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禹號泄密

bookmark

隨着蒸汽輪機首輪上艦測試成功,項目組又是迅速改裝了多艘船隻對蒸汽輪機進行測試。

經過了數月的密集測試後,乾聖十七年,經過林子然的批准,大恆帝國海軍終於是下定決心,在新型戰艦上採用新型的蒸汽輪機。

考慮到蒸汽輪機目前的產能還比較低,同時成本高昂,所以這種新型動力系統暫時只能是使用在主力艦上。

而首艘採用蒸汽輪機的主力戰艦,就是東太山號戰列艦。

該艦實際上乾聖十六年的時候就已經是開始施工了,原定是採用蒸汽機和純燃油鍋爐的動力系統,但是考慮到施工進度並不高,現在變更設計也來得及,所以就決定改定該艦的動力系統配置,準備採用蒸汽輪機。

改進設計後的東太山號戰列艦,和原來的一系列寧禹級以及其改進型中洛級戰列艦相對比,最大的變動就是航速進一步提升,續航力進一步提升,此外採用了蒸汽輪機後,預計其高速航行的時候,還能夠徹底解決前面一系列戰列艦的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抖動!

寧禹級戰列艦當時爲了達到二十節的高航速,其實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的,其中一個代價還是在建造完畢,在海試的時候才發現的,那就是戰艦在高速航行的時候抖動的非常厲害,進而影響到了戰艦在高速航行的時候,其主炮的命中率有所下降。

沒辦法,爲了在有限的空間裡達到更大的功率,上面搭載的蒸汽機基本都是屬於被壓榨了極限性能的,這抖動問題比較嚴重。

但是採用體積和重量更小,同時動力更大的蒸汽輪機後,這抖動問題基本也就能夠解決了。

並且因爲採用蒸汽輪機和純燃油鍋爐,能夠節省更多的重量用於部署火炮和裝甲。

再加上原本就打算在這一級戰列艦上採用一系列的新技術,比如新一代的三百毫米五十倍口徑艦炮,改進的主炮佈局,同時更加先進的一百二十毫米五十倍口徑副炮,新一代的光學測距儀,統一火控系統,無線電報系統,艦內電話通訊系統,艦內燈光系統等等。

因此新一代的東太山號戰列艦,實際上和寧禹級區別已經是比較大了。

該艦的標準排水量達到了兩萬噸,滿載排水量能夠達到兩三三千多噸,裝備五座雙聯座一共十門三百毫米五十倍口徑艦炮。

這款火炮乃是大恆帝國工業界的頂級產品,由京州機械公司負責生產主炮的炮管,並且有京州武器公司整合裝填,炮座等,幾乎是代表了目前大恆帝國最頂級的工業製造能力。

同樣的,這實際上也是艦炮領域裡,藍星上最頂級的產品了。

哪怕是克魯爾王國那邊的新型主炮,也就只有這個水準而已。

當然了,人家克魯爾王國的同級別艦炮比大恆帝國早了那麼兩年服役,雖然不甘心,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克魯爾王國在大口徑艦炮領域裡依舊獨領風騷。

但是,能夠及時跟進,搞出來三百毫米五十倍口徑艦炮的大恆帝國,也是足夠自傲了。

因爲到目前爲止,也就只有大恆帝國及時跟進搞出來了這個等級的火炮而已,至於其他國家可不行。

瓦利亞帝國、可凱爾帝國他們現在都還在和大口徑艦炮的速射系統較勁呢,他們的大口徑速射主炮目前依舊停留在兩百八十毫米這個級別,連三百毫米的都還沒見影了。

而奧利薩帝國、迦菲亞帝國等幾個大國,現在連兩百毫米以上的大口徑速射炮都還搞不出來呢。

畢竟藍星掀起速射炮浪潮,也就那麼三四年而已,他們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折騰出來普通人工裝填的速射炮就很不容易了,至於更大口徑的速射炮,那需要機械裝填,代表的是一整套系統了,這一時半會的可搞不出來。

這麼放眼一看,其實在艦炮領域裡,克魯爾王國和大恆帝國是最高的一擋,可凱爾和瓦利亞是第二檔,奧利薩、迦菲亞,奧蘭王國、伊伯安帝國等能夠自造一百七十毫米口徑速射炮的國家算是第三檔。

至於其他國家,那就不用說了。

東太山號不僅僅是配屬了最頂級的三百毫米五十倍口徑速射大口徑艦炮,並且還對艦炮佈局進行了極大的改進,採用了前二後三的揹負式佈局,全面採用中軸心佈局。

這和之前的一系列戰艦裡,還採用側舷佈局的方式完全不一樣。

實際上,如果不是三聯裝炮塔技術還不夠成熟,大恆帝國海軍都是打算採用前二後二的三聯裝佈局,直接給弄上十二門火炮上去了。

不過,三聯裝技術還是差了點,硬要上問題太多,最後海軍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繼續沿用比較成熟的雙聯裝技術。

而動力上,採用了蒸汽輪機加純燃油鍋爐的動力系統後,預計其最高航速能夠達到二十一節。

毫無疑問,這款戰艦在設計上採用了諸多大膽的新型設計,由此所帶來的將會是戰鬥力的極大提升。

乾聖十七年的夏天裡,當大恆帝國決定開建多艘新型戰列艦、戰列巡洋艦的時候,隔壁的克魯爾王國的海軍高層也是召開了一個會議。

會議上,克魯爾王國海軍情報局的負責人,給王國海軍的一票高層將領以及前來參加會議的王國首相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情報!

準確的說,是一組照片!

一組曲平海軍基地港灣的照片!

該負責人道:“這是我們花費重金,發展了恆國曲平海軍基地裡的一個工作人員,並給了他一種專門研發的最先進的小型照相機,他把這臺小型照相機藏在運輸馬車的底盤內帶了進去,然後拍攝了這一組照片!”

說着,他還給衆人展示了這種所謂的小型照相機,這照相機只有巴掌大而已,而且也沒有這年頭照相機的那種鎂粉曝光設施。

“雖然我們的先進照相機技術還不算太完善,拍攝的照片不太清晰,但是依舊足以讓我們知道一個重大的情報!”

“那就是,那些恆蠻子的新型戰艦,根本不是我們之前所預料的混合主炮戰列艦,也不是他們以前的那種六主炮戰列艦,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十主炮戰列艦!”

“說實話,雖然我搞不清楚,甚至無法理解他們爲什麼要在戰列艦上裝備這麼多主炮,並直接拋棄了大口徑副炮,但是先生們,這就是恆蠻子的新型戰艦,不是一艘兩艘,而是很多,僅僅是在照片上,我們就發現了至少三艘採用了這種多主炮佈局的戰艦,根據對比計算,其中兩艘是萬噸左右,一艘是兩萬噸左右!”

第五十章 憑什麼讓我們上前線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恆的後花園第九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七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屢試不爽的迂迴進攻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地盤啦啦啦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魯爾人的大動作第二百四十七章 藩鎮不殺藩鎮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木鎮還是那個新木鎮第七百九十六章 石油封鎖戰略第四百五十章 被遺忘的蒙氏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鯨魚港第七百五十六章 全球震動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了羅安統一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六百一十六章 聖駕北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飛機時代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不可能第七十八章 這個林子然還是有能力的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何突破戰壕第一百八十三章 林子然你這王八蛋第六百四十一章 三百毫米巨炮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二章 我讀書少別騙我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個縣守綽綽有餘第三十三章 大人我都聽你的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了大恆統一衝啊第三百八十一章 要爲大恆海軍保留家底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八百五十八章 艦隊開始集結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河烏羽渡口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興產業的澎湃發展第五百零四章 大恆必須統一第三百零五章 揮軍南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克魯爾的石油供應必須得到保障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流潮流的大恆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恆的後花園第五百七十八章 總攻序幕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仗太貴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掌控五鎮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萬是打,五萬也是打!第九百二十八章 四任司令第一百三十九章 嚇都嚇死他們第三百四十六章 總攻序幕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五百零四章 大恆必須統一第四百零八章 河臺軍來了第九章 大當家威武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九百一十九章 十八號計劃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四章 幹一票大的第五百一十四章 打通羅河第二百二十九章 輕步兵戰術和後裝步槍第五百七十四章 恐慌的藍星各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悠着點打無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林子然腦子壞掉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炮轟博瓦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患於未然第七百一十七章 瓦利亞帝國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爭的理由第三百四十七章 趙鬆之死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八百一十三章 巨輪第二章 字認得我我不認得它第三百一十章 料事如神的簡明崗第三百八十五章 震撼的迎接儀式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六十章 買賣戰功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仗要打日子要過生意得做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新戰爭模式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造艦第五百九十九章 溫左新團長第一百五十五章 早知道就不買這個官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四任司令第六十九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零六章 控制不住的油井第三百四十章 拜見郡守大人第五百一十章 與時俱進的敵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定江第四百二十七章 狂風暴雨第三百九十四章 杜志寬的生死危機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三機動艦隊第五百一十章 與時俱進的敵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南返羅海城第五十章 憑什麼讓我們上前線第一百一十二章 他們瘋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四百九十章 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第四百二十章 完蛋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推纔是王道!第五十八章 一發入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