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第一工業國

bookmark

農業產值的增加,有多方面的因素,而最大的促進願意有兩方面,一是大規模的交通建設,第二則是工業機械化的推廣。

大恆帝國的可耕地是非常多的,不僅僅是鏡河羅河沿岸區域,大量內陸區域裡也是存在着大量的可開發的土地。

這些內陸,交通不便的土地因爲遠離可通航的河流,同時早期又沒有鐵路,糧食外運困難,因此這些地方的土地開發一直都沒有形成規模。

然而隨着帝國的鐵路大建設,內陸以及西部大開發後,交通便利之後,農作物外運更方便,便宜,這就吸引了大量人前往內陸地區進行農業開發。

如此讓大恆帝國在十多年裡,把土地面積增加了兩倍以上。

同時大恆帝國很早就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大恆帝國的絕大部分可耕地,都是屬於平原類型的耕地,地形平坦,極爲適合使用大農場模式,要不然的話,大恆帝國這邊也不會逐步從牛耕轉化爲馬耕了。

這樣的特殊優勢,也是推動農業機械化的極大優勢,而農業機械化也使得了大恆帝國在耕地面積迅速上漲的同時,依舊能夠保持高效耕種。

中大型農場爲主,採用機械化耕種的大恆農業模式,和其他國家都不太一樣。

其他國家的農業種植,基本都停留在小型甚至微型農場上,機械化應用雖然也有,但是極少。

不像是大恆帝國這邊,都是以中大型農場,這些大型農場已經廣泛採用機械化耕種,再不濟也是用大型挽馬耕種。

而這也是大恆帝國能夠以較少的農業人口比例,維持龐大農作物產量的緣故。

使得帝國方面能夠在人口出現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依舊有餘力大量出口農產品。

統一戰爭結束後,國內和平穩定,人口出現一定程度的高速增長,高速增長的人口自然也就消耗了更多的糧食,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大恆帝國的糧食供應,甚至是糧食越來越富裕、

沒辦法,大恆耕地太多,又採用機械化耕種,糧食就是這麼的多!

而大恆帝國的這種農業結構,也是其他國家想要學都學不來的,他們想要學,得先擁有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可耕地先!

帝國農業都發展的如此迅速了,那麼作爲帝國大力扶持的工業發展呢,那麼就更迅速了。

乾聖十三年裡根據多方面的數據綜合,大恆帝國的工業產值達到了驚人的一百八十億恆元,佔據世界工業產值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這個數據甚至已經是小幅度超過了克魯爾王國,當然了超過的數字並不大。

當然了,兩國的工業結構還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別,大恆帝國的工業還是中低端爲主,而克魯爾王國方面則是以中高端爲主。

但是從工業產值總量上來說,兩者已經是處於同一水平。

如此龐大的經濟總量,纔是支撐着大恆帝國搞內需,搞電氣化,搞海軍擴張,乃至在海外擴張的底氣所在。

只不過,大恆人的製造業過於低端,所以在藍星上,人們對大恆人的工業強大其實並沒有一個太直觀的概念,很多人依舊把大恆帝國當成了統一之初的大恆帝國。

大恆人都是一羣種地,靠着出口糧食爲生,一天到晚就想要掠奪其他國家民族土地的野蠻地主。

至於工業,他們自然是知道大恆人肯定也是有工業的,畢竟好歹也是八大工業強國之一,但是這些工業他們是看不起眼的。

但是,生產低端產品賺來的錢同樣可以讓大恆人生活的更好,並武裝陸軍,擴充海軍!

乾聖十四年夏七月,曲平海軍基地。

帝國海軍第一艦隊司令廖威方上卿主持了百泉號戰列艦的服役儀式,看着龐大的百泉號戰列艦,再看看不遠處聽楊停泊着另外三艘羅河級戰列艦。

廖威方上卿不由得感嘆,奮鬥了三年多,終於是讓四艘羅河級戰列艦陸續服役了。

羅河號戰列艦,也就是該級艦的首艦從乾聖十年十二月正式動工,歷盡兩年左右的船體施工,將近一年時間的舾裝時間,終於是今年一月份正式服役。

該級艦的二號艦慶河號,三號艦寧河號,四號艦百泉號也是相繼在上半年服役。

上述四艦乃是乾聖十年、十一年造艦計劃裡的重點,其獨特的六主炮佈局顯得非常特殊。

這種六主炮佈局,是當初在技術有限,同時考慮到遠距離交戰的多方面綜合因素下,所作出的一種折衷方案。

而建成後,該級艦其實並沒有讓外國海軍跟進,因爲他們認爲這種六主炮戰列艦看似主炮多,但是沒有二級速射主炮的話,戰鬥效能並不高。

而實際上也的確如此,今年年初羅海號還在進行海試,進行實彈測試的時候海軍自身就知道了這種戰艦的尷尬所在。

主炮看似火力威猛,但是缺乏統一火控的情況下,各炮組各自爲戰難以觀測到遠距離的目標,根本不符合海軍所追求的遠距離交戰需求。

而中距離交戰的話,其彈藥投射量相對來說就比較少了,副炮只能依靠一百五十毫米速射炮。

這種戰艦如果和那些配屬了大量二級速射主炮的戰艦對上,會落入下風。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帝國海軍對該級艦的重視,外界不清楚,但是海軍高層都清楚,這玩意只是用來過渡的,等到海軍火控辦公室把統一火控真正拿出來之後,那麼該艦就能夠安裝統一火控系統。

到時候,那六門主炮可就能夠發揮出來作用了。

根據海軍火控辦公室的研發進度表,經過多年研發後,統一火控系統今年九月正式進行裝艦實彈測試,而進行測試的戰艦乃是鏡河號戰列艦。

該級艦雖然被批判爲高不成低不就,上面的主炮也不過是兩百五十毫米三十五倍口徑艦炮,速射不怎麼樣,威力也差,和一些新艦炮比起來顯得有些落後了。

但是別看這玩意的主炮差,但是人家有六座雙聯裝一共十二門主炮啊,前後火力可以達到六門,側舷火力可以達到八門。

而主炮多才能夠體現統一火控的威力!

第一百八十七章 廣安人要拼命了第十九章 卿家子弟第六百六十八章 克魯爾王國必須要有石油第四十一章 那感覺,爽!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利品頗豐第四章 幹一票大的第九百一十章 安多利亞海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七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奧利薩人第十五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鯨魚港第九百四十五章 超級戰艦的覆滅第二百一十五章 快要抵擋不住了第三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的總攻第七百六十二章 瘋狂的迦菲亞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軍事和政治的區別第二十一章 誰都不服就服大當家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恆級戰列艦開建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臨定江要塞第九十一章 這怎麼可能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七百二十四章 統一思想明確路線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九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七百六十一章 軍事和政治的區別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六百二十八章 兩州局勢第六十六章 大人爽快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破了平衡的簡家第七十一章 舉世無雙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九百零八章 試探第三百零五章 揮軍南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損失慘重第六百三十四章 貴族和交通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天到晚就知道跑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住別慌第四百零三章 敵騎現第二百六十四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三百一十章 料事如神的簡明崗第八百三十章 魚雷的新時代第三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的總攻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恆參戰第六百七十一章 福元五型步槍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平南廣城活捉林子然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恆商務代表團出訪第四百三十四章 增援設軍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口徑火炮的忠實信徒第七百六十四章 恆迦條約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住別慌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天到晚就知道跑第六百八十八章 良心軍火商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廣城攻堅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掀起全球陸軍改革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戰定勝負第六百四十九章 善財童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恐慌的藍星各國第一百九十章 南廣城誰愛打誰打去第一百七十章 禍水西引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局失衡第七十六章 快,都跑起來第十七章 青山鎮可是個好地方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三百零二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九百二十六章 戰局失衡第二百七十四章 這羣敗家子!第六百四十一章 三百毫米巨炮第四百八十八章 遇上巷戰的南海軍第四百五十章 被遺忘的蒙氏第六百七十三章 奧爾戰爭爆發第二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說正事第九章 大當家威武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下羅海!第九百四十五章 超級戰艦的覆滅第三百一十五章 衝上去一鼓作氣幹掉他們第四百二十二章 徐騰跑路第八百零九章 沒有石油的苦逼第一百一十五章 程宏斌也是個好人第五十三章 北上廣安第五十五章 這是蒙的吧第八百五十八章 艦隊開始集結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萬是打,五萬也是打!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把地盤佔了再說第一百六十七章 乾脆綁幾個回來算了第十八章 好處沒有壞處一籮筐第四百三十二章 富可敵國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三機動艦隊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七百七十二章 奧爾人的糾結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子也不是好惹的第八十九章 吳冠林的自我救贖第二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也拿一點中立費用第八章 竟然敢炮轟老子!第八百六十八章 高端出口第三百七十六章 讓人絕望的戰爭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要文明第八百八十八章 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