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殲7MF戰鬥機

不過殲7MF卻是與六一一所沒有什麼關係,是一三二廠技術中心設計開發的。

後來在2000年的珠海航展上,殲7MF模型正式亮相,當時也是引起了國內外非常大的熱議。

殲7MF應該說是殲七家族,包括米格二十一家族的終極魔改了,在很多軍迷心中,都希望這一款戰鬥機能夠生產出來。

只是很可惜,最終這款殲七魔改戰鬥機沒有量產,甚至連原型機都沒有造出來。

這一方面是因爲它與FC-1梟龍戰鬥機定位相似,即便是FC-1梟龍戰鬥機在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賣出去,也就巴幾斯坦一個國家空軍裝備。

另一方面中國空軍也不可能看上這樣一種二代半的戰機,它對中國空軍戰略轉型的意義非常小,而且它是由一三二廠自籌資金研發的,由於缺乏足夠的研發資金,所以最終也就銷聲匿跡了。

聽宋文聰一說到殲7FS技術驗證機,駱榮華就不由得苦笑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吶!咱們好不容易湊了些錢,搞這個改進型號,但是前景卻不是很明晰啊,加之FC-1戰鬥機又簽署了合同,所以咱們的殲七大改型號,真的不好說了!”

六一一所和一三二廠,雖然在八十年代末搞了廠所結合,宋文聰還擔任了誠都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設計師,但是後來這也不過是走了一個過場,廠所之間還是各幹各的了。

當時廠所結合,也是因爲航空航天部的設立,爲了加快軍民用航空裝備發展和建立高技術外向型的大企業集團,實現科研設計與生產結合,另外武器裝備研製辦法的出臺,要求重大武器裝備研製生產合同,也需要廠所合一,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三二廠和六一一所合爲一體。

不過最終廠所的結合還是走了一個過場,一九九三年航空航天工業部撤銷,成立了航空工業總公司,更傾向於成立由航空總公司控制的總體部、項目公司,實行各飛機廠所協作,最終一三二廠和六一一所又分開了。

現在航空工業總公司也即將拆分成爲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和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殲七魔改的命運確實不太好說。

所以駱榮華又苦笑道:“難吶,沒有國家投資,沒有軍方立項,殲七怎麼改進也還是二代機,要賣出去真是不容易!”

宋文聰看到李軼若有所思的樣子,便笑着道:“李軼同志,你剛剛來咱們所,正好今天說到了咱們一三二廠技術中心開發的殲7FS,你說說殲七FS發展前景如何?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大膽的提出來,要是建議合理,咱們一三二廠採納你的建議,怎麼也要給點獎勵的不是!”

駱榮華也沒有想到,在場的人更是很意外,宋總竟然叫李軼在駱廠長面前說殲七改進型的事兒,還讓他大膽提建議,這算是在考校新來的設計員嗎?

李軼也知道,這一定是宋老要考驗自己一下了,估計在試飛院的事情,宋老肯定也聽說了。

十幾雙眼睛盯着自己呢,不過李軼也沒有什麼膽怯的,大膽的迎着宋老的目光,李軼不卑不亢地道:“宋總,駱廠長,我覺得咱們的殲七大改型號,最重要的就是要找準定位,現在咱們的FC-1戰鬥機也即將展開設計研製了,殲七大改型號,就不能與FC-1戰鬥機產生重合,而在國際市場上,大量的二手F16戰鬥機,對一些第三世界國家來說,吸引力肯定要比咱們的殲七改進型更大,畢竟殲七無論怎麼改也是二代機,最多算二代半吧。”

李軼發現有一雙眼睛一直目不轉睛的盯着他,目光中充滿了崇拜的意味,這雙眼睛的主人,正是那個數控中級技師白露。

的確,在這麼多大人物面前,侃侃而談,這絕對不是一個二十出頭的普通青年人能做到的。

宋文聰和駱榮華目光中也露出了讚許之色。

李軼接着道:“所以我在想,我們或許可以對現役的殲七戰鬥機,進行有限的改裝升級,殲7FS是一個很好的路子,採用下頜進氣道,把機頭空間騰出來,但是我覺得還不夠,我想可以採用更大膽一點的改進,把進氣口後移,類似於咱們的殲十戰鬥機,採用一種無附面隔層進氣道,這樣可以減輕不少的重量,同時進氣效率也會非常的高。”

駱榮華疑惑地道:“無附面隔層進氣道?這樣可行嗎?”

正好一三二廠設計中心主任林偉強也在,聽到李軼這樣一說,他不由得嗤之以鼻地道:“當然不行!無附面隔層進氣道,目前也只有洛馬公司在F16戰鬥機上面設計改裝過,但是並沒有採用,這種設計太複雜,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完全不可行!”

宋老笑了笑道:“林主任,你先不要着急,聽李軼同志說完!”

很明顯的,宋老在護着李軼了。

李軼感激地看了宋老一眼,道:“洛馬公司設計的bump進氣道,的確是在一架F16戰鬥機上面實現的,而它的首飛時間也就是兩年前。採用bump進氣道不但會讓戰鬥機具有更好的全飛行包線的特性,而且能夠大幅度減輕機體重量,降低生產成本,這對咱們的殲七大改型號是很重要的。而且這也會成爲一個賣點,更容易吸引到那些潛在的買家!”

這種老舊的二代機,通過這種大膽的改進,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不但中國空軍和海軍裝備了不少,而且還出口多個國家。

所以一三二廠的殲七,要是按照這個改進思路,採用腹部無附面隔層進氣道設計,加裝PD雷達,成功的機率是非常大的。

第二百三十三章 準備訂婚第一百四十章 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求支持)第四百七十五章 洪都公司空地導彈家族第二十四章 高效精密加工第一章 雙選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30MW級大功率艦用燃氣輪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直通甲板還是?第二百四十六章 功重比接近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渦槳飛機第五十三章 第二屆珠海航展第四百二十章 霹靂12要達到AIM120C的水準第四百六十四章 渦槳十七發動機下線第三百零三章 武直十必須超過阿帕奇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作共贏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對的聲音很大第三十八章 BUMP進氣道聯合攻關小組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1500千瓦級渦軸發動機第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殲十六重型戰鬥機第九十八章 “潛入”沈飛內部第四百零二章 西餐嗎?不過如此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噸級中型運輸機設計評審通過第二十章 幫132廠找殲7FS的問題第四百一十一章 611所海龍艦載戰鬥機第三百五十章 先進的綜合液壓機械傳動系統要跟上第八十二章 太行發動機專家委員第四百七十六章 發展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第四百三十八章 渦槳18發動機第十二章? ???飛機結構設計研究室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噸級渦扇16發動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渦扇十五大推進展第四百五十八章 精彩的首飛表演第八十九章 BUMP進氣道製造工藝第六十一章 記者專訪第一百六十一章 發動機脈動式生產線第八十三章 雙發重型鴨式佈局高機動戰鬥機設計方案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一百零八章 FC-1順帶着發展國產先進中推第二百六十八章 渦扇十A發動機首飛第三百零二章 性能超過T700渦軸發動機第三百九十五章 海軍走向遠海的步伐加快第二百一十六章 魚兒上鉤了第六十六章 國產飛機心臟病第一百五十五章 殲七MF首滑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越F119和F135發動機第二百零六章 想套渦扇十九的技術?沒門第二百章 渦扇19發動機總裝第四百三十二章 C919客機也快來了第四百三十章 C909客機迎來設計評審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戰鬥機對殲七MF的威脅第三百九十六章 渦扇300發動機第二百五十三章 飛天航空科技參展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造東方的洛馬和臭鼬工廠第四百七十四章 獵鷹教練機完成設計第二十五章 bump進氣道設計方法第一百一十章 盛飛的大國工匠第一百九十四章 七八零廠的未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四百二十九章 漲志氣的艦警500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殲七MF戰鬥機首飛之日第二百三十章 殲七MF戰鬥機的新客戶第一百一十八章 殲14要採用相控陣火控雷達!第七十六章 震驚全場的設計方案第二百七十四章 極飛150輕型飛機第八十四章 超前的設計第四百零三章 完成任務第三十八章 BUMP進氣道聯合攻關小組第二百一十四章 巴方盛讚梟龍戰鬥機設計第四十五章 航空報國夢第四百二十一章 遠程和超遠程空空導彈第七十六章 震驚全場的設計方案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渦扇300發動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越F119和F135發動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運八還是運九?第三百七十章 三人行第二百零三章 15MW燃氣輪機第四百三十九章 渦槳支線客機發展計劃第二百六十八章 渦扇十A發動機首飛第三百三十二章 先搞七萬噸級蒸汽彈射航母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一樣的航母Style將提前到來第四百五十五章 C919三萬億大蛋糕第二百二十三章 名機雲集第三十四章 公司重獎第四百一十五章 未來科幻戰機第九十六章 立項論證第二百五十八章 震撼表演第四百四十一章 殲10A大戰蘇27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四十八章 技術創新工作室高級顧問第十三章? ?走進一三二廠第三百一十八章 翼龍無人機首飛第二百三十九章 數字陣列相控陣雷達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機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進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第二百九十二章 FC-1梟龍準備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