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日輪斬蛇鎮妖心

司馬權說完自家籌謀之後,卻見慧曉眉宇間有一縷憂色,他嘿了一聲,道:“徒兒可是怕那玉霄派事後發難?或是驪山派來尋我麻煩?”

慧曉擡頭道:“恩師明鑑,徒兒是有此憂,玄陰天宮內憂外患,如今無有恩師支應,在靈門圍剿之下,六陰魔蟲也只在那些小靈穴中吞吸靈機,要是再惹上強敵……”

司馬權哈哈一笑,道:“徒兒你卻是多慮了,此事若成,玉霄派絕不會爲一個再無用處的驪山弟子興師動衆,至於明畫屏出身的驪山派,玉陵祖師早便飛昇,沈梓心自家也不過元嬰三重,哪有本事來找我司馬權的麻煩?”

慧曉想了想,也覺是這個道理,心下微微一鬆,道:“那徒兒下來該如何做?”

司馬權神情一沉,道:“卻有一事要你去辦,明畫屏要總是躲在玉霄派中不肯露面,爲師也不好下手,據爲師所知,那沈梓心早有召回此女之意,只是顧念同門情誼,怕人說是她這掌門阻撓同門修道,無有氣量,故才未動,但你可設法給她找些麻煩,等她自覺應付不了,必會設法將那明畫屏喚回相助,而這期間,就是爲師出手的好時機了。∈♀,”

慧曉道:“徒兒立刻去辦。”

司馬權道:“慢來,你方纔言,宮中有兩人修爲進境較快,且心思不定,既如此,也無需強壓,稍候讓你師妹再往虛天一行,命於韶遣了這二人到我處,我自有安排。”

慧曉道了聲是,行了一禮,就倒退着出了洞窟。

北冥洲中,兩道遁光在蒼茫大地之上飛速遁行。約莫去了數千裡,見前方一座萬丈斷崖出現在前,其中一道當先一個疾馳,在崖頂之上落下。

光華收斂,元景清自裡走出,他看了看四周。確認並無危險,這才收回凌厲目光……

數十年前,他獨自一人北上昭幽投奔師門,但因身份獨特,又不想在丹殼這一關中多做耽擱,故平日只在洞府之中修行。眼下三四代弟子中,除寥寥幾人之外,其餘人等並不知曉他真正來歷,只當他是與哪個門中師長頗有交情的散修供奉。

他出身東萊洲。自小耳聞目染,都是妖物禍亂世間之事,是以對其尤其極其痛恨,此次聽得溟滄派征伐北冥,便也求請到此,願與昭幽弟子一同進剿,這回卻是奉命出來,查探這腳下之地是否合適溟滄弟子進駐。

過去有幾個呼吸。後方那一道遁光也是到了,光華散開。出來一個嬌憨少女,正是汪采薇幺徒朱凝兒,抱怨道:“小師叔,你爲何把師侄甩在後面?”

元景清方纔先到一步,只是防止兩人同時遇險,不過他無心多做解釋。指了指周圍,道:“這處就是門中所說的斬蛇崖了?”

朱凝兒自入道之後,就只在昭幽天池修行,從未入過塵世,故還是一派率性天真。聽得此問,登時忘了方纔一點小怨氣,一下變得興致勃勃起來,道:“是呀,聽聞此處是五代掌門征伐北冥時的一處落腳之地,本是一處蛇窟,共有七八十條千年以上的玄蛇盤踞,那修爲最高一條老蛇,據傳有近萬載修爲,能與洞天真人相搏,後被我派真人斬於崖下,成全了此地名聲。”

她提着裙襬走了兩步,伸出腦袋,往下探詢般看了兩眼,忽然一聲低呼,朝一處一指,雀躍道:“師叔快看,那崖底之下,就是那老蛇骨骸所在了。”

元景清穩穩走了過去,眼神往下一落,果然見得崖下有一條盤疊而起的長長白骨,從頭至尾基本完整,不過斷成了百十截,斬蛇之名,倒是恰如其分,

這時他忽然想到一事,問道:“聽聞此間妖修用多用大妖骨骸精血修行,此地有這妖蛇遺骨,此爲何其等放之不取?”

朱凝兒手指抵着下脣想了想,搖頭道:“師侄這就不知了,許是懼怕我溟滄餘威呢?”

元景清卻是冷哂,什麼餘威,聽聞溟滄內亂之後連三泊之地都曾被妖修短暫佔去,又怎麼可能震懾住遠在北冥洲的妖修?此處這般模樣,必然是有緣故的。

想到這裡,他眼角忽然撇到一絲光亮,當即往下一躍,到了崖底,目光一轉,卻是在那巨大骨骸背後,見得一處一丈來高的幽深洞窟,那光亮是中閃了出來的。

朱凝兒也是跟了進來,她極爲好奇地四處張望,道:“原來崖下還有這等地界?”

元景清卻是把目光投向正前方,那處卻有一把光輝湛湛的法劍,斜插在一處三尺高的石臺之上,方纔那光亮正是天光落在劍身上時,反照而出的,他沉吟一下,行步到了那臺上,忽見劍身邊上有一行清晰小字。

上曰:“劍名‘日輪’,杜某持此斬蛇,奈何爲蛇血蛇毒所污,靈性散去,再難成就真寶,故擲此地,後輩弟子若有緣,大可取去一用。”

他目光後移,落款是“杜神川”三字。

朱凝兒湊上來看了看,道:“呀了一聲,原來是杜真人。”

元景清對溟滄派過去之事只知大概,問了下來,方知這杜神川亦是當年征伐北冥的十二洞天之一。他細細感應了一下,道:“既是本門之物,我當可取之。”

上前一步,伸手一握劍柄,輕輕一拔,便就取在了身中,劍身一陣震動,發出一聲悠長劍鳴,遠遠傳了出去,此間灰塵竟也是被激盪而起。

他起指一撫,道了一聲:“不錯!”

這劍雖是失了靈識,可畢竟是那位杜真人當做真器蘊煉的,數千載過去,仍是神光依舊,鋒銳不減,尤其劍身之外,還彌散着一股無形煞力,似極度渴慕妖血,難怪周圍無有妖魔進犯,想是此劍在此鎮壓之故。

朱凝兒羨慕道:“小師叔機緣真好。不過師叔你可要小心藏好了。”

元景清看向她道:“這是爲何?

朱凝兒道:“此劍是杜真人所留,那杜氏後輩大可說是自家之物,稍候要是見了,極可能向師叔討要回去哦。”

元景清卻是毫不在意,道:“無妨。”

他並不擅長用劍,杜氏族人要是肯拿出足夠修道外物來換。他也極是樂意拿了出來,不定還可結下一個善緣。

至於強行索取,換了他人或許還會懼怕,可他身爲昭幽門下二代弟子,杜氏又豈敢過來伸手。

他在此坐了下來,道:“我待祭煉此劍,請師侄爲我護法,”

朱凝兒自入道後,可從未給人護過法。聞言秀眸一亮,興沖沖道:“小師叔放心,師侄定可護得你安穩。”

元景清點了下頭,把劍橫擱在膝,逼出一縷精血抹在劍身之上,須臾淡去,便打入一道道法訣。

此劍並無真識,無需神意交融。只需打入精血印記便可,不過一個時辰之後。他就祭煉完畢。

於是將劍一收,站了起來,正要出洞,然而這時,卻覺心中浮起一陣異樣感應,不覺眉頭一皺。停下腳步。

朱凝兒忽然驚呼道:“小師叔,天中有大妖過來。”

元景清有些訝異看了她一眼,隨即點了點頭,他修煉感神經,又天賦異稟。靈機感應遠勝同輩,這朱凝兒竟也不弱於自己多少,也難怪被汪采薇如此看重。

他傳音道:“收攝氣機,莫要出聲。”

朱凝兒略顯緊張地點了點頭,她能感應到對方實力強橫異常,恐怕隨意噴出一口氣來就能將自家二人殺死,於是自香囊之中取了一張法符出來,此是門中賜下護法神符,可保自身一時三刻無虞,不過這符煉製不易,不到真正無法逃脫之時,她也不捨得用。

大約十數呼吸之後,那股強橫氣機終是消退,她拍了拍胸脯,鬆了一口氣,道:“那大妖定是力轉四重,氣機磅礴如海濤,此去方向,似往我溟滄同門所在,莫不是去生事的?”

元景清淡聲道:“師侄多慮了,鼓塌山處有我門中三位煉就法身的真人坐鎮,豈會懼怕一名力成四重的大妖?它當真去了,那也自尋死路。”

朱凝兒眼眸一轉,忽然露出興奮之色,道:“小師叔,再往前去三千里地,那便是滄河了,聽那總管王緒言,那處兀都部勢力最大,首領伏巒,乃是一頭羆妖,早已修至力轉四重境,聽聞比那當年與師祖交過手的諸伯皋也是隻強不弱,方纔過去的,想來就是此妖,不如我等趁其不在,去他部族中闖上一闖如何?”

北冥洲地域廣大,比東華洲多出數倍不止,洲中有三條大河,分爲濟河、津河、滄河,勢力大一些的妖部,皆在河畔兩岸近處紮根。這滄河諸部,就是溟滄派下一個將要降伏的目標。

元景清一轉念,卻是否道:“這等妖部,不提那些道行不明的長老,便是與我功行相較的妖將,也當在百名之上,不是我等可以輕易招惹的。”

朱凝兒撇嘴道:“小師叔,你怕個什麼,聽聞那些兀都部的熊羆,體沉身笨,遁法又差勁得很,哪可能追得上我二人?見得不好,退出來就是了。”

元景清卻是冷靜道:“無有那麼簡單,事關生死,怎可憑一時意氣行事?不過那兀都族長不在,部族之中無人坐鎮,倒可請餘淵部道友前去查探一番。”

在他東萊洲做那隨軍道師時,每一次軍卒出動之前,皆有斥候細作探明詳情,若是底細不明,絕不會貿然出戰,那除了平添士卒傷亡,並無任何好處。

他抖手發出一枚靈符,往前方滄水所在投去。

此符之中,煉有一頭水族精魄,很是擅長打聽消息,便是被人發現,也會立時散去,不會留下痕跡。

汪凝兒問道:“小師叔,我等下來做什麼?”

元景清道:“等。”隨後他當場坐下調息,便不再理她。

朱凝兒一撇嘴,道:“好吧。”

她覺得這位小師叔脾氣古板冷漠,很是無趣,不過畢竟是輩份在此,她也不敢放肆。

等有半個多時辰後,忽然有一道靈光過來,元景清抓來看過後,又傳給了朱凝兒,後者一看,也是俏臉煞白。

原來是兀都部知曉溟滄派此回來者不善,故請了四方部族來援,此刻那部族之中,竟是足足有兩名力成四轉的大妖,要是一頭撞了過去,必然有去無回。

元景清道:“既已探明此處情形,該當回去稟報了。”他一轉身,就縱起遁光,往來路飛回。

朱凝兒哎了一聲,“小師叔等等我。”便也騰煙而起,隨後追來。

在溟滄派大舉向北冥洲壓去時,東華南地,一座精麗畫舫自玉霄派中出來,往西緩緩行去。

明畫屏坐在暖閣之中,撫弄箏弦,曲調綿長哀婉,似如其心境一般。

此回她是受沈梓心相召,回去相助山門平定西河餘孽的。

驪山派門規,門下弟子若是不遵掌門諭令,立刻就可開革出門,而現在周如英陷在南海,也沒人爲她遮擋,是以絕不敢不從。

實則她聞得沈梓心整日爲山門奔波勞碌,而自家卻是心安理得在外修煉,本心之間,也是頗覺過不去。

能在玉霄派洞天福地之中修行,在外人看來是得了打機緣,可她畢竟不是玉霄弟子,周族門下縱然表面還算客氣,可私底下卻並不如何把她放在眼中。

至於她道侶周君毅,雖舉止相貌樣樣皆好,乃至修爲道行也不比她弱了多少,但二人本是兩派聯姻,並無多少情緣糾葛,平日見面,也是相敬如賓,寥寥幾語問候便再無話說,即便修行,亦是彼此分開,一月之中見面也不過兩三回,到玉霄這些年中,她甚至不知這位名義上的夫君脾性喜好。

念至此處,幽幽嘆了一聲,指下又彈撥出幾個沉鬱音調。

畫舫行有數日之後,她心緒漸漸平復下來,心下已是決定,此回回了山門,好好幫襯師姐沈梓心,以補償心中虧欠。

就在這時,畫舫忽然一震,前後搖動不定,她伸手一按,以法力將之定住,擰眉問道:“外間出了何事?”

一名婢女驚慌失措跑了進來,泣聲道:“娘子,外面,外面有好多古怪東西……”

明畫屏掀簾一看,心下一沉,只見畫舫之外,有千上萬只魔頭,正前赴後繼,不斷撞在四周法禁之上,一層層將之污穢化去。

……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潛身入東海 虛氣定界關第七十六章 陰陽之變斬全一第八十八章 棋落先手 山門司職第一百三十二章 神梭退魔得外藥第二十三章 餘氏二妖第二百六十九章 當行己道棄心礙第四十七章 後浪推前浪,波濤翻涌急第一百四十二章 迴心轉來補天全第二十一章 神砂練氣知短長第三百三十四章 渡法合人可常在第五十五章 開囊取寶 妖妃尋釁第七十六章 踏虛鴻飛劍猶在第一百八十五章 氣劍無形斬妖顱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朝去縛還本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五行化演誅魔雷第兩百五十四章 星石一動劫火生第二百七十章 上道由己不由人第七十八章 心魔之咒 騙入竹節第兩百七十五章 投儀晷改元換脈第七十四章 玄功勝往昔 一步贈仙城第一章 長觀洞天 龍淵大澤第七十章 十年苦修 重回東華第四十四章 聲非寂絕波未平第九十章 道心不改亦降魔第三百三十九章 雲岸之上起風雷第三百九十一章 兩界興戰動前因第兩百二十三章 可請東國爲前驅第一百八十章 生機難挽引魔窺第一百五十九章 臨清門前覆魔塵第一百九十章 各有渡船過重山第二十章 乾坤易勢混天力第兩百四十一章 萬源生化 滅寶破真第一百一十九章 魔意難測 退守內殿第二十七章 洞中生死總輪迴第七章 二十年來藏劍鋒,忽起長歌神鬼驚第一百三十七章 劍月凌波洗殺劫第兩百六十三章 秘法玉冊隱乾坤第六章 前塵因果 定陽周門第兩百九十七章 靈珠牝牡化界方,一十六法俱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心中藏詭謀 送羊入虎口第三十章 龍柱之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先發制人可爭勝第三百一十七章 劍鎖天地 聚土成鋼第九十五章 欲入爭局借護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真印法力助神通第六十七章 不敬至寶改前規第一百七十七章 今使天地立定序第三百一十四章 內元御衡章第四章 道稱玄澈映紫袍第四十九章 延重海上生 指路開龍府第一章 拜山北辰第十三章 尋源溯祖覓根由第兩百九十八章 神威迫來蕩世潮第兩百四十一章 府中門徒第二百一十七章 亂靈化渡通天聲第七十五章 渡世舟筏顯敵蹤第十章 不因外劫畏天途第四十三章 執拿元氣掌諸界第三百六十一章 初聞煞絕疑鬼神第三百九十九章 禁關白魚種露蓮第兩百三十二章 天潮洗盪雷音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再得真種 五器之傳第六十七章 絕靈棄身入魔途第三十五章 蟬宮梅紅殷如血第兩百二十二章 衆靈皆落塵寰中第八十三章 入陷險絕失親衆第六章 當嘯長歌舒胸臆 雲霄一氣動天地第一章 壓海平潮正神屋第三百二十九章 瞻觀往來隨神遊第一百七十三章 周流始終氣還虛第七十三章 千幻圖鑑 改頭換面第二百八十四章 當取落蓮化完功第一章 再世爲人 玄門煉真第五十一章 鬼蜮凶地人心異第八十五章 七星大挪玄樞陣第六十二章 師徒施恩 彭氏真人第三百零九章 正勢當落絕棋盤第六十四章 外劫加身見道緣第兩百九十二章 巨軀遮天顯威容第兩百三十四章 魔焰肆虐 六耳金童第一百六十八章 洞天歸舊主 圓通破陽刀第七十四章 前孽遺毒惑性情第三百七十五章 萬心溯流淨世焰第三百零三章 日月行空海波平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意渡行忽生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爲見日月動風雨第一百二十章 一柱神秀連天地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光未盡神翻覆第一百四十六章 明璧對影潭中劍第六十四章 入毒可借還真藥第三百零八章 樂土不存人世崩第兩百八十一章 天人爭逐復往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爭雄豈在一夕間第六十章 三真人聚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心使氣合法自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通自守稱正教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界遙渡伐鈞塵第七十三章 道寶遙對難見影第五十六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斬敵顱不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