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藩鎮不殺藩鎮

bookmark

如果是低級軍官或普通士兵的話,如果他們不願意投誠的話,其實最後林子然還是會把他們放掉的,甚至這個時間都不會太長。

頂多就是把他們扔進戰俘營裡一段時間,幹一些苦力活什麼的,以後慢慢還是會放掉的。

不存在着人家不願意投靠你,就把對方殺掉的情況。

哪怕是馮浩忠以後落在林子然手上,林子然也不會殺他,頂多也就是軟禁着一段時間,等他沒什麼威脅後就會放掉。

大恆藩鎮混戰這麼多年,雖然有時候彼此的戰爭比較殘酷,但是打完仗後,獲勝一方的藩鎮其實很少會趕盡殺絕的。

不管是對藩鎮還是對軍官又或者是士兵,都不會趕盡殺絕。

如果獲勝一方都要趕盡殺絕的話,這幾十年來打來打去的大恆人早死絕了,那裡還會有兩億多人口啊。

同時這也是大恆藩鎮之間的一個默契吧,因爲他們大概率也會戰敗的。

大恆遍地藩鎮,這麼多藩鎮裡到最後幾乎所有人都會失敗!

因爲勝利者只會有一個,那就是那個重新統一大恆的人!

儘管誰都想要成爲唯一的那個勝利者,重新統一大恆的人。

但是任何有理智的藩鎮都會知道,自己成功的概率非常的小。

爲了失敗後自己的小命着想,保持這樣的不殺俘,尤其是不殺藩鎮的默契還是很有必要的。

林子然也是一個尊重傳統的人,所以這些戰俘能夠招攬過來就招攬過來,如果他們不願意,也沒啥,頂多就是讓他們進入戰俘營幹幹活而已。

不過,林子然還是很相信羅麻子的招攬能力的。

當初數百廣安戰俘,可是大部分最後都成爲了第六師的一份子。

連徐中書這樣的人最後都成爲了林子然麾下的大將,其他戰俘就更不用說了。

林子然估計着這一次也能夠從戰俘裡收回不少的老兵乃至軍官人才。

畢竟他們打的是大恆內戰,又不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更不是大恆人和異族之間的戰爭,彼此間沒啥生死仇恨。

甚至諸多藩鎮麾下的軍官,乃至他們本人,以前還是同窗好友呢。

林子然還特地讓羅麻子去請吳冠林以及徐中書等這幾個羅海軍事學院或者羅安軍事學院出身的人幫忙招攬。

這樣招攬起來更加容易。

因爲裡頭好幾個軍官,還是他們的校友!

廣安、羅安兩郡內的職業軍官,尤其是十年前到三年前就服役的職業軍官,絕大部分都是出自於羅安軍事學院的。

徐中書他自己就是羅安軍事學院出身,他的一票同學不是在廣安軍服役就是在羅安軍服役,事後他確認了,之前駐防豐煙鎮的第三師守軍裡有一個營長就是他同一屆的同學,當年在羅安城求學的時候還一起逛過青色小樓呢……

可惜此君運氣不咋地,被炮火直接擊中陣亡了,徐中書得知後哀嘆不已,最後還是親自收斂,並寫書信通知他的家人。

而羅海軍事學院裡出身的吳冠林更甚,因爲他的同學們遍佈整個南海州軍界。

羅海軍事學院作爲南海州內首屈一指的軍校,學生都是來自全州各地甚至周邊的幾個州也有人來求學,可不僅僅只是侷限於羅海郡,而這些學生畢業後,不一定說都會選擇在羅海軍內服役。

有一部分是會跑到各藩鎮裡去服役,混的一般都不差,至於早些年的吳冠林,那是特例。

所以徐中書和同學們關係還不錯不一樣,吳冠林和其他同學的關係極差,當年他可沒少被那些同學們恥笑。

要不然他也不會有領軍踏平羅海城,甚至把羅海軍事學院整個拆了的願望了!

吳冠林和徐中書的同學分散在很多藩鎮之中,這並不是特殊情況,而是屬於常態。

這樣其中一方戰敗後,招攬失敗一方的人馬也比較容易的,畢竟隨便拉扯一下關係都能扯上關係。

即便是對方不願意投誠,但是也不會趕盡殺絕。

好歹多年前也是上下鋪,一起逛青色小樓,一起吹牛逼的兄弟,後來雖然爲了各自前程相互攻伐打生打死,但是當勝負已分後,也不至於說趕盡殺絕。

因爲說不準獲勝的一方娶的還是戰敗者一方的妹妹呢,要是真殺了,回家就得跪洗衣板……

林子然讓羅麻子和徐中書以及吳冠林等人對數百名戰俘進行篩選招募,效果也是相當的不錯。

大部分的普通士兵對此基本並不排斥,只要按時發放餉銀,同時不故意把他們當場炮灰用,這些普通士兵並不介意是給馮浩忠還是給林子然賣命。

亂世裡,大多人當兵也只是混口飯吃,如果吃飽飯之餘,還能領取餉銀寄給家人那麼就更好了。

而那些軍官們就是不太好招攬了,除了兩個低級的下士當場答應外,還有三個軍官都是選擇了觀望,也就是說沒有明確拒絕,也沒有直接答應,還有四個人則是很乾脆的拒絕了。

當然了,這樣的拒絕也是暫時的,當初徐中書他們也是拒絕的,但是後來還不是投誠過來了。

只要後續第六師發展的更好,不怕他們不投過來。

普通人當兵只是爲了混口飯吃,但是這些職業軍官們從軍,考慮的則是更多,有榮華富貴,也有其他理想之類的東西。

但是,在這樣的亂世裡,這些軍官們也都是在不斷的挑選,他們的想法和徐中書一樣,都是希望投身到一個真正有希望統一羅安郡乃至整個南海州的藩鎮麾下建功立業。

那些廢材藩鎮,是不可能得到這些職業軍官們的青睞的。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也。

這幾個戰俘軍官的態度也是讓林子然比較滿意了,至少有兩個人當場投誠過來,還有三個態度模糊,但是隻要再繼續勸說一二,估計投誠過來也是大概率的事。

就算是剩下的那四個人,以後也是有機會把他們爭取過來的。

等戰俘挑選完畢,林子然麾下的兵力又是瞬間恢復了數百。

而且這個數字後續還能繼續增加,因爲守軍被俘的人裡,除了數百名沒有受傷的人外,還有數百名傷員,其中不少傷員傷勢是比較輕的,這些傷員救治恢復之後,也是能夠補充進去的。

而且爲了讓這些戰俘投誠過來的第三師老兵能夠發揮出來更大的作用,林子然把他們分散安排到各部隊。

這都不是爲了防備他們,畢竟這些都是普通士兵而已。

更主要的還是爲了讓這些第三師的老兵能夠以老帶新,讓充斥着大量新兵的各部隊能夠儘快的增加戰鬥力。

當林子然在豐煙鎮安排這些事情,同時部署凌昌東岸六鎮房屋的時候,其他各方的人馬也是陸續收到了林子然領軍攻克凌昌東岸六鎮的消息。

而最先做出反應的不是被搶了地盤的馮浩忠,而是那邊的郡守簡明崗!

林子然剛拿下豐煙鎮呢,那邊就有一支大約三千人嫡屬於郡守府的部隊兵臨凌昌東岸六鎮

第六百八十九章 對自己夠狠的蒙戈爾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奧利薩宮廷震動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六百七十三章 奧爾戰爭爆發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戰要來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激烈的競爭第五百六十六章 艦隊出擊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模式變了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第六百二十八章 兩州局勢第七百二十四章 統一思想明確路線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六百六十七章 貿易壁壘第七百六十一章 軍事和政治的區別第二百五十九章 本郡殺自己養的豬,誰敢有意見?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十八章 好處沒有壞處一籮筐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臨定江要塞第四百一十章 失去指揮的河臺軍第二百零四章 林子然靠譜嗎第三百零九章 荒唐投誠第八百八十章 殘酷的新時代戰爭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氣太熱不適合打仗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臨定江要塞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七百一十章 帝國利益絕不容侵犯第四百六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戰爭第七百一十五章 自主之路第一百零三章 新型輕步兵第七百二十五章 蒸汽輪機的曙光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口徑火炮的忠實信徒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七百七十二章 奧爾人的糾結第二百九十七章 見誰打誰的後裝炮第四百六十七章 北上,進攻!第五百七十九章 消耗大也要打第一百章 公是公私是私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四百五十章 被遺忘的蒙氏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五百五十四章 灘頭陣地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廣城攻堅戰第五百七十章 鋼鐵海戰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後勤的災難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需要一整個帝國第四百三十二章 富可敵國第一百二十章 任重而道遠第三百八十六章 養不起的兵工廠第八百七十章 北原設省第二百四十三章 純粹的藩鎮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東進就是北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近海進攻戰艦第七百三十四章 列季王國事變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一輪的軍備競賽第六百二十四章 嚇死人的海軍計劃第九百三十二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萬是打,五萬也是打!第六百九十九章 設計的出來造不出來第七百八十章 國力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命之子的身份被識破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五百五十章 北伐!第三百五十四章 彆扭的戰爭第七百八十四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二)第一百零二章 這個吳冠林心很大啊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九百四十三章 潛艇第六百三十四章 貴族和交通第一百五十五章 早知道就不買這個官了第九百四十一章 京二六式戰鬥機第十六章 老王是個好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臨崇克城第八百一十四章 寧禹號首訓第三百七十四章 打仗花錢第五百五十九章 劍指關崇城第九百二十八章 四任司令第三百零二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六十一章 千人小目標第七十七章 肯定有埋伏第四百二十二章 徐騰跑路第二十八章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造艦第三百零八章 大人言重了第七十一章 舉世無雙第九百二十二章 暴露第二百六十七章 職部願爲大人效死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恆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能力很重要,忠誠更重要第七十二章 這水平還是太渣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七百四十七章 渡海登陸第十五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傻子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八百七十一章 全球經貿合作第五百二十八章 北線反撲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州共同防禦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