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局已定

bookmark

楊鈞的決定是堅決的,採取的措施也是果斷的,行動也是迅速的。

決定撤退之後,他立馬就開始安排部隊準備撤退了,畢竟想要撤退也不能直接走,好歹得有個先後,然後還得有一些迷惑性的作戰計劃,比如說楊鈞決定撤退的,但是卻下令部分部隊發動反攻。

要不然啥都不管不顧,這前腳剛走,後頭炮彈和子彈就飛過來了。

按照他的計劃,在這兩個小時後安排部隊進行機動部署,同時進行節節抵抗甚至發動反攻,兩個小時後天色稍黑,就會進入全面撤退。

晚上撤退雖然情況會比較混亂,有可能導致很多部隊撤不出來,但是總比等到明天全軍覆沒強不是。

但是,他依舊高估了麾下部隊的防守能力,更是低估了南海軍的迂迴進攻能力!

傍晚時分,當察覺到敵軍的防線不妥,有可能連夜撤退的時候,林子然就果斷下令發起全面反攻,第一軍投入全面進攻,預備隊第九師也是投入戰鬥。

同時第二軍的迂迴速度也是開始加快,哪怕是天黑之後,部隊依舊繼續挺進。

當林子然下令部隊發動全面進攻的時候,南海軍的進攻能力也是得到了爆發。

之前第一軍下屬的兩個師說是進攻呢,但更多的還是以火炮轟擊,步兵小規模的滲透進攻,可沒有說直接發動全面進攻。

但是現在呢,第一軍卻是直接發動了全面進攻,大量步兵部隊在火炮的掩護下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

甚至就連預備隊第九師也是逐步投入作戰。

當面對南海軍強勢的進攻,曲陽州軍的正面防守部隊就是遭到了之前西側防線守軍一樣的情況。

啥情況?

守不住啊!

短短一個小時,天色將黑之際,曲陽州軍的正面防線就已經是出現了大段的漏洞,第一軍陸續撕開了足足兩個巨大的缺口,作爲預備隊的第九師部隊正在快速挺進,緊接着上演着南海軍最擅長的:突破,迂迴,包抄!

依靠強大的火力,南海軍的正面進攻能力是毋容置疑的,之前第一軍之所以打的慢吞吞的,純粹是拖着時間,讓第二軍進行迂迴而已。

現在看見敵人要跑,自然是不會拖拖拉拉,立馬就爆發出來了強大的戰鬥力。

而真要說起戰鬥力來,第一軍下屬的第一師,其戰鬥力在全軍內都是屬於當之無愧的第一。

第一師,下屬第一步兵旅,第二步兵旅以及第一炮兵團,第一輜重團,第一騎兵團等,看這番號就知道全都是屬於南海軍最早期成軍的部隊。

不同於其他部隊組建時間少則幾個月,多也不過年餘,這第一師各部的組建時間,基本都可以追溯到永昌四十八年,而大規模成軍時間是在四十九年,後續經過一連串的戰事直到現在的五十二年。

除了組建時間久外,還有很重要的其他幾個因素,一個是戰術。

第一師的兩個步兵旅,乃是南海軍內最早接觸新型輕步兵戰術的部隊,南海軍擅長重點突破,迂迴包抄的名頭,可就是第一是給打出來的。

其二則是軍官以及骨幹士官的素質,前面很多期裡羅安軍官學校的畢業生們,名列前茅的畢業生基本都被分配到這個鐵桿嫡系部隊裡服役,這基本上奠定了第一師下屬軍官的基本戰術素養。

而在林子然要求軍校開始思想課程後,培養出來的一批滿腦子都是南海州統一,大恆統一的年輕熱血軍官們,也都是擇優選入第一師服役,這又導致了打仗的時候,第一師往往也是最不要命的。

至於裝備,那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上南海軍有啥先進裝備,都會優先裝備第一師。

福元軍械廠全新生產的羅安三型步槍第一個換裝的,就是第一師。

南州機器局生產出來的性能更優秀的七十五毫米野戰炮,也是第一個換裝第一師,第一師下屬的第一炮兵團,可是南海軍內第一個滿裝的後裝線膛炮炮兵團。

後來的各種新研發的七十五毫米榴彈炮;六十毫米、八十毫米的速射臼炮,也都是優先裝備第一師。

話說那時候第一師的炮兵團裡,還裝備有一百五十毫米的榴彈炮呢,不過後來部隊改制,取消了在師屬炮兵團裡配屬一百五十毫米的榴彈炮,這才撤裝的。

作戰經驗、軍官素養、精神面貌以及裝備水平,第一師都是南海軍內各部隊之冠。

而第一師從來也沒有讓林子然失望過,甭管是北上還是南下又或者是東進,第一師一直都是林子然最爲依仗的核心主力部隊,每一次戰役那都是負責主攻。

這一次,第一師同樣也沒有讓林子然失望。

全面反攻發起後,第一師在半個小時內就撕破了敵軍的第一個防線節點,緊接着用了半個小時把這個突破點擴大並快速挺進縱深。

當第一師以及作爲預備隊的的第九師通過這個突破口快速向敵軍縱深挺進,進而呈現迂迴包抄態勢後,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敵軍正面防線的徹底完蛋了。

這個時候,天都還沒黑呢!

楊鈞都還在進行撤退的準備工作,還沒拉得及進行全面撤退呢,就是已經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部隊徹底崩潰。

不是因爲西側被突破後的崩潰,而是正面防線被強行突破後的全面崩潰!

西側防線被敵軍繞行突破,他還能接受,畢竟西側防線算是整個防線的弱點,一開始部署的兵力也不算很多。

但是正面防線也和紙糊的一樣被南海軍輕鬆突破,他就無法接受了。

但是無法接受也必須得接受。

防線已經提前奔潰,根本就等不到天黑再進行全面撤退了,所以楊鈞在無奈之下,也只能提前下令部隊撤退。

這一撤退,基本上宣告着整條戰線,不不僅僅是西側防線或正面防線,而是所有防線的全面崩潰。

這都跑路了,能不崩潰嗎。

看着漫山遍野的敵軍,林子然沒有繼續在山頭上用望遠鏡觀察指揮作戰了。

這一場戰役打到現在,大局已定,接下來就是屬於收尾階段,不外乎就是能收穫多少戰果而已。

現在,林子然已經是打算把目光投向其他三個方向了,尤其是西部戰線,第六師已經不止一次的回報敵軍來勢洶洶!

第二百二十三章 危機感第六百九十六章 工業的代價第一百一十章 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第八百四十三章 京州建跨江大橋第七百四十九章 輕型裝甲巡洋艦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八百七十一章 全球經貿合作第八百四十二章 跨江大橋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三十九章 二號井出油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楊鈞第一百七十七章 這人夠狠(第七更)第二百六十四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發錢第二百一十五章 快要抵擋不住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來勢洶洶第八百零六章 油價一致第七百四十一章 線列對決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二百八十二章 後裝化學推進管狀武器第三百八十三章 無法理解的邵秉前面兩章說明第二百七十三章 萬一炮彈落在我們頭上怎麼辦?第八百六十三章 工業時代的擴張第五百零五章 有準備的曲陽州軍第八百九十四章 飛機時代第六百二十三章 準備好了再開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國的秘密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江要塞第九十八章 讓他們滾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國大造艦第二百零二章 重見天日的曹鎮守第三百七十四章 打仗花錢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發錢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臨定江要塞第八百七十三章 掉隊第四百七十一章 絕望和無法理解的戰爭第四百七十一章 絕望和無法理解的戰爭第二百九十二章 藩鎮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第七百五十七章 克奧恐慌第六百七十二章 貴國是要向帝國宣戰嗎第十八章 好處沒有壞處一籮筐第十九章 卿家子弟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九百四十三章 潛艇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局失衡第三百五十三章 甭管他們要幹嘛打了再說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家日子都挺艱難的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戰起!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民結合經濟體系第九百三十章 戰爭和利益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萬是打,五萬也是打!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二百一十三章 孔德一的抉擇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三機動艦隊第七百四十九章 輕型裝甲巡洋艦第六百六十三章 速射炮和硬化裝甲時代第四百六十七章 北上,進攻!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都是錢啊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八百零四章 大恆可以不要但是你們也不能要第八百七十六章 戰爭財第三百一十八章 爲大恆統一而戰第五十章 憑什麼讓我們上前線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二百一十七章 此子太不要臉第四百四十章 北線反擊開始第三百二十五章 殘酷的現實第五百八十九章 豐陽第三十九章 二號井出油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鎮北城戰役第八百零六章 油價一致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服,給老子憋着第六百章 新式進攻戰術第六百九十九章 設計的出來造不出來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方觀望第二百四十七章 藩鎮不殺藩鎮第六百九十九章 設計的出來造不出來第九百三十六章 烏龜坦克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八十三章 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是想買就買想賣就賣第四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對勁的敵艦隊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七百九十一章 龐大的內部需求第六百三十章 徹底統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封堵港口第一百二十六章 擔憂的簡良志第四百六十四章 火箭式晉升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鐵路計劃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一百零一章 又瘋了一個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