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洗髓蒸骨 元成入真

bookmark

張衍仔細看了看這是古樸銅鼎,上面有“鎮濁鼎”三個古字,近前觀望,還能察覺到一絲修道人才特有的氣機。

按那道童所說,這隻大鼎應該是上師石守靜命人送來。

只是不給丹藥道書,而偏偏給自己送來一隻銅鼎,這到底是何用意?

玄門中的高人每做一件事都是隱含深意,石守靜更不會無緣無故送他一件東西,一定是想用鼎來向自己表示什麼。

“鼎,鼎……”

張衍來回踱步,深思其中奧妙,突然,他腳步一頓,想起一個可能,上師所指,莫非是說……力士?

“力士”這名字雖然聽來威風,但是真正知道其底細的人卻從不這麼認爲。

蓋因爲力士多出自毫無根底的記名弟子或者旁門散修。

修煉到築元這一步,假如遲遲不能開脈,待年齡一長,巔峰期一過,經脈不復從前強壯,更是徹底斷絕了這個可能。

所以當一些弟子知道自己仙路無望後,索性將全身元氣散入四肢百骸,用來滋養筋骨**,成爲一個力士。

如修爲能再進一步,則能依靠門派之力用秘藥培煉,金砂灌體,能使肉身能更爲堅韌。

所謂“扛鼎力士”一說,只是特指在築元期成爲力士的修道者。

而到了上院,更是對應不同層次有“拔山力士”、“覆海力士”、“翻天力士”等等稱呼,雖然看似戰力強大,實際上完全依賴外物,而且從此以後斷了練氣修仙的門徑,淪爲門派打手。

可以說,他們完全是操諸他人手中的工具。

張衍曾聞那些力士由於食量寬大,所以每餐吞食都要用一隻大鼎來烹煮,石守靜送他一隻鼎,莫非用此來暗喻他的前途,提醒他今後所應選擇的道路,希望他成爲一個力士?

他越想越有這種可能。

石守靜這是要讓他主動退讓,將本該屬於他的那些修道資源拱手讓給其他入門弟子,而不要與他們爭搶。

這是在提醒他,只有自己所走得路與衆人不同,纔是明哲保身之道麼?

張衍哼了一聲,這足以說明石守靜雖然收自己做了入門弟子,但並不看好自己資質,順帶也不看好他的前景,只是出於某種原因才勉強收自己入門。

他看了一眼青銅鼎,相信這隻鼎送來時,路上也一定也有多人都瞧見了,甚至石守靜還可能故意讓衆弟子得知這個消息,這也明確無誤地向外傳遞出了一個信號:三位上師雖然收他張衍做入門弟子,但並無意重新分配修道資源,而是安排張衍走另一條路。

因此,送鼎的舉動雖然看上去是委婉的勸說,實則是三位上師不容更改的決定!

張衍冷笑一聲,自己的修道之路,豈容他人決定?

他絕不甘心只做一名力士,那只是奴僕護衛一流,那種長生求來有何意義?

修仙,求的就是超脫,被人奴役左右,那還成什麼仙,修什麼道?

至於石守靜說他成就有限,他更是不屑一顧,自己從一個沒有出身的記名弟子走到如今,不是也成爲一個入門弟子了麼?

可見,未來之事也不是一成不變,自己能走到這一步就是明證!

反而像前身那樣不思進取,只待他人下賜機緣的人,如今可能早已被周家鎖回家中服侍妻族去了。

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修爲,纔是自己的根本,其他一切皆是虛妄!

冷笑着圍着這隻鼎轉了兩圈,張衍心中一動,腦海中突然升起一個大膽的念頭。

從那些氣機上可以感受到,這隻鼎其實也不是一件凡物,而算得上是一件法器,不用去試,他也能知道將食物放入其中,這隻鼎便去其濁氣,熬煮精華,而不至於吞下一大堆無用的雜質。

而此刻的張衍,卻從中看出另一個用途。

這隻鼎本身有去蕪存菁之效!

一念至此,他眼中大放光彩,立刻出門轉了一圈,喚來許多道童去多多蒐羅一些乾燥的柴薪回來。

他現在已是入門弟子,雖然待遇和那些世家子弟不同,但是身份卻是實實在在擺在那裡的,甚至已經可以自己蓄養奴僕,他一句話吩咐下去,那些道童哪裡敢不從命?

不但如此,他們甚至還爲此事掙破頭皮,只爲能得張衍賞識,在道童們想來,若能得他收入門下,說不定那時也可以如卞橋等人一般作威作福了。

因而不到一個時辰,張衍洞府中已經堆滿了不下半月所需的柴薪,甚至一些道童自作聰明,還捕捉了一些野食送過來,張衍並不推拒,一概收下,然後將道童都趕了出去,並順手堵上封門石。

他將柴薪分做十五堆,正是對應半月之數,以便銅鼎蒸燒,幸好洞府寬敞,他還有落腳之地。

弄這麼多柴薪,他並不是要烹煮食物,而是要利用此鼎的功效,以鼎火攻伐,逼出丹竅中的元氣加以淬鍊!

他將銅鼎挪至一堆柴薪上,又用竹管將石壁上流淌而下的泉水引入其中,待灌至一半時,便將下方柴薪引燃。

不多時,鼎中之水開始沸騰,他脫去衣物,一躍而入鼎中。

前次和王烈打鬥時他得知,在外界極端環境的刺激下,或者生死一刻,都可以使得丹竅自開,溢出元氣,只是這方式一是太過兇險,二是沒有大量丹藥補助,難免會行差踏錯,可以說是一種極爲極端的做法。

現在一想,當年陳楓如果真是爲了藉助這種方法淬鍊元氣,那麼或許也是別有苦衷,纔不得不鋌而走險。

按他的推斷,拋開其他手段不論,只是師門長輩就應該有辦法幫助後輩淬鍊元氣,這樣更爲穩妥,還不易出事。

其實,他所想的也和事實接近,玄門世家弟子走到淬元這一步,一般都是由長輩助其打開丹竅,引導元氣,再慢慢由自己煉化,而且這個過程並非一日見功,因爲師門長輩同樣也會耗損精氣,具體則視各人修爲而定。

大體來說,每日行功一到兩個時辰,然後再慢慢打坐回氣,大概半月左右,便能克盡全功。

是以這一關對有法訣傳承的弟子來說並不難過。

而對於張衍來講,他沒有長輩師承,一切只能依靠自己。

鼎中熱力越來越重,張衍不得不開始運轉內氣抵擋。

這時他看出了這隻鼎的神妙之處,柴薪燒到現在,整個洞府內非但沒有煙火燻蒸,連鼎壁上也是一片溫涼,只是熱力不像尋常熱氣那樣蒸騰,而是往不停他筋骨中滲透進來。

他知道這不是尋常熱氣,而是相當於一位法力比他高明不少的師長在不停用內火逼迫他。

感到內腑似乎隱隱有些發疼,他連忙吞服一粒正源丹,並竭盡全力催動內氣頂住熱力,只是那熱力一**不斷涌來,讓他半點不得喘息。

漸漸的,內氣的耗損得越來越多,他卻竭盡全力從近乎枯竭的經脈中逼出內氣,他知道這是最爲關鍵的時刻,儘管臉色通紅,身上彷彿被煮熟了一般發紅,仍舊咬牙堅持。

大約一刻之後,他內氣已然消耗一空,這是,耳邊“轟”的一聲,緊緊閉合的丹竅之門又一次大開,不過這一次,因爲外火不斷滲入,丹竅卻沒有就此合上,而是不斷的有元氣噴涌出來,與外火反覆纏鬥。

這些元氣不斷被消耗,不斷有濁氣被鼎中的熱火煉化出來,再轉變成一絲最爲精純的元真,張衍周身的皮膚上不斷滲出黑乎乎的雜質,雖然這些穢物腥臭不可聞,但他此刻根本無暇去理會。

一旦感到身體堅持不住,他就吞下一粒丹藥,養護住周身經脈腑臟,通過意念不停引導,誓要將深藏在元竅中的元氣全部壓榨出來。

每當一堆柴薪燃盡,他便將其挪至另一處柴薪上,不至於使鼎火中斷。

三天三夜,張衍閉門不出,只是在鼎中淬鍊元氣,

在吞服了不下二十六粒正源丹後,他體內的元氣已經煉化了大半,只是此時他卻遇上了一個難關,無論如何努力,元竅中還有最後一絲未曾煉化的元氣始終不能被逼出。

正當他有些心浮氣躁的時候,忽然福至心靈,腦海中驀然閃過一句《一氣清經》上的口訣:

“心死神活,其氣自挪”!

他神智猛的一清,淬鍊元氣到了這個地步,早已是水到渠成,然而自己卻逼迫過急,意念過重,失了道法自然的真意,導致氣機不暢,反而使得元氣內縮,止步不前。

此時情景,與自己築元時又何等相似?

想到這裡,張衍靈臺一片清明,將剩下的全部丹藥一股腦塞入口中,他索性不去關注那絲元氣變化,只是守住丹竅,彷彿周身上下已是空無一物。

本來他就已經堪堪到了最後一步,只差臨門一腳,此刻恍然醒覺,明瞭真意,三寶一靜,便再無掛礙,似醒非醒中,那最後一絲元氣自竅中徐徐上升,濁氣沉沉下降,陰陽分離,再與那先前煉化的精純元氣合二爲一,在周身經脈中循環往復三十六圈後,最後復歸丹竅,安然不動。

鼎下柴薪已經燃盡,張衍雙眼一睜,一道爍爍精芒從眼底一閃而過,原本光線暗淡的洞府內在他眼中卻纖毫畢現,如同白晝。

至此,他已是功行圓滿,正式跨過了“淬元去蕪”這一關,一步跨入“元成入真”的境界,體內一身內氣已經盡數轉變成了元真之氣,一身氣力是之前三倍之多,雙臂有三千斤之力,兩眼上能觀天星,下可窺幽潭,與凡人之軀已是越行越遠。

現在他只需再花費時日增進元真,鞏固境界,便能進而開脈登關!

張衍想起那本《玄元內參妙錄》,心道:“這豈非是上天助我?”

縱然這本書千機百轉,對別人來說是天塹難途,但他有殘玉在握,則可反覆嘗試,不虞失敗,待他成功開脈之後,到時候他倒要看看那些上師和入門弟子們究竟是什麼表情!

他又看了看身下這隻厚重笨拙的鎮濁鼎,這倒頗像是他人等不及自己修爲進展太慢,所以特來助自己一臂之力,想到這裡,他不免哈哈大笑,朗聲誦道:“他人以鼎勸莫爭,我卻以鼎淬元真,凡心妄演天機道,一番算計空付樽!”

……

……

PS:咳咳,小聲求票票了!

第九十七章 撥雲覓日月 擡首見青天(二)第兩百八十六章 心轉山外海天闊第一百二十七章 神魂死戰進無退第兩百八十三章 渡海行真第八章 談玄說法論短長第一百四十四章 更添紋圖氣血色第九十三章 力戰四方第一百一十五章 攝雷金盤第一百八十九章 敕令驅魔入淨天第八十章 煉獄玄光 神梭遭劫第二十九章 左右十二翼 可奪日月輝第二十八章 青石照壁 正源劍經第八十二章 靈心雷動洗寶身第一百二十三章 甘露洗玉含清丹,天河流裳仙影從第二百三十八章 視己審身補法全第一百八十四章 心行照神入往見第五十四章 混因亂果一處生第十九章 神通難算天數變第六十五章 玉像延壽挪氣數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諸部再興北征第六十六章 爭宮奪府 魔宗修士第五十六章 點化清靈助功行第一百八十二章 劍鋒蕩氣兩相開第三十三章 聞開山門動天機第兩百一十三章 盧氏發難第兩百零八章 道力靈玄勝血裔第三百二十章 神門開渡敵自來第四十一章 劉韜訪友 海眼魔穴第兩百九十二章 心入離忘轉天輪第一百一十八章 玄陰幻域轉生死第三章 金蟾推磨第十三章 尋源溯祖覓根由第兩百四十七章 此去滄溟翻天地第九十一章 授徒蝕文 赴死絕陣第三百七十章 取中策各得其利第一百二十章 縱入渾冥心不移第兩百九十章 看罷衆心點赤睛第三百八十章 清機起落平寰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鬥劍盛名威百載第兩三十章 大元正心劍 索靈陰血刀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梭可辨靈機變第兩百五十三章 昔年一劍斬天地 今縱玄虹破長空第兩百九十八章 宣照宮中話前塵第九十九章 長陽氣發定神主第兩百七十一章 碎玉載有前人蹤第兩百十八章 全月半陽 渾光鑑影第一百五十六章 世擾難絕入道神第兩百四十八章 踏浪乘鯉驚四座第一章 天外尋道入海荒第一百五十六章 尋法當由我心來第六十四章 地脈烈煞 雲天登門第兩百四十二章 人心定化非天意第兩百三十八章 由心見己神自出第兩百三十九章 潛伏爪牙待動時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鯤入界驚鈞塵第二百一十九章 輕解法劫化厄毒第九十七章 道循根本立太玄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羅劍網第兩百六十六章 見觀知世心有成第一百七十四章 劍中秘法隱玄機第兩四十章 雲霄劍氣 陰神幻象第一百九十四章 玄魔鬥法掩天機第三百二十二章 晴波一飲話故曲第兩百二十章 六返地柩陣第兩百二十章 靈通祭儀鎮魔氣第三百四十一章 盤珠鎮禁畫空第兩百七十五章 東華諸派第兩百章 爐中玄寶早通靈第二百七十三章 心雖向利不逾矩第一百一十四章 卦中顯像見潛魂第兩百二十九章 一書欲還先人軀第四十三章 二上昭幽 天池妖主第一百六十章 爲用功行借清靈第三百四十四章 點開冥頑照前塵第兩百一十八章 奇靈顯御破魔府第三十五章 避劫功成 堵漏補疏第一百二十章 鏡辨真容 仙市尋仇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空可化幻蜃界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見鳳宮立界門第五十五章 劍中也有生克變第兩百二十四章 諸物只爲應劫關第一百二十四章 只引玄刀落懸陽第一百零五章 真光一洗寒碧淨第三百八十二章 玄機終動訴由來第九十八章 枉接因果應前誓第一百九十六章 蛇瞳封暗見幽晦第三百六十九章 半界結契換善功第十五章 墨心地宮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機入心會青名第一百零三章 青雲之下煉猛藥 借薪取火腹中燒第八十八章 謀定虛空敘和言第四十四章 參神契二重境第十九章 數來全功唯一域第四十八章 隱知玄秘因由亂第三百三十二章 寶吞無量清心杯第三百四十九章 符書一道啓禁門第一百三十二章 十峰贈砂釋善意第一百八十二章 拔山破陣得勝手第三十四章 地穴開天爐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門可合過劫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