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玄光三重,甲子不失

bookmark

寶丰觀內,張衍趺坐雲榻之上,他眼簾低垂,抱守元一,呼吸綿長細微,寂寂然物我兩忘。

漸漸的,他天靈之上有一縷雲氣透頂而出,如煙而起,直衝房樑,最後聚作團狀,雲氣中有明滅焰光,發出噼啪聲響,似雷擊銅柱,火星閃耀,點點金花迸射,飄飄灑灑,紛紛而落。

這如光織就的金花落在雲榻上後卻是凝而不散,瓣瓣生輝,猶如景天抱星,宵燭比鏡,將周圍映照得光亮熠熠。

張衍仍是閉目不動,他神色安然,嘴角微微含笑,彷彿得福添壽,樂而忘憂。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緩緩睜開雙目,喝了一聲,這榻上飛花光瓣往面前兩排熄滅的數十盞燈燭飛去,每一瓣如花金火都是準確無誤地飛入那燈盞之中,燈上火焰倏爾往上一竄,霎時間,如千炬照夜,整個觀中都是光明大放。

見了此景,張衍微微一笑,自榻上長身而起,將袍袖抖開,口中吟道:“螢流舉輕舞,星漢去寂心,橫江照夜火,萬里燭幽冥。”

經過前後十年熬煉,如今他一身修爲已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到了那玄光第三重,“玄光徹物”之境!

練到這一步,並未出現突破先前兩重境界時的那般浩大聲勢,那是因爲他此時已是返璞歸真,如今他身上分化出來的每一道玄光都是凝練如一,若放到那明氣修士手中,皆可成爲一把轉折如意,剛柔並濟的氣劍。

並且到了這個境界,在修道人中也有個說法,名爲“甲子不失”。

傳聞有一書生曾在山中躲雨,遇一名道人,兩人閒來便下了幾盤棋局,那道人卻是連輸三盤,最後輸給了他一隻木匣,說是鎮壓邪物,無所不靈。

這書生乃是聖人門徒,從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因此便將此匣扔在藏室之中,偶爾想起,也只當佚事來談。

直到有一日他曾孫成婚,卻有邪風颳來,賓客僕衆無論是誰也點不亮火燭燈盞,這書生不知爲何忽然想起這個木匣來,忙將其取出打開,卻從木匣總放出一道毫光來,霎時將這名堂照得內外通透,纖毫畢現,恍如置身烈日光明之下。

而此時距離那道士贈予他這隻木匣,已是時隔一甲子了,這道玄光在深藏在內,卻是不曾損上分毫。

張衍心知,到了這一步,如若再繼續修煉下去,不外乎是積累緩進,徐徐養煉,從玄光之中凝鍊出一口真火來。

此火名爲“光中焰”,又有一名爲“竅內陽”,乃是全身玄光精氣練到極致時,所演化而出的一口精純陽氣。

這陽氣第一口最爲凝練,可謂無暇無垢。

修道人凝丹之時便需仰賴此火來煅燒金丹,去蕪存菁。乃是凝丹之時的柴薪火種,需謹收藏,慎看護,不可使之散滅。

而小金丹修士之所以再次凝丹時,成丹品階遠遠不如往昔,便是因爲需重新凝練此火,卻又精氣不純所致。

此時張衍到了此境之後,只覺渾身精氣勃動,鼓脹欲出,他知道這股精氣絕不能放出,否則將來練出的那一口陽火便不純粹,於是一步踏出,出了寶丰觀,直入雲中。

他到了雲頭之上安坐下來,默默運轉功法,安撫心神驚火,不一會兒便神思清寧,定下浮躁之氣。

如此不知不覺過了兩個時辰,他忽而醒來,只見天邊白肚微露,只覺神清氣爽,周身輕靈,便哈哈一笑,按落雲頭,回了觀中。

方一回到殿中,卻見張盤早已等候在那裡,上前躬身道:“老爺。”

張衍微微頜首,道:“張盤,你都安置妥當了麼?”

張盤忙道:“老爺放心,小的已將那陳氏母子二人安頓好了。”

張衍倒是想不到陳濟世竟會被人收去做徒弟,雖不知是誰,但此事也給提了個醒。

這生下來的孩兒前世仇家定有不少,如今他還是凡人之軀,雖說他轉世之時定是做了什麼準備,但若是有什麼精通玄數之人舍了修爲推算,也難保不出什麼差錯,本來張衍想將這母子二人接到身邊照顧,可這寶丰觀中是不能住女客的,而且他也不能時常照應。

是以後來想了個辦法,這寶丰觀附近有一條江水,名爲塘盛江,張衍先用“三元混水幡”分波開浪,到了水中深處,再用玄光生生開闢出一個洞府來,最後在這四周佈置下“諸元應星三氣鎮宮陣”。

有這陣旗守護,便能聚天地剛健凝厚之氣抵禦外敵,便是元嬰真人來了,也能抵擋片刻。

張衍在此洞府中給母子二人留下足夠多的丹藥清水,又將護持自己前來東華洲的法符賜了下去。這樣就再無疑慮。

他去奔赴寶會之時,便是有人前來攻打洞府,也來得及啓了那法符去往海外清羽門中暫避。

張衍又道:“前日公孫道兄來信,說是今日要帶着幾道友前來造訪,你去把大殿收拾乾淨,再去關照觀中弟子,都回去房中誦經,若是見到了什麼異狀,不許喧譁出聲,清楚了沒有?”

張盤道:“謹遵老爺之命。”

此時數十里外,卻有四男一女五名修士正乘坐一駕飛舟往寶丰觀而來,其中有一人正是那公孫勉。

而站在最前方的,卻是一名高顴隆鼻,濃眉厚脣的修士,只是此刻他面上有憤憤之色,道:“那吳家好生氣人,只給了一塊銅竹符令就我打發了,前次我師叔前去,他們給得還是銀符,枉我這幾年來爲他們東奔西走,做了那許多事。”

他身旁一名臉型狹長的修士笑了笑,上來拍了拍的肩膀,勸慰道:“成師兄何必如此心懷不平,需知那等玄門大族,本就不把我等小門小派出生的修士放在眼中,如今還能取得一塊令符,卻已是不錯了,想得太多,只是徒惹煩惱罷了。”

成師兄翻了個白眼,沒好氣道:“賀師兄倒是看得開,好脾氣的很,可你這令符得來簡單,卻不知我的不易。”

賀師兄見他熾火難消,再說下去怕是要說僵,因此打了個哈哈,扯開話題,轉而對公孫勉說道:“據在下所知,公孫道友這塊銅竹符令也是得來不易,卻願意爲那位李道兄做引薦,想來其人必有過人之處吧?”

公孫勉還未曾說話,這飛舟上唯一一名女修卻是笑了笑,直言不諱地說道:“我還不知公孫道友的脾氣,他必定是死要面子,非說這位李道友了得,等見了面,我倒要好好看看,是否是他口出大言。”

這女修笑起來時眼兒彎彎,露出一口編貝般的白齒。

雖知道她是在說笑,可公孫勉卻是不服氣道:“柯師妹何必如此說?你們是沒見過這位李道友,不知道他的了得,便是那日嶽宏章見了他,也是立時下了請柬,請他去九龍潭赴宴,可見其人了得。”

“哦?”

同行諸人臉上露出驚異之色,這嶽宏章雖然在他們看來不像是個修道人,但是此人交遊廣闊,論識人的眼光卻是不差的,如果這李元霸能得他看重,那倒當真是不簡單了。

賀師兄目中現出一絲光彩來,面露喜色道:“如真是如此,那麼寶芝大會之上,我等倒還多了幾分把握!”

這參加這寶芝大會的修士也分三六九等。

世家大族的弟子多是拿得太昊門中給的金竹令符,不但可帶身邊僕從力士入得會中,連族中的修道士亦可揀選幾名相隨,如此一來,他們奪得上好“一氣芝”可能性便大大增加了。

而如成師兄,賀師兄他們這等旁門出身的修士,卻是隻能抱作一團,用以對抗這些大族弟子,免得最後無功而返。

然而這時,卻有一個懶洋洋的聲音響了起來,道:“左右不過是個散修罷了,若是真有本事,何必靠公孫道友來引薦?還拿得是銅竹令符,嘿嘿,以那嶽宏章的本事,怎麼樣也能尋來一塊銀符吧?”

這聲音一出,公孫勉皺了皺眉頭,瞥了一眼這人,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另外三人聽了這話,也是默不做聲,有人心中覺得此話倒也有幾分道理。

這開口之人名爲楚少洪,乃是出身安丘派的弟子。

若是不提玄門十派,這安丘派倒也算得上是大派了,是以在這羣人中,他總是以高人一等的目光視人,雖則不討人喜,但一來他在這些人之中修爲最高,二來他與太昊派不少弟子有交情,可謂人脈最廣,在場幾人還需仰賴與他,是以對他的傲慢也只能忍耐。

楚少洪與公孫勉也有算得上是熟識,聽得後者推崇張衍,先前倒也不以爲意,只是後來聽聞那嶽宏章竟然請此人去九龍潭赴宴,心中不知如何就有些惱恨起來。

要知道,這九龍潭之宴上可是有不少太昊派中的真傳弟子,若是能結交一二,與他大有好處,便是得不來“一氣芝”也是值了。

他曾想盡辦法與嶽宏章示好,可是對方面上對他客氣,可實際上卻毫不來理會他,他這番想法只得落空,心中不由忖道:“想我數十年苦修,自問修爲也是不弱尋常太昊門弟子,卻不得去那九龍潭宴,可這李元霸何德何能,竟能得被嶽宏章高看一眼?等見了面,我定要讓他露個醜來。”

(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二章 難守無爲是道爭第兩百四十七章 此去滄溟翻天地第兩百三十五章 蓬遠牽緣第三十章 龍柱之會第九章 宿星約戰第兩百八十二章 火呈靈尊第六十五章 漫渡急浪覆雲履,腳踏罡鬥握玄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意驅入神明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道德唯全造化靈第三十三章 劍從磨礪出第十九章 道書入手 法力真印第一百一十三章 散盡諸法絕神通第一百二十八章 龍君血煉萬源功第兩百八十三章 世人諸仙皆爲子第兩百六十六章 見觀知世心有成第三十四章 青空未得用 界中血金蓮第九十四章 但憑手中劍,斬破萬里雲(三)第兩百零一章 玉星落去人心易第一百七十章 重門之後非絕巔第三百三十八章 危空之下必爭法第四十一章 心傳煉法破緣定第兩百一十三章 循引天意動氣兆第五章 塗宣討爭第一章 拜山北辰第三十六章 東去尋四候第兩百五十九章 奇語蟲第五章 函葉宣真草第三十九章 身藏百寶不懼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法撼天機動靜生第五章 蒼朱涵淵第十六章 盤闡丹第兩百二十四章 陰陽刀氣可窺徑 意求大道勢必得第一百三十九章 靈蹤不定易玄機第十七章 龍厭山中鬼蜮心第二章 天地爲靈穴 呼吸成精氣第九十五章 欲入爭局借護法第七十章 血絕氣枯烈陽黯第三百一十七章 心秉神真方正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銅劵山水開地宮第三百一十六章 本是天外無情心 萬年一氣化真靈第五十八章 前塵因果論往昔第三百二十六章 寶靈雙神鎖陰陽第二十八章 借勢而行 鴻飛瑩雲第七十五章 地爐甲子孕驚龍第七十四章 玄功勝往昔 一步贈仙城第七十四章 意氣若在界未空第一百九十二章 妖氣污人間 常平動干戈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崖引海 山外戰書第二十一章 水國入口 凕滄使者第三十七章 除絕異機發道心第二百零一章 憑心神感引靈光第二十六章 一紙符詔擒白石第兩百四十一章 暗渡天機決勝數第兩百三十三章 勝手一招定半圖第兩百六十二章 渡盡紅塵猶做人第七十六章 陰陽之變斬全一第三十二章 強行擄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城平隘入玉京第七十六章 遁去靈淵尋生機第兩百一十七章 外道可鑑前行路第九章 眼望遠山 欲上寒巔第兩百九十一章 千重萬山亦難阻第六十二章 爲爭龍柱攬異修第兩百二十三章 龍鯉弄法 壁礁宮城第四十章 景星常定不壞身第二百零二章 靈陰入化侵神意第兩百三十三章 天上清光未必仙第八十九章 只待天開氣動時第一百五十七章 隔海相爭逐怒濤第一百九十章 各有渡船過重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意終非人算定第一百六十一章 當祭偉力洗餘痕第兩百零一章 乾坤一葉 封禁再解第一百二十三章 虛天蕪星見生靈第四十五章 人蹤不見遺神通第八十六章 青寸山大虛御陣第五十七章 驀然輕風雨 雲破雁飛還第二百一十五章 法劫緣果在一意第三十一章 同心除異換同身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見道全功難滿第八十五章原是人身藏鬼心第七十四章 舉氣東來輕化劫第十二章 法骨傳玄煉矩第三百六十章 邪穢不淨毒侵神第一百三十一章 寄軀凡胎隱寶身第兩百六十九章 還丹峰 渡塵宗第三百八十二章 玄機終動訴由來第一百六十三章 雲闕迎喜琴瑟和第二十一章 衝玄臨門 妖蛇指路(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見鳳宮立界門第二百零九章 散歸諸世偉力藏第二百六十二章 執道在己自可爲第一百五十三章 掃蕩濁霧收靈精第一百六十四章 峰迴路轉得全功第十章 再練神通第五十五章 大陣鎖門 自劃方圓第八十七章 一入天門 八方雲動第四十八章 陰魔肆虐 刀斬血魄第三百七十九章 念去神消奪靈影第一百六十三章 觀讀造化落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