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手搓常溫超導材料?

第438章 手搓常溫超導材料?

回答了幾個問題,下課的鈴聲也響了起來。

聽到鈴響,徐川動作敏捷的從講臺上摸起教材,然後便迅速的溜出了教室。

這方面他還是挺有經驗的,畢竟以前上課沒注意被堵過一次,折騰了老久纔出來。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在這些‘熱情’的學生圍上來前直接宣佈下課走人。

順着走廊,徐川迅速溜出了教學樓。

剛準備回自己的辦公室,就撞到了南大新任校長談紹元。

談校長笑着打了聲招呼,走過來問道:“徐院士上完課了?咱們南大的學子感覺如何?”

徐川笑着道:“挺好的,這些學生都很認真也很熱情。”

談紹元笑了笑,道:“這還得多虧了您啊,徐院士,有您在,咱南大這兩年的招生的分數和質量,那是一年比一年好啊。”

不得不說,南大最近這兩年的招生,無論是分數線,還是質量,都提升了很多。

而在這其中,徐川帶來的影響太大了。

諾貝爾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國家可控核聚變項目工程總設計師,一系列的名聲和成就,讓南大跟着一起出圈了一次又一次。

包括數學系,原本平平無奇,甚至在高校中有點拉胯的數學系,如今也起飛了。甚至有不少數學競賽生,都選擇了報考南大。

而在以往,這種幾乎都是去水木或北大的,再不濟,也是去復旦或者香島那邊,南大數學系基本不在他們的考慮當中。

徐川笑了笑,道:“母校壯大,這也是我的榮幸啊。”

微微頓了頓,他接着道:“對了,談校長,關於教學方面,我這邊還有件事想麻煩一下學校。”

聞言,談紹元迅速回道:“徐院士請講。”

徐川:“我這邊準備帶幾個學生,想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學校這邊能不能幫忙先篩選一下?”

聽到這話,眼前的這位談校長毫不猶豫的點頭道:“這個沒問題,我這邊回去後立刻就找人安排統計一下學生資料。”

“不過關於學生方面,您這邊有什麼要求嗎?”

徐川思索了一下,道:“我這邊帶學生,本科生就算了,我沒那個精力,平常給他們上上課就夠了。主要是收研究生和博士生。”

“研究生的話,考研成績至少在三百八十分以上,專業成績不低於九十分,如果有優秀的SCI論文與各種科研項目經驗的話,考試成績可以降低一些。”

“至於博士生,主要以論文和科研項目經驗作爲評價就行,成績反倒是其次。”

對於他來說,帶學生這種事情,其實早已經能不侷限於某一個學校了。全國甚至是全世界的學生,只要他開口,基本都能招收到。

不過考慮到這應該是他回國後,真正意義上第一批帶的學生,徐川還是準備先將這個機會放給母校的學子。

談紹元點了點頭,道:“沒問題,我這邊回去後會立刻處理的,還有其他的需求嗎?”

徐川笑道:“暫時沒有了,那這件事就麻煩談校長了。”

“嗐,麻煩什麼,不麻煩不麻煩,這是我應該做的本職工作。”談紹元擺擺手道:“倒是這些被你挑中的學子,可就是他們和南大的福氣咯。”

徐川笑了笑,告別了這位新任職的談校長返回了自己的辦公室。

房間中空蕩蕩的,蔡鵬也不知道跑哪裡去了,他也沒太在意,打開了電腦,開始繼續完善自己昨天晚上還沒弄完的航天發動機構思。

航天和航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儘管他們的意思聽起來可能差不多,但區別很大。

航天是指進入、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體各種活動的總稱,發動機需要在無氧環境下工作。

而航空僅僅指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空氣空間)中的飛行(航行)活動,一般都需要大氣中的氧氣作爲燃料輔助。

兩者並非同一個意義上的東西。

目前來說,航天發動機分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液態燃料火箭發動機,電磁力發動機,核能源發動機四大類型。

各國使用比較普遍的,一般都是液態燃料作爲航天發動機燃料的液態燃料火箭發動機。

雖然固體燃料火箭的推力比液體燃料在同等重量下要高不少,結構也要更加簡單。但固體燃料的燃燒時間相當短,一般的運載火箭也就能持續個兩三分的時間。

這麼短的時間,想要將衛星或者航天件送上太空,幾乎是不可能的。

再加上沒法調節推力,燃燒不穩定等問題。固體燃料在如今的火箭中,運用還是比較少的。

當然,在徐川看來,無論是固體燃料火箭,還是液體燃料火箭,都有一個避不開的缺點。

那就是比衝值太小了。

對比起電磁力航天發動機來說,化石燃料發動機比衝值最高也不會超過五百秒。

而最普通的電磁力航天發動機,比衝值也能輕易的做到一千秒以上,而那些性能優異的電磁力發動機,比衝甚至能做到五千秒以上。

所謂的比衝,如果用專業話語來說描述,比衝指的是衡量反應質量發動機(使用推進劑的火箭或使用燃料的噴氣發動機)產生推力的效率的量度。

當然,如果要簡單的理解的話,可以理解爲“火箭發動機利用一千克推進劑產生的一‘千克力’推力可以持續的時間。

就像米國的航天飛機,其主發動機推進劑一般爲液氧/液氫,真空比衝爲452.3秒。

但電磁力航天發動機的高比衝背後,弱點是遠低於化石燃料的推力。

如今的電磁力航天發動機,其推力一般均在微牛或者毫牛左右。

這種級別的推力,用在真空狀態下的太空中的確可行,畢竟沒有阻力,隨着電磁力航天發動機的持續做功,速度也能提升起來。

但是如果放到大氣層內的話

毫不誇張的說,它連將一個雞蛋送上太空的能力都沒有。

誰也不懷疑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後的未來,電磁力航天發動機的潛力。

但現在,哪怕是作爲‘可控核聚變之父’的他,也爲此頭疼不已。

哪怕他能想辦法盡力的去縮小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或者說使用小型化的裂變堆,然後配合磁流體發電機組將其硬塞到航天器上面,但電磁力航天發動機推力太弱,依舊是個巨大的麻煩。

“或許,在這方面我該參考一下航天領域專家的意見,畢竟我不是專業領域的人員。”

將腦海中的一些想法記錄下來後,徐川準備過段時間去找一下航天那邊的專家,看看能否實現大功率的電磁力航天發動機系統。

至於化石燃料推進的方式,目前反正已經被他拋到了考慮範圍之外去了。

畢竟化學燃料火箭如今已經走到了盡頭,再想要大幅度地提升比衝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如果大推力的電磁力航天發動機技術,以及高能量密度的供電設備真的能夠實現的話,以電推技術在比衝上的優勢,完全具備取代化石燃料火箭的潛力。

更關鍵,還在於續航。

如果使用核聚變給航天器供能的話,除了能在地表與太空往返後,航天器會具有前往月球、火星等遠方的能力。

甚至,在充足的能源供應下,航天器的速度能提升數倍,極大的縮短往返月球與火星需要的時間。

將腦海中的一些想法記錄下來後,徐川點開了瀏覽器,搜索瀏覽着最近兩年科學界發生的一些事情。

主持棲霞山可控核聚變工程兩年多的時間,他都快脫離數學物理界了。

儘管依舊和一些以前的熟人有着陸陸續續的聯繫,但數學界和物理界這兩年有沒有額外發生什麼事情,他還真不是很清楚。

正翻閱着過去兩年數學物理界的一些事件,一條Arxiv的及時推送映入了他的眼簾中。

【第一個室溫常壓超導體!】

看到右下角的彈框,徐川很明顯的愣了一下。

室溫超導材料?

什麼情況?

右手迅速滑動了一下鼠標,他點開了arxiv的推送,進入了這條鏈接。

“摘要:第一個室溫常壓超導體,蘇貝·李,金智勳,權永雲。”

“我們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合成了室溫超導體(Tc≥400k,127c)在環境壓力下用改性的鉛磷灰石(KL-66)結構工作。KL-66的超導性是通過臨界溫度(Tc)、零電阻率、臨界電流(Ic),臨界磁場(Hc),還有邁斯納效應。KL-66的超導性源於輕微的體積收縮(0.48 %)引起的微小結構畸變,而不是溫度、壓力等外界因素。”

“其收縮是由銅引起的2+鉛的替代2+(2)磷酸鉛絕緣網絡中的離子,併產生應力。它同時轉移到圓柱的Pb(1 ),導致圓柱界面的變形,這在界面中產生超導量子阱(sqw)。熱容結果表明新模型適用於解釋KL-66的超導電性。”

“KL-66的獨特結構允許在界面中保持微小的扭曲結構,這是KL-66在室溫和環境壓力下保持並表現出超導性的最重要因素”

由arxiv提供的簡短摘要迅速在徐川眼中過了一遍,與此同時,對應的論文也已經下載了完成。

迫不及待的,他迅速點開了下載下來的論文。

室溫超導?

上輩子也沒聽說過南韓有這方面的突出研究啊,怎麼突然就冒出來了這個?

帶着心中濃重的疑惑,徐川迅速將整篇論文瀏覽了一遍。

然而在看完論文後,他眼神中帶着的,只有大寫的兩個‘離譜’。

無他。

只因爲這種KL-66常溫超導材料的合成方式,簡直刷新了他的認知。

第一步,通過化學反應合成黃鉛礦。將氧化鉛和硫酸鉛粉末以各50%的比例在陶瓷坩堝中均勻混合。將混合粉末在有空氣存在的環境下,在725攝氏度的爐子中加熱24小時。在加熱過程中,混合物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黃鉛礦。

第二步,合成磷化亞銅晶體。將銅和磷粉末按照比例在坩堝中混合。將混合粉末密封在每克20釐米的晶閘管中,真空度爲10的-3次方託。將含有混合粉末的密封管在550攝氏度的爐子中加熱48小時,在此過程中,混合物發生反應並形成磷化亞銅晶體。

第三步,將黃鉛礦和磷化亞銅晶體研磨成粉末,並在坩堝中混合,然後密封入晶閘管中,真空度爲10的-3次方託。將裝有混合粉末的密封管在925攝氏度的爐子中加熱5-20小時。在此過程中,硫酸鉛中的硫元素在反應過程中蒸發了,混合物發生反應並轉化爲最終材料,KL-66。

三個步驟,合成過程異常的簡單的不說,原材料也隨處可見。

按照論文上給出的方法和步驟,這種新材料的合成方式,毫無疑問類似於‘手搓’。

沒錯,真正意義上的手搓都能搓出來。

如果這種方式真能合成室溫超導材料,那麼就連他都會忍不住會懷疑,人類以前在材料這一領域點的科技樹,是不是全他麼點歪了。

這種超導材料的合成方式,以及材料,都有些太過於‘廉價’了。

當然,徐川也沒有第一時間就否認這種名爲KL-66的室溫超導材料是假的。

不管它的合成過程到底有多麼的離譜,不管它的合成過程到底有多麼的簡陋,要對它去證實或者證否,都需要經過嚴謹且多次的實驗才能做到。

而且老實說,在材料這一領域,這種類似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畢竟靠着一根膠帶,就能粘出世界上最全能的材料‘石墨烯’,進而拿到諾貝爾獎,也是歷史上真實出現過的事情。

這種事情,說出去別人都只會覺得這怕是哪個不懂科學的狗作者寫的小說。

畢竟着實有點太離譜了。

而南韓這種KL-66材料也一樣,別看它看起來合成過程着實有點離譜和簡陋,但在材料這一領域中,也不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有時候,說不定你弄一個運氣好到爆棚,對於材料一竅不通的‘錦鯉’放到項目組中,說不定還能給你帶來好運,眨眼間就給伱搞出某種能讓你後半生衣食無憂的新材料。

材料,這大概是一個拋開經驗外,全是歐皇的領域了。

(本章完)

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466章 讓人驚豔的製備方式!第252章 惰性中微子第608章 外骨骼與仿生學機器人第485章 難以形容的震撼第471章 威騰:這怎麼可能?!第735章 從天上掉到嘴裡的餡餅!第6章 來,先做個題第504章 我過去看看好了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380章 解決託卡馬克磁面撕裂問題的思路第626章 星海號!第889章 第三大碳基半導體產業鏈第313章 院士候選第698章 徐川:我對錢不感興趣第514章 一篇論文引起的轟動第89章 數學建模(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542章 將工程上的難題,轉嫁到理論上!第870章 《探索物理》,有本事都別學中文好了。第747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2)第218章 引力子與時空蟲洞第812章 早已不在同一個起點華米兩國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864章 磁重聯‘爆發式’電磁推進技術第978章 抹黑與無力掙扎第504章 我過去看看好了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第951章 載人登火第249章 基建狂魔第687章 費薩爾親王:我上學的時候都沒這麼第452章 沒人比他更懂忽悠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第295章 主動找上門的普林斯頓化學系主任第834章 沒什麼,心態崩了而已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719章 魯先生說的好!第272章 從物理的角度推進NS方程!(二更求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44章 錯誤的建模方法(提前更,上午有事)第898章 我們能否追上華國?第916章 雷神號!第246章 某位髮型很酷的~第122章 計算參宿四第177章 克拉福德獎的頒獎典禮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136章 畢業第659章 無法拒絕的陽謀第35章 光明下的陰影第157章 CERN的發佈會第105章 數學家中的隱藏NPC第157章 CERN的發佈會第417章 最後一道關卡第352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聲第121章 科研項目啓動第693章 弱黎曼猜想!第966章 對標英特爾!第704章 特里薩阿奇爾:這不可能!第285章 鋰電池行業最大的變革!(二更求月第395章 爭分奪秒的競爭第90章 導師的請求第193章 普林斯頓的雙職位邀請第887章 第三把開啓時代的鑰匙第557章 國士無雙!第451章 新一代局座?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525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我該怎樣做才能頒第275章 數學界的狂熱第662章 救援成功!第291章 不負衆望(求月票)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787章 一百三十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實驗第949章 有史以來最沒存在感的諾獎成果第131章 天文學界熱烈的討論第563章 我感覺應該也不難吧?第426章 震驚世界的消息第732章 共同署名第397章 雙喜臨門第810章 AI學術智能助手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931章 死路一條的CERN第728章 研究‘黎曼猜想’的熱潮第890章 獨孤求敗未免也太寂寞了第253章 暗物質第197章 回國第826章 憤怒的米方第36章 回家過年第179章 唯一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466章 讓人驚豔的製備方式!第787章 一百三十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實驗