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豪爽的奧爾王國

bookmark

經過對京州機器局的視察,林子然對大恆帝國如今的工業技術能力,嗯,只侷限於國防相關的工業技術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

沒那麼好,還無法跟上世界強國的水準,但是也沒那麼差,再怎麼樣也能夠吊住第一梯隊的尾巴,在部分領域,尤其是後裝線膛槍炮方面,相對比其他國家還佔據了一定的先機。

當然了,這個時候的林子然並不知道,大海對面的克魯爾王國已經是根據大恆帝國這邊的後裝槍炮,依靠強大的工業實力仿製研發並進一步提升,弄出來了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來了。

不過他們的艦炮以及在建中的新一代戰艦都還處於保密期間,外界根本無法得知。

有這樣勉強湊合的技術,再加上大恆自身的強大底蘊以及工業規模,國防建設的事情是不用林子然多操心的,相對來說,民用工業方面需要操心的就多了。

以前沒怎麼感覺,但是對比過一些進口產品之後,林子然就發現大恆帝國內部的民用工業實在是垃圾。

比如當代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輕工業產品:棉布!

以前林子然覺得大恆生產的棉布還算可以,但是當他對比了從克魯爾王國進口的棉布後就有點絕望了。

和人家克魯爾王國的棉布比起來,自家生產的棉布就跟手工紡織的土布一樣。

人家的柔軟舒服,自家的粗又硬。

最關鍵的是,人家克魯爾王國的進口棉布,拋開超高額的關稅的話,到岸價只有自家棉布的三分之一左右!

這價格差距簡直是讓人無法直視。

也管不得之前的大恆各藩鎮們都要玩貿易保護政策了,這不搞貿易保護的話,大恆自身的民用工業產品根本無法和進口商品競爭,價格和質量上都是差距極大。

而這背後所代表的是什麼?

是人家的製造工藝更好,同時他們的生產效率更高。

在這種情況下,林子然也是更加堅定了一個想法,那就是繼續制定貿易保護政策不動搖!

而且都還不是一種兩種商品,必須是進行全面保護,否則的話,重新統一的大恆帝國將會徹底淪爲其他幾個工業強國的工業商品傾銷地。

即便是現在採取貿易保護政策,進口商品依舊在大恆帝國裡佔據了一定的市場。

還是以棉布爲例子,雖然國產棉布佔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場,但是依舊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市場被克魯爾王國爲代表的進口棉布所佔據,而且被佔據了的棉布市場都是高端市場。

那麼對這些款進口棉布徵收了超高額的進口關稅,但是國內的有錢人們依舊會選擇購買這些進口棉布所製作的衣服。

這不得不說是非常尷尬的事情。

棉布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其他的很多民用商品都是有着類似的情況,得益於貿易保護政策,國產商品能夠佔據絕大部分的市場,但是高端市場卻是幾乎都被進口商品所佔據。

相對應的,大恆帝國的商品出口卻是一言難盡,除了糧食以及武器外,其他的商品出口額都非常低。

而這也是堅定了林子然的另外一個想法,那就是依託糧食產品,發展糧食加工業擴大出口市場,獲得更多的利潤。

其次就是抓住藍星各國升級換代後裝線膛武器的機會,繼續擴大武器出口。

否則的話,大恆帝國的進出口貿易就會出現巨大的赤字了,導致資金大幅度外流了。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林子然在京師召集了三大武器公司以及陸海軍人員以及工商部等相關人口,針對武器貿易問題進行專門的探討。

會議中,林子然強調了數點。

首先就是要穩固、擴大傳統市場。

其次是要積極開拓新型市場。

積極擴大武器出口,爲帝國賺取更多的資金,帶動國防工業發展,爲國防建設添磚加瓦,同時也要針對性的通過武器出口平衡部分地區的實力均衡,配合帝國外交政策。

穩固擴大傳統市場上,其重點就是奧爾王國了。

林子然多次在會議裡強調奧爾王國這個大金主一定要牢牢的抓在手裡。

別看奧爾王國的國土面積也就幾十萬平方公里,幾百萬人口,其他產業也不咋地,但是架不住人家有黃金啊!

這個鼻屎大的國家,黃金產能佔據全球產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有錢的很。

自從林子然佔據羅海城,和奧爾王國展開武器貿易開始,奧爾王國已經陸續向帝國訂購十三毫米羅安三型步槍三十萬支,給幾個小弟購買的二手改裝十八毫米福元步槍二十萬支,各口徑後裝陸軍火炮超過一千門。

除了陸軍裝備訂單外,還有大量的海軍裝備訂單!

奧爾王國已經累計向帝國訂購了大小十二艘戰艦,包括三艘三千噸級的岸防鐵甲艦以及多艘中小噸位船隻,所有船隻都是清一色配屬最新型的後裝線膛艦炮,新型蒸汽機以及鍛鐵複合裝甲。

其中還包括了對奧爾王國號鐵甲艦等三艘戰艦的後裝艦炮升級採購。

爲了從奧爾王國這個款爺手裡掏錢,大恆帝國是把壓箱底的東西都一股腦拿出來出售了,尤其是核心的幾款核心艦炮,包括兩百毫米二十五倍口徑艦炮,一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全部都是擺上了貨架,甚至就連剛研發成功的三百毫米二十五倍口徑的艦炮都是拿出來兜售,試圖獲得奧爾王國人的新大噸位裝甲艦的訂單。

奧爾王國年初的時候,奧爾王國再一次派遣軍事代表團抵達大恆,商討採購多艘主力艦,這談判還沒開始呢,人家就明說了:只要東西好,錢不是問題!

奧爾王國對之前訂購的一系列戰艦比較滿意,哪怕是奧爾王國號鐵甲艦受限於船體設計的因素,但是在升級配屬了後裝艦炮後,戰鬥力也有所提升。

此外他們對三艘海岸級岸防鐵甲艦的非常的滿意,其中一艘去年年底建成交付給他們後,奧爾王國海軍上下對這款岸防鐵甲艦都非常的滿意,雖然只有三千噸,航速也慢了點,但是火力強悍,防護強悍。

這艘海岸級岸防鐵甲艦,配屬了誇張的四門兩百毫米二十五倍艦炮,配屬了厚實的裝甲帶,最厚處甚至達到了三百毫米。

火力驚人,防護強悍!

這就是海岸級岸防鐵甲艦的顯著特點了。

至於說適航性不咋滴,續航能力也很渣,航速不快這些對於奧爾王國來說都不是問題。

因爲奧爾王國本來就是個小國,只是恰好國土上有着大金礦而已,他們的陸軍也好,海軍也好,都是立足於國土防禦,根本不考慮遠洋作戰。

依託岸防火力執行近海防禦任務,這就是奧爾王國海軍的核心戰略任務。

這也是他們對海岸級岸防鐵甲艦非常滿意的原因。

這一次來大恆帝國,他們就是要擴大戰艦採購規模!

但是,這一次他們想要採購的可不僅僅是小噸位的岸防鐵甲艦了,而是要採購主力艦。

當奧爾王國說明來意後,大恆帝國方面爲了爭取訂單,是把還在船臺上的統一級裝甲艦都是給拿出來了,只不過奧爾王國他們依舊不滿意,他們想要火力更強,防護更好的主力戰艦。

他們需要的是在海上一擺,讓其他國家的海軍望而生畏的主力艦。

統一級鐵甲艦雖然不錯,但是在他們看來還是差了點,尤其是主炮的口徑小了點。

於是乎,帝國這邊乾脆是把裝在還在船臺上,自己都還沒服役的永林級戰列艦拿了出來,不過奧爾王國的人看了後,說這船雖然也不錯,但是有浪費噸位嫌疑,認爲把過多的噸位放在了航速以及續航能力上。

不過他們對上面的三百毫米二十五倍艦炮卻是非常滿意,認爲新訂購的戰艦一定要配屬這種大口徑艦炮。

這能不滿意嘛!

不客氣的說,這款艦炮哪怕是放在整個藍星上,那也是屬於性能頂級的了,也就是遮遮掩掩,現在還秘不示人的克魯爾王國海軍的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能夠穩壓它一頭。

但是,克魯爾王國海軍的這款艦炮奧爾王國也別指望能夠買到啊!

最後雙方敲定,在永林級戰列艦的基礎上進行鍼對性改進,削減一些奧爾王國用不上的性能,進而控制噸位和造價。

儘管設計還沒有完成,但是奧爾王國那邊已經表態了,如果設計可行的話,那麼這一款戰艦最少也是2+2的訂單,也就是先訂購兩艘,然後再訂購兩艘改進型。

除了這2+2一共四艘主力艦外,他們還有多艘的非主力艦的訂單,包括大小一共四艘偵查用的巡洋艦,多艘淺水重炮艦。

奧爾王國那邊是打算着對整個海軍完成升級換代,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海軍,以保護自己的金礦,杜絕任何外國的野心。

整個談判過程裡,奧爾王國甚至都沒怎麼和大恆帝國這邊討價還價,當然了這也和大恆帝國沒有太黑心,開價太黑的緣故,大恆帝國其實都是利用奧爾王國的海軍進行研發,試驗建造新戰艦呢,再加上大恆帝國的戰艦說的好,但其實也就那樣,所以價格也不可能開的太高。

人家奧爾王國呢,也知道自己就是來當凱子的,所以價格只要稍微過得去,他們也不太砍價。

畢竟這年頭,他們除了在大恆這邊能夠採購到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外,在其他地方很難買到三百毫米二十五倍口徑後裝艦炮這種先進艦炮爲代表的先進武器了。

不是每個大國都能頂得住克魯爾王國以及奧利薩帝國的壓力,給他們賣這些先進裝備的。

就算其他一些能夠頂得住壓力的,短時間內也不一定能夠拿得出這些先進產品,拿得出的,人家也不太願意爲了奧爾王國就去得罪克魯爾王國以及奧利薩帝國了。

所以說,奧爾王國和大恆帝國之間的軍事採購行爲,是屬於天然互補的合作關係,談不上誰吃虧。

對野心勃勃的奧爾王國,大恆帝國這邊自然是舉手歡迎,各種好東西都是拿出來賣出去。

對於奧爾王國這種豪爽的傳統客戶,必須維持關係,並進一步擴展業務。

同時也需要積極開拓新市場!

比如北方六國聯盟那邊,不是說要找大恆帝國採購武器裝備嘛,雖然賣給他們有資敵之嫌,但是他們不找大唐人買的話,也會找克魯爾王國,奧利薩帝國等其他強國採購。

不管怎麼樣,他們都會採購大批量的後裝線膛武器完成技術升級。

如其讓其他國家賺這個錢,還不如大恆帝國自己賺了呢。

林子然要希望能夠適當的開拓北方市場,尤其是之前的北方六國聯盟之一的烈騰王國,已經是找大恆帝國採購過一批軍械,儘管當時的採購是在大恆還沒有完成統一,雙方關係還處於良好階段。

現在雙方關係瞬間掉入冰點,但是林子然指示,既然人家給了錢,那麼就要交貨,甚至還要利用這一關係,徹底打開六國市場。

如果運作的好了,這六國市場至少能夠有幾十萬支羅安三型步槍和數百甚至上千門後裝火炮的訂單。

此外,後續也可以適當給他們推銷推銷戰艦嘛,他們和奧爾王國很類似,都是屬於防禦性的海軍,而大恆帝國爲奧爾王國設計建造的海岸級岸防鐵甲艦,就挺適合這些中小國家的,說不準還能在忽悠忽悠,讓他們訂購幾艘大噸位鐵甲艦呢。

總之,要想成爲一個合格的軍火商,把大恆軍械買遍全球,就要有把武器賣給自己的敵人,甚至讓敵人拿着自己出售的武器幹掉自己的覺悟。

甚至林子然都開玩笑說,哪怕是奧利薩帝國拿錢出來,那麼帝國都可以賣給他們戰艦。

除了奧爾王國以及北方六國聯盟外,南部大陸還有幾個國家也是可以爭取的,比如中部聯盟以及東海岸四國。

第六百五十四章 出口暴漲第六百七十二章 貴國是要向帝國宣戰嗎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六百零七章 讓人絕望的平推第七百二十三章 統一全重炮戰艦第三百五十章 進攻,進攻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七百一十九章 翹首以盼的可凱爾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散財童子第七百五十四章 京州級的恐怖第六百零五章 飄揚的金色牡丹旗第三百零三章 崩潰第三百三十九章 臨江戰略會議第七百五十章 夜間混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一百七十四章 除非……第二百六十七章 職部願爲大人效死第七百九十章 汽車新時代第五百五十四章 灘頭陣地第七百九十九章 沒有底氣的迦菲亞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快要抵擋不住了第七百零八章 和大恆人開戰,瘋了吧你!第七百零六章 全球海軍競賽第四百四十四章 無險可守的西線第五百六十九章 鋼鐵海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後勤的災難第八百三十三章 土豪又買不起了第八十三章 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九百五十二章 停戰談判第六百六十九章 帝國將會破產第九十八章 讓他們滾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戰爭第四百三十三章 逐一擊破第九百二十四章 艦載機的威力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楊鈞第一百五十一章 忐忑不安的三洋鎮第九百章 八千噸黃金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何突破戰壕前面兩章說明第二百三十一章 就是這麼簡單第一百二十三章 擅退者,殺無赦第六百五十七章 強悍的克魯爾王國第七百二十九章 速射炮時代第八百四十六章 貨車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臨定江要塞第二百二十四章 和南州銀行的合作第五百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一百零二章 這個吳冠林心很大啊第五百零九章 大恆第七個王朝第五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又是這句:大人不好了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不可能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鬆密信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號而已別當真第八百四十五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恆級戰列艦開建第四百四十八章 公爵嫡女第一百四十章 署理少卿第七百九十六章 石油封鎖戰略第八百零四章 大恆可以不要但是你們也不能要第七百七十五章 讓大恆人尷尬的水雷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一百零九章 林子然的微笑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定鈞能夠贏嗎第一百三十二章 馬耕民族第七百七十章 尷尬的鏡河號戰列艦第四百一十四章 速戰速決第六百七十四章 奧爾海軍在行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人我們夠錢嗎?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八百五十四章 出口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定鈞能夠贏嗎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力盡出第六百五十一章 石油出口第七百零九章 奧爾戰爭談判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世界都討厭大恆人第九百二十八章 四任司令第六百三十七章 掀起全球陸軍改革第四百五十三章 羅清鐵路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推纔是王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發錢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個縣守綽綽有餘第八百六十五章 滿世界都是敵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八十八章 良心軍火商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爲大恆統一而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六百二十章 黃金馬車第五百九十九章 溫左新團長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權和封鎖第二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說正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能力很重要,忠誠更重要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五百四十七章 藍星曆史上火力最強大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