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恆迦條約

bookmark

隨着連續兩次博瓦海戰的慘敗,海軍主力丟失大半,已經無力控衛中西部沿海安全。

陸軍部隊也是發動六次總攻後,依舊沒能拿下博瓦軍事基地,自身反而損失慘重,先後傷亡超過十萬人,其中僅僅是陣亡人數就超過五萬人。

並且還直接引發了陸軍部隊的動亂,莫爾茲陸軍上將被部下槍殺,殘餘部隊在沒有得到國內命令的情況下就擅自撤回肯恩共和國。

繼而引發了迦菲亞帝國內部的劇烈動盪,迦菲亞陸海軍的軍方將領和內閣方面爆發激烈衝突,最終以軍方發動政變,逮捕並絞殺了首相以及大批內閣成員,軍方支持的反對派上任新首相而告終。

迦菲亞帝國內部發生如此動盪,這一場戰爭自然也就打不下去了,這也就有了乾聖十二年七月八號雙方在博瓦城外簽署友好合作協議的結果。

這一份協議裡,明面上是兩國將會共同維護西南中西部地區的穩定和安全,說的都是一些廢話,但是實際上,這意味着大恆帝國的勢力終於能夠順理成章的進入西南大陸,尤其是列季王國以及其他幾個國家。

同時該協議裡的重點就是,迦菲亞帝國默認大恆帝國在博瓦建設軍事基地。

同時雙方的還在商貿上達成了一定的合作協議,約定會相互開放一部分市場,比如說迦菲亞帝國將不會對大恆帝國的煤油等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而大恆帝國也會對迦菲亞帝國開放部分工業產品的市場,這一部分的商貿協議,倒是對雙方都有好處的協議。

恆迦友好合作協議簽署之後,也意味着兩國將會正式結束武裝衝突狀態。

沒有幾天,大恆帝國就是和列季王國簽署了一份博瓦軍事基地租借協議補充協議,補充協議主要是擴大軍事租界區的範圍,此外則是原本的九十九年租借期,變更爲永久租借。

爲了獲得這一條款,其實大恆帝國也是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比如給列季王國提供兩千萬恆元的抵押貸款,用以幫助列季王國恢復其東部地區的民生,同時還一次性支付了上百萬恆元的租借費。

即便是這樣,能夠把限期租借變更爲無限期租借,那也是建立在列季王國沿海現在還被大恆所掌控,博瓦以及周邊地區都被大恆陸軍實際控制的情況下。

不客氣的說,這份補充協議,是大恆帝國的陸海軍用槍炮指着列季人的腦袋,逼着他們簽署的。

隨後雙方簽訂了一份友好通商補充協議,雙方彼此全面開放市場,不得對對方徵收任何懲罰性的關稅。

www⊙ ttKan⊙ ¢ ○

這份條約,看似是互惠條約,但實際上卻是典型的單方面開放市場條約,因爲列季王國根本就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出口大恆帝國的。

列季王國的主要能夠用來出口的就是農畜產業,尤其是糧食以及羊毛這兩大產業了,但是很可惜,大恆帝國纔是藍星上的第一大農畜大國,大恆帝國自己都出口糧食和肉製品,羊毛棉花這些東西呢,那裡會進口的!

但是大恆帝國的工業產品卻是能夠出口到列季王國了。

列季王國好歹也是大幾百萬人的國家呢,這市場經營好了也是能獲得不少好處的。

當恆迦友好合作協議,恆列友好通商協議簽署之後,列季事變也是正式宣告落下帷幕。

大恆帝國駐防列季王國的部隊,開始逐步撤出,駐防博瓦周邊地區的陸軍部隊,開始退回博瓦軍事基地之內,增援過來的兩個步兵師,其中一個也會撤回到奧爾王國的萊恩軍事基地裡。

同時艦隊方面,第一機動艦隊正式返航,同時恢復南方艦隊、西南艦隊編制。

當第一機動艦隊返航的時候,大恆帝國京師內,海軍方面一份根據兩次博瓦海戰的經驗,繼而展開的第四次海軍發展計劃也是遞交給了帝國皇帝林子然。

第四次海軍發展計劃的整體的海軍發展思路,還是遵循第三次海軍發展計劃裡的‘全球性進攻海軍’‘遠距離封鎖’這兩大核心思想。

不過依舊根據兩次的博瓦海戰經驗,對未來海戰進行了預測,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

其中的最大一個特徵就是,海軍認爲未來的海戰交戰距離將會進一步提升,一萬米都不是極限,一萬五千米甚至兩萬米的交戰距離在未來將會出現。

兩次博瓦海戰裡,雙方的主力艦交戰距離就已經是提升到了五千米到六千米左右,而乾聖八年的時候,伊安海戰裡的交戰距離還是停留在兩三千米的距離上,四五千米的交戰幾乎沒有命中,但是博瓦海戰裡,雙方的主力艦跑普遍是在六千米左右的距離就獲得了命中,同時雙方都有在七千米以上的超遠距離進行開炮的情況。

隨着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交戰距離必然會進一步提升,乾聖十年的時候確定的一萬米以上的交戰距離,恐怕不用幾年就會被突破。

爲此,海軍認爲有必要提前開始研究超遠距離交戰,把預定交戰具體提升到一萬五千米以上,而下一步則是探索兩萬米以上超遠交戰距離的可能性。

隨着交戰距離的進一步提升,那麼相應的很多東西都要改變,比如說中小口徑速射副炮將會失去效用,艦炮將會進一步朝着口徑擴大化,炮管加長化發展。

同時爲了獲得遠距離命中,就需要統一火控,讓更多的主炮統一射擊,並觀察,最後計算射擊諸元。

而這些經驗,最後都證明了大恆帝國乾聖十年就正式提出來,並逐步研發的‘統一全重炮戰列艦’纔是未來。

其實乾聖十年的時候,大恆帝國就開始了統一全重炮戰列艦的研發工作,不過那個時候技術還是很不成熟,統一火控技術也好,一體化炮塔,三百毫米四十倍口徑艦炮等其實都還處於研發當中。

最後是選擇了過渡的六主炮戰列艦,也就是羅河級戰列艦。

但是現在,大恆帝國海軍卻是認爲,經過幾年積累後,再考慮到戰列艦建造時期也需要幾年時間,因此目前開始設計並建造統一全重炮戰列艦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第八十三章 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第五百三十二章 統一大恆的最大希望第五十八章 一發入魂第九百四十章 貝爾島空戰第二百四十章 林子然參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天下爲棋盤,以衆生爲棋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統一火控的威力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七百四十一章 線列對決第五百四十七章 藍星曆史上火力最強大的戰役第三百八十九章 擴軍大動作第四百三十九章 武器生意要做大做強第九百三十章 戰爭和利益第二百五十二章 野心超級大的南州銀行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恆參戰第七百九十五章 大恆照亮全世界第四百七十一章 絕望和無法理解的戰爭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鬆密信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是要侮辱他邵秉的智商第七百一十二章 奧爾王國大采購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八百七十四章 克瓦戰爭爆發第六百零二章 軍械出口第八百五十八章 艦隊開始集結第五百三十七章 畫大餅說未來第七百九十章 汽車新時代第二百五十八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二百九十八章 你再看戲老哥我就要完蛋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突破第九百一十三章 損失慘重第六百二十五章 要就要全球第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鎮北城戰役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十八章 好處沒有壞處一籮筐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廣城攻堅戰第六百章 新式進攻戰術第二百四十四章 也許他會被部下打黑槍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馬耕民族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二百零九章 除了你其他人我都不放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模式變了無題第五百一十章 與時俱進的敵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西進北上東進爭論第四百一十三章 崩掉林子然的牙第八百六十章 慫了的克魯爾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程宏斌也是個好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掌控五鎮第四百零三章 敵騎現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何突破戰壕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七百五十九章 炮轟博瓦第四百六十七章 北上,進攻!第九百一十章 安多利亞海戰第八十八章 吳冠林你可以的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一輪肯恩內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家日子都挺艱難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眼神不對勁啊(第六更)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軍團第六百九十四章 低物價的大恆第三百三十九章 臨江戰略會議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第五百七十三章 大恆自有國情在此!第六百六十四章 需要一整個帝國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二百五十二章 野心超級大的南州銀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仗要打日子要過生意得做第八百七十四章 克瓦戰爭爆發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九百零二章 發戰爭財的大恆農場主前面兩章說明第六百四十三章 迷茫的各國海軍第二章 字認得我我不認得它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恆人的擴張主義第五百二十五章 機槍初登場第十四章 老天爺都得給大當家面子第九百一十八章 航母服役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恆傳統:騎馬圈地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開路第五百一十八章 南返羅海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本官要在豐煙鎮吃晚飯第六十四章 誰給你們勇氣來敲詐老子的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方觀望第六百三十章 徹底統一第四百八十章 圍剿敵艦隊第一章 大當家不好了第八百零三章 頭鐵的大恆帝國第五章 都是假的第四百二十三章 十萬人大整編第一百零三章 新型輕步兵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四百八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六十七章 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跑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發錢第四百零三章 敵騎現第六百八十八章 良心軍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