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恆傳統:騎馬圈地

bookmark

只能是在外圍開始挖掘交通壕推進,但即便是這樣,也會面臨敵軍火炮居高臨下的打擊。

當然了,他之所以只是皺眉而不是絕望。

那是因爲他儘管認爲這定江要塞很難打,但是卻並非打不下。

火炮被壓制了,那麼就挖掘交通壕逐步推進,然後利用己方後裝步槍的戰術優勢,躲在戰壕裡推進,對準數百米外的敵軍進行逐一獵殺。

敵軍不冒頭的話繼續推進到數十米,然後通過投擲手榴彈、動用己方的九斤輕型臼炮等方式發起進攻。

如果敵軍進行反衝鋒,那麼更簡單了,自己的後裝步槍火力將會讓對方見識見識什麼叫做步兵火力風暴。

至於那道十多米高,同時也有十多米厚的城牆,只靠他們第一師是不行了。

得等到主力部隊的重炮抵達!

只要己方的炮兵部隊抵達,利用遠程火炮壓制敵軍城頭上部署的炮兵部隊後,重炮部隊上前發起炮擊,接下來又是老一套的進攻套路。

整個過程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己方進攻部隊的傷亡可能會比較大。

而傷亡大,這就是大麻煩了。

藩鎮之間的部隊交戰,對傷亡的承受能力非常有效,尤其是進攻作戰,絕大部分部隊傷亡超過百分之十基本就會喪失進攻能力了。

這和軍官指揮能力什麼的沒有關係,而是士兵們不願意繼續送死。

大家都不傻!

大恆識字率其實挺高的,雖然因爲戰亂的緣故有所下降,但是現在成年男性的識字率也就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人家哪怕只是個士兵,很多也是讀過書,雖然學歷低了點,人家也知道這只是一場內戰,而且還是藩鎮之間的內戰。

任憑你林子然吹出花來,人家也是認定了,這只是一場內戰,打來打去還不是一個鳥樣。

亂世吃飯艱難,當兵吃糧也只是爲了混口飯吃而已,但是林子然想要讓這些士兵們爲自己死戰不退,那就別指望了。

林子然說多幾句,那些士兵們心裡就會嘀咕:說的那麼好聽,你林子然咋不提着槍和我們一起衝鋒啊!

話說,內戰無力也算是大恆人一個傳統了……

大恆千年來爆發的內戰次數多了,但是絕大部分時候內戰都是打的比較軟弱無力。

歷史上也很少有因爲內戰而導致人口大幅度減少的情況。

話說如果每一次內戰都死磕,估計大恆人早死光了,不可能持續擴張到現在的七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突破兩億多。

大恆人善戰,那隻對外征戰,可不包括內戰。

大恆人打外戰的時候都是勇猛無比,大恆帝國打一場恆奧戰爭,傷亡突破百萬但還不是照樣打,後來之所以被迫和談純粹是因爲財政崩潰打不下去了。

對外征戰大恆人之所以這麼積極,這也和大恆人的部分傳統有關,比如攻克某個敵國土地後,一般都是會把土地直接分給參戰士兵,按照軍功不等直接分土地,那可是動不動就是幾百畝上千畝的分。

有時候佔領的土地面積太大,參與戰鬥的士兵太少,軍方甚至會讓士兵們在規定時間內騎馬圈地,規定時間能能圈多少那都是你的。

還有戰利品規則,除了軍需以及大件戰利品之類,對於大多情況下,士兵繳獲的私人戰利品,不要求上交。

甚至兩百多年前的時候,還出現了‘金幣規則’。

當時大恆剛統一就和西邊四國開戰,戰爭時期有一個步兵連攻佔了攻克了一座敵國銀行,在裡面發現了地下金庫,並有大量的金幣!

直接把偌大一個金庫的金幣直接讓士兵們取走是不可能的,那可是一整個國家的金幣儲備呢,但是不給更不行,這不符合大恆傳統。

最後根據大恆人的優良傳統,專門制定了一條‘金幣規則’:凡是當天參與進攻該金庫的士兵穿着標準軍服,不得攜帶其他物品或穿多餘衣服進入金庫,然後甭管你手拿,還是用衣服包着走,能帶走多少金幣,那都屬於你。

陣亡或受傷的士兵們則可以派遣家屬或代表參加。

最後大部分士兵都選擇了用衣服儘可能的包裹着金幣,然後拖着出去

這個金幣規則,那可是相當出名,大恆人喜聞樂談的事,後來大恆軍方甚至爲了迎合這個需求,特地在後面的軍服里加個幾個小設計,附帶綁帶,就是爲了能夠讓士兵在這種關鍵時刻,用軍服充當包袱儘可能的攜帶更多的金幣。

這一軍服設計,兩百年來從未變過,哪怕兩百年來一共也沒執行過幾次,那怕現在林子然麾下的羅安守備軍的標準軍服,其實都是有附加的綁帶以及釦子的。

從這個金幣規則就可以看的出來大恆人在對外擴張的態度了。

每一次對外戰爭,那都是一場利益瓜分的盛宴,要不然也不會每一個大恆人一聽說對外打仗了,全都跟打雞血了似,甭管是普通人還是權貴子弟,一個個都是興奮激動的報名參軍,生怕去的晚戰爭提前結束沒能撈到戰功、戰利品。

但是內戰嘛!很抱歉,大恆人普遍沒啥興趣,反正打來打去也就那個鳥樣,金幣規則、跑馬圈地這些規則在內戰中不施行,也沒人敢這麼玩。

你一藩鎮打贏某個藩鎮後,敢在新地盤裡玩騎馬圈地,人家農民分分鐘拿出火槍來一搶崩了你,鬧大了直接起義給你看。

話說,大恆人,尤其是農村地區,成年男性的火槍持有率是百分百,人手一杆火槍可不是開玩笑的……

這也是千年傳統,早些年打仗直接募兵就行,士兵往往自備馬匹和火槍參戰。

嗯,五十多年前的幾十萬起義軍基本都這麼來的。

所以這打內戰基本沒辦法玩騎馬圈地,金幣規則這些東西。

而不能分更多的土地,又沒有戰利品,打個毛,混口飯吃就行了……

至於林子然統一羅安還是李定鈞統一羅安!

關他們屁事!

甭管誰當郡守,他們都還是混飯吃的普通士兵,不會有任何的區別,甚至都不用擔心會失業,因爲甭管誰當郡守,都得讓他們當士兵。

羅安郡就這麼多的人口,合格兵員就這麼多,除開這十來萬人,林子然就算想要另行招兵那都是不可能的事。

從這一點上,其實大恆各藩鎮裡的部隊之所以投誠的那麼幹脆,除了軍官們自己的因素外,也和這些普通士兵們有關係,人家心裡明白着呢!

徐中書是知道這些的,雖然平日裡大家都不說,但是你真敢在這種內戰裡讓士兵發起死亡衝鋒,人家分分鐘譁變給你看。

所以,靠步兵直接衝鋒強攻要塞,那是不靠譜的。

還是得依靠重炮,利用後裝火炮以及後裝步槍的射程優勢,給對方製造傷亡。

當對方傷亡多了,不用打他們自己就投降了。

爲啥?

因爲對面李定鈞麾下的士兵,和林子然麾下的士兵沒有區別,他們也不願意爲了李定鈞而死戰!

和自己的小命比起來,李定鈞算個屁!

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一百六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馮浩忠第四百一十章 失去指揮的河臺軍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戰定勝負第六百八十三章 武器出口大國該有的覺悟(吐血爆更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體都有!預備!開火!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新戰爭模式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六百一十六章 聖駕北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丹拿代理人戰爭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造艦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第五百九十章 繞不過去的鎮北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送到嘴邊的肉必須吃第五十五章 這是蒙的吧第六百九十一章 訂單爆炸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第一百七十三章 那小子是個禍害留不得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五百八十三章 勸進第六百九十九章 設計的出來造不出來第六百一十二章 投誠談判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怕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富可敵國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勝可期第八百一十四章 寧禹號首訓第六百四十一章 三百毫米巨炮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八十二章 王老闆:欠債還錢第九百零七章 安多利亞島衝突第四百一十六章 區別第八百七十六章 戰爭財第六十四章 誰給你們勇氣來敲詐老子的第五百八十五章 建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軍的野望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推纔是王道!第五百零八章 勳章第七百六十九章 兩萬噸戰艦第六十七章 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跑第三百一十三章 軍心士氣可用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飛鵬你的事發了!第七百七十章 尷尬的鏡河號戰列艦第三百零九章 荒唐投誠第五百二十章 訂婚第五百九十八章 鎮北城戰役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住別慌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人,是時候下令投降了第三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錢撈第五百七十二章 京州機器局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爲何物第八百九十四章 飛機時代第七百七十八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一)第六百零三章 甲六號高地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比人恐怖多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讓人目瞪口呆的炮擊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一輪肯恩內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火箭式晉升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八百零四章 大恆可以不要但是你們也不能要第五百章 殺入曲陽州第八百三十三章 土豪又買不起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定鈞能夠贏嗎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開路第六百六十二章 藍星最強戰艦第八百六十七章 萬噸水壓機第六百五十四章 出口暴漲第二百七十五章 限稅令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型戰術的曙光第五百二十一章 全新的海軍戰術體系第七百一十五章 自主之路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有失手炮有打錯第三百八十三章 無法理解的邵秉第三百一十四章 趴着打仗不體面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山二型步槍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年的等待第八十九章 吳冠林的自我救贖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海州徹底統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線列對決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州共同防禦條約第四百七十一章 絕望和無法理解的戰爭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五百二十八章 北線反撲第五百零五章 有準備的曲陽州軍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九百四十章 貝爾島空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別的沒有就是炮多第二百四十七章 藩鎮不殺藩鎮第二百二十三章 危機感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百米防線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盡海級戰列艦第八百九十三章 飛艇第九十八章 讓他們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