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

韓國新鄭。

就在韓國上下對秦楚兩國即將爆發的決戰感到大爲歡快的時候,大臣韓珉找到了韓王。

韓珉跟公仲侈較爲親近,同樣也是親秦派大臣。

“大王,公仲來信。”

“公仲。”韓王倉遲疑的接過韓珉遞過來的信函,然後打開一看,微微皺了皺眉,用僅僅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嘀咕道:“連趙伐秦?助楚國一臂之力!”

韓王倉說完,沉默許久,不能下定決心。

接着,韓王倉看了看面前的韓珉,將信函遞給他,問道:“賢卿,公仲讓寡人聯合趙國,大舉進攻秦國,寡人心中疑慮重重,難以決斷,不知賢卿以爲如何?”

韓珉接過信快速的看了一遍,接着閉上眼睛估算了一下,然後睜開眼睛拱手道:“大王,臣以爲公仲之計可行。”

“真的可行?真的能一舉削弱秦楚兩國,而且,寡人或許還能奪取楚國的葉宛等地?”

“可以!”韓珉用力點了點頭道:“大王,臣雖然沒有去過楚國,也不知楚國詳情,但是,最近這段時間從楚國傳來的消息,楚國內部無疑是出現了極大的動盪。

上次楚國打退我們的聯合圍攻後,漢北之地封君絕跡,漢南封君基本全部輪換了一遍,而且,在江淮的封君有功無過的情況下,楚王卻給他們安排了令尹。如是種種,全是倒行逆施的行爲。即便愚鈍如我,即便臣未去楚國一觀,也能對楚國國中的情況預測一二,想來,楚國的貴戚一定是對楚王極爲不滿的。

還有,楚國連年伐齊攻秦,又經歷過滅越與抵抗各國的戰事,百姓可謂疲憊不堪了。

正如公仲所說,現在楚國之中,百姓不附,羣臣不信,當此之時,理應修養爲主。結果,楚國卻在此時與秦國爆發一場關乎國運的決戰。若是楚國能速勝秦國也就罷了,可若是楚國未能速勝,與秦國陷入持久的對抗中。

那麼,以楚國的情況,必會陷入一場大亂之中。”

接着,韓珉笑了笑道:“而南鄭那個地方,道路崎嶇,易守難攻,秦國佔據南鄭多年,可謂民心穩固。楚國想要以疲憊之師攻克南鄭,絕無可能。而且,無論是從關中運糧到南鄭,還是從楚國漢中運糧到南鄭,全都不能依靠水運,只能從陸上運糧。

如此,其中消耗,必然大增十倍。秦楚兩國在南鄭對持一月,就相當於兩國作戰一年。

只要兩國在南鄭對持三月,就可保我韓國兩年無憂。若是兩國對持半年,則楚國就有大亂之憂,這就是我韓國聯合齊魏兩國伐楚的機會。

而且,若是楚國大勝秦國,趁機奪取南鄭巴蜀,如此楚國則是盡有江水之地。這樣的楚國,必然會讓天下各國恐懼,到時,各國必將再次聯合伐楚。

那時,窮兵黷武的楚王,內則遭到羣臣百姓唾棄,外則遭到天下圍攻,內憂外患的狀況,豈能擋得住我各國大軍。

如此,這次我韓國不用藉助秦國的力量,就可獲取楚國宛葉等地。另外,若是楚王在此期間突然駕崩,那麼我韓國盡取漢北之地也不是不可能。”

說着,韓珉拱手道:“所以,臣以爲公仲的計策可行,只要我們韓趙兩國出兵伐秦,就必能堅定楚國攻打南鄭的決心。”

韓王倉聞言,臉上的疑慮稍解,但是卻還未盡去。

接着,韓王倉在殿中來回走動許久,依舊未能下定決心。

見此,韓珉拱手道:“大王,此時此刻,還有什麼可以猶豫的呢,就算事有不協,我韓國也是應楚國之請,助楚伐秦,如此,楚國只會感謝我們,爲我韓國擋住秦國的兵鋒。而若是計劃成功,楚國割地賠禮還來不及,又怎麼會怨恨韓國呢?”

韓王倉皺眉道:“非也,寡人不是擔心楚國,而是擔心秦國。若是秦國在南鄭大勝楚國,接着怨恨我韓國助楚伐秦,大舉來伐則如何。

而且,若是秦國大勝楚國,楚國必然遭到削弱,楚國被削弱之後,各國就沒有圍攻楚國的必要,只要佔點便宜,就會收兵回國。

而楚國被削弱之後,要是秦國來伐,寡人卻是到哪裡去求救呢。”

韓珉聞言,立即向前走了一步,拱手道:“臣以爲大王多慮了,此戰秦國絕無大勝楚國的機會。不提之前秦軍伐楚的疲憊,就說秦國大軍在這短短一兩月間,先從關中殺到巴蜀,接着又從巴蜀殺回南鄭,所過之處,俱是道路崎嶇的山路。

現在,秦軍必然已經力竭,這樣的秦軍,如何是楚國的對手。

所以,臣以爲,南鄭一戰的結果,要麼楚國攻破南鄭,秦國從此失去南鄭巴蜀,國力大爲削弱。要麼,就是秦楚兩國對持,然後國力大損兩敗俱傷,最後以楚國無力堅持,只能撤軍結束。除此之外,絕無第三種可能。”

“真的!?”韓王倉不自信道。

“千真萬確。”韓珉用力的點了點頭。

韓王倉再次沉吟了一會兒,然後在韓珉的注視下,點了點頭:“好,讓相國公叔來見寡人。”

不久,韓相公叔一臉沉重的走進韓宮中。

原本對於秦楚之戰,公叔打算向韓王建議,幫助楚國但是卻不攻打秦國,以讓秦楚兩國兩敗俱傷。

但是,楚國那邊傳來的消息,他得知楚王任命公仲侈爲卿之後,頓時改變了注意。

若是他在韓國的行爲引起楚王的不滿,以致楚王送公仲回國爲相,那就大事不妙了。

只是,應該如何才能說服韓王伐秦呢?

公叔心中頗爲沉重的來到韓王倉面前,還未開口,就聽見韓王開口道:“公叔,秦楚交難,寡人身爲楚王的盟友,自然義不容辭。是故,寡人決定聯合趙國,助楚伐秦。”

“嗯?!”公叔一愣,看着韓王頓時腦袋一亂。

兩日後,秦楚兩國的使者幾乎同時趕到韓國。

對此,早就有所謀算的韓國,則是直接無視了秦國使者,然後重禮接待了楚國使者。

一時間,賓主盡歡。

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鯉歸來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七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二百五十九章 義渠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