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坦誠會商
湘淮軍決定接受整編,意味着都督府終於全面掌控華夏的軍隊,此時的華夏聯盟已經統轄除青海、西藏、新疆、蒙古、黑龍江以北外,原滿清所有的領土,而且還將蘭芳、琉球納入旗下。
總參謀部開始着手完善並準備北征作戰,陸軍部的任務則是對全國的軍隊進行整編,以形成全面統一,效能更高的軍事指揮系統和軍隊。
按照陸軍部的計劃,這次將召集全軍的中高級將領分三批在北京進行集訓,每一批爲期一個月,中間有重疊,也就是用兩個月的時間完成這次集訓。
陸軍部向全軍發出了這份通知,時間定在兩個星期以後,不過在此之前,葉楓去了一趟徐州,並約見李鴻章和曾國藩。
江北省是李鴻章的轄區,而國防軍也在徐州有一個師,淮軍在這裡也有幾個營,這個地方是充分考慮到雙方的立場,在雙方都瞭解的地方見面。
“聽說葉都督很年輕,今日一見,方知聞名不如見面,葉都督大概還不到三十歲吧?”曾國藩在車站見到親自前來迎接的葉楓,笑着拱手作揖。
葉楓也用這種傳統的禮節和這兩位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打了招呼:“兩位都是我華夏民族的中流砥柱,葉某無論在學識,還是對世情的瞭解,都還要向兩位多多請教。”“葉都督客氣了,”曾國藩捋須微笑,輕輕點了點頭,至少葉楓表面上顯得很真誠,也給足了他們面子。
不過當葉楓很直接地提出,希望加強中央集權的時候,曾國藩和李鴻章都有些不豫,也奇怪葉楓太性急。雖說湘淮軍剛剛表示願意接受整編,但畢竟整編還沒有開始,現在湘淮軍還是在儒黨手中,葉楓這個時候就想收權,似乎有些操之過急。
“之所以這個請兩位來。並且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爲葉楓想與兩位坦誠地談一談,我想以兩位的遠見卓識。也當明白對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而言。要維護統一是多麼的困難,”葉楓認真地看着對面這兩位,他確實希望得到對方的支持。至少也能達成某種默契或者共識。
曾國藩沉吟了片刻:“那麼,也都督想要如何做呢?”
葉楓搖了搖頭:“不是葉某想要做什麼,葉某隻是向二位說說自己的看法,至於到底要怎麼做,我想最後還是要到國士院表決,我說了不算,復興黨說了也不算。”
“都督大人既然想要加強集權,難道還要讓國士院存在?”李鴻章目光炯炯地盯着葉楓。毫不客氣地說道。
葉楓連忙搖了搖頭:“兩位誤會了,雖然說集權是需要的,但制衡也是需要的,在葉某地心裡,理想的華夏政府,其架構應該說已經形成,只是在運作的具體細節上。我想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首先是中央政府這個層面。國士院、內閣、都督府、按察院、大理院應該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在政府層面。可能需要一個代表國家最高元首,這個人可以是內閣首相,也或者再設置一個總統的職位,不管怎麼做,都督府與內閣地關係需要重新理順,軍務應該是政務的一部分,但是軍事行動必須得到更高層次的授權,譬如對外宣戰需要得到國士院地批准,軍隊建設計劃、軍費預算、重大作戰行動等,也必須得到國士院地通過。”
曾國藩和李鴻章相互看了一眼,他們都有些不太明白,爲什麼葉楓總是往自己身上套枷鎖,李鴻章問道:“那麼,葉都督是傾向於內閣宰相制,還是總統制呢?”
葉楓腦海裡迅速閃過很多國家的政體,還有自己做過的分析,笑了笑道:“葉某倒是沒有什麼傾向,只是覺得內閣宰相如果也掌握了軍權,手上地權力未免也大了點;不過設置總統的話,葉某想總統是對內對外的一個代表,而且大正方正也必須通過他,比如法律的簽署等,不過總統並不處理具體的政務,也就是說內閣的權利不會受太大影響,只是內事外事的代表權會歸屬總統,總統在軍事上的權力會更大一些,特別是發生戰爭地話,這樣的問題就在於總統的權限如何規定,如何與內閣做好協調。”
曾國藩和李鴻章交換了一下眼色,不管葉楓是真的徵求意見,還是做出個樣子,對他們來說,這兩種辦法確實正向葉楓所說的那樣,各自都有優缺點,曾國藩沉吟着道:“按照葉都督的想法,國士院、按察院和大理院始終還是不歸總統或宰相管的?”
葉楓點了點頭:“這其實是西方發展比較成熟地一種政體,也就是所謂地三權分立,政府掌國家行政權、國士院掌立法權、大理院和按察院構成的司法系統掌司法權,我想你們也可能看到,這套系統有兩個三個特點,一個是民意,國士院經過層層選舉,能夠成爲地國士的都是德高望重的人,他被人選出來,自然要發出投他票的人的聲音,不然下次就不會有人投他的票了……”
“第二個特點就一切都以法律爲基礎,國士院制定法律,按察院和大理院要做的就是懲罰那些違反法律的行爲,哪怕這個人是國家的元首,或者國士院的院長。在法律面前,沒有身份的高低,真正做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甚至是皇帝犯法與庶民同罪,當然,在制訂法律的時候,對庶民和士紳的規定肯定有不一樣,但是法律一旦制訂,那就必須按照法律來執行。”
葉楓說得很坦白,他明確告訴曾國藩、李鴻章,所謂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那只是針對法律條文說得,實際上這些條文在制定的時候卻很可能是不平等的。雖然如此,多方博弈形成的法律至少會最大程度保障各方面的利益,因而按照法律來執行,對於弱勢者肯定是有利的,起碼比封建時代,有錢就是法,有權就是法更合理。
曾國藩和李鴻章點了點頭,他們明白葉楓的意思,當然也明白這樣做的話,過去士紳的一些特權肯定會消失,但是作爲華夏傑出人物的代表,他們能看到其中的價值,保持法紀,則可保持王朝的長治久安。
“而要保持法紀,就必須進行制衡,三權分立,實際上就是三種權力的制衡,行政、立法、司法,而在司法體系內,又有按察與理問兩權的分離;在立法內部,又有黨派之間的制衡;在行政機構內部,也有獨立的監察機構都察院,只要這個體系能運轉起來,那除非大家都勾結起來,不然足以保證行政、立法、司法的有序運行。”葉楓道。
“看來,葉都督是想構織一個大網啊,只是這樣一來的,豈不是內耗更多?行政的效率會大受影響吧?”曾國藩笑了笑,也開始認真地和葉楓商討細節問題。
葉楓搖了搖頭:“只要大家都依法行事,又何來會內耗?我們知道宋代、明代的黨爭爲什麼很激烈,並且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那是因爲他們爭來爭去,都要憑皇帝的一句話,說到底還是皇帝的喜好罷了,所以誰都有可能將對方打倒,攻擊道德上的瑕疵就可以了,誰沒有過錯的?”
“但是法律則不同,對於你貪污受賄都有明確的規定,該撤的撤,要砍頭的砍頭,達不到量刑標準的,誰也不能動他,而且我想這套制衡體系完善了,官員想要貪污受賄,也會缺少機會,或者風險太大,在西方有句話叫壞的制度讓好人變壞,好的制度讓壞人也壞不了,這個理論的基礎就是荀子說過的性惡論,如果說不是全部的話,一旦環境允許,那肯定有大部分人會貪污受賄的,但是如果環境不允許,那麼大部分就不會貪污了。”
曾國藩、李鴻章都是帶過兵,管理過地方的,自然知道和光同塵的道理,不會像腐儒那樣以爲靠什麼教化,天下的官吏就都成了聖人,對葉楓提出的這套制衡體系雖然還有懷疑,但是這個目的和出發點還是很認同的。
不過他們也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官員的俸祿以及國家的財政能力,一是按照葉楓的這個搞法,官員的數量肯定會更多,其次就是要想官員不貪,也必須讓其價值得到體現,也就是薪酬要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雖然還算不上是高薪養廉。
對於這個問題,葉楓則給他們介紹了華夏當前財政收入的構成的情況,通過加強對關稅和工商稅的管理,華夏聯盟的財政收入是非常可觀的,完全可以滿足官僚系統的支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