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只待天緣落人間

百餘天后,諸部聯軍陸續趕到了玉京城下,壯卒與僕奴合計起來,足有四十萬衆。

成樑己方大勢已成,一改前段時日保守策略,請動修道人向城中發出邀戰。月氏也不會白白養活那些異類兇妖,亦是將此輩派了出去應戰。

下來一段時日內,雙方激鬥百餘次,算得上互有勝負。

不過總體而言,卻是諸部聯軍這裡更勝一籌,無論是應關所持有的金索,還是辰莽所攜帶出來的寶爐,都是屢屢擊敗對手。

月氏曾寄希望於鎮國大鼓,妄圖以此破敵,怎奈因聯軍之中有兩位昭氏嫡脈,是以最後無功而返。

此輩見始終無法取勝,乾脆緊閉城門,來了一個堅守不出。

諸部幾次發動大軍登城強攻,可是王都之外有禁制護持,輕易無法突破,於是聽從一些軍將建言,將玉京團團圍了起來,等待對方糧秣或是寶材耗盡。

這一圍,就是一載有餘。

期間諸部聯軍也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四處出擊,不斷攻佔本來屬於月氏的城邑,是以玉京實際已然成爲了一座孤城。

只是諸部對那禁制仍是一籌莫展,儘管隨行修士找了不少師門中人前來破解,但俱是無功而返,久而久之,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但是這個時候諸部卻發現另一個危機,後方糧秣雖還在不斷運送過來,可供奉修道人的寶材卻是即將耗盡,若是沒了此輩,那是不可能對付得了有一衆妖修相助的月氏的。

在雙方都無法奈何對方的情形下,就是看誰人先撐不下去了。

按理說,諸部控制了絕大多數人道疆域,蒐羅外藥當是不難,但實際不是如此,天材地寶不是短短時間內可以生成的,十餘年征戰下來,穹山內容易採攝寶材幾乎都被摘取乾淨了。

以成樑爲首的諸部首領不得不應關過來商議此事,因爲眼下能解決此事的也唯有應部了。

應關卻是趁勢提出,只要入城之後,諸部願尊國公子攝衝爲昭王,那麼無論多少寶材應部都可送來。

諸部首領商議下來,答應了這個請求。

只是其等俱是有意無意將原先擁立的辰莽忽略了,甚至根本無人來問過他的意思。

辰莽倒是不在乎這些,他本就無意王位,只要清剿月氏,手刃了仇人,他就準備回山修道了。

此時諸部首領卻是不知,困守城中的月氏上層此刻卻是漸漸心慌起來。

玉京之中雖還囤有足夠兩年食用的糧草,寶材也還有不少,再支撐數載不是問題,可是那轉運禁制的火油卻是即將耗盡了,若是無了這層屏護,便再無力阻擋城外大軍。

月氏族主月巢判斷出來,玉京陷落已成必然,唯有及早抽身方能逃得性命,於是再耐性等有一月之後,他帶着數名心腹侍從自苑牽出數頭靈禽,隨後一行人悄無聲息飛渡出玉京,往荒原深處逃遁。

辰莽此時正在一座土丘之上修持,此處乃是諸部堆砌而成,地勢甚高,可以由此望見玉京之內諸多景象,忽見得城中有一道黑影縱起,他心中起疑,翻身上了玉獅,隨振翅聲起,已然追了上去。

白玉獅子飛渡之快遠非幾頭靈禽可比,不出半刻,就追到了近處。

辰莽一辨對方相貌,立刻認出爲首那人正是自己仇人月巢,他雙目登時紅了,立將寶爐祭在天中,霎時一道火光自天照下。

轟隆一聲,數頭靈禽連帶背上之人頃刻化爲焦炭,屍骨無存。

只月巢身上卻忽然閃出一輪光亮,待火光散去,卻是分毫無損,其座下靈禽受驚,猛然一個急竄,速度又是快了幾分

辰莽一怔,隨即反應過來,道:“昭王印?”

昭王印傳聞乃是四位道尊所賜,雖冠以國名,但實際上卻是人主之印,帶之諸法難近,外邪不侵,誰持得此印,誰便是正統所在。

他知曉有此物在,神通法寶恐怕奈何不得這位,於是喚一聲,道:“還請白翼師兄助我。”

座下白獅一聲低吼,兩翅一展,霎時飛臨那靈禽上空,四爪一撕,就將那半邊羽翼扯斷

那禽鳥悲嘯一聲,就自天墜下,月巢不由得露出驚恐之色,他大叫一聲,拍開一名妖修給予他的法符,霎時之間,其人似被一股巨力推動,驟然遁去遠方。

辰莽不由一急,怕其走脫,連忙追而去,不久之後,卻是找到了其人,卻發現月巢正躺在一處山腳之下,口中不斷嘔血,甚至身軀斷裂了一半,少了一手一腳,渾身皮肉焦爛,卻已是奄奄一息了。

辰莽一轉念,卻是明白過來,月巢雖得了法符,可畢竟仍是凡身,如此快的遁速無有任何護持,卻是根本不可能承受的下來。

他行上前去,看了其一眼,伸出手去,兩指合攏,在其眉心之上一點,月巢咯的一聲,登時氣絕斃命。

默默站了了一會兒,稍作搜查,自其身上將昭王印取了出來,便欲離去,只是一轉頭,卻見不遠處立着一名年輕修士,他睜大了眼,驚喜道:“師父?”

他撲通一聲跪下,叩首道:‘弟子欺瞞恩師,私自下山,還請恩師責罰。”

岑驍言道:“你取的這方玉印,是想回去繼任昭王,還是繼續在我門下修持。”

辰莽毫不遲疑言道:“弟子無心凡塵之事,懇請恩師收留。”

岑驍點頭道:“起來吧。你此次私自下山,回去之後,罰你坐關百日。”

辰莽不憂反喜,再是一個拜,道:“是,師父。”

岑驍一轉身,腳下煙雲升起,便已然踏空而去。

辰莽本來還想將那玉印還了回去,可岑驍方纔卻根本沒有機會說,他想了一想,決定日後有機會再將此物還回去,於是將之塞入懷中,翻身上了玉獅之背,一聲呼喊,已是騰空跟上。

而玉京這一邊,守卒發現月王失蹤,遍查不着,也是大亂,這時有看出月氏將亡之人暗暗開得城門乞降,諸部大軍隨即一擁而入,持續十餘年的月氏之亂自此平復。

再一月後,國公子攝衝得諸部推舉,繼任昭王之位,封犒天下,祭天敬地,禮告上蒼,昭氏再此得以延續。

昆始洲陸之外,張衍與旦易等人都是觀望到這一幕。

乙道人言:“這攝衝乃是無情道衆門下傀儡,此人得了人主之位,昭國內得緣之人當是皆落在其指掌之中。”

傅青名道:“無妨,由得其去。”

他們與無情道衆可無有約議,周還元玉要是落在此輩手中,大可以出面搶奪。

無情道衆其實心中也很清楚此事,不過若元玉在前,有機會取得,哪怕明知道有情道衆在後盯着,其也不可能因此鬆手。

而且四人都是看得出來。

昭國先被月氏殺戮一通,上層族卿幾乎被一掃而空,月氏而今又被攻破,可以說是實力大衰。

反觀諸部落,尤其是成部藉此討伐不臣的機會,卻是從昭部侵吞過去不少人口地界,而方纔得繼昭王之位的攝衝也沒有實力來討還這些。

可以說,現下諸部雖是仍尊昭氏爲主,可下來卻是諸侯並起之勢,昭部如今剩下來的人口兵卒,至多隻算得上一個中等大小的部落,除了大義名分,已遠無先前威伏四方勢力了,只等天時一到,就有可能被其餘部族所取代。

傅青名鄭重提醒道:“昆始洲陸諸方格局已定,短時內當再無大戰,而距那元玉顯世還有數十載,到時那些外道必會拿出來手段,諸位道友可要做好準備了。”

張衍微微點首,早年先天妖魔與人道兩家定約,可以將域外天魔排斥在外,可由於後來無情道衆到來,如今是四方實力盯着此物,格局早是被打破了,這枚元玉不管落入誰手,另外三家都不會讓其安然得去,尤其還有太一金珠在這裡摻和,使得情勢更爲複雜

所以元玉現世之日,定然是免不了一場爭鬥的。

時輪轉動,一晃之間,又是四十餘年過去。

人道疆域內雖偶有紛爭,但似之前那般涉及衆多部族的爭殺卻不再有了,而當年大部分推算出來得緣之人多是老死,餘下之人卻是越來越少。

到了這個時候,諸天大能都把目光投來,若有周還元玉出現,那必應在這些人身上。

這些人主要分散在四處地界上,一個穹山之內,先前大部分得緣之人都是在此,應部花費了偌大氣力,就是爲了能把這些人把持在手。

不過由於昭部實力大損,玉京之外的疆土幾乎盡數丟棄,是以其影響也只限於都城周圍這一塊,至於其餘部族之內的得緣人,就有些鞭長莫及了。

第二個地界,則是在柎部及應部之內,這兩個地界都是昭原之外最大的人道部落,只其中應部卻是由無情道衆所掌制。

至於第三處所在,則在無邊荒莽的羣山之中,此乃是妖修聚集之地。

當年被月氏招攬來的異類凶怪爲圖好處,收了不少月部落及從屬部落的貴戚弟子爲徒,此輩因聽聞月氏被滅,再也無法回去,索性就跟隨師長到來此地安居。

這些人來此修道可不是孤身一人,通常都有成百上千的奴僕跟隨,若是合計起來,丁口數目也是極多,故也有不少得緣之人混在其中。

而那最後一處,便是由當年昭王之兄俄恍所帶領,遷徙至大尹原上的族衆了。這一處若現元玉,則必會落入先天妖魔之手。

可以說,除卻一直隱匿不動的域外魔物,這三方勢力都有機會直接奪得元玉,最後只看那天緣究竟落於何方了。

…………

…………

第兩百八十八章 一力可伏魔 百命亦枉然第一百零一章 天曆變轉寶蹤現第兩百三十二章 伏魔入府藏暗手第一百零三章 寶落凌山難見真第一百章 撥雲覓日月 擡首見青天(五)第兩百八十三章 渡海行真第兩百二十四章 氣蓋天陣靈機轉第兩百零五章 再臨鈞塵觀紫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更添紋圖氣血色第九章 丹心凝氣 暗潮漸涌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睹青天散煙塵第二十五章 女官來訪 以丹換書第八十二章 妖龜出世第七十九章 殺機迷心 魔咒後手第十一章 蕩雲峰上爭天門(二)第三十五章 立壇四方環海洲第兩百六十六章 地劫顯兆 開界採氣第兩百四十八章 回源溯初生死輪第九十一章 如意算盤第一百六十八章 貫日大嶽鎮雲海第四十五章 人蹤不見遺神通第兩百零九章 方見天光遊魂祭第二十五章 一朝一國只一念第兩百六十四章 不在諸法內,只在至道中第五十五章 盛光只落未明時第兩百四十一章 暗渡天機決勝數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來清羽敲玄鍾第九十九章 下落已明第一百一章 事了拂衣去 海闊天高任嘯鳴第五十六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九十九章 半殘龍角上天階第兩百六十六章 橫空一掃萬靈墜第十章 一意撞破天地關 人劫自當由我開第五十一章 天機不定生易變第九十七章 勝卷渾天拾秘藏第三百零六章 劫力難阻法繼傳第四十一章 汪氏姐妹 陰刀擇主第七十八章 百年謀算殺機現第十一章 紫劫珠果第三章 絕域灌雲藏雷鳴 九洲聚靈說經由第六十六章 化歸渾宇回先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起殺機了因果第兩百一十三章 盧氏發難第兩百八十三章 倚傍神物私念生第十五章 璧影指點天上路 墟城話言舊日圖第兩百七十二章 易脈只爲奉正位第一百四十八章 金衝虹陽鏈 朝易金劍煞第一百八十五章 氣劍無形斬妖顱第一百五十八章 玄幽精珠合重水第一百七十七章 消逐外氣問險關第一百六十章 敕符問罪正門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守得靈心見月明 四海潮衝蛻鰭鱗第六章 賜劍分寶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驅海靈爲我用第四十四章 參神契二重境第一百四十章 劍斬恆光還紫陽第兩三十四章 萬象通世鏡 九靈彌塵圈第三十章 煞火逐寂晦 擎天伏魔身第一百六十二章 難守無爲是道爭第一百三十二章 可開一界護衆修第三百零三章 日月行空海波平第七章 造化藏神避離空第三百零五章 人心不絕道始在第五十六章 點化清靈助功行第三十章 重浪高疊 飛劍誰屬第一百零三章 乾坤我定豈由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玉律金鐘換天門第兩百六十五章 神物有靈自擇主第兩百十六章 血煞魔魄 雲宮闖關第二十五章 一朝一國只一念第七十二章 煙火之下悟妙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根由不定尋未明第九十一章 大道門前轉生死 退則凡人進則仙第九十五章 欲入爭局借護法第兩百五十五章 寶地煉禁有先後第一百零七章 另有乾坤隱渾天第兩百六十章 神霄萬曜旋漢星第兩百零八章 道力靈玄勝血裔第兩百四十二章 浣月江宴第三百二十五章 鏡光照敵第七十七章 寒孤子第兩百章 禁中挪轉卻敵勢第九十八章 枉接因果應前誓第一百四十五章 從心化頑入自真第四十三章 二上昭幽 天池妖主第兩百二十五章 須臾興變指劃中第六十二章 迷陣輕過不沾塵第兩百五十九章 暗渡流星試誠意第三百零四章 三路阻敵第九十一章 授徒蝕文 赴死絕陣第一百一十章 奪來故山安衆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祭禮上德方成法第十一章 定計籌謀 舉手施援第一百六十章 青平涵煙陣第三十二章 星辰劍丸 法寶之別第一百一十一章 陣起風陵御星流第一百七十四章 力若勝人用明爭第七十三章 一劍生威驚四座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北皆在指掌間第七十章 九嶽清音斷魂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