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採得一風生玄翼,拂去塵身踏仙關

bookmark

原翅翁出得了山門,化法青鸞,行空飛翔,不過半刻就趕至驪山派。

得入山門之後,他先是去拜訪玉陵真人,隨後就往鬥勺宮而來,欲要設法向張衍討回雲霄翎羽。

怎奈被告知張衍鬥法之後正在調養法力,暫不見外客。

他思忖下來確實如此,張衍與黃羽公一斗,必是損耗太大法力,此刻應當正在抓緊時機恢復,是以並未想太多,便又去見了玉霄等幾派真人。

吳雲玉與周如英親自出來,將他迎進宮中,又把史真人與卜經宿俱是喚至。

衆人分客主坐好,周如英就道:“黃道友身亡,我等也甚是惋惜,不過大劫將至,貴派未來不無機會報得此仇。”

原翅翁俯身一禮,道:“願是如此。”

他表面上雖是附和,但心中卻並無半點報仇的念想,暗忖道:“羽公功行與我相近,張衍卻能將他殺死,顯是非我可敵,還是劫來之時,讓玉霄派自家去頭疼好了,我南華派也非三大派,又何必去招惹這等兇人?”

吳雲璧道:“方纔見道友往鬥勺宮去,可是想問張真人討回什麼物事麼?”

原翅翁道:“不錯,有些法寶落入張真人手中,卻想收了回來。”

史真人這時道:“黃道兄鬥法之前,爲防變故,特意將身上所攜諸物都是交託在史某手中,今既道友到此,那就物歸原主,看是否在此。”

說着,他拿出一隻袖囊來。

原翅翁有些驚喜,若是那雲霄翎羽也在,那就不必涎臉與張衍相商了,道了聲謝,將之接過。只是查看下來,卻是有些失望,裡間除了一些尋常法器之外,就餘下一些散碎丹玉,卻並無那根翎羽。

不過再一想也是,那東西何等重要,還能提升鬥戰之能,又怎會不放在身上?

史真人見他神情有異,就解釋道:“黃道友原有不少丹玉,不過按鬥法前約定,需以不少換回門中弟子,故史某代以爲之了,若有逾越,還望道友勿怪。”

原翅翁知誤會了,忙道:“哪裡話來,史道兄爲羽公善後,又將弟子贖了出來,是我南華欠你一個人情。”

史真人搖頭道:“這委實算不得什麼。”

原翅翁看了看此間諸人,道:“諸位既是在旁觀戰,原某想請教一句,張真人不知是以何物傷了羽公,致他亡故?”

只是問這句話後,卻是迎來了一片沉默。

在座之人,因爲並未看到最後如何,故皆是回答不出。

良久,吳雲璧才道:“此也是令吳某困惑不解之事,當時紫霄神雷網遮蔽內外,我等難窺內情,但僅以雷網想要殺死黃道友,那是萬萬不能的。”

修士一入洞天,便成得一口本元精氣,精氣不散,則性命不滅。

若是在鬥法之中,想要耗盡這口精氣,至少要鬥上月餘,絕不是什麼區區一二時辰之事,除非是被殺伐真器連續斬中數回以上,這纔有可能殺死。

周如英恨恨道:“張衍手下徒兒魏子宏,承繼了瑤陰祖師易九陽道統,得了一柄殺伐真寶喚作玄蛟抱陽鉞,張衍若持此物,黃道友定是不敵。”

卜經宿這時卻搖頭道:“不是抱陽鉞。”

吳雲璧道:“哦,卜道友有何高見?”

卜經宿緩聲道:“抱陽鉞乃是泰恆老祖未修玄道之前所煉,鉞中有凶氣魔氣血氣,以張真人這等法力發出,必是聲威洶洶,殺氣直透九重霄宇,我等也當生感應,絕不會被雷網遮擋了去。”

補天閣擅長煉器,他所言之語,諸人不得不信。

吳玉璧皺了皺眉頭,若弄不明白張衍手段,被動不說,此次黃羽公也是死得冤枉。不過聊以**的是,此戰張衍損失功行也應不少,算是稍稍延緩了其成就二重境的腳步。

只是他心中還有一個疑惑,明明張衍擅長飛劍之術,可爲何鬥法之時偏偏用了用寶材煉造的劍符?這豈非舍易求難?

固然洞天鬥法,因法相動輒數千上萬裡,尋常玄器的確已無用,但飛劍能長能短,能變化大小,尤其可分化劍光,用來對敵豈不是更好?難道是爲了遮掩什麼?

正在他思索時,忽然大殿之外飛入一道靈光,而後懸空不動。

周如英心下一驚,慌忙站了起來,恭敬無比將這靈光飛書接入手中。

吳雲璧也是一凜,不敢坐着,忙也立起身來。

原翅翁見他二人模樣,知此定是其門中傳書,說不定有什麼大事,便就起身告辭。

史、卜二人打過招呼後,同樣也是回宮修持。

送走其等後,周如英看過飛書,神情帶着一絲喜色,道:“吳師兄,上人允我用使那計策了。”

吳雲璧神色動了動,“可是那借……”

說到這裡,他忽然收住口,往外看了幾眼,傳音道:“此乃驪山地界,玉陵真人道行高深,卻需小心隔牆有耳,可容後再言。”

周如英也是點頭,同樣傳音道:“待飛昇之禮後,再與師兄詳議。”

轉眼又是一晚過去。

第二日,辰時初刻。驪山派山門之中,忽然鐘磬大響,花開滿山,落英繽紛,上下百餘宮觀羣鍾皆應,聲這傳千里。

玉陵真人自定河宮中行出,其頭戴呈祥天瑞冠,身着百凰打雲衣,細珠瓔珞垂垂搖搖,鈴音輕播,遍傳上下宮門,懸空諸山。

她身周清氣波盪,暖煙氤氳,晴光靈照,仙影已近,曜日氣升,雲波渺渺,身後有數名侍女撐着一頂定乾寶寧華蓋,大可遮得百人,底下衆女裙襬搖曳,隨風輕飄。

玉陵真人出宮之後,就沿着寬闊無比的玉階山道一步步往最高峰朝夕峰上走去。而華蓋之後,卻是跟着門下十一名弟子,大弟子沈梓心行在最前。

玉陵真人初建派時,因還未成洞天,有不少西河下宗不服,紛紛找上門來,經過一番慘烈廝殺,此些門派都是被她剿滅,但是嫡傳弟子卻只得幾個倖存。

而後她功行精進,無人敢來招惹,然千多年來,驪山派也是經歷過不少次爭鬥,損傷更是不小,到得如今,真正經她一手調教出來的弟子,也就這十一人了,而未來數百年,可能有望成就洞天之人,卻止兩個而已。

儘管如此,在場所有人真人眼中卻沒有半分看不起的意思,玉陵真人可無有同門相助,這千多年來,全是憑其一人之力把門派經營到如今這般氣象。

龐真人感慨道:“玉陵真人也是大不易。”

伍威毅呵了一聲,道:“今日過去,驪山派還想延續氣數,就要看玉陵真人門下一衆弟子本事了,若是保不住,便如這滿山繁花,盛時鮮豔競追逐,敗則凋零腳下泥。”

張衍淡聲道:“數百年後,誰知又會如何。”

而另一邊,玉霄等四派真人卻是站在一處。

卜經宿看着玉陵真人身影,輕輕嘆了一聲。

吳雲璧道:“卜道友何苦嘆息?”

卜經宿道:“當年玉陵真人曾來我門中,願以西河留下諸多寶材及真寶,求我恩師祭煉一座鎮派法寶,老師當時雖是答應,可因壽數將盡,爲了此物幾是耗盡了心血,待得轉生,也只祭煉完了寶胎,後來掌門師兄掌理由門戶之後,卻不願在此寶之上耗費精氣,就請玉陵真人把那法寶拿回門中自家溫養,卜某想着,要是此寶能祭煉了出來,驪山派眼下局面想來當會好上許多。”

吳雲璧詫異道:“哦,還有這等事?怎我等從未聽說?”

卜經宿苦笑道:“那寶物又未曾祭煉成功,最後退還了回去,我師兄弟又哪裡有臉面到處宣揚。”

吳雲璧暗忖道:“聽卜道友言說,那法寶當也是不弱,玉陵真人心氣極大,就算拿了回去,也不會棄之不顧,多半會用心溫養,那至少也是祭煉了千數年,要是驪山派弟子當中真有一二人能繼承衣鉢,或者請大法力者出力,說不定也可溫養了出來,看來周師妹那計策倒是頗有可行之處。”

衆人說話之間,玉陵真人已是登上了朝夕峰,並在諸派真人及衆弟子面前,將掌門之位傳授於大弟子沈梓心。

禮過之後,衆弟子皆是立在原處,目送玉陵真人獨自一人沿着凌空雲索,邁步走向虛空。

不多時,她到了雲頂之上,忽然雲霧撥開,卻見這處有一處十丈高的法壇,飄在虛氣之中,下臨淵壑,上謁青天。

她並有片刻猶豫,一人踏上壇頂,天風之中,衣袂浮動,環佩叮噹作響。

忽然這時,有一頭仙鶴上來,拍翅飛舞,圍繞不去,驪山弟子都是認得,這是自家師尊平日最喜愛的一頭白鶴。

玉陵真人對其輕輕一招手,白鶴歡叫一聲,落了下來,依偎在她懷中,極是親暱。

玉陵真人手撫其羽片刻,就輕輕一推,語聲溫和道:“去吧,日後你便跟着我大徒梓辛,她自會照料好你的。”

白鶴長鳴叫了一聲,似是依戀,又似不捨地圍繞她轉了一圈,就展翅飛去天中。

玉陵目望遠空,站有片刻,忽聽得一聲仙樂響,似是縈繞耳邊,又似從極遙之處傳來,而後天地之間一明一暗,好似晝夜於一瞬間交替了一回,而後就聞轟隆一聲,彷彿天開一隙,自裡誕出一道長虹,光色朦朧,似虛又實,如橋一般,直直延伸到她腳下,而另一端卻不知去往何處。

諸真目光這時都是集中過來,一瞬不瞬看着,可只一會兒,多數便就目眩神迷,不敢再望。

玉陵真人瞧了那虹橋片刻,就一步踏上去,然則她明明是一人,可每走一步,身後便就多一個身影,有的對月舉杯,薰然欲醉;有的俯身拾花,聞香微笑;有的案上觀書,興起舞劍;有的對鏡梳妝,顧影自憐;有的高立峰臺,俯覽羣山;有的打坐修持,渾然不知時歲,等等等等,種種神情形貌,皆是不一。

這時山下衆人聽得有歌聲遙遙傳出,似從天邊而來:

“人間本來多磨難,百礪心劫方圓滿,採得一風生玄翼,拂去塵身踏仙關。”

衆人聞聲,不自覺跟了上去幾步。

就在玉陵真人不多時,已是走至那光虹近盡處,然而就在要走出去之前,她卻是回過頭來,看了一眼。

霎時間,那些留下身影如琉璃鏡碎般,一個一個破了去。

目光再在衆弟子身上轉了一圈,這一眼過後,她似再無半分留戀,毅然轉身而去,隨那最後一步跨出,身形便隨那虹橋一起,緩緩自此世之中褪去,最後再不留半分痕跡。

這時驪山道場之中,無數花瓣飛舞,環山而飄,磬鐘輕揚,似樂似哀。

“先生!”

見她終是不見,山下成千上萬女弟子紛紛跪下,涕泣抹淚,個個哭梨花帶雨,傷心不已。

沈梓心滿臉淚痕,跪了下來,恭恭敬敬叩首三次,道:“恩師走好,弟子不送了。”

在場諸真看得一幕,也是深感震動,飛昇他界,蛻凡入真,是他們無比嚮往之事,踏上此門,卻如歌聲中所言,是登往仙關而去了,

巫真人忽然幽幽道了一句:“舊日樓臺舊日風……”

吳雲璧也有感觸,他稍一思索,道:過去由來過去休。”

卜經宿嘆道:“難知是否道心誠。”

張衍負手而立,目光追着玉陵真人消逝之處,清聲言道:“神去自在萬古恆!”

衆人立在那裡,久久不動,似各有心得體悟。

這時周如英卻是退後幾步,她目光一掃,在驪山衆弟子之中找到一個五官柔美的女子,傳音幾句過去,那女子身軀微微一震,朝她看來。

周如英衝其微一點頭,隨後身軀一晃,分了一個面目模糊的化影分身往朱月宮中去。

她入殿不久,就見那女子也是走了進來,上來一個萬福,道:“明畫屏拜見周真人。”

周如英道:“畫屏師侄免禮。”

明畫屏低聲道:“真人找晚輩來,想是有事?”

周如英儘量把聲音放得柔和,道:“你莫要這般拘束,算來你與我那族侄結爲道侶,那也算得上是自家人了。”

明畫屏垂首不言。

周如英一笑,道:“今喚你來,是想問你一句,可否願來我玉霄修行?”

明畫屏訝然擡起首來,眼眸卻是充滿了疑惑不解。

周如英看着她道:“我知你驪山派靈穴暫且只有掌門沈梓辛可用,你功行又如何可能比得上她?我玉霄派中,卻有的是洞天福地,你若有意,我可帶你一同回得山門。”

……

……

第一百八十一章 留待法成問異天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崖引海 山外戰書第兩百六十七章 開得法緣覓渾天第兩百八十九章 術下勝量奪性命第兩百二十七章 北洲異光顯星珠第兩百三十六章 明道從容步天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羽翼一扶上青雲第五十三章 玄靈島第三百三十三章 過影未必是實真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負道行亦是爭第兩百七十三章 承源峽第兩百一十二章 六眸神通轉生死第六十五章 三心破妄石 至正觀神鏡第三百五十三章 溪風山第兩百四十二章 八煉子母陣第兩百六十二章 戚長老第十六章 飛劍鏖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唯得厚基能載器第兩百五十九章 暗渡流星試誠意第兩百三十章 風雷一激顯崢嶸第兩百六十八章 自此塵世不拘人第兩百十三章 借物代形術 界嶽金劍碑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水可興不外求第一百三十六章 西河前流水 吞丹敞心盤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門可合過劫關第兩百八十八章 水鏡翻瀾一脈同第八十三章 運法遙鬥轉天柄第七十四章 前孽遺毒惑性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翼盤陣鎖玄雲第二十七章 念中輪迴分神魄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睹青天散煙塵第二百零二章 靈陰入化侵神意第三百零三章 斬首斬心謂斬情第四十八章 隱知玄秘因由亂第一百一十二章 藏寶塔閣舞劍光第一百二十五章 法符除印 轉道入魔第一百五十章 一路天筏可作塵第十八章 浮游宮中論去留 胸中早有錦繡藏第一百二十八章 丹入神竅化渾淤第一百七十一章 諸空偉力撞天機第兩百三十六章 明道從容步天關第一百二十三章 爲解心明外尋道第兩百八十章 此來尋法攬諸寰第三百三十一章 忽生機變破世門第三百一十四章 內元御衡章第二十六章 玄器易寶第兩百二十一章 左逍玄渡鳥第八章 背師破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終須定戰解頑結第兩百八十一章 神鯤引道正印行第九十八章 五龍江上千黿聚 萬里山河陳錦繡第二百四十章 玉光未照靈先至第一百一十二章 青寸山外鴻飛去(上)第兩百八十四章 心有飛劍起 來去身自如第兩百八十五章 可設祭儀正本源第兩百五十九章 暗渡流星試誠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乘燕萬里入北冥第九十八章 撥雲覓日月 擡首見青天(三)第十四章 仙城易主第四十八章 清羽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終須定戰解頑結第一百五十八章 蝠王廟拜師第一百零一章 往空可覓前賢蹤第兩百六十二章 玄相一起動洲陸第一百七十八章 乘燕萬里入北冥第二百七十五章 諸力化劫爭在先第二十四章 寒玉海外風雲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外力難渡奉他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顯異兆持慎行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門之外有天地第一百九十一章 可縱法力無拘束第四章 獨向天樓探真由第十四章 立門需斬天外妖第兩百二十七章 泓水行風聞金聲第兩百二十一章 身去諸天問玄法 從此不言大道孤第一百四十七章 真光克敵 妖施魔功第十四章 蕩雲峰上爭天門(五)第三章 絕域灌雲藏雷鳴 九洲聚靈說經由第兩百五十四章 伏龍道中破重圍第三十二章 引來金爐全法能第八十四章 揮劍震懾 補天仙齋第兩百八十五章 可設祭儀正本源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本無名神自主 蓮臺座上又一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靈真一點胎中尋第八十二章 靈心雷動洗寶身第六十三章 障思執迷惑靈臺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木傾倒斷靈根 請得名修再履塵第兩百六十六章 見觀知世心有成第三百四十五章 回源合真 劍誅真身第三百章 此去東萊不記年第兩百四十三章 陰芒邪怪天外妖第一百八十四章 氣定長空爭天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了得緣法回東洲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本無名神自主 蓮臺座上又一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道法觀人鑑偉力第八章 背師破門第兩百八十五章 驚霄一氣風第三十八章 斬斷氣海殺神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劍入諸塵斬天途第三百八十六章 總是風雨不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