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恆傳統:騎馬圈地

bookmark

只能是在外圍開始挖掘交通壕推進,但即便是這樣,也會面臨敵軍火炮居高臨下的打擊。

當然了,他之所以只是皺眉而不是絕望。

那是因爲他儘管認爲這定江要塞很難打,但是卻並非打不下。

火炮被壓制了,那麼就挖掘交通壕逐步推進,然後利用己方後裝步槍的戰術優勢,躲在戰壕裡推進,對準數百米外的敵軍進行逐一獵殺。

敵軍不冒頭的話繼續推進到數十米,然後通過投擲手榴彈、動用己方的九斤輕型臼炮等方式發起進攻。

如果敵軍進行反衝鋒,那麼更簡單了,自己的後裝步槍火力將會讓對方見識見識什麼叫做步兵火力風暴。

至於那道十多米高,同時也有十多米厚的城牆,只靠他們第一師是不行了。

得等到主力部隊的重炮抵達!

只要己方的炮兵部隊抵達,利用遠程火炮壓制敵軍城頭上部署的炮兵部隊後,重炮部隊上前發起炮擊,接下來又是老一套的進攻套路。

整個過程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己方進攻部隊的傷亡可能會比較大。

而傷亡大,這就是大麻煩了。

藩鎮之間的部隊交戰,對傷亡的承受能力非常有效,尤其是進攻作戰,絕大部分部隊傷亡超過百分之十基本就會喪失進攻能力了。

這和軍官指揮能力什麼的沒有關係,而是士兵們不願意繼續送死。

大家都不傻!

大恆識字率其實挺高的,雖然因爲戰亂的緣故有所下降,但是現在成年男性的識字率也就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人家哪怕只是個士兵,很多也是讀過書,雖然學歷低了點,人家也知道這只是一場內戰,而且還是藩鎮之間的內戰。

任憑你林子然吹出花來,人家也是認定了,這只是一場內戰,打來打去還不是一個鳥樣。

亂世吃飯艱難,當兵吃糧也只是爲了混口飯吃而已,但是林子然想要讓這些士兵們爲自己死戰不退,那就別指望了。

林子然說多幾句,那些士兵們心裡就會嘀咕:說的那麼好聽,你林子然咋不提着槍和我們一起衝鋒啊!

話說,內戰無力也算是大恆人一個傳統了……

大恆千年來爆發的內戰次數多了,但是絕大部分時候內戰都是打的比較軟弱無力。

歷史上也很少有因爲內戰而導致人口大幅度減少的情況。

話說如果每一次內戰都死磕,估計大恆人早死光了,不可能持續擴張到現在的七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突破兩億多。

大恆人善戰,那隻對外征戰,可不包括內戰。

大恆人打外戰的時候都是勇猛無比,大恆帝國打一場恆奧戰爭,傷亡突破百萬但還不是照樣打,後來之所以被迫和談純粹是因爲財政崩潰打不下去了。

對外征戰大恆人之所以這麼積極,這也和大恆人的部分傳統有關,比如攻克某個敵國土地後,一般都是會把土地直接分給參戰士兵,按照軍功不等直接分土地,那可是動不動就是幾百畝上千畝的分。

有時候佔領的土地面積太大,參與戰鬥的士兵太少,軍方甚至會讓士兵們在規定時間內騎馬圈地,規定時間能能圈多少那都是你的。

還有戰利品規則,除了軍需以及大件戰利品之類,對於大多情況下,士兵繳獲的私人戰利品,不要求上交。

甚至兩百多年前的時候,還出現了‘金幣規則’。

當時大恆剛統一就和西邊四國開戰,戰爭時期有一個步兵連攻佔了攻克了一座敵國銀行,在裡面發現了地下金庫,並有大量的金幣!

直接把偌大一個金庫的金幣直接讓士兵們取走是不可能的,那可是一整個國家的金幣儲備呢,但是不給更不行,這不符合大恆傳統。

最後根據大恆人的優良傳統,專門制定了一條‘金幣規則’:凡是當天參與進攻該金庫的士兵穿着標準軍服,不得攜帶其他物品或穿多餘衣服進入金庫,然後甭管你手拿,還是用衣服包着走,能帶走多少金幣,那都屬於你。

陣亡或受傷的士兵們則可以派遣家屬或代表參加。

最後大部分士兵都選擇了用衣服儘可能的包裹着金幣,然後拖着出去

這個金幣規則,那可是相當出名,大恆人喜聞樂談的事,後來大恆軍方甚至爲了迎合這個需求,特地在後面的軍服里加個幾個小設計,附帶綁帶,就是爲了能夠讓士兵在這種關鍵時刻,用軍服充當包袱儘可能的攜帶更多的金幣。

這一軍服設計,兩百年來從未變過,哪怕兩百年來一共也沒執行過幾次,那怕現在林子然麾下的羅安守備軍的標準軍服,其實都是有附加的綁帶以及釦子的。

從這個金幣規則就可以看的出來大恆人在對外擴張的態度了。

每一次對外戰爭,那都是一場利益瓜分的盛宴,要不然也不會每一個大恆人一聽說對外打仗了,全都跟打雞血了似,甭管是普通人還是權貴子弟,一個個都是興奮激動的報名參軍,生怕去的晚戰爭提前結束沒能撈到戰功、戰利品。

但是內戰嘛!很抱歉,大恆人普遍沒啥興趣,反正打來打去也就那個鳥樣,金幣規則、跑馬圈地這些規則在內戰中不施行,也沒人敢這麼玩。

你一藩鎮打贏某個藩鎮後,敢在新地盤裡玩騎馬圈地,人家農民分分鐘拿出火槍來一搶崩了你,鬧大了直接起義給你看。

話說,大恆人,尤其是農村地區,成年男性的火槍持有率是百分百,人手一杆火槍可不是開玩笑的……

這也是千年傳統,早些年打仗直接募兵就行,士兵往往自備馬匹和火槍參戰。

嗯,五十多年前的幾十萬起義軍基本都這麼來的。

所以這打內戰基本沒辦法玩騎馬圈地,金幣規則這些東西。

而不能分更多的土地,又沒有戰利品,打個毛,混口飯吃就行了……

至於林子然統一羅安還是李定鈞統一羅安!

關他們屁事!

甭管誰當郡守,他們都還是混飯吃的普通士兵,不會有任何的區別,甚至都不用擔心會失業,因爲甭管誰當郡守,都得讓他們當士兵。

羅安郡就這麼多的人口,合格兵員就這麼多,除開這十來萬人,林子然就算想要另行招兵那都是不可能的事。

從這一點上,其實大恆各藩鎮裡的部隊之所以投誠的那麼幹脆,除了軍官們自己的因素外,也和這些普通士兵們有關係,人家心裡明白着呢!

徐中書是知道這些的,雖然平日裡大家都不說,但是你真敢在這種內戰裡讓士兵發起死亡衝鋒,人家分分鐘譁變給你看。

所以,靠步兵直接衝鋒強攻要塞,那是不靠譜的。

還是得依靠重炮,利用後裝火炮以及後裝步槍的射程優勢,給對方製造傷亡。

當對方傷亡多了,不用打他們自己就投降了。

爲啥?

因爲對面李定鈞麾下的士兵,和林子然麾下的士兵沒有區別,他們也不願意爲了李定鈞而死戰!

和自己的小命比起來,李定鈞算個屁!

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六百八十三章 武器出口大國該有的覺悟(吐血爆更求訂閱)第二十二章 我讀書少別騙我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五百六十七章 奔襲曲平海軍基地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規模換裝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六百三十二章 海軍競賽第三百八十五章 震撼的迎接儀式第五十三章 北上廣安第四十三章 汪鎮守跑路第六百四十九章 善財童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第八百四十五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三百二十七章 林子然的擔憂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人我們夠錢嗎?第八百零五章 沒打就怕三分第五百三十章 轉型的羅麻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全軍覆沒第七百八十二章 電氣化的開端第六百九十九章 設計的出來造不出來第九章 大當家威武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上作戰計劃第四百一十九章 全軍覆沒第七百四十二章 舊時代的落幕第七百二十五章 蒸汽輪機的曙光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定鈞能夠贏嗎第八百三十五章 激烈的競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好像我們也是匪吧?第六百二十五章 要就要全球第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子然必須死!第九百四十二章 京州飛機公司第二百六十四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八百八十七章 北方半島第二百二十三章 危機感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二炮組第二百八十五章 黎明炮聲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都是錢啊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金屬飛機第四百一十五章 屢試不爽的迂迴進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老子帶你們打地盤第八百九十五章 第二防線會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寧禹級戰列艦第八百三十六章 武器貿易競爭第七百五十七章 克奧恐慌第三百三十八章 簡明崗之死第八百八十九章 戰術大師第七百六十七章 戰列艦巡洋艦第四百六十四章 火箭式晉升第四十章 逆風投順風還投第七百七十八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豪爽的奧爾王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彈藥爆炸第二百二十章 他還可以收稅……第六百三十七章 掀起全球陸軍改革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人萬歲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恆帝國的不干涉第八百七十一章 全球經貿合作第八百九十五章 第二防線會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消耗大也要打第五十三章 北上廣安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新戰爭模式第八百三十五章 激烈的競爭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銀行必須死第六百四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百一十二章 他們瘋了第七十五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七百二十二章 悄然緊張的恆克關係第四百七十六章 輪船遭襲第四十四章 打亂計劃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恆統一萬歲第五百九十八章 鎮北城戰役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勢壓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快要抵擋不住了第三百零一章 南下!南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何突破戰壕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六百七十二章 貴國是要向帝國宣戰嗎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三機動艦隊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畏艦都出來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林子然陛下第九百一十五章 武裝衝突第八百二十八章 糾結的奧利薩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勝可期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海州令府第二百三十五章 陰謀的氣息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六百三十九章 八十萬常備軍第四百一十章 失去指揮的河臺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們被可恥的出賣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迷茫的各國海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馬耕民族第九百一十一章 戰列艦的輝煌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模式變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興產業的澎湃發展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型戰術的曙光第四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