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意撞破天地關 人劫自當由我開

bookmark

張衍一語落定,秦掌門不覺頜首點頭,沉聲言道:“玉霄不足信,故而我溟滄要避人劫,唯有另尋他途。”

張衍念頭一轉,卻是問道:“掌門方纔言,人劫有近憂遠慮之分,卻不知那遠慮爲何?”

秦掌門並不言語,只是叩指一彈,卻見一縷清氣籠聚成團,抱在一處,悠悠懸蕩於身前半尺,每每有一絲一縷氣絮散開,其又會自虛空中拿得一些回來填補自身,如此下去,足可維持數日不散。

只是這時,秦掌門卻是起拂塵輕輕一掃,其頓時劇烈一顫,緩緩飄散開來,雖極力收攏團聚,但終是止不住自身消散之勢,再過片刻,便化入天地之中,再尋不得一絲痕跡。

張衍見此,心下隱有所悟。

秦掌門輕嘆道:“這天下靈機,正如此氣,自誕出一刻起,便在消散之中,若無外力攝奪,或可綿延億萬載,可我輩修道人每每吞納吐息,汲吸精英,卻是致其速絕。三代掌門昔年曾作推斷,若是天下格局不變,我等腳下四洲,靈機可興十萬載,可到得上代掌門再做推算時,卻發覺隨天下玄法再度興盛,只餘萬年氣數了。”

張衍聞言,不由默然。

隨天下修道之人愈來愈多,靈機自是愈顯不足,九洲愈發難以承載,這就好比一艘大舟,渡客一多,最後有翻覆之危。

不過當需見得,這其中九成。卻是被洞天真人攝奪而去,其輩多依仗靈穴丹玉修持,如供養不足,久飢難飽之下,則必生變亂,就好如那西洲一般。

由此可以想見,東華洲這回縱然僥倖能避過三大重劫,只要這癥結不除,未來也難免重演西洲故事。

他微微眯眼,當真要解決此事。那至少也需把這世上洞天修士殺去半數。

所謂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如是由此看來,天起災劫,殺伐世間修道之士。也非全然是壞事了。

思索片刻。轉首望向秦掌門。問道:“掌門真人既特意點出此題,弟子敢問一句,可是已有那化劫之法?”

秦掌門沉聲道:“困守一隅。坐以待斃,非我輩所取。”

說到這裡,他擡手一指頂上青天,道:“此方之外,不知多少界外玄天,吾輩又何必拘束在此呢?”

張衍乍聞此語,胸中頓起波瀾,他深吸了一口氣,問道:“掌門真人之言,莫非去往他界存身麼?”

大道周天,萬千玄界,此世之外,更有天外玄天。譬如溟滄祖師太冥真人,少清祖師鴻翮真人,玉霄祖師曜漢真人,冥泉祖師陵幽真人,還有那渡塵宗祖師伯鯗真人等幾人,皆是自那天外而來。

他遊歷西洲時,在蝕文之中也見得有對天外修士的零散記載,不過也只得隻言片語,並不詳細,便是其否俱都來自一處,到底是幾人,也並不知曉。

秦掌門笑道:“此也非我心血來潮,當年三代掌門真人破界飛昇之時,曾無意間於虛空之中感應得一方天地,其時開闢未久,卻比九洲更是廣大,只是不合他去,故而於那一刻傳得一縷神意回來,特意指明瞭去處。”

“到得四代掌門在位,有一段時日與玉霄可謂勢同水火,這位真人當時認爲,東洲萬一再興西洲之亂,此不失爲一上好退路,於是故去之前留下遺冊,交代後輩弟子,若是有朝一日局面大壞,大可去往此界。然而卻未曾想,到恩師執掌宗門之時,恰逢北冥洲妖部作亂,門中卻因此起了爭執。”

說到這裡,秦掌門這時伸手一點,出來一枚玉碟,道:“我這做弟子的,卻不便直言師長所爲,此是當時門中記述,你可拿去看了。”

張衍心意一引,將玉碟化光一道,飛入眉心之中,只瞬息之間,他對這過往之事,便已瞭然。

當時北冥妖部衆欲點靈穴,五代掌門秦清綱深思熟慮下來,決定借玉霄之寶定壓洲陸,再率衆平滅其等。

然而渡真殿主何靜宸卻與他意見相左,堅持認爲玉霄派包藏禍心,此舉絕不可爲,否則必生大禍,不如依四代掌門之策,棄了此地,去往他界。

秦清綱卻以爲宗門尚在全盛之時,縱然與玉霄反目,也不必懼怕,又何必急去?

秦清綱當時聲望正隆,又有晝空殿主附議,於是將門中異論皆是壓下,借得玉崖到手,率衆一舉將北冥妖部平滅下去,後果未見玉霄生出什麼事來。

而諸真自北冥歸來之後,據門中記述,對那位何殿主便再無隻言片語了。

張衍看到這裡,卻是心下一嘆。他自是知曉,這位真人後來坐化在了地火天爐之內,其軀殼千餘載也無人理會,不過若非這位真人沒有一名弟子傳人在世,恐也不致如此。

他搖了搖頭,道:“弟子觀上代掌門行事顧慮重重,想來破界而去,當不是什麼易爲之事。”

秦掌門嘆道:“何止不易,此間有二個難行之處,其一,行此法需有一名功行已至飛昇之士,在其撞開兩界玄關之際,取祖師所留至寶定住天地之橋,再由三代掌門神意接引,就可去往此界,可便是如此,十二名洞天真人,以門中所蓄靈機,也至多走脫四人,餘者只能滯留於此,任其自生自滅,試問不到生死關頭,又怎能行此事?”

“其二,因虛天之內暗含萬般兇險,歷代飛昇之士,也未必能個個去往上界,過往不乏陷於此間,不得去往彼方之人。不過我派之中,祖師曾有一道符詔,自能領會通神,尋得正道,但若換了一界,若想再行飛昇,可就未必可行了。而無了此符接引,宗門此後飛昇之士,也就憑空多了許多變數。”

張衍聽了出來,秦清綱選擇自玉霄借寶,而不是去往他界,此舉既有公心,亦懷私念。不過若換他設身處地,也不好應承何靜宸之議,否則若門中諸真知曉只得出去寥寥幾人,那門中定會先自亂了起來。

只是思及此地,忽然升起一個念頭,轉首看向秦掌門,暗忖道:“掌門真人莫非也欲效循此道?”

秦掌門這時雙目之中精芒隱動,道:“這二題之中,最難之處便是我溟滄派一派靈機不足,無法攜衆同行,但若有充裕靈機,莫說我溟滄派一派,便是天下衆修,亦能同渡此關,去得他界。”

張衍目光一凝,他已然是聽出掌門話中之意,這天下間還有何處靈機最足?無非就是指那地根!

秦掌門說完此語後,便也不再作聲,只是靜靜站在那處。

四下一片清寂,只高峰之上,聞有兩人袍服飄擺之聲。

張衍看向九洲之地,良久,他纔開口道:“弟子方纔思之,當日若是那何殿主,該當如何?”

他把雙袖一抖,轉過身來,打個道揖,朗聲言道:“當從掌門之意。”

秦掌門目光炯炯,看他片刻,隨後把拂塵往臂彎一擱,起雙手虛託,正聲言道:“渡真殿主免禮。”

張衍道聲不敢,後退一步,正身而立。

既然雙方已是託底,此刻他說話也便沒了顧忌,直言問道:“掌門真人若要動那地根,那我溟滄就成了世之大敵,九洲修道之士,必會洶洶而至,視我如仇宼,縱我溟滄強盛,也難抵擋天下諸派,不知掌門真人有何對策?”

秦掌門把拂塵一擺,道:“少清嶽掌門與我早有盟誓,若時機一至,兩派當合力發動。”

張衍聞言此言,心下一定。

少清、溟滄兩派若是攜手,便是玉霄也只能退避三舍,不過這天下還有六大魔宗,還有北冥妖修,還有那玄門之中餘下七派,這些也都不可不慮。

秦掌門走了幾步,到了崖邊,只差一步,便是萬丈深淵,他站定之後,目光望向無限深遠之處,道:“人劫發作,當在五百載後,我欲趕在此前行事。”

張衍微怔,在他看來,若是等人動了地根再行出手,豈不對溟滄派更爲有利?

但又一轉念,自己可以想到,掌門想來不難想到,可仍然執意如此,那其中必有道理。

彷彿看見他心中之疑,秦掌門道:“那玉霄靈崖曾落北冥、亦曾落於中洲,若是化解人劫,下一步必是落在東華之上,我疑其中別有緣故,恐與玉霄謀劃有關,當不可令其遂意,還不如先行動手,佔據主動之勢。”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頓,沉聲道:“即是人劫,當由我開!”

張衍點首表示明白,正如行軍打仗,對手欲行何事,那己方絕然不能令其順心遂意,只是如此一來,溟滄派本來可以爭取的盟方也就幾至於無了。

他稍一思忖,目光閃動道:“若當真打通天地玄關,也必然有門派願意與我溟滄同往,但未到那一刻,卻也並不好說,當先做好與衆派真人做過一場的打算了。”

秦掌門斷然言道:“願同去者可去,不願同去者可誅。下來數百年,我自會開得庫藏金閣,助你等全力提升功行,以待來日之戰!”

……

……

第二十五章 還陽酒第九十三章 禁陣解消顯秘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爲道功爭天時第三百八十三章 心守神明觀秘法第三百四十四章 點開冥頑照前塵第一百二十二章 衆志成城礪道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崖湖勸言定全功第一百九十九章 雙鏡一掃山嶽清第二百七十九章 身在高遠瞰世真第三百章 一朝心起亂天序第四十五章 人蹤不見遺神通第二百五十九章 遍觀外法築道功第八章 法傳上乘當爲主第三十五章 諸念相爭鑿天壁第兩百三十一章 兩教秘星餘孽藏第三百二十九章 星石修功 玄陣御魔第兩百九十九章 虛元玄空奪乾坤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本無名神自主 蓮臺座上又一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妖氣污人間 常平動干戈第七十六章 踏虛鴻飛劍猶在第二十九章 陰陽貝王 玄珠誰主(一)第兩百三十六章 知空錦繡第一百零六章 玄法載人亦載神第一百四十章 藥中見靈機緣至第八十三章 入陷險絕失親衆第三百九十九章 禁關白魚種露蓮第三百零二章 因起果落生機變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宇不清亂千世第二十四章 再上沉香殿第三百七十章 遠途歸山得造化第三百零三章 遁反天地不拘身第兩百八十七章 觀中釋妖偶得書第十三章 冥河九氣第六十一章 金符落霄請君行第八十六章 青寸山大虛御陣第三百三十八章 鈞陽寶壺分精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劍歸原主知真兇第三百一十五章 寰天諸宗爭界主第兩百四十三章 世外混光總難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意迷識難知真第一百一十二章 爲護長生仙凡隔第兩百四十四章 鶴頸玉壺 水火破陣第一百三十章 相從心起唯鬥勝記五第九十六章 虛空引氣築神明第三百三十九章 雲岸之上起風雷第一百九十二章 列玄七真第三百三十五章 舉指點斷生死橋第一百三十一章 八甲九珠天地寶第一百一十章 雷珠顯威 金蟲內藏第三百八十六章 總是風雨不見晴第五十八章 前塵因果論往昔第三百零一章 雲翼借途殺機藏第三十八章 陰魔此去亂西天第兩百八十八章 借寶盜靈機 設餌釣大蟾第一百八十章 生機難挽引魔窺第一百八十三章 靈真一點胎中尋第七十九章 聚魂鈴第兩百八十一章 封魔絕陽祭儀第兩百六十章 神霄萬曜旋漢星第六十五章 三心破妄石 至正觀神鏡第一百一章 事了拂衣去 海闊天高任嘯鳴第三百五十二章 入塵百世歸山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力若勝人用明爭第兩百三十三章 故界一開天下動第二十一章 水國入口 凕滄使者第兩百九十九章 借寶破陣第四十四章 攜手合力御界關第二百三十七章 神光氣意一劍奪第五十九章 玄光滔空卷血雲(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若從心轉改天意第十九章 道書入手 法力真印第兩百八十二章 障過人心亦是關第二百九十八章 卑微亦可動玄機第四章 海淵亦難過劫關第三十二章 量過心關先問法第一百八十五章 尋空渡界破迷障第一百六十章 日輪斬蛇鎮妖心第三十章 一掃寒山萬堆雪第四十八章 隱知玄秘因由亂第五十二章 煩因叢生亂界寧第一百五十二章 劍心真如映魔影第九十九章 千里勝歌旌 三山較機心第九十一章 陣去禁散天門已開第一百七十五章 雙靈三法造生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周還入世天緣生第五十二章 風雷電火 力敵三寶第八十三章 運法遙鬥轉天柄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諸部再興北征第九十八章 五龍江上千黿聚 萬里山河陳錦繡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崖引海 山外戰書第一百六十八章 試問根靈辨虛真第一百一十一章 元嬰相爭搶先機第兩百四十二章 八煉子母陣第七十二章 煙火之下悟妙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春臺上論大勢第六章 王盤下書 生死絕爭第一章 元機綻發宣靈華 天地齊奏清玄聲第五十四章 混因亂果一處生第兩百八十五章 水月鏡花收劍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