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高的戰爭成本

bookmark

授予了四名重要將領爲上卿後,對高層的調整也是告一段落了。

後續幾天主要安排的還是防務!

根據目前的態勢,大恆統一軍需要面臨北方七州這一羣主要的敵人,此外還有西邊的中洛州、南邊的寧禹州,這兩個南方州里中洛州長期陷入藩鎮混亂,大小藩鎮十幾個,和之前的南海州差不多,打起來的話,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跨越一片荒漠,並保障後勤供應,那破地方可沒有鐵路。

而寧禹州的話,之前被大恆統一軍、前南海軍幹掉了十萬主力部隊,到現在還沒有緩過氣來呢,如果不是要在北邊打的話,大恆統一軍早就發兵進攻寧禹州了,以寧禹州目前的實力,根本無法抵抗。

而現在的話,則是時機成熟了。

和北方各州再來一場超大規模的全線戰役,大恆統一軍撐不住,但是抽調部分兵力打一打寧禹州或者中洛州的話,則是問題不大。

因此原則上,在北方各線整體保持戰略防守的態勢,就和之前的東定州東北線,紫勝州北部防線一樣,現在的曲陽州北部也是需要採取戰略防守的態勢,除非敵軍主動進攻,否則的話儘可能避免主動大規模進攻。

得一兩個月後,還需要先把寧禹州和中洛州這兩個南方不穩定因素給除掉,最後纔是彙集所有力量,和北方各州進行大決戰的時候。

因此戰事的節奏需要把握住。

爲此,林子然對各軍的部署也是做出了一定的調整。

首先是北線的三大主力軍,其中的第二軍繼續駐防曲陽州、第五軍駐防紫勝州、第三軍繼續駐防東定州,三個北線州,全部都有一個主力步兵軍駐防。

當然了,光靠這三個軍也不夠,所以這三個主力軍背後,還有第六軍駐防曲陽州、第七軍駐防東定州、第八軍駐防紫勝州,第二騎兵軍會東返,駐防崇克城,不過這三個步兵軍以及第二騎兵軍並不都是駐防在第一線,而是在後方各交通戰略要點上,可以隨時通過鐵路進行機動,不僅僅可以支援本州,還可以快速支援臨近州。

畢竟這些部隊除了第二騎兵軍外,其他的都是新編部隊,還需要繼續進行訓練整編,所以駐防後方戰略要點,一邊充當戰略預備隊,一邊彈壓地方,一邊整編訓練。

整體上,一共有六個步兵軍以及一個騎兵軍被部署在北方各防線上!

另外還有第九軍、第三騎兵軍駐這兩個新編部隊,還需要更特殊一些,這個軍同樣是新編部隊,需要更多的編練時間,至少幾個月內估計是無法投入戰場的,所以該部隊的部署還要更靠後,主要是部署在羅河沿線的羅河峽谷,重廣要塞等地區,一方面是控衛羅河航道,另外一方面也能夠利用羅河進行快速機動,充當最後的戰略預備隊。

第一軍和第一騎兵軍將會作爲後續進攻中洛州的主力部隊。

後方部署在南海州的第四軍將會成爲進攻寧禹州的主力部隊。

一共九個軍、三個騎兵軍以及三個獨立炮兵旅、四個獨立炮兵團,此外還有一個擴編的警備師以及若干負責部分特殊地區的獨立團,構成目前大恆統一軍的全部野戰部隊,總兵力大約五十五萬人。

這個兵力咋一看不少,但實際上對於目前的大恆統一軍而言其實依舊不足,每一支部隊都是被安排的任務慢慢。

以往只控制南海州的時候,當時的南海軍兵力二十幾萬,其兵力算得上非常龐大,應付多線作戰都非常輕鬆。

但是隨着陸續攻佔東定州,紫勝州,曲陽州後,地盤擴大,控制區擴大,面臨的敵人更多,戰線更多的時候,雖然大恆統一軍之前也是在不斷的擴軍,但是依舊無法滿足多線作戰的需求。

但是兵力不足也沒有辦法,現在的部隊和以往的部隊不一樣了,以往使用滑膛槍炮的時候,部隊的消耗可沒有這麼大,雖然也是人吃馬嚼居多,而彈藥的消耗雖然也不小,但是這和現在的作戰方式比起來,那可是差距大了。

其中的人吃馬嚼變化不大,但是彈藥消耗,武器裝備的價格卻是成倍的增長!

滑膛槍時代,一個士兵隨身攜帶五十發子彈,這一場戰爭打完了,估計這些子彈都不一定能用得完,平均線下來,一場會戰士兵們平均用掉的子彈實際上也就幾十發而已。

但是現在卻是,使用後裝線膛步槍後,隨便一場大規模戰役下來,士兵們平均就會打出去幾十發甚至上百發子彈。

滑膛槍時代,你可能用兩百發子彈就能幹掉一個人了,因爲那個時候大家都面對面,排着隊打仗……

但是現在步槍更厲害了,但是幹掉一個敵人所需要的子彈卻是更多了,因爲沒人會傻乎乎跟你玩線列作戰了,都是躲在戰壕裡,利用地形趴著作戰,步槍更先進了,射速更快了,但實際命中率卻是更低了。

很多戰役的時候,大恆統一軍的士兵們平均上千發子彈才能幹掉一個敵軍,這是一個讓大恆統一軍的後勤軍官們非常憂桑的一個數據……

也好在,大恆統一軍現在也不怎麼依靠步槍火力來殺傷敵軍,更多的時候,步槍火力只是輔助火力而已,戰場上的主角是火炮。

大恆統一軍在作戰裡,對敵軍造成主要傷亡的武器並不是步槍,而是火炮,各式各樣,威力龐大的線膛火炮以及速射臼炮,乃至手榴彈,這纔是大恆統一軍殺傷敵軍的主要武器。

但是吧,火炮耗費的炮彈更多,更貴!

隨着技術的進步,導致的結果武器越來越先進,戰術也是隨之持續不斷的發生變化,最後導致了什麼?

導致了戰爭的成本越來越高昂!

是什麼拖垮大恆統一軍財政體系的?

不是這幾十萬人,也不是數量龐大的馬匹,這幾十萬人和幾十萬匹馬耗費的雖然龐大,但是這些耗費都是糧食,而大恆不缺糧食。

拖垮大恆統一軍財政的,是龐大的,比以往滑膛槍時代遠遠超過的彈藥消耗以及高昂的武器成本。

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百米防線第一百零九章 林子然的微笑第七百五十三章 追不上逃不掉第七百零六章 全球海軍競賽第七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奧利薩人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第六十三章 大不了和他們幹一架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子在南廣城等着他(第九章)第八百八十九章 戰術大師第十八章 好處沒有壞處一籮筐第九百零七章 安多利亞島衝突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仗太貴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搶功的騎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恆奧默契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木鎮還是那個新木鎮第二百一十八章 跑都跑不動打個屁第八十五章 速成班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對勁的敵艦隊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二百五十五章 周立升職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第八十章 該慫還是得慫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當家真的瘋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工業強國的強悍底蘊第一百五十一章 忐忑不安的三洋鎮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八百九十三章 飛艇第四十六章 入冬失敗第九百零六章 挑戰全球海軍第九百三十二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定鈞能夠贏嗎第五百七十章 鋼鐵海戰續第一百零六章 控制不住的油井第六百六十八章 克魯爾王國必須要有石油第九百章 八千噸黃金第八百九十章 坦克上戰場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鬆密信第六百九十五章 無恥的大恆人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機轟炸第八百七十三章 掉隊第五百九十三章 完善型穹甲戰艦第四十八章 你以爲我們是玩過家家?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三百三十一章 簡良志的迷茫第五百八十七章 定都第一百六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馮浩忠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三百五十章 進攻,進攻第六百零三章 甲六號高地第七百一十一章 第二次伊安海戰第八百零七章 一起搞事啊第六百五十六章 偉大的歷史使命第七百六十六章 寧禹級戰列艦第五百五十二章 氣球較射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一輪的軍備競賽第六百四十二章 豪爽的奧爾王國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三百五十九章 簡良志的理智第八百二十章 共同的敵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結婚挺難的第三百五十七章 只會迂迴進攻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百米防線第六百二十章 黃金馬車第六百六十八章 克魯爾王國必須要有石油第一百零二章 這個吳冠林心很大啊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個縣守綽綽有餘第四百二十章 完蛋了第二百零二章 重見天日的曹鎮守第三百六十三章 其他人不行第三百五十三章 甭管他們要幹嘛打了再說第二百零八章 人心變化第八百八十一章 克魯爾陷入被動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八百一十章 劃時代的寧禹號戰列艦服役第八百零六章 油價一致第八百五十四章 出口第十五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舊王朝的覆滅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坤就這麼完蛋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全新的海軍戰術體系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軍團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恆帝國的不干涉第六百三十六章 整編第三百八十九章 擴軍大動作第五百九十章 繞不過去的鎮北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七百五十四章 京州級的恐怖第二百七十章 重炮橫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恆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第六百一十九章 糧食貿易專營第七百四十七章 渡海登陸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仗誰愛打誰打去第九百四十章 貝爾島空戰第六百五十章 推銷軍艦第二百五十三章 苦逼的趙鬆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九百三十三章 克魯爾王國的潛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