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如直接抄

bookmark

前線部隊失去了指揮,徐騰自然不會認爲這是士兵們的責任,士兵們只是聽令行事而已。

但是,同時他也不認爲這是前線基層軍官們的責任,他麾下的這些軍官都是從軍多年的職業軍官,該有的軍事素質都會有,就算出問題,也只是少數人會出現問題,而不是整條戰線上都會出現這種問題。

既然不是士兵的問題,也不是一線軍官的問題,那麼問題在那裡?

在於指揮體系!

前線的一線軍官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在戰鬥爆發之後有效指揮麾下的士兵!

徐騰猜測到了這一點,而在當天稍晚時候,一線軍官們反饋上來的情況也的確是如此。

一線的軍官們普遍反應,當下的散兵隊形下,一個步兵連的寬度普遍達到大幾十米甚至是上百米,在前期突進的時候還好,自己還能夠指揮麾下的士兵,但是當戰鬥爆發後,戰況激烈,爆炸聲不斷,連長們普遍無法指揮部隊。

哪怕是有着副官輔助指揮,但是效果依舊是非常不好,打起來的時候,根本無法有效指揮自己的部隊,甚至有時候連自己的士兵在那都不知道……

步兵連的指揮問題還算是好的,更嚴重的是團這一層次!

他極爲信任的一個老資歷團長親自向他反饋,這是他從軍將近二十年來,指揮的最爲辛苦,也是最憋屈的一場戰鬥。

而且這種憋屈並不是在前線戰鬥爆發後纔開始,實際上在數公里外開始進軍的時候就已經是出現了,他一個團長要親自指揮十個步兵連。

而這十個步兵連分散在幾百米範圍裡,不僅僅左右有,前後也有,很多時候,他甚至都搞不清楚自己的某個步兵連在那裡。

行軍都如此了,等到部隊好不容易上去和敵軍步兵爆發戰鬥後,場面完全失控了。

他坦言,戰鬥剛爆發呢,從了在他身邊的三個連他還知道在那外,其他的七個連在那裡他都不知道。

徐騰通過的親眼所見再加上一線軍官的反饋,徐騰迅速抓住了這一次進攻失利的根本原因,不是敵軍的火炮太厲害,而是己方指揮體系出現了重大問題!

要怎麼解決?

如果是放在平日裡,徐騰可能會讓自己的將領們仔細琢磨,重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層指揮體系。

但是現在?

徐騰沒有這個時間來慢慢磨蹭,所以他直接問向了自己的副官:“把南海軍的編制表給我拿過來”

如其瞎琢磨不如直接抄!

他的副官當即回答:“是的!”

編制這東西,基本上很難瞞住有心人,河臺郡這邊搞到相關的情況也不稀奇。

很快,徐騰手中就出現了南海軍的編制表,師旅這些大編制他都沒有關注,他關注的是基層的編制,尤其是對方的步兵團以下的編制。

南海軍的編制,和自己的河臺軍以及任何一家藩鎮部隊的編制都不一樣。

比如徐騰自己的河臺軍,都是一個步兵師下設三個旅,每個旅下設三個團,團下設十個連,每個連大約一百人,連下十個組,每組十人,各有組長。

這個步兵連由一個連長指揮,連長之下還有一個副官,這個副官也是軍官。

也就是說,一整個連只有兩個軍官,當然了,還有軍士協助他們指揮部隊作戰。

在線列時代,都是連長在前,副官在後,中間是兩列或者三列的士兵,線列寬度只有二十多米,厚度只有幾米而已。

在那個時代裡,一個連長完全可以有效指揮自己麾下的上百名士兵,哪怕戰鬥非常激烈。

但是在現在,換用了散兵隊形之後,隊形一下子散開到了大幾十米甚至上百米,並且縱深也是從幾米變成了十幾米甚至幾十米。

直接導致了連長無法和以往一樣,直接指揮所有的士兵。

這個問題,徐騰意識到了,所以他立即進行了改變。

怎麼改?

自然是參考南海軍了。

當然了,目前全盤照抄是不可能的,南海軍不管是編制還是戰術,對於其他軍隊而言從他頭到尾都是陌生的,比如說步兵連的人數,南海軍的一個步兵連普遍有一百四十人以上,而河臺軍的一個步兵連只有一百人左右。

如果全部都學,那得進行大整軍了,沒有幾個月時間估計連編制都理不清楚。

所以徐騰採取的是應急措施。

他看到了南海軍那邊,是連長之下有三個排長,排長之下還有三個班長之後。

他結合了己方部隊的情況,直接下令麾下第二師,這個也是他的嫡系精銳師進行緊急整頓:

各連的兵力直接分成三排,連長親自指揮第一排,下設四個組,第二排的指揮官爲副官,同時接受連長的指揮,第三排由資深軍士指揮,同時接受連長的遙控指揮。

後兩排各自有三個組,每個組依舊是十人。

這種改動是極小的,只是簡單的增加了排這個編制而已,甚至都沒有把十個組變成九個組,也沒有說讓各組的兵力從十人增加到十四人、

步兵連的改動都極小了,問題更大的步兵團的編制問題,徐騰就更沒敢大規模改動了。

一個團下轄十個連依舊不變,但是這十個連分成三個營,團長親自指揮其中的四個連第一營,團副官負責指揮第二營,還有第三個營的話,則是直接挑選一個最資深的連長升職指揮。

連和團的改動都極小,而且也不是他徐騰不想改的更正規一些,而是現實不允許,他沒有時間來對部隊動大手術。

因此,他只能是以最小規模的改動來實現自己的目標:構建團以下的多級指揮體系,直接增設營、排這兩級編制。

其實也就是把現有團長以及連長的指揮權下放。

而不再是和以往那樣,所有的士兵都是由連長親自指揮,所有連都由團長指揮。

至於有沒有用,徐騰心裡沒底,還是要試過再說。

但是他卻是知道,如果不改的話,估計自己的步兵上去一次還要被打敗一次。

徐騰暫停了進攻,忙着對自己麾下最精銳的第二師進行緊急的應急性整頓,也沒有讓其他部隊強行發起進攻。

敵軍都不進攻過來,兵力少的防守方第七師自然也不會搞什麼反攻,而是繼續固守防線,以等待援軍。

如此這南雲城前線的槍炮聲也是暫停了下來。

然而,前線戰事是停下來了,但是時間卻是沒有停下來,林子然的步伐也沒有停下來!

按照船隊的前進速度,明天下午時分,南海軍第一批增援部隊就會抵達南雲城。

至於林子然率領的主力部隊,連帶大量的火炮,有望在後天上午時分乘船抵達!

第四十二章 黃金饅頭第九百一十章 安多利亞海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坤就這麼完蛋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年輕的排長第二百零四章 林子然靠譜嗎第六百四十一章 三百毫米巨炮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林子然腦子壞掉了?第三百零八章 大人言重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名字有點耳熟第三百零六章 留給林子然的時間不多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江要塞第九百零二章 發戰爭財的大恆農場主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戰爭第九百四十三章 潛艇第一百零六章 控制不住的油井第一百三十章 原則偶爾也是可以拋棄的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四百八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五十六章 西進北上東進爭論第六百四十章 讓那個人頭皮發麻的千萬大軍第七百五十八章 還有獲勝的希望第三百八十五章 震撼的迎接儀式第八百一十二章 造船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爲何物第六百九十五章 無恥的大恆人第二百零四章 林子然靠譜嗎第四百七十六章 輪船遭襲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恆的後花園第五百二十二章 統一號第七百六十五章 統一全重炮時代來了第四百零六章 揮軍河西郡第二百零九章 除了你其他人我都不放心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四百三十章 崩潰的財政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三百零三章 崩潰第四百八十一章 海軍問題多多第十一章 姓汪的有古怪第六百二十八章 兩州局勢第七百五十三章 追不上逃不掉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戰鬥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多槍多才是王道第七百八十三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博瓦海戰(三)第九百零六章 挑戰全球海軍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洋鎮衛隊第七十一章 舉世無雙第二百五十五章 周立升職第二百四十九章 擴編第三步兵團第二百四十八章 反面教材:羅海郡守邵秉第四百四十八章 公爵嫡女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第六百七十四章 奧爾海軍在行動第三百八十章 強行渡江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個縣守綽綽有餘第六百七十八章 克魯爾海軍的結論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恆人又發瘋了第三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錢撈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七百九十三章 丹拿內戰進行中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多槍多才是王道無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當家真的瘋了第十七章 青山鎮可是個好地方第九百四十一章 京二六式戰鬥機第八百零二章 克魯爾人的激烈反應第七百七十章 尷尬的鏡河號戰列艦第二百三十四章 利益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仗太貴了第四十九章 突如起來的命令第三百六十三章 其他人不行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三十三章 大人我都聽你的第四十一章 那感覺,爽!第四百六十五章 戰爭依舊在繼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硝煙中的廣安城郊外第八百四十六章 貨車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力多也是煩惱第四百八十一章 海軍問題多多第五百六十七章 奔襲曲平海軍基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吳冠林一定要讓他們後悔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眼神不對勁啊(第六更)第六百七十五章 魚雷艇衝鋒(賀白銀“壺中日月袖裡乾坤”)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白天的做啥夢呢第四百一十五章 屢試不爽的迂迴進攻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要抄稅也要徵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七百七十章 尷尬的鏡河號戰列艦第八百二十章 共同的敵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貨比貨得扔第三百七十六章 讓人絕望的戰爭第三百一十六章 年輕的排長第一百零八章 南州銀行安保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