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手不離杆

秦風飛的最多的,就是殲七了,哪怕是殲七M,也就是在上面多了一個平顯而已,但是座艙前面的儀表板,還是普通的,滿滿的機械儀表。

秦風在雜誌上,也曾經看到過西方的座艙佈局,比如說F-16,就在座艙裡面有方塊形狀的顯示屏,當時看到就流口水了,沒想到,在這裡還能看到真實的顯示器!

這個顯示器,佈置在座艙的儀表板的左下方,是正方形的,而且,屏幕是純平的,不像普通的電視機的屏幕那樣弧形。

現在還沒有大規模的推廣液晶顯示屏呢,這種的都和電視一樣的陰極射線管,但是做成這種樣子,肯定是要很高的技術的,這個顯示屏,肯定能夠顯示很多信息的,比如,一些不重要的信息,不必顯示到平顯上,就可以顯示到下面了。

需要導航的時候,平顯顯示導航數據,這個界面顯示雷達信息,需要作戰的時候,平顯顯示雷達信息,這個界面顯示飛機的狀態信息,等等,當習慣了看這種屏幕顯示的數據的話,就可以發現,它顯示的信息,比儀表顯示方式多很多,還不佔用太大的空間!

甚至現在還有說法,以後的戰機,就不需要部署任何的儀表了,在座艙裡,上面是平顯,下面是三個這樣的顯示屏,就足以顯示所有的內容了。

當然,現在還沒有看到有這樣的座艙佈局,但是呢,已經能夠看到單個的顯示器了!需要的時候,它可以顯示任何的數據,飛機姿態數據,導航數據,雷達數據等等,有多方面的作用的。

當然,這個座艙裡面不止有這樣一個陰極射線管,就在它的右上角,還有一個圓形的小屏幕的。

“這座艙,看得真先進啊!”秦風看到對面,今天早晨一起比試過的拉莫爾站在了那裡,秦風是非常佩服的。

“不,不,你根本就沒有看到最先進的地方。”拉莫爾向着秦風介紹道:“這個座艙,最先進的地方,是它的操作杆!”

順着拉莫爾指示的地方,秦風看到了那個造型怪異的操作杆。

操作杆,是飛行員主要操作的東西,飛行員的基本功,就在操作杆上呢,最早的操作杆,就是一根棍子,後來,上面有了橡膠套,再後來,上面有了一個紅色的發射按鈕,打機炮的時候用的。

而現在呢?這個操作杆,造型是怪異的,不過呢,如果握上去就可以發現,手會相當的舒服,它肯定是按照西方的理念,用人體工程學的方式設計的,同時呢,這個操作杆上,還佈置了一些按鈕。

有正面的,有側面的,有上面的,有下面的,看起來似乎有些散亂,但是如果握上去的話,就可以發現,每一個手指都可以在非常舒服的位置找到合適的按鈕。

“手不離杆?HOTAS?”秦風向着拉莫爾問道,對方點頭:“沒錯,這款戰機在改進之後,第一次具備了這種手不離杆操作系統,這對飛行員執行任務來說,有很大的好處。”

在以前的時候,飛行員在飛行的時候,要去控制操作面板上的各種旋鈕的,尤其是落後的蘇聯戰機,完成一個任務,經常要撥動很多開關,而這些開關往往還是胡亂地佈置的,見縫插針,東一個,西一個,這樣操作起來,相當的繁瑣。

隨着機載電子系統的發展,逐漸地創造出來了條件,這就是將一些飛行員經常使用的的開關和按鈕裝在油門杆和操縱桿上,只通過按下操縱桿和油門杆上的按鈕就可以完成以前繁瑣的操作過程。

這樣,飛行員就可以把精力放在空戰上,不用進行繁瑣的基本操作了,對執行任務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這就是手不離開,簡稱HOTAS。

歷史上,第一款採用這種設計的就是F-15戰鬥機,美國空軍的第一款三代機。(當然,也有人說是加拿大的CF105,不過一款胎死腹中的沒有服役的戰鬥機,估計沒法來爭這個第一的。)

並不是說把一些按鈕放在操作杆上,就叫做手不離杆了,它的出現,離不開電子技術的進步,同樣的一個操作杆,根據不同的系統選項,實現的功能也是不同的,這是通過機載計算機系統將整個航電整合起來,才能夠實現的。

比如現在,這個座艙裡出現的方形的顯示屏,就是實現手不離杆操作的一個重要的顯示器,可以從上面顯示一些操作的信息,等等,如果沒有這種座艙的顯示的改進,電子系統的進步,手不離杆也就是一句空話了。

初期的各個按鈕,僅僅是普通的按鈕,而到了後期,這些按鈕甚至會演化到四向按鈕,可以上下左右分開操作,達到不同的控制目的。

不僅僅是操作杆,左邊的油門杆上,也是有按鈕的,共同組合起來,實現真正的手不離杆操作。

(油門杆最正式的說法,應該叫做節流閥,不過說這個油門杆,大家都知道,更貼近生活。)

這也是己方新殲研製的一個目標啊!秦風在心中暗暗地想到,只有這樣先進的手不離杆系統,才能夠讓飛行員更加放鬆地飛行,不用去低頭找各種按鈕了,的確是革命性的進步啊。

流着口水的秦風下來了,一旁的薩拉夫給大家介紹:“我們的座艙儀表進行了調整,就是爲了適應手不離杆系統,我們這裡除了平顯之外,還增加了單色陰極射線管顯示器。比如這邊,儀表板左下方是Elbit公司SMS-82存儲管理系統的陰極管,右上方是Elisra公司自衛雷達告警接受裝置的陰極管。”

簡簡單單的介紹,也能推斷出來很多的,國內戰機用最簡陋的雷達告警接收機,有個聲音提示就行了,人家的還需要顯示屏,那肯定是一種更加先進的全向告警接收機,不僅僅知道有敵機靠近,還知道敵機在什麼方位上!

大家輪流上來觀看,每個人的眼神裡,都帶着羨慕。

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抗開始第一百章 當然是咱們自己幹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中樓閣,水中撈月第三百四十五章 只有自己靠得住第八十四章 剎車的震撼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進去第四百零七章 460廠轉轉第二百章 壯觀,漂亮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老第三十三章 偶遇第三百二十章 對抗飛行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問題第五百四十七章 海軍的任務第二百二十九章 無憂操控第一百二十七章 那不是410廠麼?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氧不能缺精神第一百六十四章 扯皮第一百八十七章 15分鐘吧第一百三十五章 F-16-79第八百四十二章 秦風的指揮第七百二十二章 還有問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佔便宜沒夠,吃虧難受第七百八十四章 尾旋訓練第三百六十二章 F-16的座艙第五十三章 兩側進氣阻力小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進去第七百二十三章 殲十樣機第二十七章 我們的地盤第九十六章 被抱住了第七十三章 人情世故第三百八十一章 殲-7CP第三百六十章 提要求第六百九十一章 犧牲在跑道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瘦個子廚師第三百零八章 錢的問題第五百五十七章 落後第八百四十一章 還是加油失敗第五百八十三章 搭順風車第五十八章 我想到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打算呆多久第三百二十七章 藏在雲層裡第四百五十二章 喬遷新居第四百零四章 偏侉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翼盒的強大第九十章 餘油報警第一百八十五章 保密守則第三百一十七章 微波暗室第八百六十一章 數碼相機第九十五章 可以承受第六百五十八章 各抒己見第二百七十五章 符合我們的想法第二百九十章 規定第八百七十章 新的氣動佈局第四百一十六章 幫助新同志第四百八十四章 服從組織安排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朋友第一百四十二章 保留個項目小組第二百二十一章 M53發動機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第二百八十八章重逢第六百九十一章 犧牲在跑道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作很忙第五十八章 我想到了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名英雄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敢創新第二百一十六章 依斯特爾試飛基地第三百七十四章 外購和自研第七百三十四章 氣動佈局的先進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往歐洲第三百零六章 佩萊哈克第六百六十九章 密集編隊第六百九十七章 飛往蘇聯第一百五十一章 殲-8ACT第三十七章 尾旋改出第六百三十四章 偶遇A彈第四十章 貓捉老鼠第二百五十二章 導彈工廠第二百五十一章 爲了友誼?第七百零六章 米高揚設計局第五百九十八章 露一手第七百八十六章 首飛眼鏡蛇第十章 絕密任務第七百二十八章 懂事的小虎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能浪費第八十一章 哇,哇(加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輕重搭配第五百一十二章 衍射平顯第九十三章 這是胡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國航空第五百二十八章 試飛成功第二百七十六章 機動性比最大速度更重要第一百章 當然是咱們自己幹第二十二章 不辱使命第七百七十六章 尾旋科目我來飛第三百九十六章 墨爾本號第五百五十五章 繞道172廠第六百四十八章 只能靠自己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起出來第七百六十三章 現代化空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來找秦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