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

景鯉搖頭道:“大王,臣無法猜測齊魏兩國是怎麼想的,但是臣知道,這幾年來,我楚國屢屢伐齊,與齊國的仇恨極深。故,臣以爲不能冒險。”

公孫衍應道:“大王,現在的局勢並不明顯,或許此刻齊魏兩國也在猶豫。但是,臣以爲用兵之道,就在要做對方不願我們去做的,而不做對方希望我們去做的。故,臣以爲我們不能出兵!”

“大王,令尹和犀首言之有理。”陳軫說着,遲疑了一下,開口道:“大王,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臣擔心的是,齊魏兩國爲了推動我楚國伐宋,而會採用之前我們擾亂宋國的辦法,通過羣臣逼迫我們出兵伐宋。”

此言一出,景鯉與公孫衍全都倒吸一口冷氣,然後低着頭,將目光瞥向楚王,閉口不言。

熊槐見陳軫話音落下後,他們三人全都低着頭,沉默不語,略一思索,就知道他們此刻在想什麼!

想着,便微微頷首,同時,臉上浮現出十分沉重之色。

目前,陳軫所說的跡象,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如今大戰不過半年,已經有越來越的大臣在戰事的壓力下,出於病急亂投醫的心理,而走上投機冒險的道路。

並且,熊槐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大臣會支持伐宋,以解決這場戰事。

若是他這個楚王一味的阻攔,與羣臣背道而馳。

那麼,他很有可能就會被羣臣拋棄。

此時,熊槐突然想起從壽縣返回郢都之時,齊國所施行的亂心之策,其目標也是直指他這個楚王。

如果說之前的亂心計策還只是處在於謠言的層面,那麼伐宋這一場辯論,就給了亂心之策施展的空間。

若是伐宋之議,與之前的亂心之策真的攪和到一起。

熊槐毫不遲疑,他肯定會衆叛親離,若是這種情況下,楚國爆發一場內亂,那麼···

楚國完了!

而且···

熊槐想起昨日太子一黨的議論,毫無疑問,此事已經將太子扯了進來。

想想宋國,宋國羣臣已經楚國的支持下,準備推太子上位了。

或許不久的將來,楚國也一樣,諸多大臣在各國的支持下,也準備讓太子取代他這個楚王。

而要要想阻止亂心與伐宋合流,那麼就只能讓羣臣相互爭辯,難分勝負。

他這個楚王萬萬不能直接下場。

否則,那就只能學宋王了。

想着,熊槐輕咳了兩聲,鄭重的問道:“三位賢卿,不知你們能不能頂得住羣臣的壓力?”

話音一落,公孫衍與陳軫立即看向景鯉。

若是僅憑他們二人,早就被羣臣淹沒了,楚王真正問的是,其實是令尹景鯉能不能壓制住羣臣,不讓楚王直接下場。

此時,景鯉想起昨日太子一黨加入辯論之後,羣臣頓時激奮不已,瞬間就有超過一半的大臣支持伐宋。

想着,不由臉色難看的道:“大王,若是僅憑臣出面,恐怕只能壓制羣臣一月,若是能請柱國司馬上書議事,那麼應該能壓制羣臣二三月。”

“二三月?”熊槐不禁搖了搖頭。

然後熊槐沉吟了一下,看了看景鯉,又看了看陳軫,再次沉吟良久,纔開口道:“陳卿,可知昨日,爲何州侯等人突然參與伐宋之議?”

此言一出,殿中頓時一滯。景鯉立即擡頭看了看楚王,然後又看向陳軫,他今日入宮,就是爲此而來,提防陳軫在楚王面前進太子的讒言。

陳軫在熊槐三人的注視下,斟酌着道:“大王,臣聽說不久前析君尹,還有陰君盛君等人的令尹,去拜訪了州侯與潘君。”

“嗯?”熊槐一怔,遲疑的問道:“如今葉公他們還在與秦韓聯軍對持,丹淅防線並無戰事,他們爲何主動參與此事?”

“這···”陳軫聽到熊槐的詢問,低着頭,沒有回答。

另一邊,景鯉似乎以及知道州侯昨日突然參與此事的原因了。

只是景鯉見陳軫沒有把太子牽扯出來,於是張了張口,終究還是沒有開口說話。

而公孫衍則是直接閉上了嘴巴。

熊槐見無人迴應,頓時知道這事牽扯太子,他們不願參與進去。

於是,熊槐冷哼一聲,以表達不滿,然後便自己思考了起來。

很快,熊槐便將丹淅之地的封君推動伐宋之戰的目的理清了。

顯而易見,他們這麼做的目的也與郢都羣臣一樣,都想早點結束這場戰場。

只要楚國伐宋,無非勝敗兩種結果。

楚國大勝,讓齊魏兩個震動,進而領兵回援,那麼這場戰事自然就結束了。

若是楚國大敗,那麼留給楚國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從撤軍割地賠款。

如此,這場戰爭同樣也結束了。

而他們,只需堅守丹淅防線,就有功無過。至於戰敗的罪責,則是全力推動此事的左尹昭常以及上官大夫的,乃至其他參與此事的朝中大臣的,完全與他們無關。

如果說,昭常等人是私心極重,並且病急亂投醫,那麼析君他們,更多的則是犧牲大局,顧全小我。

只是···

這並非普通的戰事,而是楚國與各國的決戰!

想到這,熊槐不由猛地大拍桌子,大怒道:“混賬東西,其心可誅!”

景鯉三人一見楚王震怒,頓時心中一顫,同時拜道:“大王息怒!”

熊槐對三人的勸解不爲所動,接着怒極反笑,冷冷笑道:“這羣混蛋,莫非以爲寡人遭到各國圍攻,需要他們全力鎮守防線,暫時有求於他們,就沒有辦法處置他們了嗎?”

景鯉唯恐楚王暴怒之下的做出傻事,立即開口道:“大王,當務之急還是解決伐宋之事,以及如何應對各國,其他事情全都可以放在一側。”

“大王,令尹所言極是,只要朝中能壓制住伐宋的聲音,其他問題都不是大問題···”

在三人的反覆勸解下,熊槐狠狠的吸了兩口氣,勉強壓制住心中的怒火,開口問道:“不知三位賢卿可有平息伐宋之聲的策略!”

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八百一十三章 駕臨吳城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五百一十八章 殺戮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