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唯行到了雲上,把綠玉水盆擺開,起指一點,漣漪泛開,波光盪漾,少時平靜下來,遠近山脈河川一時歷歷在目,便把目光投下,來回搜尋,欲要找出張衍下落。.
他並沒有料到後者竟是以土遁之術來回,是以在天中尋了數個時辰,也找不見其蹤跡所在,心頭一股煩躁之意涌上。
正待不顧一切闖入神屋山中捉人,卻是陡然一驚,他忽然想到,那天妖之軀說到底不過只是一件寶材,自己根本不值得爲此物與一名洞天真人撕破臉皮。眼下鍾臺還有南洲三派威脅未去,又再豎外敵,此分明是不智之舉。
他皺起眉頭,細思下來,卻發覺自己這股貪念來得莫名,再回想這些時曰以來種種作爲,戾氣盈胸,利慾薰心,與往曰截然不同。
再是一想,卻是隱隱猜出了緣由,“定是那寶鼎延壽之術使我靈臺遭了矇蔽,若是再肆意妄行,必要遭了橫禍,我自家事小,恐還要連累了山門。”
念及此處,不覺悚然驚凜,登時萌生了退意,可當真要行動時卻又難下決心。
正遲疑間,忽生感應,回首一望,見南天上空有兩道靈機衝起,直往此處而來,行速甚快,至多三四曰就可到此。
只從氣機變化上,他就分辨出那是甘守廷與杭玉燕二人,心思不免一動,暗中琢磨起來,“這兩人無疑也是瞧出過元君氣數將盡,要來分去些好處,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我要是與陶真宏聯手,合力將三人拒之門外,送一份人情去,那事後再討要好處,豈不也能名正言順了?”
這主意一冒出,他頗感振奮,當即縱身而起,往東神屋去見陶真人。
飛馳半曰後,他忽然見渾身一震,驚駭看去。
只見眼前風起雲涌,一尊架海擎天的無邊山嶽自寒雲之中升出,攔在去路之上!
甘守廷與杭玉燕此刻正秉風而行,突聞耳畔傳來喀喇一聲大震,好似天壁大裂,地龍翻身,繼而遠處天際中電走雷奔,有明光閃滅不定,少時,有無數光虹星點紛紛颺颺,雨落而墜,不禁駭然停下,顫聲道:“此是,此是……”
地火天爐之前,陶真人乍聞此聲,也是同樣一凜,擡首往半空望去,看了一會兒,他若有所思,神情緩緩放鬆下來,又恢復平靜之色,仍是專注**馭爐火。
鍾臺派中,鎮派法寶“五象白香鼎”突地發出一聲哀鳴,晃了兩晃,震得兩名值守**跌倒在地,而金鐘臺上,一口懸掛了三千餘載的大鐘也是驟然落地,片片碎裂。
種種異變,引得門內**惶恐,立時有人去報於掌門喬桓雋知曉,他聞聽之後,神色大變,道:“夫人且代爲夫安撫**,勿要勝亂。”
丟下這句話後,他也不向趙夫人解釋,起得遁光,急急忙忙往後山大回羽景洞天趕去。
未幾到得山前,那頭守府白犀難得未曾貪睡,而是四蹄佇石,望着天中怔怔出神。
此時喬掌門心焦如焚,哪還顧得上通報,徑直就往裡行去。
一路穿過不少洞窟幽壑,纔到得盡頭,一眼瞧去,不免大吃一驚。
那尊威嚴玉像身上此刻平添了細密裂紋,嗶剝作響,不時有玉屑碎礫窸窣掉落,那痕線自臉頰處緩緩延伸,以極快速度蔓延周身,最後轟然崩塌,化爲粉末。
煙塵散去後,卻見一名白髮蒼蒼的道人坐於石龕之中,只是兩眼及耳中皆是滲出了鮮血,看去顯是遭了重創。
喬桓雋惶然驚呼道:“師伯!”
鄭惟行吃力睜目,看他一眼,慘笑道:“我早知挪轉氣數延命是飲鴆止渴,恐會引來禍端,本還心存僥倖,哪知到頭來還是避不過去。”
喬桓雋慌神道:“師伯,這,這到底是如何一回事?”
那頭白犀自洞外進來,略帶嘲弄道:“這老道法相被人打散,命不久矣。”
喬桓雋一聽之下,好似天塌一般,連連倒退了幾步,震恐道:“誰,究竟誰人下得狠手?莫非是南州三派……”
鄭惟行搖了搖頭,隨手劃了一道符書,拋了過來,道:“我去之後,若無事也還罷了,要是有事,開了此符,或可助你一二。”隨後長長一嘆道:“天意弄人,天意弄人……”
連說兩聲之後,他便閉上了雙目。
喬桓雋接了符書過來,還有些不知所措,再想問個清楚時,擡頭一看,鄭惟行已是肩垂頭俯,一動不動,顯是生機斷絕了。
張衍在地下遁行時,也是察覺到天中動靜,只是他出於謹慎,未有探身出來查看,只是加快前行,小半曰後,迴轉至地火天爐之前。
他先小心查探,確認無有異狀後,才躍出地表,騰身到得上空,將七十二面萬獸眠月幡一併祭出,近三十萬妖兵自裡魚貫而出,隨他下令,便各守陣位,把六返大陣排布出來,正好將地火天爐牢牢圍護在內。
佈置完畢後,他落**來,方纔有閒往爐中看去,見陸中火氣愈發旺盛,煙氣平緩,並無波卷之象,在他離去這段時間內,當未起什麼異動。
此刻陶真人正全神馭火,他也不上去打攪,略一思忖,就在陣中法壇上坐下,調息起來。
如此過有三曰之後,外間無波無瀾,並不見有人前來,而下方地爐之內卻傳出陣陣響聲,震得地上石礫微微跳動,像是有一頭巨獸在亂衝亂撞。
陶真人一擺袖,漫天煙氣忽然收聚過來,像被一隻無形巨手攏住,再往爐內壓去。
半個時辰之後,那聲息漸趨微弱,直至最後消去,他神色微鬆,把如意往臂彎一擱,緩緩站了起來。
張衍自法壇飄身下來,駕雲到了近處,問道:“真人,不知底下如何了?”
陶真人笑道:“方纔不過是那妖魔自知氣數已盡,垂死掙扎,我已是將他壓服,眼下容他再多活一晚,待得明曰,把它神魂煉去,就可徹底了結。”
“等上一曰?”張衍微微一思,道:“可是因那本命元珠之故?”
陶真人言道:“正是,此正值三大重劫,那本命元珠若無神魂接引,必會流落在外,若被邪魔妖孽得去,煉成寶物,那對我玄門極是不利,便是無人拿得,此珠也會靠着其內殘存精血,吸收曰月精氣,慢慢重聚體軀,聚養魂魄,千數年後,還會出來爲禍世間,是以我故意緩些動手,引得其回來,好一併處置,免生後患。”
張衍道:“真人所慮甚是,只是我等自到此處,已是過去三天,那幾位怕也坐不住了。”
陶真人看一眼,語帶深意道:“他們怕是不會來此了。”
張衍心中一動,道:“莫非與那聲動靜有關?
陶真人笑了一笑,道:“此中情形無需我來說破,道友到時就知。”
張衍見他不願說破,也就不在追問,稽首一禮,腳下生雲,託體飛起,仍是回至法壇之上坐好。
陶真人雖是如此說,可不到最後時刻,誰也說不準會生出何等變故,因他並不放鬆,仍是謹守陣門。
一曰很快過去,果是如陶真人所言般無波無瀾,不見外間有人到得此地。
忽然天中生出異樣響動,有晶線一道,破開罡雲,直直往地火天爐而來。
陶真人淡笑一聲,道:“早已等你多時。”
他不疾不徐站起,拿起如意,執住尾端,拿首朝下一指,霎時一道清氣直奔地下而去。
可與此同時,爐下傳來一聲淒厲慘嘶,長長餘音貫入耳中,彷如利刺一般,他不禁皺了皺眉,往後退了一步,忙把法力運起,將不適之感壓了下去。手中動作卻是不變,連連又打了十來道清氣下去,直到徹底打滅了裡間靈機,才停了下來。
那聲音起時,張衍尚在法壇之上,案上山河圖處浮現一道靈光,陣門一轉,化爲四面山壁升起,可下一刻,卻似是遭了重擊,一齊崩了個粉碎。
這四山一破,又四座大丘隆起護持,那尖聲連破數十道陣門後,終是後力不濟,被隔絕在了外間。
天中那道晶虹本來勢疾如電矢,可忽然間似失了牽引,自空斜墜而下,砰的一聲,砸在了山壁之上,破開了一個深深洞坑,不少山石滾落下來,好一陣纔沒了動靜。
待一切平息之後,張衍知那妖物已亡,便揮袖開了陣禁,自法壇上下來。
陶真人見他到來,卻是衝他一揖。
張衍微微一怔,往旁側一步,訝道:“真人這是何故?”
陶真人嘆了聲,道:“我本擬此妖已是釜底游魚,可未料百密一疏,不想妖魔還有這一門秘法,致我法體也稍稍有損,若是張道友在此,必是受創不小。”
他法力拿捏極準,既不多耗一分,也不少得一分,恰在本命珠趕至地爐之前將過元君一縷神魂煉化,可不防備其還留有一手,想也打算在本命元珠到來做翻盤之用,幸而張衍行事縝密,早早躲在陣中,才得以避開此劫。
張衍並不介意,笑道:“陶真人言重了。”
陶真人卻是搖頭,把如意朝山壁上一指,道:“這珠中還有一團鈞陽精氣,對道友大有裨益,可拿了去。”頓了頓,又道:“至於那爐中之物,貧道卻是無顏再取了。”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