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

氘氚核聚變中產生的中子該如何處理,是可控核聚變中最大的難題之一。

高能級的中子束對傳統材料的破壞實在太大了。

而且更關鍵的是,可控核聚變需要中子束來轟擊鋰靶材完成氚自持,沒法像核裂變堆一樣用鈹合金、石墨等材料反射回去。

聽到的邢學興教授的問題,徐川笑了笑,道:“我並不打算用第一壁材料來處理中子。”

聞言,實驗室中的其他人均好奇的看了過來。

徐川思忖了一下,組織了一下腦海中的想法接着道:“與其在第一壁處理中子輻照,我覺得不如在繞開第一壁再進行處理。”

“我想大家都吃過夾心三明治吧。”

“外面兩層面包,裡面是肉和奶酪等夾心”

話說到這,負責破曉聚變裝置的趙鴻志已經明白了過來,眼神明亮的看向徐川,道:“你準備將第一壁材料設置成三層?”

“第一層用你說的那個抗輻射材料吸收除去中子束以外的其他輻射和高能粒子、第二層佈置鋰靶材,用於中子轟擊鋰靶材,形成氚自持;第三層則是最後的防護層,以防止中子輻射泄露。”

“是這個意思吧!”

望着徐川的眼神中,趙鴻志帶着興奮的光。

這種設計,在歷史上並不是沒有。但是要尋找一種能吸收其他輻射,又不吸收中子,與中子反應的第一壁材料很難,甚至可以說幾乎找不到。

而現在,如果有辦法研究出一種這樣的材料,那麼實現三層夾心三明治般的第一壁整體防護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關鍵點就在於最外層的防護材料,既要能吸收其他輻射和麪對高能粒子的衝擊,又要能不和中子,或者說少和中子反應。

這實在太難了。

聽到趙鴻志的解釋,實驗室中其他人也反應了過來,紛紛思索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種方式似乎真的可行的樣子?

利用氘氚聚變反應中產生的中子轟擊鋰靶材,來製造氚原料,是整個核聚變反應堆技術中的關鍵部分。

畢竟氚的存量很少,且製造難度相當高。

如果不能完成氚自持,依賴外界提供的話,各國都承受不起這份昂貴的代價。

要知道現在氚的價格已經昂貴到二十五萬RMB一克了,按照價格來算,一千克的氚,價格需要2.5億。

所以中子不可能浪費,必須要利用起來。

徐川看了眼實驗室中的其他人,笑着道:“關鍵點就在於尋找一種能夠讓中子穿透過去,又能吸收其他輻射和高能粒子的材料。”

“我之所以說不如將目光放在其他材料上試試的原因就在於這裡。”

“中子束對金屬鍵的破壞力很強,而且金屬的自我修復能力太差。哪怕是使用原子循壞技術重構金屬結構,它的修復能力也沒法得到顯著的提升。”

“相對比之下,一些能吸收能量重新連接化學鍵的材料,就更適合了。”

“即便是少量的吸收一些中子,我覺得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相對比其他的核裝置來說,氘氚聚變釋放的中子數量量級至少提升了兩個級別。”

“如此龐大的中子量,理論上來說損失一些也足夠我們完成氚自持了。”

頓了頓,徐川看向趙光貴教授,笑道:“從理論上來說,碳材料其實相當符合這一要求的。”

“利用原子循環技術重構的碳材料,晶界的修復能力相當強,而且碳核相對穩定,不易與中子發生反應。”

“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的碳材料都有一個缺點,它能吸收氘氚原料。這對於可控核聚變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趙教授你的擔子很重,要想辦法解決這點啊。”

聽到這話,趙光貴情不自禁的嚥了口唾沫,心頭頓時就像是壓了萬斤巨石一樣,沉重無比。

這個任務太重了啊!!!!

不是說好的只是一條方向的嗎?怎麼這會就變成關鍵了啊?壓力一下子就巨大了起來啊。

徐川笑了笑,沒太在意。

給點壓力而已,這位趙教授的能力還是有的,不過想要靠他改進碳材料完善第一壁的材料結構,可能性不是很大。

倒不是說他能力不行怎麼的,而是因爲他並不懂原子循環技術。

要想做到既能吸收輻射,又能讓中子穿透過去,還要做到能自我修復晶界,原子循壞技術和輻射隙帶技術是必不可少的。

而目前這兩項技術並未全面公開,掌握了的除了他,也就是以前跟隨着他一起做‘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項目的一些研究員略懂一些了。

實驗室中,徐川和這些材料領域的研究員們一直討論到了深夜才散去。

今天的交流,雖然說沒有確定到底使用哪一種材料來作爲第一壁的材料,但一些路線和方案是初步確定下來了的。

剩下的,就是將這些方案與路線詳細進一步的整理出來,然後開會討論確定完善後,再分派給不同的人選,一步步的按照實驗進行推進。

要實現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光靠他一個人是不行的。

不過對徐川來說,如何去實現這個目標,他心中早就有了對應的規劃。

這種大型工程,哪怕目前還僅僅只是實驗堆階段,涉及到的領域和課題就超過了三位數。

而他作爲總負責人和總設計師,必須將這個龐大工程拆分成不同的課題與領域,再分配給合適的人選。

當然,這些說的是有基礎且相對簡單的。

比如在氘氚原料聚變點火運行後,等離子體湍流數控模型進一步優化、包層屏蔽模塊優化、如何針對氦三涉及一套全新的電磁觀測體系等等,這些以前有過實驗,亦或者科學院或者國內其他地方有研究的東西,徐川就交給其他人去處理了。

而那些難的,需要討論的,就先單獨拎出來討論後,再進行分配。

比如今天針對第一壁材料的選擇和考慮,不僅僅是碳材料這一條路線,還有鈹合金、鎢合金、奧式鋼等其他原本熱門的第一壁材料同樣也有專門的小組在研究。

徐川雖然並不怎麼看好金屬材料作爲第一壁材料,但他也是人,不是全知全能的神,說不定看法也有問題呢?

畢竟是全世界都在研究的東西,破曉還是得留出一部分研究員做對應實驗的。

至於他自己,老實說暫時還留不出太多的時間放在材料的研發上。

在搞定第一壁材料之前,他還得去解決掉氘氚原料聚變過程中的產生磁面撕裂、扭曲摸、等離子體磁島等問題。

之前的實驗數據沒出來,他只能做個理論方向的推測。

而現在,雖然破曉暫時還只運行了一次氘氚聚變點火實驗,也僅僅只有一分鐘,但收集到的數據足夠他初步進行分析了。

搞定這些後,後續破曉會繼續做實驗給他送數據,就可以一點一點的完善這些東西了。

與此同時,在徐川忙着研究可控核聚變的時候。

另一邊,法蘭西南部的馬賽城附近的卡達拉舍地,ITER總部。

最近短短兩個月的時間,ITER的理事已經召開了好幾場不對外公開的內部會議了。

會議的內容自然是針對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以及等離子體湍流數學模型的。

至於結果,每一次都是不歡而散。

誰也不知道爲什麼,以往在ITER項目上一向不怎麼發表意見,甚至樂於交換技術和出錢購買技術的華國,在這一次爲什麼態度突然變得這麼強硬。

不僅直接了當拒絕了米國那邊的要求,就連歐洲這邊試圖通過利用技術交換技術的請求也被拒絕了。

這種情況下,僵持的局面變得難以收拾。

而米國那邊似乎也沒有了耐心,準備不再商議這事,而是準備直接聯合其他成員國直接將對手踢出去。

今天就是抉擇的時候了。

在等會即將開始的理事會會議上,ITER將展開最後一次商議。

針對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項目中的高溫超導銅碳銀複合材料技術,以及高溫等離子體湍流數控模型,發起ITER合約技術共享最後的質詢。

如果這次的會議,依舊沒能得到一個令大部分成員國滿意的結果。在會議的後半段,米國那邊將發起理事會投票。

以未履行ITER合約技術共享協定爲理由,發起公開投票,決定華國是否還能繼續留存在ITER中。

可以說,今天就是最後的期限。

坐在會議室中,提前趕到的日耳曼的理事望着空蕩蕩,還未到來的華國代表席位嘆了口氣。

而從之前的討論來看,想要東方那個國家在這件事情上做出退讓,恐怕不大可能。

更關鍵的是,後續如果對方真的被踢出了ITER,ITER的前途恐怕也不見得有多麼的光明。

畢竟華國在ITER中承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無論是經費的提供,還是ICRF加熱天線技術、鎢鉬合金第一壁材料技術等等,都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他們走了,誰來補足這一部分的缺陷?

靠米國嗎?

別鬧了,米國在這方面連約定中保證的百分之二十五的經費都一直拖欠着,只提供了百分之九而已,還剩下百分之十六沒有付呢。

或許,這將成爲ITER組織分崩離析的導火索?

驀的,日耳曼國的ITER理事腦海中產生了一個想法。

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這種大型國際聯合項目,還是涉及可控核聚變這種重要能源的項目,指望能有多麼的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

能源本就是敏感的東西,尤其是可控核聚變這種一旦實現就可以說是無限能源的技術,無論哪個國家在這上面領先了,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焦急和敏感。

再加上成員國幾乎都有自己的可控核聚變項目,自然不願意在ITER上投入更多了。

與其說這是一個大家齊心協力搞可控核聚變的國際項目,不如說這是一個基於可控核聚變項目的國際交易交流平臺。

大家將自己手中的優勢技術拿出來,做做削弱後賣給其他國家,獲取經費或者說自己想要的技術,這纔是ITER的真相。

而現在,很明顯這個平臺已經臨近分崩離析了。

第523章 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有價值的東西第642章 龍日節第111章 見證奇蹟第397章 雙喜臨門第691章 NASA宇航局的無奈第825章 我方存在異議!第681章 來自中東的客人第62章 省狀元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1040章 無法適應火星細菌改造的後果第763章 原來答案早就在那第288章 秦安國:“如果是您出手呢?”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67章 新的征程第703章 噁心人誰不會啊?第508章 這就是大佬的世界嗎第961章 新大陸的寶藏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680章 陶哲軒:請務必將論文發給我!第207章 PPPL實驗室的邀請第766章 超前的理論第528章 報告會都要預定了嗎?第740章 突破底線的抉擇第676章 來自學姐的靈感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7章 集訓第580章 提前一年面世的‘遙遙領先’第121章 科研項目啓動第318章 彷彿在見證一場奇蹟!第1047章 外星文明的威脅?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946章 徐川: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叫事!第458章 和楊老先生的首次碰面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304章 你可能需要一臺量子計算機!(爲盟主第629章 最難的關卡!第349章 提升高溫銅碳銀複合材料韌性的方法第1009章 毀滅人類的火星生命?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509章 這話說的還真是怪好聽的第730章 消散的太空霸權第453章 太讓人絕望了!第482章 委屈的三星第990章 百萬億級的超級工程第300章 可控核聚變項目落地第209章 即將到來的國際數學大會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818章 月面軌道質量投射器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818章 月面軌道質量投射器第145章 入學普林斯頓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987章 全世界最風光最靚的崽第558章 一木成林第761章 老人:要錢嗎?我給你送過來!第1012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憂愁第998章 對外擴張!第391章 第一壁材料!第601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部署第942章 惰性中微子的實驗異常第363章 我哥沒有女朋友!第784章 徐川:或許我會選擇用自己的名字來第758章 等離子體電磁偏轉綜合防禦護盾第806章 學術信譽評分系統,永久列入黑名單第771章 極化電磁場的研究第432章 邁向未來的腳步第818章 月面軌道質量投射器第1035章 荒唐至極的米國佬第905章 震驚全世界的消息第765章 金陵時代之照!第542章 將工程上的難題,轉嫁到理論上!第804章 取代CERN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911章 單兵機甲的構想!第795章 當然是去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了!第323章 煽動數學物理界的風暴第172章 華國的申請第782章 17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第772章 第一位‘中庸’的學生第342章 有一個變態的老闆是種怎樣的體驗第754章 被忽視的CERN第5章 重生的缺陷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295章 主動找上門的普林斯頓化學系主任第822章 或許,現在也不遲第1032章 諾獎:如何讓徐教授來領獎?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249章 基建狂魔第967章 最長兩三年的時間!第285章 鋰電池行業最大的變革!(二更求月第613章 志同道合!第693章 弱黎曼猜想!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201章 光滑流形--和費弗曼的交流第856章 公開製備方法?打得一手好算盤!第582章 這弄得,還不如要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