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貿易壁壘

乾聖七年初的時候,西南大陸的迦菲亞帝國就調高了來自大恆帝國的廉價棉布的關稅,理由就是大恆帝國的棉花質量極差,而且買的價格很便宜,嚴重破壞當地的紡織業生態。

至於南方的奧利薩帝國,更是對大恆帝國的衆多出口商品都採取高關稅政策,哪怕是他們自己急需的糧食也不例外,他們寧願花更高的價錢從其他國家進口糧食,也不願意從大恆進口糧食。

當然了,不少國家的糧食商人都是前腳從大恆帝國訂購糧食,然後轉一手就賣給奧利薩人的。

這兩年,大恆帝國的不少企業已經是感受到了來自外國的貿易壁壘壓力了。

而且你還不能怪其他國家,因爲當代藍星上要說貿易壁壘最嚴重的,那肯定是大恆帝國!

大恆帝國幾乎對一切進口商品都採取了高關稅政策,這是爲了保護國內工商業發展。

哪怕是在高端機械產業裡也同樣如此,你不把關稅拉高了,國內的企業幹嘛不進口質量更好,更先進的國外機械產品啊,非要用自家的破爛國產貨啊?

而沒有國內市場的支撐,國內的一大票看似高大上,但是技術渣渣的機械廠家就得直接破產倒閉。

因爲在公平競爭裡,他們根本無法競爭過外國的同類產品。

目前大恆帝國的貿易政策就是實施最嚴格的貿易保護政策,把國外產品攔在外頭!

而國內市場內,則是放開了手腳讓各廠商自行競爭,爲了進一步刺激國內廠商的競爭力度,大恆帝國最近幾年一直都是在持續進行經濟環境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國家資產委員會控制的國家資本,開始逐步退出非核心領域,尤其是輕工業裡的核心產業紡織業,目前國家資本已經是全面退出,全部轉爲民營資本。

同時進一步增加礦務、機械、鋼鐵等行業的市場參與度,先後對國家資產委員會控股的衆多大型企業進行上市,引入民間資本,進行市場化運轉。

當然了,核心行業依舊是採取全資控股模式,但是哪怕是國家資產委員會其全資控股,但是也是對這些企業進行市場化運營,引入職業經理人管理企業。

進行市場化運營,擴大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度,這個過程裡其實導致了很多企業破產倒閉,但是這沒有關係,因爲這個過程裡更多的企業發展壯大,同時每一天都有無數的新企業成立。

這從大恆帝國的城市人口進一步擴大就可以看的出來大恆帝國的工業化進程是在持續快速發展,並沒有被改革過程而影響,甚至這個過程裡都沒有出現什麼城市人口失業潮之類的。

因爲大恆帝國的工業持續發展,這個企業倒閉了,另外一家企業擴大規模了,市場對工人的需求總數是持續增加的,要不然也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離開農村地區進入城市了。

大恆帝國的工商業持續發展,這一點從大恆帝國的國際貿易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乾聖七年,大恆帝國的國際貿易總額預計能突破三十億恆元。

其中進口總額預計爲十四億恆元,出口總額預計爲十六億恆元,貿易順差巨大,達到了兩億恆元之巨。

這進口的東西沒啥好說的,基本上都是來自克魯爾王國、瓦利亞帝國等強國的高端工業產品,比如機械設備,還有一些高端日用消費品或原料,如高級棉布、高檔呢絨、高級葡萄酒、咖啡、水果、貴重木材傢俱、香料、生絲、鳥糞、橡膠等等。

而出口上,農產品依舊是大頭,達到了七億恆元之巨,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農產品出口總額和去年持平,同時糧食出口量略有下降,棉花等經濟農作物略有提高。

然而大恆帝國的農業總產值是持續增加的,隨着開墾更多的土地,耕地面積進一步提升,農業產值進一步提升,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其他各類經濟農作物也是大幅增加。

農產品產值增加了,出口量卻是沒有增加,有兩大原因,其一就是更多的農產品被國內民衆自行消耗掉了。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很多農產品並沒有直接出口,而是經過了加工後再出口!

這是一個好事情,這意味着大恆國內的農產品消費能力進一步提升,反應的是民衆收入進一步提升。

同時糧食被加工爲各類糧食加工產品再大量出口,可以創造更大的附加值。

這意味大恆帝國糧食加工業通過持續發展,已經是獲得了較大的成效,同時帝國在農業結構性調整上也獲得了一定的成功。

即增加了農民收入,又提升了國內更多的糧食供應,又能出口創匯。

改變了以往單純種植糧食、出口糧食的單一農業經濟結構。

不僅僅是糧食加工產品,其他加工產品的出口量也是逐年上漲,比如當代國際貿易裡最爲重要的產品紡織品。

以往的時候大恆人只會傻乎乎的出口棉花、羊毛,但是現在雖然大恆人經過數年努力提升技術之後,現在已經是開始對外出口紡織品了。

雖然還是比較低端的棉布、羊呢,賣出去的價格很低廉,但是依靠國內低廉的原料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優勢,同時國內對這些產業普遍實施低稅率政策,所以雖然質量差,但是依靠廉價依舊是能夠在部分國家獲得低端市場。

嗯,伽迪亞帝國等一部分國家,就是以大恆帝國出口的這些紡織品重量太渣,價格又便宜衝擊了他們本國的紡織業,進而針對性提高關稅的。

儘管遇到了麻煩,但是這背後依舊代表着大恆帝國最近幾年的工業發展獲得了極大的進步,工業製品出口額越來越大,甚至工業產品出口已經是佔據了總出口比例的百分之五十左右。

紡織品,皮革製品,傢俱、紙以及一些低端的日用工業製品都有,但是其中佔據最主要份額的依舊是石油相關產品。

煤油、潤滑油爲主的石油產品已經是成爲了大恆帝國最主要的工業出口品,乾聖七年裡預計石油化工產品的總出口額會達到兩億恆元。

在大恆所有出口商品裡,僅次於糧食!

第八十三章 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第九十一章 這怎麼可能無題第五章 都是假的第六百七十八章 克魯爾海軍的結論第九百零一章 僵持的戰爭第三百一十四章 趴着打仗不體面第五百五十四章 灘頭陣地第四百八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命之子身份曝光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路上辛苦了第五十六章 這事,有點古怪第七百八十八章 第一工業國第四百四十章 北線反擊開始第二章 字認得我我不認得它第四十二章 黃金饅頭第七百八十五章 西海岸共同防禦條約第六百八十二章 賣彈藥給克魯爾人(加更不停)第七百六十一章 軍事和政治的區別第四百零五章 富家翁杜志寬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第三百零七章 搶佔石巖鎮第四百二十三章 十萬人大整編第八百一十二章 造船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第七百八十章 國力第一百五十八章 廣安郡的誠意第四百一十章 失去指揮的河臺軍第五百零九章 大恆第七個王朝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戰定勝負第三百三十九章 爲蒼生任郡守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恆人的擴張主義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三機動艦隊第一百零二章 這個吳冠林心很大啊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第一百七十五章 送到嘴邊的肉必須吃第五百三十章 轉型的羅麻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第五百三十八章 機槍演習第一百八十九章 到底怎麼了?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三百七十六章 讓人絕望的戰爭第三百六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戰列艦纔是王道第四十七章 我不服,我要見大當家第三百七十七章 崔向德的答案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十毫米輕型臼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堂堂鐵血男兒,該認慫就得慫第四百八十四章 遇事不決直接炮轟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六百七十一章 福元五型步槍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是要侮辱他邵秉的智商第四百二十四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一百二十九章 幫人的事怎麼能分白天黑夜第六百二十四章 嚇死人的海軍計劃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六百四十二章 豪爽的奧爾王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眼神不對勁啊(第六更)第四百九十四章 奠定統一大恆的基礎第九百零二章 發戰爭財的大恆農場主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二十九章 世代卿家第八百九十章 坦克上戰場第五十章 憑什麼讓我們上前線第六百五十五章 石油經濟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四百五十章 被遺忘的蒙氏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第四百二十五章 東進就是北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八百零七章 一起搞事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二百四十九章 擴編第三步兵團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軍團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第八百一十四章 寧禹號首訓第五百零四章 大恆必須統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北線反撲第三百零五章 揮軍南下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權和封鎖第一百九十四章 能力很重要,忠誠更重要第九十章 這素質就是牛第四百一十八章 搶功的騎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利益第八百四十五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八百零五章 沒打就怕三分第六百八十二章 賣彈藥給克魯爾人(加更不停)第四百章 殺入重廣城第一百四十章 署理少卿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三百七十章 那都是我們的錢第九百四十三章 潛艇第七百四十五章 戰而不宣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夜之間全部過時第五十六章 這事,有點古怪第五百零五章 有準備的曲陽州軍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