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別天台中寶劍爐

bookmark

ps:明天五一,不出意外是兩更

“他要祭煉一等清鴻玄劍?”

嬰春秋聞聽這消息後,先是詫異,隨即皺起眉頭,道:“溟滄使者有些託大了。”

冉秀書卻是一臉輕鬆,言道:“恩師,這位張真人可是溟滄十大弟子首座,欲煉清鴻劍丸也在情理之中,當年關、左兩位長老與冥泉宗魔修一戰,劍丸被污,不也重煉了兩枚清鴻玄劍出來麼?只不過是沒有采自星石的鈞陽精氣,品次上稍差了一等罷了,便是弟子眼下去煉,也不見得會輸於他們。”

清鴻法劍聽去名頭大,但是少清門中,但凡元嬰之士,人人皆知如何祭煉,在他看來不過外藥多用些罷了,且就算能煉成,比之真傳弟子數百載用功祭煉的劍丸,卻也高明不到哪裡去,日後還不是一樣要以養劍之法時時溫養。

嬰春秋搖頭道:“你卻是說錯了,兩位長老能成,那是因他們養劍數百載,早已通熟法訣,明瞭其中運化關竅,看去是初次試手,實則是日夕所爲之事,自然水到渠成,可溟滄使者非是我少清弟子,又怎能混爲一談?”

養劍、煉劍二法各有千秋,說不上誰高誰低,但前者乃是修士以數百上千年時日慢慢調和蘊養,溫火熬煉,隨功行境界而提升劍品,如此水漲船高,人與劍相輔相成,自是最爲紮實穩固。

而後者乃是以外藥淬鍊,先自提升劍品。再用上乘法訣祭煉,走得卻是以人降劍之法,那劍好比烈馬,煉成之後,尚需以上乘法訣耐心降伏,之而後才能隨心駕馭。

但這卻極爲考驗施法之人手段,等若在短短時間之內,走完他人數百上千年所行之路。

而這其中,又尤以最上一等的清鴻玄劍最難祭煉,對非是主修劍道之人來說。其繁複礙難之處令人難以想象。絕不是隻靠悟性天資就能過關的。

冉秀書想了一想,仍是樂觀,言道:“恩師恐是多慮了,張真人丹成一品。想來不會無的放矢。”

凡能成就一品丹者。機緣、秘法、手段、心性缺一不可。無法以常理揣度,他思忖下來,覺得張衍既然說要祭煉這清鴻劍。那應也是有把握的,否則豈非徒惹人笑?

嬰春秋沉吟不語,少清弟子一心修道,少有理會外事的,整個山門,唯有他一人夙夜操心勞累,維持山門內外俗務。

但考慮事情一多,心中顧慮自然也多,特別是涉及同爲三大玄門之一的溟滄派,更是要慎之又慎。

他自也希望張衍能一舉功成,免得多出什麼後患來,可有些事卻不能不想在前面,特別是萬一事情不成,又該如何收場。

至於煉劍所需外藥三萬餘種,那反倒不是什麼大事了,本來門中少有煉劍之人,外物每過三載,皆會自中柱洲解送來不少,庫藏之中早已堆積如山。

一番沉吟下來後,他有了決定,道:“你回去告訴懷英,把別天台劍爐讓與溟滄使者煉劍,府庫之中外藥任他自取,再把那三卷洪翁補遺道書拿去,予他一觀。”

這三卷道書乃是少清前賢所錄煉劍心得匯要,他自忖自己如此做,也算仁至義盡,要是此般還是不成,那溟滄派也無法可說。

冉秀書站起身,拱手道:“弟子這就去辦。”

他出了宮觀,便將三卷道書送至荀懷英處,隨後又去了府庫一回,將嬰春秋之話傳到,自覺事情已是辦妥,立時一身輕鬆,當下遁空而起,興沖沖找人鬥劍去了。

第二日,荀懷處趕來儀館之中,將嬰春秋迴應告知張衍,兩人稍作商量,便各起遁光,往別天台劍爐來。

這劍爐位於在大嶽墩伏魔峰上,山巔火口有烈焰靈氣噴吐,隆隆有聲,其與劍爐下方爐口正正相對,遠遠可見夾雜黑紅火屑的濃煙四下滾滾漫開,熾火熱流燻蒸天穹。

荀懷英在外喚了一聲,別天台中執事弟子立刻撤開外禁,迎了兩人進來。

休看外界煙霾遍佈,可裡間卻是山明水秀,柳綠桃紅,風光大好,觀之令人忘憂。

那劍爐非是擺在明處,而是深藏於山腹之中,張衍隨那執事道人往內行走,入得一處山洞,大約一刻之後,就到了地界。

他目光看去,見那劍爐形如葫瓢,分大小兩窪池穴,內中蓄滿靈液,池中飄有兩枚嫩綠葉片,清香撲鼻,聞來頭腦一醒。

那執事道人言道:“兩位真人,外間那火口因在極天之上,難免有罡英誤入,久而久之,罡氣化厲煞,難免蘊有陽毒在內,此火雖可用來煉劍,但那煙氣卻會污靈機,因而煉劍之時,需這兩片雪香葉解去火毒。”

荀懷英道:“靈藥可是齊全了麼?”

執事道人恭敬言道:“昨夜府庫職役已是把靈藥送來,小道命人用了一夜整理妥當,溟滄使者可需先檢視一番?若有什麼缺漏,小道再去討要。”

此前無論是庫藏和劍爐這處,都是得過門中鄭重關照,送來靈藥決計不能出了紕漏,否則就要問一個失察之罪。

少清派中雖是不怎麼講究規矩,可那是針對真傳弟子而言,如執事之流,卻萬不能有半點行差踏錯,否則立刻責以重罰,連帶山下親眷亦要被趕出大嶽墩去,是以個個用心盡力,不敢有絲毫差池。

張衍瞧了一眼,見那些靈藥俱用一隻只如同竹節的玉筒存放,自頂下用細鏈懸掛而下,其上又以小簽註釋,可謂一目瞭然,便笑道:“這卻不必了,只是稍候還有些話要請教道長。”

那執事道人頓感有些受寵若驚,連連道:“不敢,不敢。”

荀懷英言道:“道兄,我便在劍爐之外等候,若需我幫襯,打聲招呼便可。”

少清派中弟子煉劍祭劍之時,最是忌諱有他人在旁,張衍雖不是少清門下,但他也不想壞了此例,說完之後,拱手一禮,就步去外間。

待他走後,張衍把執事道人喚來,把此處劍爐詳情先是問明白了,隨後沿爐口轉了一圈,翻了翻那些靈藥。

因其多達三萬餘種,是以他不去一一搜檢了,只揀取了幾味重要靈材稍作查看。

這時他腳步一頓,目光凝注在一隻玉筒上,手一招,將之取來,稍一感應,便知裡間存放有數縷鈞陽精氣。

只是他再是仔細一辨,卻發現此氣不純,甚至比過元君以元珠吞吸精氣還要駁雜些。

這卻非是少清派不願拿出來,洞天真人雖可去往重天之上採攝鈞陽精氣,但唯有經那極天星石煉化,纔是最爲精煉純粹,鬥劍取得那份,早早已是賜了下去了。

張衍笑了一笑,這與他先前預料一般,幸好自煉成法身之後,鈞陽精氣他還留有不少,此回正可以上,對那執事道人一招手,言道:“道長請先出去吧。”

那執事道人如蒙大赦,躬身一揖,便倒退着出去了。

張衍到爐前蒲團上坐下,他並不急着開始祭煉,而是用心調理氣機,一個時辰之後,把法力一催,將底下爐火催起,便就引動靈機,開爐煉劍。

這煉劍分爲兩步,先需要以這三萬餘外藥煉出一劍胎來,而後纔是少清掌門所傳心法養煉。

頭一步不需如何高深法門,修士只要大致通曉如何煉器,把火候掌握好了,便足以勝任,是以這對張衍來說並不困難,待爐火旺起後,便依照玉簡上記載法門,按部就班祭煉起來。

忽忽間過去三月,他察覺爐中火候已到,喝了一聲,撤了法力,只聞轟轟一聲,爐中靈液翻滾,冒出氤氳霧氣,其中隱約可見有七道靈光閃動。

張衍一揮袖,散去煙氣,目光朝下一望,見將爐底深處安安靜靜躺有七團似氣非氣、似精非精、放出濛濛微光的精純丹丸,其內有一道瑩亮奪目,遠勝其餘,顯是靈機薈萃,爲此中獨秀。

此前他也想過,以這許多靈藥祭煉,劍胎若成,或許不止一枚,但未想到,這一爐卻是煉化出七枚來。

他稍作思忖,起手一拿,將那最爲精純的一枚丹丸收入法身之中,而後又取三枚賣相尚可的另行收起,準備待出關之後,將此作爲回禮贈與少清。

眼下這劍胎雖成,只是未有真傳心法祭煉,還遠遠不算成功,要是被不通法門之人拿去,也只是平白糟蹋,而接下來,纔是最爲關鍵一步,成與不成,全看此節,若是走差,那便是前功盡棄。

他神色一肅,將嬰春秋所贈三冊道書拿出,將之緩緩打開,用心觀覽起來。

看了足有十天,他才放下書簡,閉目不動,似在咀嚼內中玄妙。

半晌之後,他緩緩睜目,心下暗讚道:“先賢遺冊,果是不同凡響,觀過此書,確然能少走許多彎路,但對我而言,如此仍還不夠,尚需另施手段。”

他不是少清弟子,之前從未有過接觸煉劍養劍之法,就算有了這三卷道書參照,也不過是稍有幾分心得,要一步登天,那多半是不成的,好在他有殘玉在手,大可先反覆磨練,直到法訣運煉純熟,而後再祭煉不遲。

他起指一彈,數道靈光飛去,先在周圍佈下一片禁制,再把身軀坐正,手握殘玉,心神往裡一沉,便就用心推演起來。

……

……

第一百三十章 相從心起唯鬥勝第兩百零二章 道舉魔成玄陰身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微觀星經第三百五十章 玉印金符玄水覆第七十八章 三陣封絕出路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十六章 陰陽之變斬全一第十八章 上師傳書 鼎中機鋒第三百零九章 本識一醒開天顏第七十章 天旌遮靈卷神印第四十七章 鎖門連宗陣 假言亦爲真第兩百零六章 兩派合力爭先機第十七章 汪廣元第兩百六十五章 通神之簡承因果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鯤入界驚鈞塵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意渡行忽生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藏劍斬渡冥空第兩百九十八章 上功善德入金簿第四十三章 狂瀾卷覆蛇吞象第一百三十一章 寄軀凡胎隱寶身第二十三章 龍商星鼎 玉液華池第三十九章 派外別傳 魚龍寶鼎第二百八十八章 散絕偉力藏道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本無名神自主 蓮臺座上又一人第二章 山海不改真顏色 今朝氣動換日月第三十章 願起此身破重劫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用神通化邪濁第九十六章 撥雲覓日月 擡首見青天(一)第三十八章 蕭氏謀算第四章 道稱玄澈映紫袍第一百三十章 各落棋子緣法現第十三章 一劍飛來開坦途第三百七十四章 氣元渾然可斬神第一百七十章 天授性靈猶可改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歌一曲問世情 只斬凡身不斬心第七十四章 神通已非昔日名第十六章 玄宮傳章隨有緣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究難消妄念執第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章 解陣開禁 泰衡老祖第一百六十章 造化性靈不可失第一百九十一章 可縱法力無拘束第兩百六十四章 玄洪天外日月長第二十四章 藏空挪機遁法力第四十四章 齊聚江賁 守名宮闕第一百八十七章 意轉自然合天道第一百七十八章 灝行道宮第三百二十章 符破神通術 千里阻劍鋒第一百二十一章 鑑淵重氣裂靈寶第五十三章 五火神兵 化丹血魄第三百七十八章 水落虛空恨留語第四十三章 狂瀾卷覆蛇吞象第九十七章 勝洲賀宴已有期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靈心寂向道生第九十九章 千里勝歌旌 三山較機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似見天外昔日痕第兩百四十一章 府中門徒第三百零七章 挪天變機尋終由第兩百十四章 萬里裂虹錐 五魚血鯢陣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形傾壓降力妖第兩三十七章 白骨兵陣第一百八十三章 論法爭道執有無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碧幽篁府 殘碑含明珠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路之爭第三百三十一章 忽生機變破世門第七十章 十年苦修 重回東華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陣啓禁入魔地第一百五十一章 鼎中魔窟天地藏第兩百七十三章 承源峽第兩百九十三章 取道唯一皆欲得第兩百八十二章 火呈靈尊第一百八十六章 尋己求真問上法第一百零二章 因果牽引金珠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雙蓮撞世撼天序第五十八章 恍心偏意不自知第一百七十章 推開門關禁皆破第兩百三十八章 金枝落花山 三派立故約第二十七章 過去留影識金爐第三百零六章 竹牌爪痕驚上候第一百零十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三十一章 精氣哺真魔第三百一十五章 劍平法亂星洗濁第三百三十一章 海流盡處是潛龍第三十一章 同心除異換同身第二十七章 靈器之主 杜門之謀第兩百八十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二百七十八章 當執道法挪天機第七十二章 渾還****消五行第三十三章 聞開山門動天機第一百四十章 藥中見靈機緣至第一百一十四章 四界盜靈奪天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見鳳宮立界門第五十三章 離衡將化道無羈第兩百三十一章 如意應靈丹第二十九章 欲坐山外觀虎鬥第五章 只求玄靈不取仙第二百七十章 上道由己不由人第十二章 法骨傳玄煉矩第二十五章 東海殷氏第兩百章 坤勢山下定靈機第兩百六十八章 七徒入府 座次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