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頂上神華放光明 還回舊宮點天青

bookmark

兩個龐大人影一出,遮掩去了天光,地表頓時爲之一黯。

可見兩人面容奇古,耳高齊頂,面方嘴闊,鼻如柱樑,肌骨若銅澆鐵鑄,身軀俱是一般魁梧,只左面那人雙眸作白色,又右側那個則是玄色。

若是有山海界內有土著在此,便可認出,這兩人與自己部族一直以來的膜拜伯白、伯玄兩尊神明一般模樣。

而此刻在這二人意識之中,自己兄弟亙古以來便就與這方天地同存,天生便是這一方界天的神明。

只是在此之上,卻還有一位宰主。

兩人擡頭一看,見張衍立身在天宇之中,便立刻挪動龐大身軀,來至近前,對着他跪叩下來,口中言道:“拜見上尊。”

張衍微微點頭,他渡入了一縷神意法力起了作用,二人皆認定他便是那開演天地,造化萬物之人,也即是說,他代替了傳聞之中“元伯”的身份。

這雖與真正事實有所出入,可若無他造就點化,這兩兄弟便能出來,也無可能夠誕生出完整靈智,至少不會是眼前這般模樣了,說他造就,也不是誇言。

況且就算那等開得一界,演化萬靈萬物之事,以他如今偉力,也是不難做到,故是大可坦然受下。

他目光下落,道:“起來吧。”

兩兄弟再是一拜,方纔立起身來。

張衍在天中負袖言道:“你等生而知之,當明自身之責乃是護御此界衆生,今後若有天外怪妖邪魔或是外敵到此,我若不在,便需你等將之驅逐斬殺,可是明白了麼?”

伯白、伯玄二人皆是躬身而言:“我兄弟二人記下了。”

嚴格來說,九洲修士並非山海土著,也不信奉伯白、伯玄,本不在兩人庇佑之下,不過在二人眼中,修道人皆是張衍自天外攜來,與他們本是同源而生,是故也不存在這些問題了。

張衍又再說了幾句,見暫且無有什麼需要交代了,就言道:“你二人去吧。”

兩人應有一聲,自地面緩緩騰空而起,到了虛天之上,兩人把身一抱,如同適才眠臥於隕星之中一般,同時身上綻放出灼灼光亮,卻是一人化身陽日,一人化身皓月。

山海界中本無真生日月,天地晝晦,乃至平常所見,只是星相投影,而到如今,卻方纔真正顯化於世。

這一次,張衍並未再用氣機遮掩,只是以神意傳告各派主事之人,此事乃是他出手安排的,無需爲此多慮。

此刻舉凡山海生靈,心中忽有所感,不由得擡頭觀去。尋常人只是覺得天中日月似與以往不同,但這些日子見到的奇景也是頗多,倒也不以爲意,反而是一些氣血旺盛,功行修爲不弱之人卻能看得清楚,那裡面分明是有兩個人影,看去似在沉睡,而隨其一呼一吸,好若整個山海界都在隨之震盪。

地陸之上一些異類大妖定定看着那兩輪刺目光亮,驚呼道:“伯白?伯玄?”

在這日月之下,他們覺得自身好似渺小無比。過去好一會兒,方纔醒覺過來,併爲此興奮大叫,這一幕在山海各個角落上演。不過大部族卻不爲所動,因爲他們知道,就算祖神真是出現,也絕然無法比過之前到來的那位大能修士,故是決定表現的安穩一些爲好。

龍淵海澤之中,齊雲天正與前來送賀禮的公氏長老交談徵討他界之事,不過後者時不時望向天外,顯然有些心不在焉。

齊雲天道:“公道友在看什麼?”

那公氏長老沉吟片刻,道:“看那天中日月,那其中二人疑似我山海界上古神明伯白、伯玄二位。齊殿主當知,我東荒國祭月、祭陽二個司職,便是爲祭拜這二位而來……”

正說話之間,這時諸易匆匆步入上極殿內,朝殿上一拜,道:“恩師,弟子有要事奏稟。”

齊雲天看了下來,道:“可是爲那天中二位麼?”

諸易道:“正是爲此,”他目光撇向公氏長老處,“這兩位似是山海傳說之中的大人物。”

齊雲天神情如常,言道:“不妨事,渡真殿主方纔傳告與爲師,這兩人就那兩座隕星所化,只是此前遭遇危困,幸得渡真殿主伸手,方纔解脫出來,這兩位爲守禦山海界而存,並不會干涉我輩。”

諸易聞言一怔,隨即發出一聲驚歎,道:“張殿主不愧真陽上尊,既是這般,弟子這邊便就無事了。”言畢,他打個躬,就退出殿外。

待他一走,公氏長老這是急着問道:“齊殿主方纔所言當真麼?”

齊雲天笑道:“此是渡真殿主轉告於我,記得貴國大宮師有溝通日月之能,道友不妨回去一問,想能見得分曉。”

公氏長老搖頭道:“齊殿主何必取笑?諸位上真當知這並非真言。”

齊雲天卻是語聲平穩,道:“先前不能,卻未必此刻不能。”

公氏長老一個愣怔,隨即眼神動了動,似被點醒,他雙手一合,行有一禮,正聲言道:“多謝齊殿主提醒,”他自席上站了起來,“出了如此大的事,在下身爲族中緊餘族老,卻不能在此多留了,齊殿主適才所言,在下會如實轉告大宮師。”

齊雲天道:“那我便不再多留道友了。”

待把此人送走後,他心中思索起來,“原來想要說服此輩還有些難處,如今渡真殿主點化了那伯白、伯玄兩個出來,倒是可以加以利用了。”

他自然是知道真那兩尊神靈的由來真相,不過對東荒國之人卻不能如此明言,畢竟其國子民自上古之時便信奉這兩位,若是得知真實情形,那卻不利於兩家和睦,他下來謀劃恐也會因此受阻。

如今東荒不比之前,掃平了內外憂患,並沒有迫切外拓慾望,在他設想之中,想要動用此輩之力,恐要不少功夫,但是有這麼兩位在,也無需其開口,只要表示贊同,許就能順利達成目的。

張衍在伯白、伯玄二人入世後,就意念一轉,返回得天青殿上。他掃有一眼,這裡景貌與過往大爲不同,河川山原分佈錯落,處處草木繁盛,高嶺谷地之間,還隱隱可見樓臺宮闕。腳下雲光托起,穿過一片參天青木林,再經由一座跨崖虹橋,便來至正殿之中。

景遊站在階前,臉上面是喜色,躬身一拜,道:“小的恭迎老爺回府。”

張衍道一聲免禮,便來至殿上坐定,笑言道:“你倒是把這處經營的不差。”

景游回道:“老爺不在,小的自當把此地打理好了。”

張衍頜首言道:“待這裡事畢,我欲在天外再開一界,屆時你可隨我通往。”

景遊喜上眉梢,道:“是,老爺。”

張衍道:“門中諸事我已知曉,不必再言,我這處尚有一事要爲,若雁依他們出關到來,你再來稟我。”

景遊恭敬道:“小的遵命,老爺如無其他吩咐,那小的便先告退了。

張衍點了下首,道:“去吧。”

待景游下去,他坐定玉臺,把目光一凝,霎時之間,一座座界空便在眼前如浮光掠影一般閃過。

這些全都是在他氣機感應之下的界天,只要他願意,便能看到其過去演化之象以及至諸多未來之變,他成就真陽之時,曾看有一眼,不過那時只是粗略一覽,並不曾深入觀望,而此刻不同,他卻是在尋找那些適合九洲修士存身的界天。

雖他氣涵萬界,可看了一下,多數界天靈機微弱,就是修道人到了那裡,若無外界溝通,也修煉不到多高境地,唯有極少數算得上是靈興之地,但也只是僅此而已,能與此前山海界相比的卻是一個也沒有。

待這一番看下來後,他共是尋到了六處合宜之地。

這尚還比不上餘寰諸天,但並不是說他治下界域不如那幽羅部宿,而是部宿方纔張列,不似傅青名經營了許久,且在他氣機涵布之下的界空,幾乎九成以上都是靈機初興。

世上萬物,多都是依照由盛至衰這個過程運轉,這意味着這些界空尚還處在一個上升過程中,正如如今九洲各派一般,眼下雖還不如意,可未來卻是興盛可期。

只是在這六界之地中,卻有一處引起了他的注意。

通常來說,靈機越是興盛的界天,那麼修道人存在的可能便越大,而妖魔也是一定有的。

可那裡居然沒有任何大妖魔怪存在,需知若是土著不曾成長起來,那天外異種很可能會侵入這片地界,將其中靈機吞盡,而這裡卻是一切安然完好,怎麼看都是透着一股古怪。

再是深入感應片刻,他不覺眼神微動,忖道:“原是如此麼。”

他稍作思索,伸手一拿,便見一頭身披華麗皮毛的扁平怪物陳鋪在大殿之中。

此是截妖,當年以活煉之術造得此妖物,純粹是用來幫襯自身鬥戰的,如今過去這許久,其生機早已耗盡,不過那軀殼仍是保存完好,今日卻是正好拿來一用。

他一點指,一道元氣灌入其中,過得片刻,此妖脊背一聳,卻是緩緩支撐起身形,竟是又活轉了過來,

他一揮衣袖,殿內霎時開了一座高大界門,那另一端,正是通往那處古怪界天,在他意念驅使之下,那截妖一聲嘯叫,就往裡穿入進去。

…………

…………

第二百二十章 觀見前知截法緣第八十三章 入陷險絕失親衆第二百二十六章 從來解道不虛渡第兩百零五章 再臨鈞塵觀紫氣第兩四十一章 天外星石藏玄術第一百二十三章 借物代形 金印入手第九十七章 芝祖軀殼第七十章 十年苦修 重回東華第兩百五十五章 遺目感靈生陽變第兩百七十二章 易脈只爲奉正位第一百六十六章 斷崖殘橋銷魂途第一百八十五章 氣劍無形斬妖顱第一百零六章 火滅人銷魂飛去第一百四十二章 採得一風生玄翼,拂去塵身踏仙關第四十四章 攜手合力御界關第三百二十三章 吞反有無化道全第一百六十六章 先發制人可爭勝第三百七十章 取中策各得其利第一百五十六章 蟲丹入身幻心神第一百七十一章 諸空偉力撞天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窺陣心明見機巧第二十九章 各有執見道不同第三百一十一章 非是溫仁是殺劫第兩四十章 法障已過七重關第十章 蕩雲峰上爭天門(一)第二十五章 女官來訪 以丹換書第五十三章 天算有缺人心補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睹青天散煙塵第一百零九章 翠崖山前識幻身第一百章 皆飲魔心不自知第八十二章 還梭明心 黑玉魔尺第十四章 氣海初化 明氣一重第五十五章 大陣鎖門 自劃方圓第三百三十六章 洗氣衝神布須意第四十七章 重水初凝獨人海眼第三十六章 瀚雲一界中 玄丹照潮菸第七章 摘來玉寶開界關 昨日惡濁今又來第十九章 道書入手 法力真印第一百零七章 虛芒潛沉奪造化第一百九十九章 五行化演誅魔雷第一百八十四章 心行照神入往見第七十七章 攝空飛幡 溟滄秘聞第一百七十七章 算斷玄機斬帝君第五十章 山陽改陰濁 地淵換靈主第兩百七十五章 東華諸派第一百五十八章 返歸諸有定世常第二百八十一章 心通一脈入世來第八十五章 築氣舉身入境門第九十八章 枉接因果應前誓第三百三十八章 先破青雲再斷洪第三百二十四章 青氣未盡硃色翻第一百七十七章 今使天地立定序第六十七章 不敬至寶改前規第兩百八十三章 三峰爭符第三百零一章 心關鎖仙山 兩界往來川第十七章 萬浪千礁齊踏破,長生無悔笑蹉跎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使無畏劫自平第十三章 尋源溯祖覓根由第八十章 寂中奪真取元機第三百五十一章 設儀祭告還正道第六章 王盤下書 生死絕爭第五十章 衝玄借寶真光鎮水第五十一章 施援韓濟 玄血魔丹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對玄神正己身第五十一章 鬼蜮凶地人心異第三百零一章 心關鎖仙山 兩界往來川第八十章 回龍蟄蜃陣第一百二十六章 仙府陣圖鎮神屋第七章 浮游宮上十二真第三百零二章 因起果落生機變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落諸有補道缺第兩百八十章 暴風狂浪同在舟第兩百二十四章 諸物只爲應劫關第兩百六十一章 座上真位有定數第一百八十五章 奪法削道收寶蓮第九十四章 忽聞魔蹤隱玄門第一百六十二章 玄功初成 化丹三重第九十三章 開天承法佈道傳第三十五章 天雷破邪第一百四十一章 殘玉之中演真法 雲霞漫漫五彩現第三百一十五章 寰天諸宗爭界主第兩百四十八章 掃盡妖氛正人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寄轉有無脫道縛第一百章 獨上魔山敵六衆第兩百八十七章 鸓鵲靈禽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北皆動驚三洲第兩百九十一章 鎮印再現 劫水難收第一百一十六章 去留生死路 懷璧引妖魔第兩百九十章 青穹如蓋難脫去第三百零五章 觀尋過往覓前蹤第兩百一十四章 算定因果曉天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卦中顯像見潛魂第五十章 天地胎中養靈機第十二章 送渡一機感本來 護法真寶另有緣第兩百二十二章 衆靈皆落塵寰中第十二章 蕩雲峰上爭天門(三)第一百六十章 敕符問罪正門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柱洲山險通天路第三百零五章 觀尋過往覓前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