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思路是錯的

國內爲何對這款發動機感興趣?

因爲它是國內能接觸到的第一款大推力的發動機!

渦噴-15發動機,結構爲雙轉子,環形燃燒室,氣動噴嘴,高溫渦輪,加力推力全程無級可調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推力81千牛,加力推力 122.5千牛。推重比6.5。

看這個加力推力就知道了,當達到120千牛的話,那就夠各種軍機來使用了,哪怕是現在的F-15,F-16採用的F100發動機,推力也是這個數量級的,後世國內的渦扇-10,也是這個推力的數量級。

現在,這款六七十年代技術的渦噴發動機,就已經達到了這個水平!

同時,它和現在國內正在研製的渦扇-6的推力香精,同時,在單位推力、推重比、中低空亞跨聲速的高度、速度特性上都優於渦扇-6 發動機。

本來,渦扇發動機的特點是耗油率低,但是己方研製的渦扇-6,那也不怎麼省油。

“咱們在仔細測算了渦噴-15的各種技術指標後,發現如果它給咱們的殲-13使用,會讓

殲-13飛機的戰術技術性能有大幅度提高。低空上升率超過 300米/秒,高度 5千米、馬赫數0.9的穩定盤旋過載超過了6,升限達18千米,最大使用馬赫數爲2.0。飛機的起飛推重比超過 1.0,達到了1.2。”

推重比超過1,那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據,這個數據說明了戰機在起飛之後,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垂直爬升!

想想幻影2000在起飛後的大迎角爬升,己方的戰機,以後也是能做到的。

正是因爲如此,三機部也不斷地下達通知,認爲殲-13飛機改用渦噴-15發動機,在某些方面優於渦扇-6,在現實性和把握性上,渦扇-6也不及渦噴-15,因此,建議方案工作應轉到改用渦噴-15上來。

兩個月前,三機部在瀋陽召開了殲-13飛機裝用渦噴-15發動機方案論證會,通過了方案審查,這個方案大大超過了當初的指標,接近美國 F-16飛機的水平,海平面上升率達到 300米/秒!

現在,想到利用渦噴-15讓戰機可以達到的優良性能,衆人就是一陣的興奮,國產戰機,最大的拖累就是發動機啊,如果不是發動機的限制,何必要搞又細又長的殲-8呢?

但是,在聽到了這個數據的時候,秦風就再次皺起來了眉頭:“推重比達到1.2?也就是說,我們的這款戰機,起飛重量只有10噸?”

如果算上燃油的話,哪怕只有3噸的燃油,機體自重,也才僅僅有7噸啊,7噸的機體,能幹什麼?

就算是以近距格鬥爲主研製的F-16戰機,機體自重也達到了8.5噸!

起飛重量,那是滿油滿彈的重量,應該是最重的時候了,秦風已經覺得有些不妙了,換了個大的發動機,但是,別的好像沒變,還是顧總以前介紹的那個雞肋啊!

“是的,秦風,你大概不太清楚,咱們的這個方案,本來就是一個前線殲擊機的計劃,不需要有太大的航程,太大的重量,也不需要有複雜的航電,主要是作爲日間前線戰鬥機來使用的。”顧總向秦風介紹道。

整個殲-13的計劃,側重的就是這個方面。

1972年9月26日,六院將展寬戰機的研製下達爲二號任務,指出:“二號任務爲前線殲擊機,突出機動性,方向是正確的,但要大力減輕起飛總重,力爭推重比達到或超過1.2,在確保機動性的前提下,爭取續航時間比殲-6有延長”。

這個意見還指出,該機將替代殲-6殲擊機,作爲下一代前線殲擊機的主力機裝備部隊。並要求按上述意見進行方案論證和性能計算,該機研製被稱爲二號任務,後定名爲殲-13。

它和殲-8不同,殲-8是爲了高空高速攔截敵人的轟炸機,而殲-13是爲了取代殲-6,成爲前線殲擊機,所以,這些指標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不,顧總,方主任,我認爲,大家對未來的空戰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秦風說道:“我和顧總探討過,雖然現在的各種戰例,說明了輕型的前線殲擊機可以戰勝全功能的戰機,比如米格-21靠着小巧的優勢能戰勝F-4鬼怪,但是,電子技術的進步是日新月異的,如果沒有完善的電子設備,那戰機將無法擔負起未來的空戰任務來,哪怕是F-16這種戰鬥機,也是配備了相當強大的電子設備的。”

未來的天空,需要什麼樣的戰機?這點,秦風和宋老探討過,兩人的意見基本上是一樣的,大功率的火控雷達,先進的航電,各種導彈系統,肯定會成爲主流的,戰機需要的是儘快轉頭,將機頭對準目標的方位。

秦風也和顧總說過,顧總卻是抱着空中李向陽的方案的,認爲用機炮就夠了,因爲導彈不可靠。

越南上空的戰鬥,麻雀導彈是比較丟人,但是,大家肯定沒有注意過,在整個越戰中,麻雀導彈也是在不斷地成熟的,在最初的時候,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五,但是到了戰爭結束前,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十!

以後呢?

現在的衆人還不知道的,等到十年之後的海灣戰爭,命中率就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到現在,還在認爲以後的空戰依舊以機炮爲主,那會讓空軍損失寶貴的發展機會,在錯誤的道路上,進步越大,損失就越大。

聽到了秦風的話,衆人都是皺眉頭,這個輕型殲擊機的方案,已經進行了十年,大家對它的認識,已經根深蒂固了,偏偏此時秦風站出來說,你們的思路是錯的!

很多人的心頭,都是不滿的。

雖然你是咱們殲-8的功臣,但是現在這麼詆譭我們的殲-13項目,是個什麼意思?

“還有幻影2000,我也親眼見過的了,機頭內擁有先進的多普勒雷達,西方都在向先進的航電技術進步,我們不能走彎路啊!”秦風說道。

“啪。”突然間,有人拍桌子了,這人睜開雙眼,瞪着秦風:“你這個小小的試飛員,說話好不硬氣,你憑什麼認爲西方就是對的,咱們的就是錯的?越南戰爭,不是證明了西方是錯誤的了嗎?咱們的殲-13項目,可不僅僅在辦公室裡面想出來的,咱們去海軍,空軍,調研了一年多,軍隊都同意咱們的這種設想!”

第二百三十五章 雷達的問題第四百三十六章 肯定有內幕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辦法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架原型機第五十七章 打圓場,和稀泥第七百四十九章 試酒量第二百零八章 一片狼藉第一百六十五章 先交朋友第三百六十八章 百分之八十第七百六十九章 國土防空第四百零八章 工藝的反覆探究第二百二十一章 M53發動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亮劍精神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情誼第六百五十四章 我們自己搞第六百一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裝艦載機第二百九十五章 賣盒飯第八百六十一章 數碼相機第七百三十八章 是否有用第五十六章 別想給我扣屎盆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運十預警機方案彙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三百一十九章 機會第五百四十三章 殲七的進一步改進第八百五十八章 雙座型第五十六章 別想給我扣屎盆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來找秦風第四百七十九章 去向問題第八百零三章 氣象條件第五百三十二章 X-29驗證機第五百七十九章 如何飛過去第六百五十七章 衝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電子戰第六百零四章 設備升級第一章 一定要飛回去第四百八十六章 海選試飛員(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準備首飛第二百章 壯觀,漂亮第七百二十三章 殲十樣機第四百三十九章 和將軍的見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找新買家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往歐洲第二百五十五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五十三章 幼獅戰鬥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殲-7III的任務轉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的休假第七百二十二章 還有問題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態平和第四百二十五章 堅持下去第二百章 壯觀,漂亮第八百一十四章 艙門的問題第四百九十二章 踢開我們單幹?第五百一十章 電子系統是不斷髮展的第一百六十六章 上海購物,杭州旅遊第二十八章 第一次作報告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師的恩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容易第四百七十六章 打破鐵飯碗第五百六十一章 殲-7Ⅲ的改進第六百五十九章 蘇27更適合我們第一百八十五章 保密守則第七百二十三章 殲十樣機第三百三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二百零二章 我可以要這個模型嗎?第三十六章 倒飛尾旋第五百六十章殲-7Ⅲ正在試飛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七百九十七章 拉不起來第八百一十二章 費爾康第七百一十三章 格羅莫夫試飛院第一百零九章 紅土高原第五百八十二章 專用牽引車第一百零八章 哪怕是撞,也要撞下來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尾旋第六百七十四章 帶彈起飛第六百一十六章 科學的分析第七百九十六章 跑道不夠長第九十二章 試飛就是我爲之奮鬥終生的事業第八百一十八章 2加1第二百五十一章 爲了友誼?第七百九十九章 加配重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後一次試飛第七百九十章 碎屑第二百二十四章 優勢明顯第七十一章 找六爺的資料第四百四十九章 外購數字電傳技術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型運輸機的短板第四百三十六章 肯定有內幕第七百七十八章 互聯網第五百九十五章 哄高興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十號工程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研和引進的關係第三百二十八章 蛇形轉彎第一百八十七章 15分鐘吧第六百四十七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第四百零五章 軍轉民第六百二十五章 掛架的問題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廠參觀第四百零五章 軍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