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新時代的海戰

bookmark

大恆帝國和克魯爾王國自從安多利亞海戰後,實際上就已經進入了戰爭狀態。

只不過是處於戰而不宣的狀態,兩國是一邊進行停戰談判,一邊又打着。

至於以往的各種商貿往來,在安多利亞海戰爆發後就已經全面停止了,兩國的戰艦幾乎在遍佈整個藍星的海域裡到處交戰。

但是隻侷限於海戰,大規模的陸地戰爭。

主要是大恆帝國和克魯爾王國不接壤,而且都缺乏登陸對方本土的能力。

所以就算是打,頂多也就打一些對方的海外殖民地之類的,傷不了對方根本不說,而且打起來還非常麻煩,畢竟打海外殖民地,是需要進行海外兵力投送的,在對方的海軍威脅下,也不可能肆無忌憚的隨意組織運輸艦隊進行運輸或登錄,因此雖然打了一些地面上的戰鬥,不過都不大,影響不了雙方的國力。

雙方爆發武裝衝突後大半年了,其實兩國高層都非常的明白,想要擊敗對方,哪怕只是想要讓對方屈服,唯一的方式就是擊敗對方的海軍。

如果不擊敗對方的海軍,就無法對敵人進行海上封鎖,更關鍵的是己方的海上運輸補給線也會受到極大的威脅。

一天不擊敗對方的海軍,那麼就談不上打一場大規模的陸地戰爭,更談不上分出戰爭的勝負。

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大恆帝國國內的各企業在帝國官方的指導下,那是加班加點,無數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們日夜奮鬥,就是爲了更快,更好的造出來更多的先進戰艦。

大恆級戰列艦能夠這麼快建成並服役,就是因爲有了國內工業界的巨大努力和付出。

京州機器局方面,爲了能夠儘快的批量生產大恆級戰列艦所用的四百毫米四十五倍口徑艦炮,最近這些年裡解決了無數技術難關,這才能夠順利趕上時間表,造出來二十二年式四百毫米艦炮。

京州鋼鐵公司,爲了能夠儘快批量生產大恆級戰列艦所採用的新型硬化裝甲鋼,也是解決了大量的技術難點。

東定州光學儀器公司,爲了搞出來大恆號上所用新型光學測距儀,已經是集中攻關了三年,這纔拿出來了新型的大型測距儀,而正是因爲有了這個新型的測距儀,再配合新式的火控系統,才讓大恆級戰列艦具備了對兩萬米以上,甚至兩萬五千米乃至三萬米的敵艦進行炮擊的能力。

當然了,以現在的火控能力,哪怕是大恆號也無法對兩萬五千米以上的運動目標進行打擊的時候有多少的命中率。

常規來說,想要保持比較穩定的命中率,其實還需要把交戰距離保持在兩萬米以內,在這個距離上,大恆帝國海軍大恆號進行過測試,在模擬演習的實彈訓練裡,命中率能夠做到百分之五左右。

這個距離對於大恆帝國海軍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而這種命中率,是大恆帝國國防工業界多年努力得來的,是艦炮系統和火控系統的技術持續進步所得來的。

要不然的話,別指望能夠在這個超遠距離的還能獲得這個命中率。

而這,是極爲重要的。

安多利亞海戰已經是證明了,如今的海戰距離越來越遠了。

世界大戰剛爆發的時候,可凱爾帝國等國家所爆發的幾場中小規模的海戰裡,主力艦之間的交戰距離普遍還集中在十五公里左右,甚至部分老式戰艦的交戰距離或者特殊天氣情況下還要更近一些。

那個時候,超過十五公里的交戰還是比較少的。

那個時候各國海軍除了大恆帝國海軍外,其他幾個國家的海軍就沒怎麼訓練過在超過十五公里以上的交戰距離進行作戰,技術發展的太快,他們以至於無法迅速跟進。

但是後續幾年裡,主力艦的交戰距離持續增加,等到了大半年前的安多利亞海戰爆發的時候,大恆帝國海軍和克魯爾王國海軍的戰列艦交戰距離,則是大大超過了一萬五千米的距離。

實戰中,最遠的交戰距離從兩萬五千米左右就開始了,當然了,這個距離的炮擊象徵意義大過實際意義。

雙方艦隊的戰列艦實際交戰距離,主要是集中在一萬八千米到兩萬米之間。

之間雙方的戰列巡洋艦之間的那一場亂戰,導致交戰距離被拉進到一萬五千米甚至極端時候出現過在一萬三千米左右的交戰距離,但那並不是常規情況……

要不然,當時雙方的戰列巡洋艦隊也不會交戰剛開始就損失慘重了,就是因爲一開始把距離拉得太近,導致雙方都損失慘重。

安多利亞海戰後,實際上也就代表着海戰進入了一個更新的層次。

爲此大恆帝國海軍就要求炮術訓練的時候,更加註重兩萬米到兩萬五千米之間的炮術訓練,甚至開始嘗試摸索三萬米以上的交戰。

不過也只針對部分比較新的戰艦,而一部分裝備三百毫米艦炮的戰艦,也就是寧禹級、中洛級、東太山級、紫藍湖級這些戰艦,它們想要訓練都無法訓練。

因爲它們的主炮的有效射程就沒這麼遠,當初設計的時候,就是按照一萬五千米交戰距離進行設計的,最早的寧禹號戰列艦最大射程也才一萬八千米。

想要讓它們進行更大距離的炮擊,後續還需要對這些戰艦的火炮系統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進,至少要把仰角擡高一些,還要改進火控系統。

要打的更遠,同時還要確保打的更遠後還要能保持一定的命中率

目前帝國海軍已經安排了這些戰艦的改裝計劃,以求加大有效射程,適應更新的戰爭需求。

這些問題,對於大恆級戰列艦來說自然不會存在什麼問題,大恆號上的主炮,最大射程能夠達到三萬八千米。

雖然這個最大距離目前來說沒啥實際意義,頂多就是進行遠距離對岸炮擊的時候用一下。

但是好歹能打這麼遠啊!

但是這並不是大恆帝國海軍裡,打的最遠的艦炮,實際上二十四年式四百毫米艦炮,纔是目前大恆帝國海軍裡打的最遠的艦炮

該款火炮其實就是二十二年式四百毫米艦炮的改進型,最大的改進就是炮管倍徑從四十五倍改進到了五十倍,最大射程達到了四萬米以上。

該火炮的順利研發,也是讓大恆帝國海軍改變了原計劃,準備把在建中的京州級戰列艦的減少了訂單,把改型的訂單換成了新一代戰列艦的訂單。

大恆帝國海軍預計在乾聖二十六年的時候,就會開工一款搭載三座三聯裝四百毫米五十倍口徑艦炮的新一代快速戰列艦。

只是,這種還處於圖紙上的戰列艦,也不知道能不能趕得上戰爭了。

第五百二十一章 全新的海軍戰術體系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力盡出第一百七十五章 送到嘴邊的肉必須吃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七百二十二章 悄然緊張的恆克關係第一百三十五章 這局勢我喜歡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一百七十四章 除非……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一輪的軍備競賽第四百零三章 敵騎現第七百六十六章 寧禹級戰列艦第七百三十章 紅火的戰艦生意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羣敗家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孔德一的抉擇第二百零六章 被埋的金子永遠都不會發光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利品頗豐第七百四十一章 線列對決第六百三十六章 整編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一百八十三章 林子然你這王八蛋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六百五十四章 出口暴漲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軍團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速戰速決第七百七十六章 比武將更激進的文官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九百四十三章 潛艇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恆參戰第五十六章 這事,有點古怪第五十八章 一發入魂第十七章 青山鎮可是個好地方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不待我第三百四十五章 來勢洶洶第七百七十六章 克魯爾海軍之殤(再賀“壺中日月袖裡乾坤”白銀萌)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恆參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三十一章 要以理服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也許他會被部下打黑槍吧!第一百七十七章 這人夠狠(第七更)第五百零二章 大炮兵主義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定鈞能夠贏嗎第三百八十八章 絕不妥協第三百八十章 強行渡江第八百九十五章 第二防線會戰第二百四十章 林子然參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經濟高速發展第二十五章 管飯就不錯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二十六章 賺錢發財第九百三十八章 沒有第二個國家第四百六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戰爭第二百九十章 這事情,不正常!第四百八十一章 海軍問題多多第六百九十二章 經濟高速發展第九百零五章 以島換物資第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四十八章 蒸汽輪機面世第七百二十三章 統一全重炮戰艦第三十三章 大人我都聽你的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有錢了不起第三百二十章 進攻!進攻!第九百四十七章 克魯爾的內部矛盾第二百零六章 被埋的金子永遠都不會發光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個縣守綽綽有餘第七百二十九章 速射炮時代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八百一十四章 寧禹號首訓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九十七章 周立要壓不住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超級戰艦的覆滅第四百七十五章 詭異的南紫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線列對決第二百零六章 被埋的金子永遠都不會發光第八百八十九章 戰術大師第五百七十章 鋼鐵海戰續第六百六十五章 奧利薩宮廷震動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八百零九章 沒有石油的苦逼第六百六十章 選擇變化的大恆海軍第八百零五章 沒打就怕三分第六十三章 大不了和他們幹一架第二百二十二章 奇葩的南州銀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二百零七章 難以選擇的各部主官第二百五十章 簡明崗的抉擇第七百四十九章 輕型裝甲巡洋艦第六十五章 簡單直接的手段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夢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七百五十五章 迦菲亞人的勇武第二百零三章 覺悟很高的曹原第八百零五章 沒打就怕三分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