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聖駕北上

乾聖元年八月二十六日,京師南城區中央火車站,一輛火車噴着淡淡的白色霧氣緩緩駛入站臺,等火車挺穩之後,工作人員把火車車門打開後,一批一批的旅客從火車走下,不過和尋常拖家帶口,大包小包的旅客不太一樣,這些旅客大多都是穿着體面的男子,多數手裡還提着文件袋,帶着一個小旅行箱。

這樣的人出現幾個幾十個很正常,但是當一整列火車,十多節車廂裡走出來的人都是這樣的人,那麼就顯得有些不正常了。

而且這些人也沒有和尋常旅客們下車之後自行出站,而是根據一個節車廂一節車廂的人下車後,排隊等候,然後一批一批的出去。

等出了火車站,抵達火車站前的大廣場後,又是一批一批的上了早就等候在一旁的四馬拖拉的大型四輪載客馬車。

稍微靠近這些人,偶爾還能聽見他們說話,而說的話也是官位十足,不是這個長,就是那個長,不是這處就是那個科。

同樣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京師南城區中央火車站裡,同樣也是發生在京城區南城區第一碼頭上,一艘足足有兩千多噸的蒸汽遠洋客輪在蒸汽拖船的輔助下,緩緩靠岸,等停泊好後,大批穿着體面的男性旅客集中下船,然後一批又一批的乘坐大型客運馬車離開碼頭。

這些讓普通旅客們感到疑惑的人羣,正是從羅海城或從安蘇城出發,並陸續抵達京城的林氏王朝的大小官員們。

自從決定新王朝的首都確定在京師後,新王朝就開始着手相關的工作了,畢竟定都京師,可不僅僅是林子然自己跑過去就可以的,一大批的中央各機構也需要搬遷過去。

根據統計,新王朝將會從羅海城,安蘇城以及其他地方,抽調將近超過三千名工作人員陸續進駐京城區辦公,而這還是首批工作人員,後續還會有更多人。

畢竟新王朝定都京師之後,僅僅是各類京畿直屬機構就至少有幾十個,其工作人員的數量是非常龐大的數字。

因爲人數衆多,短時間內大量涌入的話會非常麻煩,所以第一批進駐的工作人員只有三千人左右,他們先過去搭起各機構部門的架子,然後做相關的準備,再迎接更多的工作人員進駐。

爲了安排這些多的官員,前期抵達京畿的趙老七也是忙的頭忙腳亂。

他來京師,雖然肅清當地的反抗分子是其重要任務之一,不過這只是他的其中一部分任務而已,還有其他不少的任務呢,比如修繕清理內城區的各類建築,不管是皇宮還是內城區的其他衆多機構建築,都需要清理、修繕出來,這樣後續正式遷移過來後,林子然纔有地方住,各機構也纔有辦公的地方啊。

這好不容易把內城區清理並簡單修繕完畢後,這才銀過來了第一批入住官員。

後續他們還將會繼續清理整頓京城區,爲後續更多人的進入,尤其是皇帝林子然的進駐做準備。

而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因爲京城區的整頓情況良好,林子然已經初步決定,九月一號正式從安蘇城啓程,乘坐火車前往京城。

這些提前多天抵達的官員們,需要在這之前處理好各項事務,總不能等林子然帶着好幾千官員以及數萬近衛軍團的將士們正式抵達京師,一切都是顯得亂哄哄的,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不是。

林子然正是入住京師,那將會是一項繁雜的工作。

他將會帶着隨行的將近兩千名官員以及超過兩萬五千名全副武裝的近衛軍將士一起前往。

爲了運輸這麼多人,僅僅是相關的火車皮就是一個龐大無比的數字。

時間一天天過去,越來越多的官員開始抵達京師,順帶着還有不少的官員的家眷也是陸續抵達,這讓原本已經冷清不少的京城區又是變的熱鬧起來。

同時之前飽受戰爭破壞的京城區,尤其是南城區外城區,雖然很多建築還保留着戰爭的痕跡,不過街道基本清理完畢。

就連外城區和內城區相連的空白地帶也是得到了修繕,大量的彈坑被掩埋,被破壞的草地被重新種植。

這片環繞內城區的空白地帶,之前可是內城區的軍事防禦區,幾百年前的京師,其實也就只有內城區這一小片地方而已,當時京師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一座巨大的棱堡城堡,有城牆,有成爲的壕溝等。

只不過後續城市快速發展,外圍陸續發展建設了南城區、東城區和西城區。

不過中間的環繞內城區的空白防禦地帶卻是被保留了下來。

這片空白地帶在之前的京師戰役裡也是遭到了比較嚴重的破壞,因爲這裡乃是內城區守軍的主要防禦陣地,在後頭就是城牆了,曾經遭到了密集的炮擊,到處都是彈坑。

這一次清理內城區,自然也是會把這一片地方清理出來,填平壕溝,恢復植被,重新把壕溝整理好,同時還在空白地帶的外圍,清理出來了一條寬數十米的環繞整個內城區的道路出來。

內城區外圍空地防禦地帶的休整,只是偌大的京師修繕的其中一部分工程而已,除了這個外,還有內城區的皇宮以及各類機構建築的修繕,京師外城區的廢墟清理,建築修繕。

過去的一個多月來,整個京師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工地,不僅僅當地居民被動員起來進行修繕,林氏王朝還派遣了足足五個工兵師,一共五萬多人進行善後工程。

在無數人的努力下,一個多月後的京師,雖然依舊還帶着戰爭破壞的痕跡,但是整體已經恢復了起來。

這個時候,也意味着林子然將會帶着大批軍政人員抵達京師了。

乾聖元年九月一號,林子然正式帶着兩千多名文武官員以及超過兩萬五千名近衛軍將士從安蘇城啓程,分多批乘坐火車前往京師。

林子然北上的速度並不算快,甚至說得上緩慢,這專列本來行駛速度就滿,而且在抵達密河的時候,又沒有鐵路橋相連,京州北伐戰役開始後,纔開始由工兵部隊修建的密河鐵路橋還在施工當中,兩岸鐵路無法相連。

就算相連了,東定州的鐵路和京州鐵路的標準也不一樣,同樣需要進行中轉。

這換成蒸汽渡輪渡河,然後又在北岸乘坐提前準備好的京州鐵路網的火車,這才得以繼續北航。

僅僅是在這裡折騰,就耽誤了一天多的時間。

這一次的換乘,也更加堅定了林子然統一各州鐵路標準,把各州鐵路網連接起來的決心。

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怕了第五百零七章 打雞血不如加餐第四章 幹一票大的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規模換裝第五百六十二章 奔襲京師第一百三十八章 堂堂鐵血男兒,該認慫就得慫第二百五十章 簡明崗的抉擇第三十四章 遠遠的打槍,靠近的不要。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們被可恥的出賣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二炮組第四百一十章 失去指揮的河臺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仗沒法打了第九百四十三章 潛艇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仗沒法打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善財童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讓人陌生的戰爭第四百一十九章 全軍覆沒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人萬歲第六百四十三章 迷茫的各國海軍第十七章 青山鎮可是個好地方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兵最後的輝煌第八百二十九章 奧利薩人的撤退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不中很正常第七百二十二章 悄然緊張的恆克關係第八百九十章 坦克上戰場第四百二十四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八百一十六章 藍星第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見誰打誰的後裝炮第二百六十六章 啓動戰爭機器第九百零五章 以島換物資第七百二十六章 工業強國的強悍底蘊第六百零八章 決戰時刻第四百五十六章 西進北上東進爭論第七百六十三章 莫爾茲上將之死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第七百三十章 紅火的戰艦生意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仗沒法打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州銀行的老朋友林子然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要文明第四百零九章 與時俱進的徐騰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破了平衡的簡家第二百零八章 人心變化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騎兵團第三百八十章 強行渡江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飛鵬你的事發了!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畏艦都出來了第三十九章 二號井出油了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四百五十章 被遺忘的蒙氏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世界都討厭大恆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克魯爾海軍之殤(再賀“壺中日月袖裡乾坤”白銀萌)第二百零三章 覺悟很高的曹原第九百四十七章 克魯爾的內部矛盾第二百七十五章 限稅令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機轟炸第三百一十四章 趴着打仗不體面第六十五章 簡單直接的手段第四百七十章 模仿不來的南海軍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第九百零一章 僵持的戰爭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飛鵬你的事發了!第三十章 那是你勸的方式不對第八百一十六章 藍星第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工業強國的強悍底蘊第五百二十一章 全新的海軍戰術體系第四百八十八章 遇上巷戰的南海軍第五百一十八章 南返羅海城第六百零六章 敵軍反撲第八百三十三章 土豪又買不起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逐一擊破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何突破戰壕第六百四十六章 戰列艦纔是王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第二百二十四章 和南州銀行的合作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州銀行的老朋友林子然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六百二十三章 準備好了再開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大恆自有國情在此!第一百一十九章 彈藥爆炸第三百三十七章 圍城截援第五章 都是假的第四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局失衡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力多也是煩惱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八百七十九章 一羣神經病第六百五十六章 偉大的歷史使命第六百九十六章 工業的代價第三百零七章 搶佔石巖鎮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仗太貴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坦克第三百一十章 料事如神的簡明崗第七百七十五章 讓大恆人尷尬的水雷第八百八十四章 強大自信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模式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