送來了消息說,南陽的曹軍恐有動作,希望自己能夠把控道路,嚴防死守。

這還沒動身,就有曹軍調動,劉備認爲此時不宜大規模調動麾下士卒進攻益州。

若是被曹軍細作探知自己領兵攻打益州,曹仁臧霸等人必然會趁機領兵南下,以報赤壁之仇。

到那時雲長獨木難支,益州道路崎嶇,山高路窄,恐怕益州不能快速攻下。

到時候進也進不得,退也退不得。

加之新佔據荊州,百姓未從,萬一曹軍南下,荊南四郡兵力空虛,他們趁機叛迎曹軍,那自己反倒要失去荊州。

所以,現在劉備認爲自己的軍隊動不得,還需要時間。

如今孫瑜已經率領水軍駐紮在沙羨縣(武昌),也就是江夏郡和揚州邊境的地界。

周瑜也在廬陵郡巴丘,整理士卒,準備出發。

現在劉備竟然不前去打頭陣!

孫瑜如何能夠安全通過劉備控制的境內,萬一劉備斷了他的後路?

尤其是得到了荊州調兵佈置的消息,那防備的是曹操嗎?

不是,防備的是我江東攻打益州的道路。

“哼,想不到劉備竟然如此狡詐!”孫權把竹簡一扔,甚是生氣。

口頭上答應,偏偏行動上拖後腿。

他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同意周瑜的計劃,想要攻打益州,沒想到竟然被劉備阻攔。

魯肅從地上撿起竹簡,仔細看了看,這才拱手道:

“主公,劉玄德此舉也是情有可原,讓他爲先鋒攻打益州,他怕我江東使得是假道滅虢。”

“難不成孫劉兩家連這點信任都無嗎?”

魯肅擡頭瞥了一眼自家主公,難不成主公不是借聯姻之事,想要把劉備扣在江東,進而吞併荊州?

真以爲這件事做的很隱蔽,諸葛亮徐庶等人皆是猜不透嗎?

那個時候,劉備在江東,就算猜出來了,那也只能按兵不動。

現在人家反應過來了,採取應有的手段,豈不是正常的很。

主公現在不肯讓孫瑜將軍先行攻打益州,不也是怕被劉備斷了後路?

在這方面上,大家都是有着相同的戒心與警惕的,主公何故只言他人,而不說己方。

“主公,公瑾的傷勢並無好轉,若是我等辛苦把神醫華佗尋到江東,公瑾不在,豈不是耽誤了。”

孫權之所以同意周瑜的策略,是因爲周瑜他上書說自己的傷勢好轉了許多。

正好趁着曹操新敗,短時間內緩不過來,拿下益州,擴大己方實力。

利用劉備打頭陣,就是不想讓劉備像荊州一樣,得到益州的人心。

但現在劉備不肯作爲攻打益州的先鋒,並且找了這幾條理由,讓孫權氣的也說不出什麼了。

攻打益州是爲了擊敗曹操,不攻打益州也是爲了防備曹操的反撲。

對於南陽的曹軍的守軍將軍臧霸的麾下,孫權承認他們是一支精銳部隊。

否則焉能夜行百姓來突襲自己,搞得自己大敗,狼狽逃竄!

這個理由確實是讓孫權無法反駁。

難不成你敗在人家臧霸的手裡,還要對劉備說臧霸是個垃圾,不用在意他。

我們一起去打益州好了。

這話一說,那孫權就自己承認自己連個垃圾都不如,畢竟被垃圾打的倉皇而逃。

孫權臉上還在糾結,攥着的拳頭還在思索,自己要不要搏一搏?

“報,主公,大都督來信。”外面的信使一臉焦急的喊道。

魯肅心中咯噔一下,難不成是公瑾出事了?

他一直都在擔心着周瑜的身體。

孫權卻是在想着,公瑾莫不是來信催促了?

待到孫權打開竹簡,粗略一看,當即就愣在原地。

公瑾故去了?

這不可能!

公瑾前些日子上書,還說他自己的身體好轉,否則如何能夠入川指揮作戰?

“公瑾他怎麼就棄我不顧,先走一步了?”

孫權終究是沒忍住,開始放聲大哭。

兩人相識於年少,兩家又是通家之好,在一段時間內,孫權都視周瑜於兄長的位置。

特別是大兄被刺殺而死後,有不少人都在惦記着江東之主的位置。

就算的同宗之人,也是如此。

全都是周瑜領兵進來,堅決扶着自己上位。

公瑾這些年東征西討,爲江東立下赫赫戰功。

即使在赤壁之戰後,因爲些許謠言,導致兩人之間出現了一絲的縫隙。

但孫權當真沒覺得周瑜會如此死去!

若不是有他在,江東焉能得以保全?

周瑜明明是中了流矢,這都已經一年多了,爲何還沒好,反倒要了他的性命?

“公瑾他卒了?”

魯肅兩眼無神,一時間也無法接受這個消息。

卒多用於士大夫及以上高官。

他想起當初與公瑾把酒言歡,說什麼曹操劉備之流全都年歲大了,還能活夠幾年。

而江東無論是主公,還是諸位將軍,皆是屬於年輕一派,就算活,也要活的比他們時間要長。

這也是主公喜歡任用年輕的小將的緣故。

可如今,曹操劉備都還在,公瑾反倒是先走一步,夭亡了!

魯肅也是兩眼含淚,從主公手裡拿過公瑾的竹簡,想要看看他到底寫了些什麼。

“主公,人的壽命都是無法預測的,此次我真的感覺自己要死了。

可沒有什麼值得惋惜的,人的壽命本就是上天註定。

我只是憤恨,心中的志向還沒有實現,今後恐不能在執行主公的命令,北上中原,一統天下了。

如今,遠處曹操在北方實力最爲強橫,雖然赤壁新敗,可我江東邊境並不會就此無事。

近處,劉備他寄居在荊州,荊州本就該是屬於我江東的。

現在被他佔據,好像家中養了一條老虎,必定會弒人,主公不可不小心。

當今天下,動盪不堪,時局不穩,正是我輩橫行天下,爲江東建功立業的時候,也是主公思慮運籌奪取天下的時刻。

可恕我今後無法在陪同主爭奪天下,魯子敬爲人忠烈,臨事不苟,可以接替我的職務。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若是我的建議能被主公採納,那我雖死無憾了!

周瑜絕筆。”

信上還有一些血跡。

魯肅看完之後,已然潸然淚下。

“公瑾吶!”魯肅拿着竹簡的手微微顫抖:“你怎麼就先走一步了?”

魯肅也是放聲大哭之後,惹得孫權開始捶胸頓足:

“公瑾有王佐之才,今日忽然故去,我今後還能依靠誰呢?”

一旁的長史全柔瞪着眼睛,周瑜死去,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細細數來,公瑾方纔三十六歲,正是建功立業大好的年紀,怎麼就突發疾病,死了呢!

聞訊趕來的張昭,也沒想到赤壁之戰最大的功臣,會如此快的就逝去。

即使上次公瑾在府衙當中吐血,不也很快就好了嗎?

難不成是周瑜他在強撐着,沒有表現出來!

他先是看了看竹簡,從這封信當中,看出了別的意思。

周瑜即使死了,也安排了南渡大族今後在江東的統領是誰。

確保了南渡大族能夠繼續壓制江東,魯肅在赤壁之戰當中也是出力不少。

若是拜魯肅爲大都督,也能說的過去,又有周瑜的遺書,衆將也會服氣!

對於對待曹操和劉備的策略,也是選擇要強行與他們硬剛,而且對於荊州勢在必得。

經歷赤壁之戰後,江東又要陷入戰亂不休了。

張昭嘆了口氣詢問道:“大都督他到底是如何病逝的?”

信使抱拳道:“當初大都督接到主公的信件,先是大笑了數聲,心情暢快的很。

然後突然就吐了數口鮮血,倒在地上,之後昏迷了一夜,等到稍有精神之後,大都督就開始寫信!

寫完信就差我馬不停蹄的前來送信。”

“報!”淩統滿臉淚痕跑進廳內,單膝跪地道:“主公,大都督他卒了!”

孫權與魯肅接到這封信的時候,就預感公瑾要活不成了。

他如此一個驕傲之人,焉能會說我不行了,活不了了!

前後腳的消息,周瑜就在巴丘病逝!

一時間,滿堂都是哭泣聲。

“主公,當今之計,還是先讓公瑾入土爲安。”張昭拱手建議。

孫權擦了擦眼淚,有些哽咽的點頭道:

“吾當親自穿素服,江東無論大小官員將士皆要爲公瑾着素服,送喪。”

“主公英明。”衆人皆是感動孫權的所作所爲。

一個主公竟然肯爲臣子穿素服送終,跟着這樣的主公,不虛此生。

“主公,此舉是否花費有些大?”

張昭平日裡就敢於直諫,現在依舊是沒看場合。

孫權瞪着眼睛道:“張公,不僅如此,我還要親自去迎接公瑾的靈柩,送回吳郡。

各項喪葬費用,全由江東承擔!”

張昭嘆了口氣,不在言語,公瑾雖然有功於江東,但也不宜如此鋪張浪費。

可大漢事死如事生,說不定墓室還會修建的更加豪華。

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支出。

此時孫權根本就顧不上要奪取益州了,最雄心勃勃,也最有能力執行奪取益州計劃的唯一人選,周瑜去世了。

現在劉備又在暗中阻礙的情況下,孫權指望孫瑜獨自拿下益州,想都不要想。

可以說,周瑜一死,江東向西發展的努力,便付之東流了。

等到周瑜病逝的消息傳到了劉備這裡。

劉備正在看着關平所上的奏表。

可以說南陽郡佔據的戶口數等於荊南四郡的戶口數。

在荊南四郡的人口當中,又以零陵郡與長沙郡最多。

現在關平通過幾個良善人家的牌匾,又立了醴陵袁家和劉家這兩個榜樣。

很簡單的道理,配合的人,能得到好處。

不配合的人,那就等着倒黴吧。

一時之間,其餘幾個郡縣皆是開始了自顧自的清查行動。

以前的貪腐既往不咎,但是今後還是誰還敢伸手,必定要嚴懲。

劉備對於大漢做官先交錢撈錢的潛規則深有感觸,當初督郵不也就說如此做的嗎?

“沒想到定國在處理政務上,也頗有手段。”諸葛亮笑呵呵的讚了一句。

如果能夠扭轉荊州官場的渾濁,變得政治清明,對於主公掌控也是極其有利的。

如此士人與百姓的民心全都照顧到了。

徐庶摸着鬍鬚沒言語,關平他這是善於處理政務嗎?

就是善於坑人,以小博大!

無論是袁家還是劉家,只要有一家敢和關平抗爭,那接下來便不會這般的效果。

可惜,這些世家大族,善於投機,卻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不敢跟關平這個愣頭青硬頂。

寧願犧牲家族當中的幾個人,來保全家族的存活。

對於他們的這種心思,徐庶是瞭解的很透徹的。

不過有這樣的效果也是不錯,至少能讓這些世家大族老實一些。

因爲主公求賢令而來的那些寒門子弟,也有了更多的安排之處。

免得鄉里皆是被本地世家大族所統治,到時候主公收取賦稅,還要看他們的面子。

收上來的賦稅几几分,那可就太麻煩了。

長此以往下去,依附世家豪族的農民會越來越多,因爲可以不用上繳賦稅。

關平的這個辦法,算是遏制住了他們侵吞人口的舉動。

可惜,這些世家大族所掌握的人口,還有許多。

徐庶認爲,自己也得好好想個法子,讓他們把吞掉的人口重新吐出來。

“報,主公,江東傳來消息,大都督周瑜病逝於巴丘。”負羽士卒急忙跑進來稟報道。

周瑜死了!

廳內的劉備等人第一個反應就是不相信,他不是說傷都已經養好了?

準備率兵攻打益州去嗎?

怎麼主公的回絕孫權的信剛發過沒幾日,周瑜就死了?

“他莫不是詐死?”徐庶開口看向諸葛亮,反正他又不是第一次詐死了。

諸葛亮也是一臉不相信的模樣,開口道:“可這次周公瑾他詐死又有什麼意圖呢?”

此時被劉備召回公安的關平,要上報長沙郡各地的反應。

正在帶人巡街回來,順便就是要抓住孫尚香的人,立威!

可以說徐庶上次差人責打了一次之後,不僅沒有止住,反倒愈演愈烈。

關平走進廳內,看着幾人發呆,有些詫異:“大伯父,我抓人的消息,你們已經知道了?”

第0478章 曹仁要跑第0387章 我等的人他終於來了第0165章 三日之後又三日,到底幾個三日(求訂閱求月票)第0321章 有人向孫權提出了組隊邀請第0935章天下歸漢(真·大結局)第0519章 閱讀理解可以的(第三更)第0715章 荀彧投筆第0641章 劉備與孫權的應對第0621章 曹純真死第0079章 刺客的身份第0072章 初見周瑜(求收藏求推薦)第0314章 放過這些雜魚第0748章 真的心臟啊(求月票)第0371章 我選擇寧死不降(5k)第0479章 不好了,徵南將軍不僅要跑還要帶着第0145章 多面手人才第0626章 馬鐵稱霸講武堂的生涯開始了第0932章帶投大哥當定了,我看哪個敢攔我第0575章全都被演進去了(第三更1w2求訂閱求月票)第0586章 怎麼才能讓諸葛軍師不務正業一些(8k求訂閱)第0330章 絕北道計劃第0157章 生子當如(求訂閱求月票)第0923章賈詡跑路第0803章黃哈哈大發神威(求月票)第0319章 給人挖坑都是常見套路第0433章 臧霸在孫劉兩家算是掛上號了第0136章 十分快樂去了七八分(求票)第0511章 取我大寶劍來(第五更)第0349章 百萬斤糧食的誘餌第0163章 我超勇的!a,wsl(求訂閱求月票)第0367章 走位,走位第0117章 前進衝鋒(求票)第0694章 夜裡猛名聲在外第0213章 邢道榮的演技第0813章長安敘話下(求月票)第0598章 廖立陳震(第一更4k)第0321章 有人向孫權提出了組隊邀請第0476章 我來歸票打襄陽第0833章我不相信他會這麼勇(求月票)第0019章 如此喝酒治病(求收藏求推薦票)第0375章 我跟你說的都是真的第0321章 有人向孫權提出了組隊邀請第0075章 聯盟吵架之終極奧義(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0003章 莫的感情的砍人機器第0695章 益州牧宴飲的排場第0108章 首戰必勝(第二更求票)第0876章大戰起(求月票)第0153章 夜會曹丞相(求訂閱求月票)第0791章曹老闆的死棋被一羣鹿給盤活了(求月票)第0904章徐晃自刎第0329章 諸葛亮都驚呆了第0320章 孫仲謀一走合肥城第0766章 兵臨城下(求月票)第0564章 朱恆心動(三更1w2求訂閱求月票)第0823招募士卒的策略(求月票)第0655章 馳名雙標第0832章曹仁的針對策略(求月票)第0815章 齊人,大被(求月票)第0699章 破案了第0286章 你快樂嗎?第0339章 這也忒巧了吧(萬更求訂閱)單章感言:從長阪坡開始發書一年了,寫了幾句第0574章 針不戳(第二更8k)第0882章陸遜:吳侯,好久不見(求月票)第0242章 張三爺來到現場後,只剩下了(求訂閱求月票)第0777章阿斗可有婚約(過年好,新春快樂)第0256章 站在你面前的是福爾摩~平(求訂閱求月票)第0100章 拐騙張仲景的計劃(三更求票求收藏)第0221章 斬惡吏,立威信第0765章到二仙橋(求月票)第0220章 想忍辱負重,天真第0534章 跟我一樣聰明(第三更)第0610章 我還要再奉獻第0012章 再陷絕境(求收藏求推薦啊)第0359章 關平的法子,誰用都說好第0034章 我關平就是他選的軟柿子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0883章孫權詐降(求月票)第0358章 戰場消息滯後纔是基操第0086章 江東主戰派第0655章 馳名雙標第0511章 取我大寶劍來(第五更)第0790章 十萬曹軍陷入危機(求月票)第0193章 劉備的女兒回來了第0670章 關平的計謀第0747章張郃中計(求月票)第0319章 給人挖坑都是常見套路第0473章 不接戰表第0635章 呵護妻女諸葛亮第0858章三兄弟重聚新野小城(求月票)第04846 預估曹老闆的三線作戰方針第0120章 他悟到了(求票)第0118章 崩盤上(求票)第0317章 創辦學校的構思第0306章 丞相哈哈牌毒奶依舊管用第0119章 崩盤下(求票)第0134章 戲份殺青了(求票)第0385章 周公瑾~他死了嗎第0099章 軍醫的投效第0433章 臧霸在孫劉兩家算是掛上號了第0284章 沒有人比我還會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