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天文學界熱烈的討論

第131章 天文學界熱烈的討論

在宿舍中寫了兩天的論文,徐川本想第三天參加天文系那邊的會議,結果給天文院的邱晨院長打了電話一問,才知道會議又延遲了一些時間。

而且華國天文會在收到了南大上報的材料後,主動將這次會議從南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的內部會議直接變成全國性的大型天文會議,屆時國內天文界的一些大佬都相關機構都會來參加會議。

一是一起研究討論參宿四氫包層內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二是學習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

一種比以前更精確的計算方法,對於天文界來說,肯定是值得去學習的。

發明這種方法的人現在正在南大,請他上臺做個報告和講解大家都能聽聽,能不能聽懂另說,但學習的姿態肯定是要擺出來的。

至於南大,那肯定樂意了。

組織這種大型會議對提升南大的影響力至關重要,無論是對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亦或者是南大本身,都能提升不少。

一週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徐川將兩份論文寫好後將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投了出去。

至於投稿的期刊,他既沒有選擇數學期刊,也沒有選擇天文期刊,而是選擇了天文物理期刊《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

這個期刊的英文名叫做《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創刊於1963年,由米國的Annual Reviews Inc.出版商出版,收稿方向涵蓋地學天文-天文與天體物理全領域。

這份期刊在天文物理行業領域中學術影響力巨大,屬於TOP期刊,國際一流期刊,關注度和專業度非常高,對原創文章要求創新性很高,過審難度頂尖。

但同樣的,它的影響因子高到可怕。

2016年,也就是今年,它的影響因子指數爲34.226,高的離譜。

雖然《Nature》《Science》這兩個學術界的頂級期刊影響因子同樣能高達40以上,但相對應的,它們與天文有關的子期刊就沒那麼誇張了。

比如《Nature》的子刊《自然天文學》的影響力就只有10點左右。

相對《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而言,就低了一個層次了。

當然,這也和《Nature》收錄論文範圍廣泛有關,從生物到醫學,再到自然材料自然天文等,收錄論文的範圍相當廣,也衍生出來了繁多的子刊。

而《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則只收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方面的論文。

在徐川看來,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雖然是從數學延伸出來的,但它服務的對象並不是數學,而是天文物理。

所以投給《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還是合適的。

當然,它投給數學期刊也沒有問題,只不過這篇論文再投給數學期刊的話,他現在在物理上就真徹底被數學碾壓了。

而天文物理好歹也和物理沾邊,物數雙修,爲了平衡一下,所以徐川選擇了將其投給天文物理的頂級期刊。

況且以《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在天文物理界的地位,也不用擔心沉沒了這篇論文。

當然,在論文投給《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的同時,徐川也順帶將其丟到了arXiv預印本服務器上,以供其他學者參考研究和交流。

論文投出去後,徐川就短暫的休閒了下來,不過在他休息的時候,他丟到arXiv預印本服務器上的論文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作爲目前全世界最大,年齡最久也最受歡迎的預印本服務器,arXiv上有來自多個領域的文章,比如物理學、數學、計算機科學和統計學等等,而天文物理自然也在其中。

無論是學生也好,還是教授也好,亦或者是學術界之外的研究所,實驗室,或許當前科學界最前沿的知識是必備的。

而獲取最前沿的知識,一般而言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訂購需要知識對應的期刊。

比如《Nature》《Science》這些。

但是訂購這些期刊並不便宜,就拿《Nature》來舉例,看一篇Natures一般要20米元,摺合100多塊。

這個價格說貴不貴,說便宜也不便宜,在大部分有錢公司和牛逼學校買個site license或者報個銷都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對那些有科研興趣的個人或者是那些落後地區的學校,就很成問題了。

像馬拉維,中非這種國家,在2016年,官方數據中人均GDP才400美刀(大約看20篇文章),你讓人家怎麼玩?難道要讓知識像財富一樣集中在少數人手裡麼?

此外,不僅僅是這些落後地區的學校,即便是發達國家的學校和科研機構,隨着的各種科研文獻的數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支付訂閱期刊產生的費用。

其他的不說,就拿華國來說。

在國內,最出名的莫過於知網了,雖然它並不是期刊,但它在知識收費方面比期刊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大抵是每一個大學生,研究生在寫畢業論文時的痛了。

如今國內學生的畢業論文的查重,字符要求60000字以內,價格就要到200塊左右,而碩博論文查重系統,200000字符以內,價格要350元左右。

這個價格可以說相當昂貴了。

而且一個大學生,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查重可能會不止一遍,有時候多的話,一次畢業知網就能從一個大學生身上搜刮上千塊。

碩士生和博士生以及高校的教授就更不用說了。

雖然向知識付費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知網,學術期刊這類知識網站的收費日益水漲船高,導致很多學校和科研機構無力跟上學術期刊發展的步伐。

就好像人們一直希望互聯網擁有中立性,即電信運營商、有線電視公司等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應當平等地對待所有通過他們網絡的流量一樣。人們也並不希望因爲錢而阻擋了知識的傳播。

所以,科學界有了‘布達佩斯宣言’,即呼籲對所有新的同行評審研究實行論文的開放獲取,並推廣到所有學科和國家。

而在這個基礎上,arXiv、BioRxiv、ChemRxiv、The Winnower這些預印本網站發展相當迅速,得到了不少科研人員的支持。

隨着這些預印本網站的規模越來越大,上面的論文和想法越來越多,很多高校教授和科研人員都喜歡瀏覽這些預印本網站。

以此來從上面獲取新的靈感和知識,或者保持對其他人員研究項目進度的關注。

而這些預印本網站,基本都是可以設置感興趣,或者關注內容追蹤的。

比如物理界,你可以設置一個高能物理,或者粒子物理,凝聚態物理的標籤,如果在網站上,有人發現了這些標籤方面的內容,那麼網站會第一時間推給你。

這不,有關注天文物理界的研究生亦或者教授、科研人員第一時間就收到了網站的推送。

《一種利用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宇宙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

徐川論文的標題,向來簡單,但是這簡單的標題,卻吸引了絕大部分關注到這個推送的科研人員的注意力。

在科學界,不管是在數學、還是在物理、亦或者是材料、生物、天文這些科目,計算方法的出現往往遠比成果更加困難。

而在天文物理界,計算宇宙天體參數信息的方法,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更新過了。

無論是萬有引力公式、還是赫羅圖、光度度計算、亦或者是凌星世計算、徑向速度法這些,其實都是上個世紀十幾年前甚至是幾十年前的東西。

這些方法發展到現在,其實已經有了不小的缺陷。

而最大的問題,自然是計算出來的數據不準確了。

就以目前天文界最火熱的觀測目標之一‘參宿四’來說,截止到目前,天文學界對其質量的定義,偏差大到能從十倍太陽質量起,跨度到二十倍太陽質量。

雖說有觀測手段不到位的原因,但更大的問題在於以前的計算方法只能精確到這樣的一個數值。

天文學家們沒法再利用觀測到的數據更進一步的計算出參數四的數據了。

現在一種全新的方法出現,哪怕是丟在arXiv這種大部分論文和點子都是糟粕的網站上,也足夠吸引眼球了。

不過當這些滿懷期待的天文學家們下載好打開論文後,紛紛都傻眼了。

這篇論文,寫的都是些什麼東西?

中間的計算過程,都是魔鬼的符號吧?

最後的結論,確定不是亂編寫的嗎?

hobby space網站論壇,這裡聚集的着爲數衆多的天文愛好者與天文工作者。

arXiv上徐川丟上去的論文在這裡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有人看了arXiv上《一種利用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宇宙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這篇論文嗎?】

【看了,但是壓根就看不懂,裡面的數學實在是太深奧了。】

【我嚴重懷疑這是某個數學家故意來噁心我們了,說不定裡面的計算全都是錯的,最後像模像樣的隨便寫了個數值在上面。】

【那倒不是,這篇論文我也看過了,作者我認識,前段時間在普林斯頓證明Weyl-Berry猜想的那個十八歲的超級數學天才,Xu-Weyl-Berry定理的確可以用來計算天體的參數,這點我可以保證,不過正如伱們說的一樣,這些計算過程實在太難懂了。】

【如果是真的,那我們以後應該有一種更精確的計算方法了,但他不是學數學的嗎?爲什麼這篇論文不放到數學分類下?反而丟到了天文物理分類中。】

【可能這篇論文應用的對象並不是數學,而是宇宙中的天體?】

【但整篇論文全都是數學證明與推算,恐怕整個天文界都沒人能看懂,放數學分類下不是更好嗎?】

【誰知道呢.】

涼了,居家隔離中……

打了兩針疫苗,應該沒多大問題。

(本章完)

第849章 室溫超導的關鍵第815章 月華臺!第531章 探測暗物質的手段第186章 證明霍奇猜想!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23章 國決落幕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422章 最後的準備!第806章 學術信譽評分系統,永久列入黑名單第684章 不出問題不就行了?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507章 新的忽悠路線第101章 如何解決範德華力造成的坍縮卷疊(第691章 NASA宇航局的無奈第944章 暗物質恆星?這不可能!第609章 小型堆的完成!第872章 沒人投稿?簡單!第1009章 毀滅人類的火星生命?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188章 去征服全世界的數學家第966章 對標英特爾!第566章 三維空間中的拓撲‘隧道’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155章 全新的質子半徑數據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214章 學姐的想法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234章 開啓核輻射對抗實驗第573章 史無前例的第二枚‘菲爾茲獎’!第889章 第三大碳基半導體產業鏈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1041章 被抑制的A類火星菌!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261章 吸波材料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582章 這弄得,還不如要錢呢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第500章 改進型超導體的反常特性第235章 第一個階段性成果第711章 什麼才叫真正的養成!第993章 空天母艦的完整設計方案第868章 徹底擊垮CERN的殺手鐗第701章 不要臉的米國當局第970章 價值不大?市場廣闊纔對!第1022章 腦機接口芯片的推出第880章 ‘家鄉’遇發小第404章 無明顯輻照損傷!第861章 沒什麼價值,所以賣了二十億?第80章 再上熱搜第340章 高溫超導的機理與強關聯效應第778章 100Tev的對撞實驗!第537章 第二種楊米爾斯方程的解法!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57章 真真假假第250章 核能研發的第二階段第274章 從數學界刮到物理界的風第269章 因爲我沒有時間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11章 雙科省一第598章 更遙遠的計劃第933章 這是集體畢業嗎?第333章 幻想的徐曉第422章 最後的準備!第491章 成了!第26章 同時搶人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學家們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194章 讓人意外的消息第628章 星海號!啓航!第433章 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第1049章 一個星際文明發展的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第518章 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990章 百萬億級的超級工程第666章 歡迎回家!第669章 月球礦藏開採計劃第628章 星海號!啓航!第479章 南韓:這是剽竊我們的成果!第548章 解決真空散熱難題的方法第710章 簡直就是個花心大蘿蔔第693章 弱黎曼猜想!第626章 星海號!第701章 不要臉的米國當局第163章 完善計算方法第744章 無法改變的東西第943章 暗物質的組成!第946章 徐川: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叫事!第1054章 國家不給你發老婆的話,你會單身一輩子的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107章 徐川,你怎麼看?(三更求訂閱月票第312章 至少也得是博士畢業兩年工作經驗吧第1026章 終有一天會被時代所淘汰第977章 決定我們未來共同命運的時刻第829章 靈性十足的‘AI助手’第664章 新一代航天飛機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