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七大派齊至朝歌城

bookmark

沒多久,東面忽然多出一道陰影,遮住了投向西方的晨光。

那道陰影極其黑暗,卻沒有什麼邪惡的感覺,反而給人一種堂堂正正的感覺。

因爲擋住晨光的事物是一方硯臺。

硯臺用來承墨,墨用來寫字,字裡有道義,有道理,自然堂堂正正。

這方硯臺便是一茅齋鎮派四寶裡的龍尾硯。

隨寶硯而至的自然便是一茅齋主布秋霄。

中州派同一茅齋與朝廷關係最爲密切,與朝歌城也是最近,所以兩位掌門來的最快。

按道理來說,朝歌城出了這樣的大事,他們應該直接落在太常寺,不知爲何卻停在了高處的虛境裡。

不是擔心驚擾世人,而是因爲朝歌城的大陣並沒有開放。

——不知道是清天司忘了這件事情,還是有什麼隱情。

對中州掌門真人與手持寶硯的布秋霄來說,想要破掉朝歌城大陣只是揮手間的事情,但他們不會這樣做——這是對朝廷與神皇的尊重,對梅會制度的尊重,對當年首創梅會的師長們的尊重,自然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當然這也是因爲朝歌城裡的地震已然停止。

中州掌門接受到蒼龍的神識,知道局勢還在控制之中,纔會與布秋霄俯瞰大地,注視着太常寺的動靜。

如果鎮魔獄再出變故,蒼龍真的面臨危險,他們自然不會再顧忌什麼,直接祭出最厲害的手段轟殺冥皇。

今日鎮魔獄裡弄出如此大的動靜,這些朝天大陸最頂尖的人物自然已經算出了原因。

皇城裡。

鹿國公被接連發生的事情震撼的心神不守,撐着有些發軟的雙腿來到神皇面前,顫聲問道:“難道是那位?”

他打理太常寺多年,對鎮魔獄非常熟悉,也已經隱約猜到蒼龍爲何現世,又如此悽慘地重新回到地底。

神皇看着太常寺方向,神情平靜,沒有說話。

鹿國公震驚想着,難道井九仙師潛入鎮魔獄三年時間,便是想救那位出來?

不然爲何他剛剛逃離鎮魔獄,那位便緊接着出手?不然爲何陛下如此淡定?

井九是青山弟子,爲何會做這樣的事情?

神皇還是沒有說話,只是示意胡貴妃回到自己的殿裡。

鹿國公低聲說道:“朝歌城大陣忘了解除,對談真人與布齋主有些不敬,要不要……”

清天司指揮司張遺愛乃是中州派強者,怎麼可能忘了解除大陣,把自家掌門攔在外面?

所謂忘了解除,當然另有隱情。

鹿國公猜到些許,有些不安,纔會小心翼翼建言,看陛下是否需要這步臺階。

神皇沒有走下臺階的意思,說道:“等。”

直到現在,他都沒有看天空一眼。

無論是西方的那抹光還是東方的那抹墨。

鹿國公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更加緊張。

他是朝廷裡的清貴國公,更是衆所周知的陛下身前紅人,在朝廷裡的地位極高。

但被朝歌城大陣擋在外面的那二位是什麼人?

談真人是無可爭議的正道玄門領袖,公認的大陸最強者之一。布齋主境界稍遜一籌,但他帶領的一茅齋書生深受萬民愛戴,百官敬畏,更是皇朝大軍的根基,說一句國之柱石毫不爲過。

從某些意義上來說,天空裡的這兩個人與神皇的身份地位差相彷彿。

春風不暖,鹿國公卻開始冒汗,官服後背很快便被打溼。

時間流走。

鹿國公終於放鬆下來。

天空裡的朝霞變得更紅,不是因爲太陽的緣故,而是因爲一朵紅雲自墨丘而至,那是禪子蓮駕。

朝歌城大陣解除了。

那抹亮光還停留在西方的天空裡。

中州派談真人便如傳聞裡那樣,道心穩如磐石。

晨光驟盛,東方天空裡的黑影消失。

一茅齋主布秋霄落在太常寺廢墟里,收起龍尾硯,舉手示意衆人不必多禮,

他向鎮魔獄所在的深洞裡看了一眼,嘴角微翹,露出一抹笑意。

談真人與禪子齊至,就算冥皇出來也不用在意。

但他的笑容不是因此而發,而是因爲朝歌城的反應讓他覺得有趣。

景氏皇族果然還是與果成寺最爲親厚。

忽然,一道驚天劍意自南方而來。

天空裡的薄雲自然分開,然後重新凝聚,輕柔至極地承住那道劍意。

劍意驚天,卻沒有什麼凌厲的感覺,溫和而中正,甚至讓人覺得很是舒服。

青山掌門柳真人也到了。

鹿國公注意到,神皇挑了挑眉。

做爲天子近臣,他很清楚陛下每個小動作隱藏的意思。

挑眉不是得意,而是真正的放鬆。

……

……

胡貴妃小心翼翼地捧着朱雀玉卵回到殿裡。

她很是緊張,不知道該把這個東西放在哪裡,準備問人卻發現殿裡已經亂成一團。

原來有幾個宮女被龍神現世嚇得昏了過去,這時候正在被救治。

“沒用的東西!”

胡貴妃啐了一口,向裡面走去,心想也不知道兒子有沒有被嚇到。

走到窗邊,她才發現自己的兒子非但沒有被嚇到,反而有些興奮,正指着天空裡的那些異象,與顧清說着什麼。

看到這幕畫面,她很是吃驚,心想果然是自己懷了好些年才生下來的種,居然也是個傻大膽。

“那抹亮光便是中州派的掌門真人,他這時候在虛境裡,按道理來說看不到,我們能看到是因爲他想讓我們看到,避免誤會。中州派乃是正道領袖之一,比我們青山宗差不了太多,而且很多朝廷官員都是出身中州,所以在民間聲名很響亮。剛纔從天空裡落下的那位是一茅齋主,一茅齋我前些天與你說過,可以信任。”

“先生,中州派與一茅齋是一夥的嗎?”

“可以這樣理解。”

“那還有誰是他們一夥的?”

“崑崙派。”

“崑崙掌門今天也來了嗎?”

“天池離朝歌城太遠,崑崙掌門境界稍遜一籌,鎮派神獸寒號鳥不耐長途飛行,所以來得會晚些,也許趕不到。”

“這麼弱啊……”

“這一百年來崑崙派聲勢漸弱,在很多人眼裡,已經快要成爲中州派的附庸,但崑崙派畢竟是七大宗派之一,底蘊深厚,誰知道日後如何。”

“先生,那誰和我們青山宗是一邊的?”

“無恩門。當年無恩門曾經與冥部妖人死戰數場,最終在萬壽山鎮住了那道深淵岔道,因爲此事,修道界一直對他們頗爲敬重。”

“這才五個,那還有兩家是誰?”

顧清與景堯皇子站在窗前,對着天空說着這些事情。

不知道小皇子能不能完全聽懂這些,但他聽得很是認真,頗感興趣。

第一百一十七章一屋暗燈,照不穿我身(上)第十六章輕輕揮一揮右手,不帶走一粒塵埃第五十八章雲深第四十六章豈爲一己之不遇乎第一章說井九,爲什麼是井九?第五十四章最好的腦外科專家遇到了停水的問題第十二章劍堂三靜第六十四章千百年來皆如此第八十章溪間崖畔盡狂生第五十三章雪姬第三十一章雪姬入青山第三十一章這樣和那樣的人第六十三章億萬個小冥皇第二十二章人類的本質就是努力第十二章如畫的少女第一百二十四章刺秦第六十四章你承受得住嗎?第九十三章滿天火花問你行不行第一百零一章不死萬萬年第七十章雲遊第五十三章籃球場上第六十六章莫道萬物不值得第六十二章我是一道劍光第四十六章欲窺人心問太平第十三章濃霧乍破第四章坐而論道第一百章整個人間只剩太平第二十四章九夜第十七章一瓶麥酒祝通關第一百一十章只要井九有感覺第七章在知識的海洋裡迷路第九十八章兩小兒辯日第四十八章浪第五十二章梅園凌寒臺第五十八章幾十萬年後,此地又有煙花第二十一章吞舟第四十二章醉裡挑燈背書第三十六章一茅齋的秘密第三十三章現在以及未來的青山巨頭們第五十七章等待冥皇第十八章中州派的天才少年第二十一章劍歸青山第十一章對線第七十四章最後一次朝會第四十五章我怕來不及第六十八章小媽來了?第八十章小明教主第十八章童顏的眼光第一百一十三章信自己第六十一章血觀音第四十章劍鳴花開、小曲通天第六章借劍殺人第四十二章吾願青山第九峰第十八章中州派的天才少年第八十九章良宵第四十八章彷彿一切並未發生過第四十二章世間無我這般人第十章海盜船上的乘客們第三十二章有名字的老人第十二章破廟滅口第一百一十四章又是井九第二十三章智者第四十二章觀光客的自覺第八十二章如雷貫耳寇青童第六十五章菜園紀事第一百三十九章掌門你來做?第一章回山第五十章山神廟與紅燈籠第三十七章星羅棋佈第九十六章笛聲再起第九十四章那些果兒(下)第三十一章仙人撫頂第一章可以觸碰,便可以毀滅第十七章順我者亡,逆我者亡第九章也許從一開始就是錯的第九十一章戰你個仙人第十七章星際穿越第二十九章他帶着她來了第四十五章事了拂衣去看海第五十一章鎮魔獄裡來了一隻鬼第七十二章思考嚴肅哲學問題的飛鳥第二十八章青山試劍第四十八章彷彿一切並未發生過第五十五章酒樓上第一章回山第六章眼光所及之處第五十六章飛雪第四章一眼無辜神末峰第二十五章一曲寒蟬第八十六章黑,真黑第四十章捂着耳朵,雷還是會鳴第一章你我皆通天第四十二章聽碗、玩貓、宣官第五十八章落子第六十八章那些人兒第八十七章對馬彈琴李公子第一百四十三章知之爲不知第六十三章鹹雨如淚第六十二章龍回頭第一百二十三章行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