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下)

bookmark

車隊中間的華美馬車裡,有一個小火爐。

廂壁上貼有掛毯,車廂裡鋪着一張白色的老虎皮。和徐媽的馬車相比,這輛車裡的裝飾,顯然華美許多。白胖老頭和那個三旬男子都在車廂裡,正中央是一個身穿裘袍的老者,灰髮盤髻,扎有四角方巾,相貌清癯,頜下長鬚,收入須囊。

李建國倒是聽人說過,古人對鬍鬚極爲看重,有道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有一部美髯,很是不容易。三國演義裡的關公,不就帶有須囊,用以保護他的鬍子?

“世安,就是這娃兒嗎?”

老者開口詢問,讓徐媽把李建國放下來,而後示意她可以離開。

白老虎皮暖暖的,很舒服。

先前是飢寒交迫,如今肚子吃飽了,再躺在這白老虎皮上,李建國生出一股倦意。

但是他不能睡着,因爲他知道,如今正是關鍵之時。

也許會被帶走,也許會再一次棄之荒野。心裡面還是很矛盾,究竟是那一種選擇,更好?當然了,這選擇權不在他的手裡,而是在面前這個老者手中。不管老者做出什麼樣的決斷,他都不可能有反抗的餘地。於是打起精神,仔細聆聽。

老者把李建國抱起,上下打量。

看着他粉雕玉琢的模樣,心裡倒是頗有些喜愛,只是臉上露出猶豫之色。

“這孩子的衣物不俗,不似是貧苦人家。”

說着話,他把李建國放在身前,打開他身上的衣物,從包裹李建國的小褥子裡,調出來一塊漢白玉調至而成的長命鎖。李建國總覺得身上有什麼東西鎘着,很不舒服。卻沒有想到,會是這麼一塊只有他巴掌大小的長命鎖,心裡登時一怔。

也就是他這一愣的功夫,老者已拿起了長命鎖。

且先不去說長命鎖的質地,但只是上面精美的麒麟圖案,就能看出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

正面是麒,並有四個古篆文:大野麟兒。

而長命鎖的背面呢,則是麟獸圖案,兩邊各有一行小篆文:言揚行舉,慶雲祥鳳。

李建國看見,老者眉頭頓時凝住。

“父親,怎麼了?”

“這孩子的來歷,只怕是不簡單啊……若非是家中出了禍事,斷不會被棄之荒野。”

“啊?”

世安和仁基,都不禁一怔,“老爺,這話怎麼說?”

“若只是他這衣着也就罷了,最多證明他出自富貴之家。但這長命鎖……”

老者說着,把長命鎖遞給了仁基,而後對世安解釋道:“慶雲祥鳳這句話倒還好說,乃吉祥之兆,可理解爲是他家人爲他祈福;但那句言揚行舉,卻出自於《禮記-文王世子》一篇。

我記得全句應是:凡語於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

意思就是說:賢良當重德行和名氣。”

說到這裡,老者停頓了一下,“這兩行文字中,尤以言、慶兩字最爲凸顯,想來是這娃兒的名字。普通人家,怎可能想出這樣的名字?若是大富之家,起這樣的名字,顯然是寄予厚望,又怎可能輕易棄之荒野?故而我斷定,他家中定有禍事。”

言慶?

李建國心道:這莫非就是自己的名字?

仁基說:“父親的意思,是把這孩子放回原處?”

老者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沉思片刻後,對胖老頭道:“世安,你可是想要收養他?”

顯然,在李建國剛纔吃奶的時候,胖老頭說了一些事情。

“老奴是以爲,如果把這娃兒放回原處,只怕是性命難保。這荒郊野嶺,就算不被凍死餓死,也怕是會被野獸吃掉……老奴覺着,不管這孩子的父母惹了什麼禍事,把這孩子棄於荒野之中,想必凶多吉少。既然這樣,何不將他收養,也能算上是一樁功德。如果老爺您同意,世安的確是想把他留下,日後也有人送老。”

胖老頭說着,看了一眼李建國,眼中盡是慈愛之色。

有的時候,這緣分之說,真的很有趣。世安發現李建國的時候,李建國不哭不鬧,原本是因爲這哭鬧是個力氣活兒,既然達到了目的,就沒必要再哭鬧下去。

可在世安眼中,卻變成了一種緣分。

否則,爲什麼自己抱起娃兒,他就不哭了,還對自己笑呢?

老者沉默不語,而仁基在一旁,也輕輕點頭。

“父親,管家說的也有道理。鄭管家如今也已過了半百,膝下沒有子嗣,有個娃兒,總是一件好事。再說了,咱們把娃兒抱回家去,只說是老管家在洛陽買的,誰又能知道?

而且,宏毅眼看着也要滿歲了,將來也需要有人伺候。

老管家五代爲我鄭家效力,如今有這第六代,傳出去也是一樁美談,您說是嗎?”

看起來,仁基對世安真的很尊敬。

世安用感激的目光看了一眼仁基,點點頭,白淨的臉上流露出一抹期盼之色。

老者思忖片刻,終於下定了決心。

“我何嘗不知,這慈悲之意?只是我鄭家如今,不比當年。

當今聖人,是個有主張的人,對關東世族,素來懷有敵意……族長當年也算有從龍之功,到頭來卻要落得個小心謹慎,如履薄冰。當年鄭氏七房,何等榮耀。可如今只剩下三房與我這六房兩支,我也不得不多一份謹慎。這一次,唐國公長子建成,與三房定下親事,雖緩解了聖人對我鄭家的敵意,但仍需謹慎……

而且現在時局似不穩定,晉王自江都回還之後,聖人對太子就越發的不滿起來。

這時候,若我們捲入其中,難保不會受池魚之災……”

世安的臉色,爲之一變。

他剛要開口說話,老者微笑着擺擺手,“世安,你五世爲我鄭家效力,早已成爲鄭家的一份子。當年你爲了我,才使得血脈斷絕,這份情意,我鄭大仕牢記心中。

這樣吧,等到了汜水關後,仁基你派人打探一下,看可有什麼人家,丟失了孩子。如果找不到,這孩子就給世安撫養……宏毅將來有自己人服侍,我也放心。”

一句話先斷了你的念想,另一句話再讓你感激不盡,這就是一種手段。

鄭大仕的意思很簡單:到汜水關再尋找,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再懷疑李建國的來歷。畢竟李建國如今是個嬰兒,又能記得什麼事情?即拉攏了世安,又解決了問題!

鄭仁基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世安更是感激涕零,跪在鄭大仕跟前,“老爺如此厚愛,老奴願爲鄭家,肝腦塗地!”

李建國這時候,腦袋裡卻亂成了一鍋粥。

早在鄭大仕提到‘唐國公’和‘建成’的時候,他隱隱約約的,就想到了一些事情。

待到後來鄭大仕說到‘晉王’‘江都’等詞語,李建國心裡,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重生之前,他倒是對歷史頗感興趣。

而當他把‘唐國公’、‘建成’、‘晉王’、‘江都’等一系列詞句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心中的疑惑,頓時豁然開朗:如果這是隋唐,那麼唐國公,不就是李淵嗎?

‘建成’=李建成;

‘晉王’=隋煬帝……

我的個老天,這莫不是隋唐時期,我竟然重生於隋唐之交?

————————————————————————

第三更奉上,今日更新結束。

從明天起,中午一更,晚上兩更,每天七千到八千字之間,還請大家多支持!

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四第卌一章 新羅六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續二)第廿二章 都棱鎮一第8章 鞏縣第一豪門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四第65章 此生不復鄭姓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下第79章 關中再來客第廿二章 言慶出招第廿章 啓程第卅章 天下棋局一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六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19章 金堤關(完)第卌二章 武僧第卌五章 準備好了第13章 詠鵝(下)第卅章 平壤一夜三第卅九章 石灰吟下第卅二章 瓦崗興李當王一第81章 鄴城之戰(四)第69章 獅虎兒第94章 麒麟館第57章 東都(八)第6章 山雨欲來第卌一章 一千貫下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上)第17章 長孫大人第1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三)第81章 鄴城之戰(三)第67章 誠意第廿七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57章 東都(七)第63章 裴世矩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82章 河南王(上)第6章 刀筆之下斷生死第75章 河東第卌七章 朵朵第廿三章 俚人之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四第廿一章 先聲奪人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三第5章 父子情(下)第17章 郢州之變第卅四章 瓦崗興李當王三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六第卌八章 李道玄第12章 沒有想象的好第64章 李神通(二)第廿九章 黃雀第58章 迴歸第10章 釜底抽薪第卅三章 瓦崗興李當王二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下)第卌三章 薛伯褒第一謀第64章 李神通(二)第廿七章 俚之危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下)第7章 無垢第8章 僚亂(一)第2章 觀音來第72章 言虎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上第9章 無間道第53張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57章 東都(二)第61章 武邑故人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上第61章 武邑故人第57章 俱傷第72章 新年第77章 魚與熊掌第64章 李神通(二)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三第9章 種子(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四第55章 交易第卅四章 瓦崗興李當王三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上)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四第17章 長命鎖第卌八章 小郡主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六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上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上第72章 言虎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中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卅七章 又聞彌勒聲第76章 危機第57章 東都(二)第卅八章 父與子下第卅八章 父與子下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19章 黃口孺子言太平第61章 雄大海出獄第17章 決戰玄武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