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四十章 法障已過七重關

未有幾日,張衍就化出一具分身,將那截妖送去了北海。

此妖是他以活煉之術祭煉,彼此間有感應相連,若需召得其歸來,只一個念頭便可,也不怕它走脫了。故而將之扔去那處之後,再投下足夠十年之用的藥石,便就不再多做關注了。

他真身法體則是坐定在渡真殿中,日夜以涵淵重水磨練功行,不去理會外事。

三載時日就在他閉關之中流逝而過。

圍繞在他身側的涵淵重水被緩緩推開,再飄旋向上,化作一道螺旋長浪飛去天中。

在他御使之下,此水又點點分化,變作無數水滴在身外漂游。

此水乍一看去,與玄冥重水相似,但其重卻是遠甚,故他破費了一番功夫,將玄冥重水小做祭煉,如今兩者不但自外看去,幾乎是一樣,就是修士感應,也難以在倉促中覺察出什麼破綻來。

知他這門手段之人,若是仍按此前備好的法門來破,免不了是要吃一個大虧的。

起手一指,那重水重又匯聚一處,順服無比地回了那土臺之內。

下來他穩住氣機,內察法身,見這一次閉關下來,自己與六重障關之時相比,法力又一次有了極大長進。且眼下已是積累到了,下來如不設法打破擋在上方的厚壁,那再怎麼修煉,也無法繼續向前攀行了。

這就好比池潭之水只得這許多,而天雨一下,便會滿溢出來,唯有開闢拓展,化爲大湖廣澤,方能收蓄容納更多。

實則他根基足夠深厚。早在數千年就可一試破障,同時也有大半把握,但他深知自己前路漫長,不可貪一時之快,積累越足,則步去越是平坦,故仍然壓住勢頭,等法力漲至進無可進之時,方纔放開懷抱。

眼下既然時機已到。他不再遲疑,把心意稍加引動,就有無邊玄氣自一片虛無之中浮現而出,不多時籠蓋玄澤海界,一時雷霆霹靂響徹周界。

那陣靈感受那磅礴之力鼓盪而來,立知發生了何事,急把小界之內諸陣開啓,又令四方佻人看守好每一根陣柱,其因上回有過一番相同經歷,這一次卻是做得有條不紊。四方海域只稍受波就又平緩下來。

同一時刻,偏殿之中正在修持的寧衝玄也是生出感應,擡頭望上殿看去。過有一會兒後,他稍加沉思,方纔收回目光,重又入得定坐之中。

界中諸多生靈本以爲此回變動如同前次一般,很快便回會過去,都是潛藏不動,哪知此一回天中那玄氣竟是久久不散,在徜徉了足足有三年之後。才終是收去,露出了萬里清空。

而那些生靈這時方纔敢出來覓食,也虧得此界中諸物都非凡品,不動之時,能以靈機補納自身,不然早便餓死了。

正殿臺座之上,一縷縷玄氣聚斂,塑出法身。當張衍再度是坐定之後,那第七重障關已然是被他撞開了。

與第六重“天關”不同,此一關破去並不如何艱難,甚至像樣一點的阻礙都未有,看似一切都似水到渠成。

但他卻很是很清楚。這其中實則隱藏着極大兇險。

破開障關之後,他法力一路上揚。向前邁進,久久無法收歇,故而此一回用時格外漫長。

那時他整個人似被裹挾江流推動,根本無法停下,這當中只要氣力稍有不濟,怕就後果難料。

他能感覺到,自己距離觸及那真正終點,尚還有一段不短距離,只第七關便如此,想今後破開障關或用時更爲長久,也更爲兇險。

自然,他也能止步眼前,轉而去修煉元胎,真正跨入三重境中,如此就少了許多波折。

但他自踏上修行道途後,都是一路披荊斬棘而來,便是前方無路,也要想辦法開闢處一條道途,又怎望險而避?不走到真正盡頭,他是絕然不會退縮的。

而此刻行功到此一關,實則已然超邁了尋常修士的界限。

通常而言,只要未曾煉就元胎,比上三重境修士仍有不足,好比深潭潛龍,即便長身健軀,鱗爪俱全,但還困於一隅,不入江海,不縱雲天,便還不得放縱

不過他氣、力雙修,又是至法成就,所能用上的神通手段又多,自信到得鬥戰之時,就是對上此輩,仍可與之一斗。

在將氣息收穩之後,他望去那滿盛在土臺之內的涵淵重水,起意一轉,輕輕鬆鬆便將之引至身前,化爲一溪在身前流淌。

心下忖道:“這座承化御土之臺已然不足我用,要麼去上極殿或晝空殿中借得一些來,再起上一座更爲宏壯的,要麼就索性入至洞天之中修行。”

如今霍軒未回,晝空殿無人主持,他轉念下來,唯有先去上極殿借取了,一抖袖,將重水放了回去,再起指一點,凝化了一張符書出來,就往上極殿所在發去。

過有片刻,聽得腳步來,卻是景遊自外入內,到了座前,他送上一封書信,低聲道:“老爺,趙真人送來的書信。”

張衍神色微動,目光一掃,那書信飄了過來,而後就在眼前展開。

所謂趙真人,是指章伯彥弟子趙陽。

此人一身所學皆是出自冥泉宗,故長久以來,皆是在魔宗地界上修煉功法,充當渡真殿耳目。

趙陽因知冥泉宗對他這等自外歸來修士並不信任,而他同樣也怕露出什麼破綻,是以自領了差事,去了一處下宗那處鎮守,因與人無爭,也無人來管束他,暗中一直通過各種手段在試圖瞭解冥泉宗各種佈置。

書信之中內容是言,魔宗近日來似有異常舉動。

其實因溟滄、玉霄兩家對峙以來,魔宗六派也從未停止過準備。

不過以往是不緊不慢,細如流水般的佈置,今次感覺略略緊促了一些,雖不明顯,可也讓其察覺到了一絲異樣。

趙陽知曉任何事都不可能無緣無故發生變化,通常都有因由在背後推動,故對此並不持小視之心,將自己懷疑與判斷都是書寫下來,送來渡真殿中,至於門中是如何判斷的,又會如何做,這就不是他所能操心的了。

張衍放下書信,目光轉,問道:“可有別處眼線書報?”

景遊道:“有,小的都已理在了一處。”他自袖中取出一隻木匣,穩穩捧放在案几之上。

張衍打了開來,逐一看過,隨後便露出思索之色。

以此作爲推斷,再結合趙陽書信,他發現這幾年來,六大魔宗都是有所動作,頻頻向下宗催討供奉,故是他猜測,魔宗這當是把矛頭對上哪一家了。

不過不管其如何動作,溟滄派原定之策都不會有任何變化。

這是因爲早在定計之前,秦掌門就已把所有勢力都考慮了進去,其是動也好,不動也罷,都不會有任何妨礙。

他這時一彈指,一道劍光飛出小界,往龍淵大澤方向落去,很快入了那投入九還樁的地隙之中。

稍作探查之後,心下道:“那地氣涌動不止,比之前強盛了何止百倍,便是禁關閉鎖,也有外泄之象,怕是定界針那處很快就有動靜了,到時諸派便會知曉有人在採掘地根了,看來餘下時日,已然不多了。”

他心下再一感應,卻是去察看那截妖變化。

這數年之中,此妖在北海整日覓食修煉,甚是快活,不過其體軀也變得更爲龐大,足足佔據方圓百里之地,此刻飄渡海上,正追攝在一頭腹生萬須的白背怪魚之後。

似是感受得張衍關注,它一個顫抖,放棄快要到得嘴邊的血食,縮在原地一動不動。

張衍思忖道:“此妖在這裡也算是如魚得水,看那情形,潛力並未窮盡,那也好,先任得它在此,待劫開之際再把它喚了回來。”

如今他爲人劫準備諸多手段,也只唯有乾坤葉遲遲不成了。

固然少了此物,他自信憑藉力道五轉之軀,還有那歷代渡真殿主所着寶衣仍可與諸真一會,但這終究是比預定設想少了一門守禦手段。

所幸早在久遠之前,他就設想過此寶許有可能祭煉不成,到時要真是如此,只需戰術之上就需小作改換便可。

正轉念之時,卻覺一股感應涌上心頭,一察之下,卻是那乾坤葉傳遞過來的識意,那等感覺,好比卵中之胎,正急切盼望出來,只是未到破殼之時,尚還無力掙動。

他立刻知曉,此是那寶物真識感念到主人心意,是以動而呼應,

張衍笑了一笑,將乾坤葉自袖中取來了出來,道:“那便再試上一試吧,要是你未能趕上劫關,那也是天數使然,強求不得,不過若是如此,那我今後卻也不會再來用你。”

此語非只是說說而已,而是他當真準備如此做,一言如一誓,劫前如不成就真寶,那自此便棄之不同。

乾坤葉與他心意相通,立時明白自己若錯失機會,便永再無蛻變一日,那股識念猛然大漲,勃勃欲動,那一葉寶身卻是輕輕顫動起來,還有道道暈光自上激散而出。

張衍點頭道:“不錯,正是要如此,盼你早日出來,到時你我主僕合力,共應大劫!”說話之時,他手上一按,將一道清氣渡入進去。

……

……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靈脩得萬世功 睥睨諸法顯勝途第四十三章 執拿元氣掌諸界第六十三章 道之爭,何分是非對錯第一百九十三章 諭傳諸界謂魔神第兩百一十一章 神魂一攪亂敵我第兩百七十八章 天外符詔各有主第兩百八十五章 驚霄一氣風第三百八十三章 今生可渡有緣身第三百八十六章 混始相形非天合第兩百七十一章 風海洋第一百七十章 貞羅盟第三百五十二章 法身之妙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轉天心重宇出第二百零六章 避去劫關遇天數第七十三章 道寶遙對難見影第一百零一章 往空可覓前賢蹤第三百三十九章 雙生同根畏無量第兩百七十三章 正心誠明不言歧第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故原世清平第三百七十六章 遁落去迴轉諸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潮起伏顯疑蹤第一百九十九章 映玄界圖繪金鸞第三百零一十章 救亦可,殺亦可第三十八章 舉動玄機擊惡潮第七十四章 求丹煉法 虛身假影第五十九章 玄梭建功 師徒復振第兩百六十七章 虛念之中尋後法第七十八章 百年謀算殺機現第五十九章 玄梭建功 師徒復振第二十五章 一朝一國只一念第一百二十五章 法符除印 轉道入魔第兩百二十七章 泓水行風聞金聲第十五章 源水波浪存遺宮第二十六章 血氣玄圖懸白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水可興不外求第三百零五章 遙渡虛海開天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借靈御劍 妖魔奪珠第六十五章 蓋陣守中待敵來第八十一章 界外青天引凶怪第一百八十七章 伏妖百萬鎮洲界第六十七章 獨戰羣雄第一百零六章 真人遺寶 赤砂雷珠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朝秘圖 遮屏分壇第兩百三十四章 四方卷 風窺中樓第三百七十三章 金符落現斬清氣第七十章 天旌遮靈卷神印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斬敵顱不回首第一百零三章 煉去神冗入幽冥第兩百六十四章 玄清照未定 一木遮山水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意驅入神明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十峰贈砂釋善意第六十四章 地脈烈煞 雲天登門第一百六十一章 暗度魔穴遮耳目第八十七章 崆嶽平山定海陸 人心可代天地力第兩百八十九章 萬年因果今日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玄甲呼吞禁藏地第四章 千丈巖前解道書(上)第五十七章 驀然輕風雨 雲破雁飛還第三十九章 盡收遺寶拾落果第一百六十章 爲用功行借清靈第二百二十三章 可聚心識見神真第一百四十二章 開得神目轉陰陽第二十八章 斬神誅魔還本來第兩百六十一章 座上真位有定數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睹青天散煙塵第六十一章 再練密冊 雲天下臨第一百五十四章 開海眼功德除魔第一百零二章 九洲天上卷 洪雷第二百六十二章 執道在己自可爲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火照動白雲陽第一百九十七章 爲見日月動風雨第五十五章 盛光只落未明時第六章 少清弟子第七章 書約峨山第兩百五十八章 卷化山門萬平圖第二十四章 法力分身第三十三章 劍從磨礪出第三百章 一意煉合造化精第一百零五章 百靈浮柱上天穹第兩百三十章 雙樁破障收地氣第七十六章 張衍脫身 顛倒迷陣第三百八十四章 遁落赤地聚道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氣意鬥戰奪蓮力第三十二章 符陽宗第九十一章 三妖入府 大徒遠遊第一百四十五章 妖雲摧城 神雷顯威第一百八十三章 千眼迷影鎏金鈹第三十六章 天外遙定觀劍山第四十三章 乍聞山海卷巨瀾第兩百二十一章 靈真壓陣第八十五章 開界避重劫 天魔奪靈真第一百八十七章 金光一斬滅元靈第八十八章 謀定虛空敘和言第三百五十一章 設儀祭告還正道第七十四章 力道修士第三十章 重浪高疊 飛劍誰屬第九十五章 欲斷天關落神魂第兩百零五章 山海之外鎮妖蟲第八十七章 白虎玄光 飛劍奪命第八十九章 元陽棄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