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揮軍河西郡

bookmark

杜志寬的選擇,就和當初他對河西郡以及河臺郡的人說的一樣,你們不來救老子,老子直接投誠。

他不僅僅說,而且還是真這麼幹的!

而杜志寬的投誠,廣安郡也是落入林子然掌控之中後,極大的影響到了南海州內的局勢。

其他地方先不說,至少河西郡那邊就是擔驚受怕。

還沒等南海軍殺過去,人家河西郡胡市銘就已經派人過來說是河西郡承認林子然的南海州州令地位,胡市銘還說可以公開宣佈效忠林子然。

但是林子然拒絕了他的投誠!

因爲河西郡胡市銘的投誠是有條件的,他希望河西郡繼續保持半獨立狀態,自行處理內政事務不說,還會繼續保持財政獨立以及保留大量的軍隊。

哪怕是胡市銘表示,以後的河西騎兵將會聽從林子然的調遣。

但是林子然依舊拒絕了他!

他不要名義上的投誠或效忠,他要的是把整個河西郡都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他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地盤上,再出現半獨立性質的藩鎮!

林子然給胡市銘的選擇有兩個,一個是宣佈投誠,胡市銘可以繼續當河西郡的郡守,但僅限於郡守,整個河西郡的內政工作必須接受州令府統一管理,財政納入統一管理,同時最重要的是河西軍接受整編,徹底納入南海軍體系。

沒有意外,胡市銘拒絕了林子然的條件。

既然都拒絕了,那麼戰爭就不可避免。

實際上這一次的北伐戰役,本來就是把攻打河西郡包含在內,進軍廣安郡的部隊簡單休整幾天後,直接揮軍西進。

同時在羅安郡西北部的第三師也是越過西北防線,朝着河西郡發動了進攻。

這一次林子然集中了三個騎兵旅,三個步兵師以及衆多的炮兵部隊同時發起進攻。

而考慮到對方的騎兵部隊衆多,機動力比較強,並沒有採取快速進攻的模式,反而是打陣地戰,打消耗戰。

攻擊對方的防線,給敵軍造成一定的殺傷,但是又不是直接打破敵人的防線,而是讓敵軍看到守住防線的希望,從而不斷的增援兵力。

僅僅是五天後,河西郡郡守胡市銘就是在無奈之中宣佈了投降。

戰鬥剛開始的時候,雖然東邊和那邊的防線雖然還沒有丟,但是河西軍人員傷亡卻是極大,這麼慘重的傷亡直接導致了河西前線部隊不願意繼續打下去。

就和以往諸多投誠林子然的藩鎮部隊不一樣,當他們看不到獲勝的希望,同時傷亡又比較大的時候,他們纔不管胡市銘的想法了,前線部隊直接自己就投誠了。

五天內,陸續有三萬河西軍,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騎兵部隊宣佈投誠。

實際上胡市銘在宣佈投降的時候,依舊還效忠於他的部隊,已經是剩下河西郡城內郡守府的區區一百多名衛隊。

而那個時候,其實城內還有三千多守備部隊,但是這三千多守備部隊已經是直接反正投誠了,並且爲了給林子然獻上投名狀,他們當場就反過來攻打郡守府,試圖抓捕胡市銘。

所以胡市銘實際上並不是向南海軍投降的,而是向背叛他的河西郡城守備部隊投降的!

這個時候的胡市銘,下場比杜志寬還要慘!

人家杜志寬好歹到最後,還是控制住了一部分部隊,最後被迫投誠也是直接向林子然投誠的,可不是向背叛自己的叛軍投降的,因此還算是混了一個比較體面的結局。

林子然給了他一個高等顧問的虛職,還允許他保留了一部分的私人財產,現在人家早已經是帶着家人到了羅海城,低調而愜意的過着富家翁的生活呢。

甚至這個時候的杜志寬,已經是謀劃着起復了。

不是說造反,再當藩鎮之類的,而是想要在如今的南海軍體系裡起復,繼續從軍估計沒指望了,但是當個文官,比如說繼續當個郡守什麼的,他自認爲自己還可以的。

而胡市銘呢,他向叛軍投降的時候,林子然的大軍還數十公里之外呢。

他是被背叛自己的下屬給俘虜,並逼着投降。

對於胡市銘,林子然並沒有太過特殊的感覺,嚴格上來說,他甚至都沒有和這個胡市銘有過比較密切的聯繫。

之前其他幾個敗在他手下的藩鎮,雖然大多也沒有見過,但是卻是通過書信溝通過,打過交道的,而胡市銘嘛,林子然之前都沒有和此人接觸過。

所以甚至連見都沒有見此人,只是吩咐人把他軟禁看押起來。

這個時候的胡市銘,對於南海軍,乃至對於河西郡而言都已經不重要了。

拿下河西郡城後,其他幾個縣城都不用去攻打,直接傳檄而下,但即便如此,林子然還是先後派遣部隊前往掌控這些地區,爲後續在河西郡建立行政機構奠定基礎。

這些當地的行政官員,有些是可以繼續用的,而有些是不能用的。

此外更重要的是繼續肅清當地的殘留武裝,甭管是河西軍裡的正規軍殘餘,還是那些民團,通通都是在清理整頓之列。

這種事情南海軍已經是幹過很多次了,做起來是輕車熟路。

前期先把一些規模比較大的民團,殘兵打掉,然後以各縣城爲中心,建立行政統治,同時建立武裝巡警彈壓地方。

隨後則是就地組建守備師以及工兵師。

之前在兩羅地區的時候,林子然已經是嚐到了組建守備師的甜頭,這種守備師可以裝備繳獲來的福元后裝步槍,滑膛野戰炮,既可以消耗這些繳獲來,正規軍又用不上的武器,又可以節約武器經費,薪資上也是比較低。

說白了就是省錢!

後來又嘗試組建了一個工兵師。

這個工兵師掛着工兵的名頭,但實際上就是一支軍事化管理的施工部隊,用以修復各地的基礎設施,水利設施,甚至修鐵路呢。

搞這個工程師的主要目的,不是爲了別的,純粹是爲了安置大量的降兵。

很多降兵都是想要繼續從軍的,而現在南海軍的正規軍挑選人員已經是非常嚴格了,哪怕是守備師的挑選兵員也是比較嚴格。

倒是很多降兵都無法入選繼續從軍。但是而直接放他們走的話,其中很多人都是找不到工作,也無法回家務農的,這些人回到地方後非常容易造成地方上的騷亂。

對這些沒有又不能繼續從軍,但是又沒地方去的降兵們,南海軍的處理一直都是非常謹慎的,早期是整編爲各地的巡警以及招募進入各地工廠,現在嘛,更是乾脆組建了工兵師。

把他們變成了一支穿着軍裝,拿着鋤頭鐵鏟的建築施工隊!

第八百六十三章 工業時代的擴張第八百八十八章 坦克第五百五十章 北伐!第七百一十八章 軍事研發合作第七百八十九章 統一火控的威力第八百三十章 魚雷的新時代第六百七十三章 奧爾戰爭爆發第二百一十章 低調發育不要浪第四百二十二章 徐騰跑路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七百二十九章 速射炮時代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爭主角:火炮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六百四十一章 三百毫米巨炮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戰爭第六百三十六章 整編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一百四十六章 仗要打日子要過生意得做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第五百六十四章 敵騎現第七百七十六章 克魯爾海軍之殤(再賀“壺中日月袖裡乾坤”白銀萌)第八百八十一章 克魯爾陷入被動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如直接抄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二百七十五章 限稅令第六百四十九章 善財童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悠着點打第五百九十二章 近海進攻戰艦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第二百三十二章 這羣吸血鬼欺人太甚第三百三十九章 臨江戰略會議第五百九十九章 溫左新團長第六百八十章 皇位繼承人(還加更)第六百九十六章 工業的代價第三百六十九章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七百八十九章 統一火控的威力第二百三十五章 陰謀的氣息第四百六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禹號泄密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多槍多才是王道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天到晚就知道跑第六百九十章 門戶開放自由貿易第七百四十六章 博瓦困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程宏斌也是個好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段洪曉赴任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高的戰爭成本第五百一十一章 慶德城總攻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號而已別當真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百萬不夠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多槍多才是王道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金屬飛機第七百九十九章 沒有底氣的迦菲亞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們被可恥的出賣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對奧利薩帝國更重要的無盡海峽第三百零三章 崩潰第五百五十二章 氣球較射第六百二十八章 兩州局勢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家日子都挺艱難的第六百八十一章 最高統帥部(繼續加更)求訂閱求打賞第六百五十四章 出口暴漲第三百八十五章 震撼的迎接儀式第七十六章 快,都跑起來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博瓦海戰(三)第七百九十一章 龐大的內部需求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討厭有錢人裝窮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時代到來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徐騰跑路第七百三十三章 混亂的藍星局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政基礎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彈藥第二百一十一章 林子然的臉皮果然夠厚第四百七十九章 段洪曉赴任第六百五十六章 偉大的歷史使命第八百四十三章 京州建跨江大橋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州共同防禦條約第八百五十一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七百六十四章 恆迦條約第六百一十二章 投誠談判第八百三十六章 武器貿易競爭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八百五十二章 克魯爾人的恐慌第一百五十七章 掌控五鎮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七百六十五章 統一全重炮時代來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甭管他們要幹嘛打了再說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九十二章 新鎮守上任第一百一十四章 早上出門晚上還在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鐵路計劃第九百四十五章 超級戰艦的覆滅第六百七十章 小弟都保不住還怎麼在藍星混啊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國大造艦第三百五十九章 簡良志的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